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施肥能够让玉米高产?

农地圈


科学的来说,要想实现玉米高产,是需要多重因素来决定的,其中包括:施肥、亩密度、千粒重、穗重、出籽率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不足都可能不会高产,施肥并不能够决定玉米高产与否,但是如果施肥不当,玉米也难以高产!

玉米:需肥量较大!

众所周知,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它的需肥量较大,必须合理施肥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玉米生长的三个阶段,需肥数量比例不同。

其中,苗期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

玉米到底如何施肥?

具体情况如下,玉米从拔节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农肥、化肥、生物菌肥结合。底肥要施足,这是基础,一般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钾肥5.5公斤做底肥。在底肥、种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条件较差,种植晚熟品种的地块,可在玉米6~7叶期,进行追肥,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厘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种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块,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时!

据笔者了解,科学研究表明,玉米追肥要及早进行,方法一是前边追肥,后边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结合;二是用镐刨坑,深追15厘米以上;追肥时,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结合,促进根系良好发育,一般情况下,亩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进玉米提早成熟。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4.26


粮油市场报


关于玉米技术,80%的人,有80%的观点是“有误区的”或者是“错误的”!——这是影响当前玉米低本高效的“最大的敌人”!

试想一:有多少人的“玉米技术”是保持更新换代的最新科技?!

试想二:几个人的“玉米技术”是经过交叉验证了的呢?

好了,别的不多说了,具有近30年农技指导经验,而且始终保持学习实践的“十星科技”团队,为你拨开云雾,指点迷津:

第一,选择综合抗耐能力强的品种,这是关键的关键

只有抗旱+抗病+抗倒+耐瘠薄+耐高温热害等优点越多,才算的上是一个“真正的好品种”!

只有这样的品种,才是更加安全的,也是更加高效的!

撇开了“综合抗性”吹嘘高产的人,都是“耍流氓”!

河北省农科院杨利华研究员讲过:凡是抗性不好,有潜在缺陷的品种,有可能给生产上带来损失的,都是“孬种”!

离开了良好的综合抗耐能力,任何一个品种的所谓高产都是“水中花”和“镜中月”!

第二,必须用尿素氮肥才能高效,几个证据

1,美国伊利诺伊州达州立大学,氮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占26%【大于品种的19%的贡献】。

2,农业农村部主推的《夏玉米“精直晚”高产技术》中,明确指出夏玉米亩用尿素52—64斤。请注意:这是夏玉米吐丝后需氮仅12%的施肥方案,如果春玉米吐丝后还需要47%的氮【到收获还有63天】,你说,不用尿素,你家减产几百斤?!

3,美国高产竞赛,折合亩追施氮肥38斤——52斤纯氮【见附图】。

4,全国玉米用氮肥21年的数据汇总【见附图】

5,可查阅“十星科技”悟空问答以及头条评论区的种植户用氮肥留言

第三,适当稀植

因为,玉米的单株需纯氮肥约3.6—5.5克才能生长正常,你增加了密度,必须增加施肥【而且是更高幅度的施肥】才行。可以说,很多人没有增加施肥,所以,降低密度才会更高产。


第四,在玉米6—8叶期间进行一次“一喷八防”

采取2种杀菌剂+3种杀虫剂+3种多抗增产剂(包含了20多样成分),喷施一次,即可防倒伏,防病,防虫,抗旱,耐瘠薄。耐高温等。

第五,适当晚收,“白捡”几百斤产量

据李少昆博士和张吉旺博士的数据,玉米晚收6天,增产19.8%,这几乎就是“白捡”的粮食啊!


十星科技


现在玉米种植技术不是很好,小语在市场曾看见很多玉米长的不是太好,有的玉米粒太小,有的不饱满,有的黑粒等等一些畸形玉米。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小语的种植经验与施肥技巧:




1.种子筛选:

种植之前要把种子挑选一遍,排除小粒,黑粒,半粒,提高种子整齐度。

2.播种:

播种时不要选择干旱天气,一般应选择雨水过后,有利于种子发芽,适当带底肥。注意播种时深度保持一致,底肥不要与种子挨着,用一些土隔起来,最好肥料在种子下方2-3厘米处,避免烧苗现象。埋土要实,不要出现露天种和透风种问题。播种前把种子浸泡5小时左右。注意珠距,一般在20厘米左右。


