06.05 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做好民政保障

<table> 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做好民政保障

/<table>

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生民政工作高度關注,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更好地發揮民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兜底作用和在社會治理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帶著這一問題,南方日報記者日前專訪了省民政廳廳長卓志強。

●南方日報記者 李強

社會救助水平保持在全國前列

卓志強介紹,目前,我省社會救助惠及困難群眾超過400萬人,其中,低保對象169萬人,特困供養人員23.6萬人。為進一步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切實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今年4月28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下發《關於印發2018年全省城鄉低保最低標準的通知》,分四類地區制訂了全省城鄉低保最低標準。其中,第一類、二類、三類地區實現低保標準城鄉一體化,每人每月城鄉低保最低標準分別為920元、800元、700元,比上年分別提高20元、60元、2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為638元、440元,分別比去年提高58元、40元。粵東西北地區城鄉低保標準增速均達10%,高於上年度全省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各地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於當地城鄉低保標準的1.6倍。我省社會救助水平保持在全國前列。

在做好低保提標工作的基礎上,我省不斷加強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目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已有超70萬人納入農村低保、超16萬人納入特困人員供養救助。根據《民政部關於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精神,我省將繼續提高政治站位,積極創造條件,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納入農村低保兜底保障,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堅決服務黨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佈局。

為適應大數據發展需求,我省建成並上線運行了廣東省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該系統橫向聯通12個政府部門,以及28家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信息,為困難對象認定工作提供精準的依據。救助申請人只要授權民政部門代為查詢核對其家庭經濟狀況,系統將自動獲取數據,判斷申請人家庭是否貧困,從以前“貧困需要開證明”轉變為通過信息共享“主動幫申請人來證明”。同時,我省依託全省各級政府的實體辦事大廳和網上辦事大廳,實現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

今年1月,省民政廳聯合省財政廳下發了《關於提高我省2018年至2020年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的通知》和《關於2018年起提高我省殘疾人兩項補貼補助標準的通知》,今年我省對全省兒童福利機構集中供養和散居供養孤兒基本生活最低標準進行第5次提標,確定全省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為集中供養1560元/人·月,分散供養950元/人·月;全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提高到每人1890元/年,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提高到每人2520元/年,省級財政提前下達11.6億元補助我省經濟欠發達地區。

大力推進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養老問題是社會高度關注、人民群眾熱切期盼的民生熱點問題。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近年來我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

卓志強說,今年初,我省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通過堅持放管結合並重推進,在土地、稅費、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加強監督管理,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全省大力推進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推廣廣州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的經驗。積極探索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標準和供給方式,加快推動養老服務需求評估,落實好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護理補貼和服務補貼。

持續開展養老院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時更新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和全省民政服務機構業務管理系統臺賬,及時發現、及時填報、及時整治,確保養老機構安全運行。加大養老機構責任保險統保示範項目推廣力度,通過宣傳培訓、案例分析、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提高養老機構風險防範意識,通過財政資金或福彩公益金資助,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機構保障能力。力爭到今年底,全省所有公辦養老機構、70%以上的民辦養老機構參保。出臺了《廣東省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管理辦法》,推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發揮商業保險在養老保障中的作用,有利於增加養老保障渠道。近年來,全省開展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簡稱“銀齡安康行動”),投保人數超過1005萬人次,其中政府統保人數828萬人次。今年的目標是確保參保率達到60%以上,力爭達到70%,珠三角地市要率先實現全覆蓋,鼓勵有條件的地市實現全覆蓋。

推進創新城鄉社區治理改革試點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最基本的單元,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是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基礎性工程。卓志強介紹,我省將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努力將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創建一批示範性和諧幸福美麗社區。

健全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基層政府主導作用、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基礎作用、社會力量協同作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區治理格局。

發揮改革試點驅動作用,今明兩年推進創新城鄉社區治理專項改革試點,在廣州市、汕尾市、佛山市順德區進行試點,突出以基層黨建引領城鄉社區治理,理順基層政府與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權責關係,加強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政府治理與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創新社區服務方式和手段,提升社區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加強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制定《廣東省村(居)民委員會工作職責事項指導目錄》《廣東省村民議事決策工作指引》。推動城鄉社區協商制度化,繼續推進城鄉社區協商示範點建設。繼續開展省村務公開協調小組領導和成員單位第二輪定點聯繫縣(市、區)村務公開工作和村(居)務公開“設施建設標準化、公開內容規範化、公開時間經常化、公開形式多樣化、公開地點公眾化”的“五化”創建等活動。對村(居)委會成員、村(居)民小組長、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等加強教育培訓。

以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

作為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我省社會組織積極參加救災減災、扶貧濟困、安老撫幼、扶弱助孤、助學助醫等領域的事業,取得良好成效,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截至今年4月,全省社會組織數量已達到65137家,位居全國前列。

卓志強介紹,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省著力加強黨對社會組織工作的領導,以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全省各級黨委政府把加強和改進社會組織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地方黨委和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體系。按照應建盡建的原則,加大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力度,推進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不斷提高覆蓋質量。

我省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通過降低准入門檻、加大扶持力度、強化服務功能,推廣汕頭經驗,為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必要條件和平臺,充分發揮社區社會組織在提供社區服務、擴大居民參與、培育社區文化、促進社區和諧、打贏扶貧攻堅戰、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按照民政部、公安部的統一部署,自今年4月1日至12月31日,省民政廳、公安廳在全省範圍內聯合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截至5月3日,全省公佈涉嫌非法社會組織26家,打擊整治各類非法社會組織17家。

打造專業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僅要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物質幫助,更要注重扶志和扶智,提供增能、激勵等服務,幫助有需要的人提升能力、脫貧致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需要加強心理輔導、糾紛調解、社會調適等服務,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

我省的社會工作經過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在服務民生兜底保障和加強社會治理的發展大局中,社會工作的作用將更加凸顯。今年我省將制定加強鄉鎮(街道)統籌兜底性社會工作服務政策,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設立社會工作服務站,根據當地常住人口數量設置工作崗位、組建專業人才隊伍,統籌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困境兒童和青少年、空巢和獨居老人、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優撫對象、受災人員、農村“三留守”人員、就業救助對象、社區矯正、社區戒毒人員和社區精神障礙康復者等人群的服務。動員居民參與社區服務和社區建設,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志願者,解決社區問題,提升社區自助互助水平。

■對話

省民政廳廳長卓志強:

找準民政工作發力點關鍵點

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謀幸福

南方日報:如何認識和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卓志強: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代表團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新時代廣東改革發展進程中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廣東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殷切期盼,是對全省黨員幹部的巨大鼓舞和鞭策。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新時代廣東發展的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為我們開創工作新局面標定了航向,既是統攬廣東一切工作的總綱,也是做好新時代廣東民政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南方日報:全省民政系統如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卓志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省民政系統各級黨組織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找準民政工作的發力點和關鍵點,切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過程變成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謀幸福的過程,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廣東民政領域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南方日報:省民政廳將如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卓志強: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打造嚴實堅固的戰鬥堡壘。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加強制度建設,堅持用制度管人管財管事,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良好氛圍。強化隊伍建設,建設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持續加強作風建設,不斷深化“治理庸懶散、提升執行力”專項行動,在全省民政系統全面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