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吕布被曹操杀后,方天画戟为何“神秘消失”?曹操把它给了谁?

leslie_cheung


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难以找到方天画戟的下落的记载。

赤兔马,紫金冠,方天画戟,这些都是吕布的象征,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赠予关羽,其余吕布遗物就在再无记录,包括其爱人貂蝉也不知所踪。

据记载,吕布的方天画戟长约一丈二,折合成现在的长度大约3米左右,这个长度比较得到认可。关于方天画戟的重量则就众说纷纭了,可以肯定的是,此种类型的武器兼顾劈砍,点刺,回勾等方式,并不会太重。

在历史上方天画戟多用于仪仗,实战中使用此兵器的除了吕布还有唐朝名将薛仁贵等。

那么吕布死后,他的兵器到底去哪儿了呢?

我们只能推测

首先,这种武器使用人数本就不多,而能将其作为主战兵器的使用的武将则更少。

其次,大将一般都有自己固定顺手的武器,而无名小卒则配不上吕布的兵器,所以曹操即使想赏,也无人可赏。

最后,方天画戟作为吕布的象征,很可能作为战利品被曹操收藏了。


一点点历史


应该是扔了,因为这东西除了吕布没人能使得了。就这么简单。😏

首先必须隆重介绍一下这个大杀器——方天画戟。听过三国演义评书的朋友都熟悉,每次吕布出场上阵的时候,都要描述一下他的行头装扮。说完穿的戴的,肯定要说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掌中画杆描金戟,就是这个方天画戟了。

为什么要叫画杆描金戟呢?就是因为他漂亮,戟杆上加描金彩绘装饰。而且一般枪头上还挂着丝绦花穗,装饰特别复杂。所以吕布辕门射戟,射的就是方天画戟上面的绒绦吊穗。现代人,特别是在动画里面,会把戟杆的这一头再加一把刀,这个恐怕有点画蛇添足了。按说打仗杀人的兵器,不应该装饰的这么花哨。没错,历史上很少有武将使用方天画戟。实际上,方天画戟是一种仪式陈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换句话说,就是摆那里看的。

不过,方天画戟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方天画戟属于重兵器,使用复杂,功能多,需要极大的力量和技巧,集轻兵器和重兵器功能于一身。一般使用方天画戟者必须力大,戟法精湛。否则不只是舞不起来,还很有可能伤到自己。在熟练使用方天画戟以后,既可以和重兵器对抗,如锤、镗、棒、槊、大刀、大斧、骨朵等比拼力气,也可以和轻兵器的矛、枪、剑、钩、钺、短刀比拼招式技巧。

历史上真正能用方天画戟,并且用得很好的名家,应当只有吕布和薛仁贵两个人。而这两个人都是冠绝当时的头一号猛将。而大家熟悉的梁山好汉小温侯吕方和赛仁贵郭盛,两人纯粹是不入流的山寨货。二人出场的时候一个披红一个挂绿,极尽排场铺张就要决斗。可是正打着打着,两人戟上的绒绦却缠在一起了。幸好花荣一箭就将他们的缠结给射断了,要不然的话,这小温侯和赛仁贵接下来就不好看了。

另外,大家需要区分方天画戟和三尖两刃刀——又叫二郎刀。二郎刀这种兵器是比较常见的,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二郎神惯使的兵器。有一句歇后语叫“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刀”,说得就是这个。有人误以为方天画戟也是两面三刀,那就大错特错了。方天画戟至少有五个“尖”,而且戟法远比二郎刀的刀法复杂。一般的下等武将就可以用二郎刀,重量不会很重,无非就是在长柄朴刀头上加两个尖尖,扩大杀伤范围。而二郎神这种上仙,使什么兵器已经不重要了,厉害的是法术和后台。

还有就是,好几个三国演义电视剧版本里面,吕布使的都是单刃戟,根本就不是方天画戟。其实单刃戟是比较普通的兵器,不光武将常用,连一些士兵也会使用,以取代早先的戈。我想剧组之所以偷工减料,用单刃戟代替方天画戟,一方面是以为单刃戟比较容易制作,各式各样的应有尽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演员使用,避免因无法驾驭方天画戟而发生演出事故。