3.水分:

遇到干旱天气一定要及时浇水,保证幼苗正常发育。最好田地中间挖坑来存水,有利于取水方便 有的农户旱田地没有施水措施。

4.追肥.除草和渐苗:

追肥和除草一并进行,最好选择人工除草,人工追肥,这样有利于给幼苗松土。定期追肥,发现缺肥现象及时施肥,不要等。一般在六叶左右追肥一次,九叶追肥一次。后期根据地质和幼苗成长不同随机应变。


5.定苗:

把强壮粗大的留下,去掉幼小和比较细的苗,做到每珠独苗,不要多留,同时进行补苗,带土移植,选择雨后进行。

6.后期管理:

出穗孕育期要及时帮助玉米定棒,发现穗上有黑色粉末状东西(乌闵)要清理干净,要不然会导致玉米棒长不大,滞留在那。有玉米茬及时摘除。

玉米成熟以后收割时就各有各的收割当时与贮藏方法。

总结:

以上是小语个人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评论补充。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五常大米王语


玉米怎样施肥能够高产!

玉米是高产高效作物,在生产中如何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对提高产量十分重要,今天就谈谈玉米的施肥问题。玉米施肥要坚持基肥、种肥、追肥同步施用,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生物菌肥,实现高产的目标。



一是增施有机肥做基肥。没公顷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45吨,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保证土壤有持续供肥的能力。

二是合理施用化肥。一般每公顷施用尿素150~200公斤,其中六分之一做底肥,六分之一做种肥,三分之二做追肥;每公顷施用磷酸二铵100~120公斤做底肥,每公顷施用硫酸钾90~120公斤,其中三分之二做底肥,三分之一做种肥。一般底肥深度15~20厘米,种肥施在距离种子5~6厘米侧下方,深度8~10厘米,追肥部位离植株8~12厘米,深度10~15厘米。

三是科学施用菌肥。按照每公顷施用固体生物钾肥30公斤,以底肥的方式一次性施入,对改良土壤具有重要作用。以上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当下小麦收割完毕,玉米也都随即播种上了,在农大老家这边基本上都是在小麦收割后,直接在麦茬地里进行了播种,这样的播种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玉米高产其需要满足的条件无非就是肥沃的土壤,优质的品种、肥水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

玉米提高产量的种植方法,

1、选种与种前处理

玉米品种购买要到正规的种子销售单位,购买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对于种子这一关要严格的进行把关,也是能够达到玉米高产丰产的基础条件,同样的种植方法,有时不同的玉米品种,其产量也是差别的。玉米播种前先晾晒一天,在经过药物拌种后播种,或者是使用包衣种子进行种植。

2、施肥

如果是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可施入有机肥做为底肥,但目前多地采用的是麦茬地直播的方式,那就应使用复合肥随同播种时一起播入。现在播种机都是种子与肥料分离的,播种时切忌玉米与肥料混合一起播种,以免造成肥料对玉米根系的伤害。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再次给玉米追施肥补充营养。

3、播种

玉米种植有春玉米与秋玉米两种种植方式,春玉米种植时一般在地表温度达到7度左右时进行播种,夏玉米种植时间也就是收完麦子后,6月份初种植,播种的深度因土壤的墒情而定,墒情好的可以浅一些,墒情不好时,适当要深播,一般深度在5公分左右。

4、株行距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适宜的株行距也是保证玉米高产的条件之一。不要为了增加高产,盲目的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过大的密度影响玉米田的通风透光性,玉米没有良好的受光,光照不足,光能利用率降低,玉米的干物质制造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玉米的产量。所以适当的株行距,满足了玉米生长的需要,对玉米的产量更加的有利。

5、合理用药

玉米减产有时与玉米用药不当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因除草剂使用不当,或者用药不合理,就能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玉米产量的上不去。所以一定要了解相应的用药常识,不能随意的乱用药。

6、浇水

在玉米的生长阶段,特别是玉米穗的发育期,此阶段一般气温较高,水分的蒸腾量比较大,再加上玉米生长也进入了旺盛期,需水量加大,此时的水分要及时的供给,保持土壤的水分充足,要做到及时的浇水。

农大认为,能够满足了以上的玉米种植条件,高产还是可以达到的,以上仅是农大个人对玉米种植的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农大知事


