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多少马力的车可以上川藏线?

單莼de嗳


如果你两年前问我,我一定会告诉你两年的答案,两年前常有想入藏的朋友打问我,开什么车可以走川藏线?走川藏线开什么车比较好,我的答案是:“当然是选越野车比较好”;

川藏线的车最关键并非马力,而是底盘高度最重要,众所周知川藏线老318以路况恶劣而闻名,但是都说了是老318,新318差不多可以说是全程修通了,少数未修通的也不影响普通小轿车通行。可以说只要是车就能上川藏线。

两年前318上总会出现的三类神车:

1、越野车及SUV,这类车块头大,马力足,地盘高,耐高原性好而深受川藏线自驾游的爱好者喜欢。这类车在大多数路况可轻松驾驭。而相比而言小轿车地盘低的诟病导致全程心惊胆战,基本是开上来一次都要心疼一次,动不动听下响。

越野车代表车型:兰德酷路泽 普拉多

2、面包车,除了在川藏线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游客自驾的小车,你还会经常看到的一个车型就是秒爆车,频率之高让你怀疑是否是318,不用怀疑,“小面”,小皮卡。这些小车就是当地人家用,还有很多“小面”,在旅游旺季还会载满游客穿梭在川藏线上。他们那不负五菱神车之名,适应能力堪比小强。

代表车型:五菱神车

3、除了这两类外,还有一类车,那就是自行车,属于有大意志力才能驾驭的车型,成都到新都桥很多,但是越深入越少,能坚持下来的十不足一。

至于现在:我只给一个建议,别开超跑那种低地盘的车上去就好,另外很多地方没有97的油加,从成都到理塘,沿途碰到中石油有97号的,油箱加满,切记,往西藏方向走在四川境内理塘是最后一个中石油97号油供应点,在理塘要把油箱加满;2.进入西藏境内芒康县,在芒康县城外(四川往拉萨方向,还未进县城),有1家顺达加油站供应97号油,然后是波密,波密中石油现已有97号供应,波密之后就是林芝,林芝97号供应充足,加满1箱60升左右的97号,烧1半就到拉萨了,拉萨中石油97号供应充足。

(ps:太梓喜欢旅游喜欢分享自己的旅游观念,还喜欢拍点视频、照片。喜欢旅游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里面有几篇关于进藏还有搭车干货可以参考下。还有些旅游观点文欢迎讨论。)


吃货太梓


川藏线,即川藏公路。这条公路的闻名,还不仅仅在于川西藏东的无限风光,更多的,它是中国筑路史上工程最艰巨的公路之一。所谓艰巨,无非就是海拔高,地形复杂,高山峡谷垂直切割很深,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正因为如此,早些年间,一说谁谁谁自驾过川藏公路,人们都从内心自然表露出钦佩的神色,而这神色的流露,源于各种关于川藏公路凶险的报道和曾经自驾过的人绘声绘色的过渡渲染——不渲染,怎么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呢?呵呵

关于川藏公路的这些传奇,随着时代的变迁,均俱了个往矣!

众所周知,川藏公路分为南北两线,起点均为成都市红牌楼。

川藏南线即318国道成都—西藏友谊桥段,但通常指成都至拉萨段,这段路原来长2142公里,随着近几年二郎山隧道、高尔寺山隧道、通麦大桥以及林(芝)拉(萨)高速、雅(安)康(定)高速(泸定段)先后开通,部分险恶盘山崎岖路被拉伸折叠,实际里程大约2000公里左右。具体经过的城市是成都—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八宿—波密—林芝—拉萨。

川藏线318国道芒康—左贡路况一瞥。勒克儿 摄

作为成都人,且是经常自驾走川藏南线318国道的一枚旅游达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题主:只要是能在国家交警部门上牌的车,无论多少马力,无论自吸还是涡轮增压,自驾走318国道,都基本无忧,表被那些一直翻老皇历拿陈芝麻烂谷子“讲故事”必须越野必须大排量的说辞所恐吓。

奥拓,与他大哥奥迪一样,在川藏线318国道上跑的一样欢畅。勒克儿 摄

青藏线109国道,平均海拔4400米,自然吸气的QQ,一路上跑的酣畅,不存在一丢丢气喘吁吁的样纸。勒克儿 摄

西藏左贡县城是全国自驾者走318国道进藏的首站住宿地,道路两边停满全国各地自驾而来的各种款式各种排量车辆。勒克儿 摄

我说这话的理由是:川藏南线318国道全线都是按照国道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管理的标准铺装路面,而且这条路的监管,不是路政,而是武警——请注意“国道”二字!请注意为啥是武警监管!因为,这条路不仅仅是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而且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公路!