回到题目,吕布被困下邳,侯成偷走了赤兔马,魏续宋宪趁吕布打盹儿的时候把他绑了,将方天画戟扔到城下,献城投降曹操。后来赤兔马被曹操送给了关羽,而方天画戟不知去向。曹营中并没有使方天画戟的大将,或者说能耍起来这么重的大戟并且耍得好的,应该没有。典韦使用的双铁戟,就是单刃戟。他应当可以使方天画戟,但是当时典韦已经死了。即使典韦还在,他也不会扔了六十多斤的双铁戟去捡吕布的方天画戟。因为个人的拿手兵刃都是有绝活的,很少有大将换不同兵器。况且典韦还有飞手戟的绝活,也是三国独一份的!所以,吕布的方天画戟可能就摆在白门楼上做展品了,或者送给吕布的粉丝收藏了,或者直接就扔了。

书说简短,休要饶舌。欢迎批评指正。


社会主义小书童


《三国演义》中吕布的赤兔马曹操赏赐给了关羽,方天画戟曹操唯有一人可送,那就是黄须儿曹彰。

《三国演义》中使用戟的武将有以人员:

  1. 曹操护卫统领:典韦,使用一双大铁戟重八十斤,在曹操一征宛城张绣之时,为给曹操争取逃生机会,最终战死,死于吕布之前。

  2. 曹魏后期武将:韩琼(曹魏西凉大将韩德第三子),使一杆方天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凤鸣山被赵云所杀。

  3. 孙权护卫统领:宋谦、贾华,各使一杆方天画戟,合肥之战时,当乐进冲杀孙权中军时,二人急忙挥动方天画戟防御,却被奋勇冲杀而来的乐进一刀砍断方天画戟。


  4. 夏侯惇部将:钟绅,使一杆方天画戟,长板坡之战时,想从后面突袭赵云,结果反被赵云手中青釭剑一剑削掉了半个脑袋。

  5. 司马昭心腹将领:成济,曹魏太子舍人,在曹髦率兵攻打司马昭府邸时,持戟将曹髦杀害。司马昭为平息众怒,遂将成济、成倅两人当成替死鬼处死。

  6. 蜀国后期猛将:鄂焕,使一杆方天戟,曾同魏延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最终在魏延、王平、张嶷三将的围攻下被擒,后来投降蜀国,被封为牙门将军。

典韦早于吕布先亡,自然无法相送;韩琼、钟绅二将武艺如此平庸,又怎么可能入得了曹操的法眼,同样不会相送;至于宋谦、贾华、鄂焕三将,皆为敌对将领,更不会相送,况且宋谦、贾华二人的方天戟竟然被乐进一刀砍断,如此方天画戟岂能同吕布的方天画戟相比。

可能有人对于曹彰所用的武器是否是戟,而产生怀疑。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刘曹汉中争夺战中)记载有:马超士卒,蓄锐日久,到此耀武扬威,势不可当。曹兵败走。曹彰正遇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由此可见,曹彰所用兵器为戟。同时,再来看看曹操对曹彰的欣赏程度,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吕布的方天画戟唯有送给曹彰了。

曹彰从小善骑射,臂力过人,可徒手与猛兽搏斗,不惧险恶。随曹操南征北战期间,勇猛昂扬,多立战功。因此曹操曾提醒曹彰: “骑马击剑最多是个百人敌,而多读圣贤之书,则会成为万人敌。”但是曹彰却对人言:“大丈夫应该效仿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率领十万大军驰骋大漠,驱逐戎狄,立不世功业,岂能作书生呢?”