种植玉米,施肥的好坏和产量关系很大,当正确施肥时,养分充足,玉米长势好,利于增产和增加品质,相反,如果施肥错误,既浪费了成本,玉米又没有得到充足的养分,下面说的这5点措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1、增施有机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些年来,有机肥的使用是有所降低的,不少农户只顾使用化肥,而忽略了有机肥,导致土壤酸性增加,土壤出现恶化,自身的保水、保肥能力降低。

而增施有机肥以后,能够有效缓解不良症状的出现,和化肥配合使用,土壤肥力增加,也不易出现恶化,对于增加玉米的产量,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有个前提,有机肥一定要先腐熟后才能使用。

2、适时深耕

玉米施入底肥以后,建议不定期进行深耕处理,深度在750px以上,提高耕层深度,一方面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另外一方面,土壤不易出现板结,保肥能力得到提升。

3、注意氮磷钾配比

玉米整个生育期,对于氮磷钾的需求是不同的,有农户说高氮中磷低钾比较好(1:0.5:0.4),有人说高氮低磷中钾比较好(1:0.4:0.5),这是由于不同地块的情况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别,不论使用哪种,在追肥时,除了氮肥外,磷肥和钾肥也要追施。

4、中微量元素

除了氮磷钾大量元素外,玉米还需要补充中微量来提高品质,一般会通过喷施叶面肥来补充,整个生育期根据具体生长情况,可多次喷施,选择叶面肥的话,可购买玉米专用叶面肥或者全营养补充的叶面肥。

5、施肥方法

有条件的朋友,在施肥时,建议沟施,虽然相比撒施会麻烦一些,但利用率高,既然已经花了钱,就让它的效果最大化,如果说,种植面积较大,沟施需要的人工比较多,综合算下来,还没有撒施划算,那就继续撒施,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


农民的小帮手


玉米怎么种植和施肥可以达到高产量?

合理密植,正确施肥,就可以达到玉米高产。

玉米之所以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被广泛种植,就是因为它的易管理、抗病性和高产量决定的,那么,玉米怎么种植和施肥才能达到高产量呢?


1、选择优良土地。

虽然玉米的适应性很强,任何土质都可生长,但要高产,还是选择土地肥沃的粘性泥土比较好。因为沙质土壤易管理,但保不住肥和水,流失严重,容易干旱。而粘性泥土虽然管理麻烦一些,但是保水保肥,能够达到高产量。我村村北土地属粘性泥土,湿了锄地粘锄,干了锄不下去,土地僵硬,只有不干不湿的时候,才好管理。但是,长出的玉米秸壮穗大,亩产1000多斤。而村西属于沙质土壤,不论是浇地以后,还是下雨以后,经过半天就可以进地管理,锄地和追肥都不影响,但产量不高,亩产只有700——800斤。


2、选择优良品种。

现在玉米良种很多,要根据当地的土质、气候和生长期,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播种。另外还要注意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在这方面,种子服务公司都有推广,但也要根据自已的地质去决定。播种前最好用种衣剂拌种,这样做的好处是种子不会被虫食,并且出苗后相当一个时期没有病虫害。

3、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决定玉米产量,种植过密,每亩超过5000株,就会影响通风透光,降低叶面光合作用,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局面,秸杆纤细,抽穗无力,极易倒伏。种植过稀,虽然单株长势不错,但缺乏数量优势,照样不会高产。所以,要掌握一个合理的密度,每亩3500——4000株为宜。


4、管理工作。

从出苗到拔节,做好间苗正苗补苗工作,清除杂草,起垅培土,为后期的浇水做好准备工作。抽缨前追施一遍尿素,每亩20——30斤,从这个阶段开始,对水肥的需求量增大,要保持土壤湿润,保证玉米生长的各个环节不至于因干旱而受影响,但也要注意防涝,夏季多雨,容易积水,应及时排涝,否则的话,就会造成死株现象。

5、防治病虫害。

夏季高温,气侯潮湿,极易产生病虫害。如粘虫、蚜虫、蓟马之类。乐果乳油对粘虫和蚜虫很有效,氯虫苯甲酰胺也可以。要经常对玉米进行观察,发观问题,及时处理,免得漫延成害。


6、追绝叶面肥。

叶面施肥是近几年来推广的新技术,它有效的弥补了根基施肥不足的现象,并且吸收快、转化快,很短时间就可以见效。主要有植物动力2003,1000倍叶面喷洒。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喷洒,种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喷洒,金邦1号植物健生素500倍喷洒。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应做到的几条,达到这些要求,玉米亩产可达600——700公斤。


若飞305


说到今年种玉米,门前邻居狗毛叔狗毛婶老俩口今年怼了两回驾。俩人在家怼怼,在地里吵吵。有里说狗毛叔有理,有的说狗毛婶有理。不管谁有理可最后谁也不敢上前劝驾。

一、头一次吵驾是在地里种玉米,麦子刚割倒。狗毛婶说是天老热,咱也上年纪了。干脆找一个机播楼连种子带化肥撒地里算了。老头一听算恼火。以他的意思说,这个种法一是费种二是上肥早,怕后期脱肥,坚持要用锄头控坑种玉米。因此二人就因为种玉米吵闹不休。

二、二一回是因上肥,二人在地里又怼起驾来了。老婆说每人端盆肥胡乱一撒就行了,又快又省力。老头一听不愿意。他还按过去种地的老办法,等玉米过膝深时一人用锄掘坑,一人端着盆子丢肥,这样既省肥又能叫每棵玉米都能吃到肥。俩人就因为这点小事怼怼怼吵吵吵,从早上一直怼到晌午。周围的邻居光是听,可谁也不敢去劝驾。都知道老头的脾气懒。况且还是个长辈,弄不好会骂你个狗血喷头。

三、老头名叫田六清。外号老教条。据说从前生产队当过队长。听人说他当队长那年,谁要不小心锄掉一棵玉米。他能骂你半天,把你骂得不敢抬头。如今到了这个年代,他种地仍还是老一套。说来也怪,老头种地的方法虽说是落后了一点,可一年的庄稼就人家的轩,就属人家的粮食打里多。本来他的年纪也大了,出去打工没人要。只想着把自已的地种好,多打点粮食卖点钱够老婆俩花销就行,从来不想那么多。

四、于是他喂猪,他养牛,他放羊。多喂点牲畜有的是粪肥。每年到玉米一人深时,他总要把粪肥全都拉到地里,再给玉米上二遍追肥。一棵玉米一铲肥。到了掰玉米时,你看吧,就人家的玉米穗大,就人家的玉米籽饱。周围地邻一看一比都稀罕得不得了。

五、要说田六清是放着清福不会享。他俩个孩子一个在厂里干事,一个在外边开大酒店。按说他一天不干也有他花的钱。两年前,他的大儿子怕老爹在家种地累夸身子。专门派小车把他接到厂里,到厂里后怕他一个玩不痛快,又找两个老头陪他下棋打牌。没想到他没这福份,只在厂里住了五天可有病球了。呕吐、拉肚子、头晕、血压高。把孩子吓得又赶紧把他送回了老家。因此,老头回家后,他愿种地他就种地,他愿咋种就咋种,任何人谁也不敢给他反犟。




农村土秀才


要想使玉米高产有三大要素,而我认为第一要素比其它两大要素更重要,它就是好的年景和适宜的温度,诸位以为如何,下面讲讲其余两大要素:肥和水。

大家很少提到除草是因为这几年玉米除草剂的效果很好用好了闷药,也就在一边上药就到秋天,如果没闷好那也是两遍上药也干净了,就是多花点药钱。


还是那句根据地力施肥,我们这是东北白城底肥我们这多的7袋少的几袋都有,我舅舅用7袋,追施的尿素多的用6袋少的也是多少都有,同样我舅舅用了6袋。选择高产品种,播种的时候是单粒播种。

水是和肥一样重要的,除了靠天吃饭的地方,大家都是在三伏天里缺水,因为天热苞米密度又大又高,在赶上中午30多度天气,在地里没有一丝风,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洗脸洗头,浑身臭汗,衣服贴在身上,那叫一个难受,我现在想想我都难受,所以我们盼雨啊,天天看天气预报,可是有雨就是不下,这样我们就错过了玉米浇水的最佳时机了。

有个事和大家讨论一下,每回我浇完地或者浇到一半就会下雨,我要是不浇天无论怎么阴沉就是不下,莫非是传说中的墨菲定律?