后来,曹操又问几个儿子的志向,唯曹彰回答:“愿作将军。”曹操问他为何想作将军。他又答道:“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闻言大喜。

因此,只有曹彰才配拥有人中吕布的神兵利器——方天画戟,曹操不送他又该送给何人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失利后,遂封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令其率军征讨辽东朔方的乌桓、鲜卑轲比等外族部众叛乱,不久尽皆降服,遂驻扎鄢陵进行镇守。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即位魏王,曹彰前奔丧,并将手中兵马的指挥权交予曹丕,曹丕则令其返回鄢陵暂驻。同年11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即帝位,号魏文帝,定都洛阳。同时,曹丕下诏封曹彰为任城王,食邑1万户。3年后,曹彰到洛阳朝见魏文帝,并因病死于洛阳府邸,死后谥号为“威”,故又有“任城威王”之称。

在此期间,由于曹彰仅是整部《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因此随着曹彰的黯然退场,吕布的方天画戟也随之杳然不见踪迹。同时,中国古代对于军械管制极严,并有“一甲顶三弩,三甲走地府之说”。如:私人拥有盔甲、弓弩、长兵器等军械,尽皆处于重罪。数年后曹魏江山被司马氏所窃,原本曹氏宗族就是其重点关注的对象,就算方天画戟存放府中,也怕因此而受到牵连,为了全族的安全,曹彰的后人最有可能的就是将其藏到一处极密之地,成为永远的秘密。如果上交地方,反而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成为他人陷害曹彰族人谋逆的证据。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让吕布这杆方天画永远消失。


祥子谈历史


刀叔观点:如果没有濮阳之战,或许曹操能容得下吕布。但是,没有‘如果’。

一切皆源于一个“利”字,尔虞我诈、笑里藏刀这里面处处是阴谋,到处是陷阱,三国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阴谋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吕布真实的死因。

在整部三国武力值中,吕布可谓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此人胯下赤兔马,掌中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当年虎牢关前,刘备关羽张飞结义三兄弟群殴吕布,都没能占得便宜。关张那可是数一数二的英雄,然而三英战吕布都被没能取胜,足以说明吕布的本领之高超。

其实不管从演义里,还是史籍中,我们可以看出吕布其实是一个智商和情商都不高的人,一个“勇”字完全就是他的代名词。可这种人在三国这个充满阴谋和权术的舞台,只能是别人的棋子,甚至是“背黑锅”的角色。

最终,吕布死于曹操之手。历来评判吕布的死因时,我们都会说反复无常、卖主求荣,但对于曹操来讲,手下的降将一大堆,为何就容不下吕布?

其实,在笔者看来,完全是因为“濮阳之战”,一次生死较量吕布让曹操后背发冷了。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中记载:曹操当年在濮阳与吕布作战时,中了陈宫之计,仓皇败逃,火光中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超过吕布。吕布从后面拍马赶来,将戟在曹操头盔上一击,问:“曹操何在?”曹操反指说:“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曹操这才得以脱险。

要不是曹操临危不乱,头脑灵活,早就丧命吕布之手了,即使曹操胸怀宽广,也会对此关乎生死之事耿耿于怀,所以对吕布很难产生好感。假如收归己用,又恐步入丁原董卓后尘,放掉吕布又担心他将来还会对自己不利,万一再重蹈濮阳覆辙,岂不是自取其辱。

所以杀掉吕布,才能一了百了,去除心病。这也是吕布必死原因之一。就算刘备替吕布说好话求了情,曹操也未必会留吕布一命,至于假惺惺征求刘备意见,也不过是顺口一说而已。杀吕之心岂肯轻易放弃?

那么,吕布死后,手中的方天画戟又流落到何处呢?在此,笔者大胆做个推断。

按照常理来说,方天画戟此等宝贝,曹操赠予的人选至少有以下几点要求:军事将领、力气大、宗室。整体看一下,符合这个标准的,最合适的人,恐怕就是曹彰了。

据史书记载,曹彰臂力过人,喜欢与猛虎搏斗,他应该有实力把方天画戟运用得炉火纯青。另外,在曹彰与蜀汉将领吴兰交手的时候,一戟就把对方刺于马下,据此可推断,此时曹彰所用的这把戟,很有可能就是吕布的那把方天画戟。


王铭苇


《三国演义》中,吕布拿一杆方天画戟、胯下一匹赤兔马纵横疆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不过,历史上的吕布用的可不是方天画戟,而是矛,这在《三国志》中已有明确记载:

“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人人以生死搏命,倘若吕布用的真的是方天画戟,那么在和郭汜对战的时候又何必用自己不称手的矛来对付他?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他本来用的就是矛,这样就说得通了。

而《三国演义》为何要将吕布塑造成一个拿方天画戟的形象?