田俊超白


现在正是玉米生长旺盛的时期,也是玉米需要营养最关键的时期,米麦通过以往的一些数据和一些种植经验,整理了一下,把这些有关玉米具体施肥的详细解说整理成一篇,这样有助于农民朋友阅读和参考,本内容详细介绍了玉米施肥的原则、玉米的基肥使用、玉米种肥的使用、玉米种肥使用的数量和种类以及介绍了玉米根据叶龄进行追肥的时间和数量,如果本内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农民朋友进行指正,可以在后面的文章中改进,在这感谢大家的支持!

玉米施肥的性质

为了获得更高的施肥效果,取得玉米更高的产量,农民朋友应该掌握"供应充足、营养平衡、施用合理 、因事制宜"的原则,供应充足才能满足玉米植株对营养的需要,使其充分发挥增产的潜力;营养平衡,是根据玉米的的需要,各种元素均应具备,不但氮、磷、钾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其它玉米需要的微量元素也是不能缺少,而且各种元素都应有其适当的使用比例,这样能够保证玉米的生理代谢的平衡,同时也可以避免某种肥料的浪费;使用合理是指施肥的种类、数量、时期和方法,符合玉米的需要规律和肥料的性质特点,让肥料发挥最大的效能,并能协调好苗、株、穗、粒的源流库的关系,达到扩源、畅流、库实。扩大营养来源,保证养份代谢,保证养份畅通无阻,源源流入籽粒内,使籽粒干物质积累充实;因事制宜包括因地、因品种、因具体问题制宜几个方面,因地制宜是指因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生产条件、种植密度的不同,如春播区域、夏播区域等这几方面的不同,还有不同地块的土质、肥力、水分状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品种制宜,是指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应该不同对待。如大穗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可以多施肥,抗倒行差的品种则是控制氮肥的使用数量,还有可能能会发生其它一些具体问题,也应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如何更好的选择性使用玉米基肥

基肥最好使用有机肥,营养相对平衡,肥效持久还有改善土壤理化的作用,这个建议使用,因为成本比较低。现在几乎都是忽视基肥的使用,但是为了追求高产,应该尽量多施,每亩可以施用5000公斤为好,最低不能少于2000公斤,很均匀的散步在地面,然后采用机翻。这种方法肥料分布比较均匀,分解的好,对后期根系发育有利。

施用有基肥要注意,第一要腐熟,第二要撒施均匀,第三加入农药杀灭清除害虫,还要注意在冬雪春雨的干旱地区不易过早的将肥料送入田间,以免风吹日晒、造成肥料过干,肥效减少。

农民朋友要知道的玉米种肥使用知识

玉米种肥有的地方也称呼为口肥,配合作为基肥的有机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入速效化肥做种肥,其作用是可以补充有机肥因分解慢前期营养供应的不足或作为有机肥数量不足的补充,同时也是协调土壤肥力和有机肥养肥比例的一种平衡技术,对保证幼苗发育,促壮苗,为幼穗的分化和平衡整个 生育期间的生理代谢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种肥主要施用氮肥、磷肥,有的还需要补施钾肥(会在后面详细介绍)。施用方法有的是在播前随基肥一同施入,也可以在播种时单独进行,不论采用什么方法,种和肥料均不能相接触,必须将种子和种肥隔开施用,以防造成肥料烧坏种子,影响种子发芽现象。种肥的施用的种类和每种元素的施用量根据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含量的高低、有无,以及有机肥的种类、质量、施用数量和玉米品种的需肥特点来决定。从总的土壤养份状况看,我国玉米产区,不论春播区还是夏播区,普遍表现缺磷少氮的现象。因此。氮肥和磷肥是种肥的使用重点,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地区土壤中不缺少钾肥,在原则上可以不施用钾肥。玉米种植面积较大,连作情况是很经常的。而玉米对钾肥的需要又较其它禾谷类作物高,土壤中的钾肥的含量在一些土壤中往往表现不足,所以在有些地区需要采取增施钾肥的措施。

农民朋友最想知道的玉米种肥使用数量和种类

在玉米氮、磷、钾全面的需要的情况下,以施用多元复合肥最为理想,也可以施用玉米专用肥料,如不需要钾肥,则以施磷酸二铵氮磷复合肥为好。在施用复合肥而其中一元素尚感不足时,应该加补该元素的化肥。氮肥种类繁多,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应分别按其氮元素含量来计算肥料用量。尽量不要用尿素做种肥施用,因尿素中的缩二脲成分会对玉米的根系有抑制和毒害的作用,成分过高常会烧坏根系,甚至会烧坏种子,造成缺苗现象。如果想用尿素用作种肥,要严格控制用量,每亩最多不超过5千克。种肥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应该适量。用多元复合肥每亩15公斤左右,硫酸二胺10公斤左右,硝酸铵10公斤左右(氮肥选择一种),过磷酸钙40公斤左右,硫酸钾5公斤左右(钾肥也只选择一种)。现在一般多用玉米专用肥来进行玉米的施用,如果不进行一炮轰施肥,只用作种肥每亩施用30公斤左右。

追肥涉及的因素很多,得需要考虑考虑方方面面,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所以。决定追肥的种类、时间、数量、方法比较复杂,而采取的措施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必须掌握追肥的规律,主动采取科学追肥的合理措施,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高的产量收入。玉米的追肥对玉米的产量影响甚大,所以追肥不能等到缺肥在追肥,而是根据各方面的条件,是最适当的时候,以适宜的数量和方法进行施入所需的肥料,过去在各地提出一些概括性的结论如"大头肥""一炮轰""前轻后重""前重后轻"等做法与原则,均不无道理,但又均不具普遍性,只不过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可行的方法,要做到科学施肥应根据以下各项条件来决定。

1、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规律以及植株的生长状况而定,比如,要想穗大粒多,不能等到穗长出来再促,那是就已经晚了,因为雌穗小花分化期发育即与穗长有关,又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刻,保证这个发育时期所需的营养才能达到穗大粒多。从需肥规律来看,苗期植株小,生长慢,对营养需求少,如基肥或种肥充足则可以不追。但是应该注意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钾的吸收量较多,可达全生育期的6%,而氮仅占2%,磷仅占1%。所以苗期不能缺钾。拔节到开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营养需要量大,又是给后期穗粒发育打基础的时期,所以必须追肥。至于追肥的种类、时期和数量则需根据其它条件而定。此外应该根据植株生长的弱、壮、旺状态以及叶色和植株所表现的特点,来考虑应该追还是控,该追那种含量的肥。如因涝使幼苗发黄,可以追肥一次,可以使玉米苗迅速恢复正常;又如发现叶片而且整株全部叶片发黄而是缺氮,如嫩叶发黄,从下部向上发展,夜间和叶缘呈灼烧状变黄则是缺钾,如植株茎叶发红或紫色则是缺磷,要根据植株的特征表现来进行该追何种元素的肥料。

2、根据气候与栽培生态条件而定,气候即对追肥有你直接影响又在与栽培管理的共同作用下,使玉米产生生态条件的变化。例如,降雨量大的年份或部分地区,氮肥的流失量会大,如遇到此情况可以加大氮肥的使用量,如果干旱氮肥使用过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的不同,玉米春播和夏播在吸肥规律上也是不同的,夏玉米对营养的吸收要比春玉米营养的吸收加快要更早。所以夏玉米追肥的时间应该要早,而且重点要放在前期,以满足孕穗期吸肥高峰的需要。

3、根据土壤质地和水分、养分状态决定,如是沙质土,保水保肥性差,不宜一次施用量太多,尤其是前期,这样的情况应该增加追肥次数减少每次的用量。如果在保肥性好的地块可以减少追肥次数。根据土养分状况,是决定追肥种类和数量的依据之一。4、根据基肥或种肥施用与否及施用的数量而定,如果基肥或种肥已经施过而且很充足,在幼苗的时候需肥量又少,可以晚追肥,如果没有施基肥或种肥,则应该再追肥进行补充,在夏播区,因上茬收、下茬种的时间很紧张,施肥只用种肥,所以应该在追肥时间上提前。

根据肥料性质而定

不同肥料的成分、有效元素的含量、化肥的分解速度、吸附性与挥发性各有不同。玉米专用肥,具有与玉米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成分,是较为理想的。多元复合肥中的氮、磷、钾均具备,磷酸二铵则是氮磷成分,其它则是单一成分性质的肥料。同一类肥料的有效化肥元素含量也是各不相同,氮肥中的尿素氮元素含量为46%,硫铵为21%,碳铵仅为12%-17%,硫酸钾中的钾元素含量为50%,氯化钾为60%,硼酸中硼到含量为17%-18%左右。从特殊性来说,过磷酸钙分解慢,往往当年不能全部利用,残留量较高;硝酸铵吸附性较弱,比较容易流失,碳酸氢铵发挥性强,使用不当,肥效会有损失。所以在追肥时要根据上述不同的性质,恰当的按追肥对象决定追肥种类、时期、方法。