第一种可能是,罗贯中考究了正史,对吕布的武器做了定型,《三国志》中有辕门射戟的记载: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

所以,罗贯中有可能由这一记载受到启发,便将吕布刻画成了一个用戟的形象。但戟的形制有很多种,要说“卜”字戟的话,历史则更为悠久,在商朝时期就出现在战场上了,为何吕布偏偏拿的就是方天画戟?所以,这种理由是无法服众的。

那么罗贯中把吕布塑造成一个拿方天画戟的形象,就只能是单纯的艺术刻画了。

要知道,戟这种武器,虽然造型很拉风,能刺能砍,集合了刀斧的势大力沉与枪的迅捷灵巧,但对使用者的要求同样是很高。若非有极高的力量和技巧,是根本无法发挥出该兵器的优势的。

所以,戟这种武器造型拉风,一般就用于仪仗列队,是讲排场给人看的,极少用于实战。在唐代以后,戟中的方天画戟,就已经化干戈为玉帛了,被皇家用于仪仗列队的工具,退出了实战。

所以,罗贯中把吕布塑造成一个用方天画戟的高手,就是为了突出他过人的武艺和技巧,使其高大威风的形象更加饱满。

再回到我们的话题,吕布被曹操杀了之后,他的方天画戟去了哪里?

第一种可能是,吕布的方天画戟被曹操送人了。但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前面已经提到,戟这种武器的使用难度很高,把方天画戟给了别人,别人兴许只能拿起来,要说用得好,那还是别提了。

在《三国志平话》中,方天画戟更被叙述的神乎其神:

吕布之戟长一丈二。画杆方天戟的画杆似有八荒火龙之灵,触之有焚烧之感;画戟顶端利尖之处透着煞戾无匹的杀气让人凶性渐涨;方天四角之刃仿佛藏着修罗之力,迷人心智,嗜血杀戮。

说白了就是,方天画戟是认主人的,非吕布这种能人不可,其他人要是使用这种兵器只能是走火入魔。

所以,方天画戟最有可能还是被曹操收藏了。因为曹操除了陶谦那次的刻骨仇恨,向来不会赶尽杀绝,而且他还是爱惜吕布的勇猛的,不可能把他的武器随便就给扔了。赤兔马送给了关羽,方天画戟关二爷用的不称手,只能是被曹操给收藏了。

我是江暮云,愿同大家一起遥望远去的历史薄云互寄共识,欢迎大家关注、评论交流,祝您愉悦!


江暮云


在三国的历史之中,出现过很多盖世的英雄,尤其是在很多人更加熟悉的三国演义之中,作者更是塑造了太多的让人感觉伟岸的英雄形象,而在这些英雄之中,吕布的人物形象看上去似乎并没有那么的完美,毕竟冲冠一怒为红颜向来不是一个褒义词,但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确实是一个英雄,即使他在德行之上有些缺失,但是在英勇之上确实无人可敌。

吕布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武艺、紫金冠、赤兔马以及武器方天画戟,在历史记载之中,我们都知道,吕布的爱马在他死后被曹操直接给了关羽,而其他的两样在历史之中却再也没有了踪影,其中也包括了他杀了自己的养父赢回来的美人貂蝉,吕布的武器在历史之上很有名气,那在他死后,这么有名的武器究竟又去了哪里呢?

其实最真实的方天画戟并不是一个厉害的武器,因为它本身并不是一个专门用来打架杀人的武器,而是一个用来专供摆设用的陈设品,而这个武器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画杆描金戟,这个画杆描金指的就是这种专供陈设的武器的外表的好看,是要用彩色的花纹做一个装饰的,能把这样一个一般只能够作为装饰的兵器舞得厉害,也是吕布的厉害之处了,毕竟如果说要把它当做武器的话,那么所花的心血比一般的武器大得多,并且力气也要比常人大,不过如果能够熟练使用的话,那它也是一个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就像在吕布手上一样。

正是因为想要把方天画戟用得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历史之上以这种武器作为自己的本命武器并且是真正的英雄的人物的也就只有吕布和后来唐朝的大将薛仁贵,这二人也把方天画戟的威名传扬到了最大,但是让很多人都很疑惑的是,方天画戟最终的去向没有任何的记载,毕竟这把武器是真的很厉害的,总不会意外的就这样失踪了吧,关于方天画戟的下落,历史上有很多种猜测,而种种猜测之中最让人信服的可能就是它被收藏起来了。

当时吕布被困,赤兔马已经被偷走了,吕布自己也因为打盹儿没注意而被擒拿了,自己的马和武器都被献给了曹操,后来曹操把赤兔给了关羽,但是同样是遗物的方天画戟却再没有在历史之上留下姓名。

之前就已经说到了,方天画戟主要是作为一个摆设用的陈设品用的,所以它十分的重,不是一般人能够用的起来的,而且当时有名气的人都有自己惯常用的武器,根本用不来他的方天画戟,而那些小兵小将又不配,吕布的武器又那么出名不会随便扔掉,所以被收藏起来了是最有信服力的说法了。


猫眼观史


从史书上来看,吕布用的并不是方天画戟,反面其在与郭汜的对阵中用了矛(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所以说吕布的方天画戟不是“神秘消失”而是根本就不存在。事实上,也很少有人用方天画戟当兵器,倒是将它当做礼仪用具的比较多。

从《三国演义》中来看,吕布的方天画戟并非宝物,最多是因为吕布用过,有点名人效应,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曹操的青釭剑、刘备的蜀主八剑什么的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为什么这么说呢?珍贵的兵器都是有特定名称的,尤其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还有个别名“冷艳锯”,而方天画戟除了吕布之外,宋谦、贾华也曾用过,所以“方天画戟”不是特定名词而是一般名词。

再假设曹操拿了戟,其实也没有人能赏。《三国演义》中使用戟的除了吕布外,有典韦、宋谦、贾华、钟绅、韩琼、鄂焕。宋谦、贾华是孙权手下,鄂焕是蜀将,唯有典韦、钟绅、韩琼是魏将。但典韦用的是双铁戟,钟绅用的是画戟,韩琼用的是方天戟,与方天画戟均有不同。青龙偃月刀还能赏给潘璋,这个方天画戟能赏给谁呢?


隐语


吕布的确在营门射过戟,射的是不是“方天画戟”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吕布平时使用的兵器不是戟,更不是“方天画戟”。

吕布曾在营门射过戟

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派纪灵带领步骑共3万多人马征讨驻扎在小沛的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吕布手下多数人认为不能理,因为刘备始终是个隐患,关羽、张飞和赵云都是一流猛将,现在名为朋友,日后定是对手,不如借袁术之手将其除掉。

吕布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刘备是他派去小沛的,刘备现在有难他还得管,如果刘备被袁术消灭,今后有谁还来投靠?

于是吕布“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由于所带人马比纪灵少得多,所以不能来硬的,吕布于是“屯沛城外,遣人招备,并请灵等与共飨饮”。

在这次宴会,吕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之的向大家宣布:“诸君观布谢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结果吕布一发“正中戟支”,纪灵等皆惊,说“将军天威也”,于是罢兵。

“方天画戟”不是实用兵器

有人据此认为,吕布此次所射的就是“方天画戟”,并认为这是吕布平时使用的兵器,但这是不对的。

戟是一种长杆兵器,头部有月牙型弯刀,可刺可砍,两边有月牙刀的叫方天戟,只有一边的叫青龙戟。

从杠杆原理上说,戟的重量在头部,是一种费力杠杆,只有力气大的人才使得动,因为这个原因,戟慢慢变成了一种仪仗用兵器,有时在戟杆上还装饰上各种花纹,称画戟。

所谓“方天画戟”,就是戟杆有装饰花纹、前部左右都有月牙型弯刀的武器,但这种武器并不实用,平时只是营中用来作摆设的。

吕布平时常用的兵器是矛

比“方天画戟”更实用的兵器是矛,这才是吕布常用的兵器,《后汉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卓将至,马惊不行,怪惧欲还。吕布劝令进,遂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裹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李肃先以戟刺董卓,为什么用的是戟呢?因为戟不是实战兵器,多用作依仗、摆设,董卓的卫队里平时就有戟,李肃属于“就地取材”。