追肥的时期与数量

从以上几篇文章中的玉米各项原则看,对于玉米追肥时期、数量的确定似乎是莫衷一是,其实不然,这里面应该明确中心,分清主次,具体安排。其中玉米品种的生育规律、需肥规律与特点是确定追肥措施的中心,一切条件要围绕这一点来定,科学合理的做法是依据品种的生长发育与需肥=规律,按照叶龄指数确定分期追肥指标,然后在依基肥或种肥的施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并且要参考气候和土壤具体条件最后决定适宜的追肥时期与数量,如有特殊情况,在做其他处理。数量我决定还应本着高效、安全和成本降低的原则进行。科学运用叶龄指数追肥(叶龄指数%=当时已出叶数/主茎总叶数×100)既符合玉米对营养的需求规律,有利于发挥肥料的最大效应,而且还便于操作。

玉米要想获得最高产量,首先要创造健壮的营养体,以扩大营养源,并建立畅通的养分供应渠道,形成最大的营养储藏库。所以必须要让茎叶生长良好、幼穗分化、发育充分。我们根据这一要求,当叶龄指数达到30%-40%时,是营养体生长和为幼穗分化打基础的适宜时机;叶龄指数在60%-65%时,是关系穗粒发育,决定穗长和粒数的关键时刻,是追肥的重点时期。追肥以这两次为基础,参考基肥或种肥的使用情况,土壤的性质与肥力或植株的生育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基肥或种肥施用量不足时,而土壤保肥性良好时。

第一次应早施重施,即叶龄指数在30%时,施入总追肥量的60%,叶龄指数在达到60%-65%时再施40%。当基肥或种肥施用充足时,第一次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时间也可适当延后至叶龄指数达到40%时,施入追肥量的30%-40%,把追肥重点放在叶龄指数达到60%-65%的时候施入60%-70%。肥料的使用量本着经济、高效、安全的原则来进行,应该适量,不能缺也不宜过多。氮肥过多,会造成植株陡长,状似繁茂,实际是因细胞增大,水分含量高造成的茎叶体积加大,反而会降低抗病性和抗倒性,在遇到高温高湿的条件会发病重,遭遇大风大雨很容易倒伏。后期氮肥过多,又会造成代谢不协调,影响物质向籽粒中运转与积累,很有可能造成玉米空秆的现象,同时会延长玉米的收获期,对玉米的成熟和促籽粒迅速脱水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仅氮肥多,而磷、钾比例小,会造成氮肥的浪费,种植成本加大,经济效益降低。在追肥中,施用尿素以每亩不超过30公斤为宜,施用碳酸氢铵以100公斤左右为宜,施用硝酸铵以35公斤为宜,硫酸铵以40公斤左右为宜(施用硫酸铵有土壤板结尽量不要用),施用玉米专用肥每亩以40公斤为宜。追肥的时候应该深施盖土,以防肥料流失和肥料挥发外,还要注意肥料不要施在植株中心点太近的位置,因为根系呈伞形下伸,吸收养分又都靠较远处新生根上的根毛,如靠近中心与根系直接接触的可能性加大,很容易造成烧根现象。一般施肥靠近植株1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这样更有利于根部的吸收。

以上属于经验交流,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根据当地的施肥经验来进行,因为种植的品种和各区域土地的肥力不一,故而施肥的方法和数量也是不一的,在我国目前农民种植的玉米情况来看,以上所说的内容,农民朋友很难这样操作,一来碍于目前的粮食价格低廉,农民朋友不愿意在这么高的温度之下这样繁琐的操作,因为玉米不赚钱;二来现在农民被朋友大多是采用一炮轰的模式来进行,意思就是采用控释肥,一次施入,再也不用施肥,这样的方法,当然产量肯定是受影响的,这样的施肥产量会保持在500公斤的数值上。如果农民朋友喜欢可以点击关注,分享更多三农信息,了解更多农产品以及农作物新品种的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