李肃没有杀死董卓,吕布用矛将董卓刺死,吕布的矛是他平时用的兵器,作为董卓的“卫队长”,吕布平时应该拿着的他最趁手的兵器,这样才符合情理。


南门太守


方天画戟是《三国演义》中吕布独有的兵器,书中最后一次提到方天画戟是在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

曹操围攻下邳城甚急,吕布疲惫不堪在城上休息,却被部将宋宪和魏续反绑。二人向曹操喊话,说他们已经绑了吕布,要开城归降曹操。

曹操不信,于是宋宪将方天画戟扔到了城下。曹操看到画戟落地,这才相信吕布被擒,于是大军开进了下邳城。此后书中便再也没有提到方天画戟的下落。

那么方天画戟下落如何呢?

多半是被曹操收藏了。因为吕布的坐骑赤兔马就被曹操收了,后来曹操为笼络关羽,将其赠送,可见吕布的方天画戟多半也被曹操收藏了。

当然也有送给别人的可能。比如曹操的儿子曹彰在演义中的兵器是戟,说不定这方天画戟被曹操送给了曹彰。

另据演义记载,使用方天画戟的并非只有吕布一人。

比如孙权的贴身护卫宋谦和贾华二人使用的也是方天画戟,但他俩的画戟应该不是吕布的那把,而是山寨的。因为两把画戟并没有给二人增加多少武力,不仅被乐进轻松砍断,宋谦甚至还被李典一箭射死。

可见方天画戟并不是什么神兵利器,是吕布的绝世武勇成就了方天画戟的美名,放到其他人手里,也是被秒杀的命。比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被潘璋夺去,还不是被关兴一刀砍了。


石头说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方天画戟”并不是吕布专属的什么神秘武器,也不存在“神秘消失”。演义中用这种武器的将领很多,曹操手下也有不少。

由于日本游戏的影响,把三国中几个将领的兵器,什么丈八蛇矛、方天画戟、三尖刀、大斧、铁鞭都给做成了宝物,这其实造成了误导。三国演义中,除了专门说明的青釭剑倚天剑等宝物外,其他武器都是大众化的。

具体说到吕布的武器“方天画戟”,这其实是民间文学创作的一种兵器。真实历史上的“戟”其实是带横截镰刀的长矛,短的兵器有手戟和典韦的双铁戟等。但并没有那种杈杈丫丫的方天画戟。方天画戟是民间文学作品创作者根据一种仪仗而非实战兵器创作的。

在《三国演义》中,方天画戟又被称为“画戟”或“方天戟”。这种兵器当然比普通的枪和刀要少见,但也绝不是吕布一个人独有的。实际上,使用方天画戟兵器的武将,一只手都数不过来,吕布死后也颇有几个。

比如,长坂坡的曹营大将钟绅:

背后钟绅持戟赶来,马尾相衔,那枝戟只在赵云 后心内弄影。云急拨转马头,恰好两胸相拍。云左手持枪隔过画戟,右手拔出青釭宝剑砍去,带盔连脑,砍去一半。

比如,孙权的护卫宋谦和贾华:

孙权金盔金甲,披挂出马;左宋谦,右贾华,二将使方天画戟,两边护卫。……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孙权……宋谦、贾华急将画戟遮架。刀到处,两枝戟齐断,只将戟杆望马头上打。

比如南中土豪高定的部将鄂焕:

焕身长九尺,面貌丑 恶,使一枝方天戟,有万夫不当之勇:

比如一出祁山时的西凉将领韩琼:

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 拨落。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

还有曹操的儿子曹彰,说的是用“戟”,不知道是方天画戟,还是普通的大戟。依照民间文学的作风,这种公子爷,武艺高强的,不给方天画戟都对不起人家。

曹彰正遇吴兰,两个交锋,不数合,曹彰一戟刺吴兰于马下。

所以,用方天画戟的人是不止一个的,吕布死不死,都没关系。吕布那支画戟也没说多么神奇,谈不上赏给谁。

当然,如果我们改写三国演义,准备把吕布的画戟一定要写成一个宝物,那么吕布死后,给曹彰用算是最符合人设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