川藏线318国道最具挑战的路段——怒江72拐,路面等级是相当滴安逸,非雨季冬季自驾,只要控制好车速,无论上坡还是下坡,都是一种带有刺激性的享受。勒克儿 摄

川藏线318国道芒康—左贡路况一瞥。勒克儿 摄

川藏线318国道左贡—八宿路况一瞥。勒克儿 摄

川藏线318国道八宿—波密路况一瞥——道路虽然毗邻峡谷绝壁,且弯道很急,但只要恪守《道法》,控制车速,安全行驶是没啥毛病的。勒克儿 摄

川藏线318国道八宿—波密路况一瞥。勒克儿 摄

明白了这个道理,题主你就表再为你车车儿是否爬得上陡坡、是否能通过海拔5130米的垭口而发怵了。

当然,说这话得有个前提,那就是你自驾的路线,必须走的是318国道,你开个0.8排量的奥拓,非得要离开318国道去“走乡串户”或者“访贫问苦”,那只有三个字:不得行。

川藏线318国道,目前仅芒康境内有一段正在维修的道路比较坑洼,但所有轿车底盘均可小心翼翼通过。勒克儿 摄

川藏北线317国道要复杂一些。这条路分为大北线小北线。川藏大北线317国道,路线是成都—都江堰—映秀—小金—丹巴—八美—道孚—炉霍—甘孜—马尼干戈—德格—江达—昌都—(从这里分路走214国道到邦达,然后与318国道回合,就是川藏小北线)—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那曲(接青藏线109国道)—当雄—拉萨。川藏北线全长2412公里,风景三个字:不摆了!

川藏线318国道以往最凶险的通麦+迫龙天险,现在已经被两座飞跨大桥和连续的隧道踩在脚下,通过此段昔日的天险,已经如履平地。勒克儿 摄

但是,川藏大北线317国道从成都一直到甘孜马尼干戈之前,路况路面,啥排量的车均畅通无阻,但过了马尼干戈以后,翻越雀儿山路段极其难走,目前一般非越野车表轻易去挑战。翻雀儿山艰难,是国家一直在努力做打通雀儿山隧道的工作,没心情搭理这烂路;而丁青到巴青段,烂路已经持续很多年,没啥改善,是川藏大北线317国道最彪悍的“拦路虎”。因此,轿车类最好表去挑战,即使你是大排量的奔驰宝马。

非雨季冬季时分,川藏线318国道个别涉水路段,成为了自驾者洗车、戏水游玩的好去处。勒克儿 摄

综上所述,国内目前所有类型的乘用车,不管排量大小,在非雨季和冬季,跑川藏南线318国道和川藏线317小北线,均无忧。

此外,目前川藏线,尤其南线,沿途各县市,几乎全国各大汽车制造商生产的车辆均可维修,不存在进藏非要选择保有量大的车一说。当然,进口车乃至小众车,目前只有康定、林芝、拉萨有能力解决常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用脚趾头都可想到:川藏线是全国自驾爱好者的最爱,车流之多,有流量就能变现,这是一个多好的生意啊,全国各地的各种修车厂难道都是猪脑子?呵呵

青藏线上的那曲市,一条主要大街已经是汽车维修一条街。我们去年自驾,福特锐界出了毛病,在图最左边挂有“进口小汽车修理厂”的厂里维修,在那里,看到一些大品牌的小众车也在此间维修。勒克儿 摄

我们的车等待进厂维修。勒克儿 摄

我们的车进厂维修。需要福特配件,老板一个电话,一会儿就有人骑着摩托送来了。这表明藏北那么荒凉的地方,汽车维修的配套服务都比较完善了,川西藏东地区的各县市,维修力量自然不在话下。勒克儿 摄

顺便说一句,目前川藏线,无论南北,已经无法阻止中国“两桶油”在沿线摆摊设点了,而川藏线,县与县的距离,最远也就200公里左右,而其间的重要乡镇,比如新都桥、如美、旺达、邦达、然乌湖、鲁朗等,均有“两桶油”布局,青藏线除了县市,沿途乡镇兵站都有加油站,92/95油均有,不存在你的自驾车单箱油续航里程要能超过600公里一说。

青藏线109国道最艰难的五道梁镇,“两桶油”加油站都有四五个。川藏线沿途各乡镇、县市加油站比比皆是。勒克儿 摄

自驾西藏汽油柴油无忧,但有个细节一定得注意:沿途堵车是常有的事儿,车上备些干粮和饮用水是必须的,尤其饮用水——自驾高原地区,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是必须的,即使不渴也得喝,切记。

自驾西藏,所有车都没问题,但是如果忘记携带足够的饮用水,即使你驾驶悍马,也可能陷入停车向其它自驾者讨要水喝的窘境。


勒克儿


除去地质变化对车辆通行性的影响,自驾318国道川藏线,影响汽车通行性的硬件条件几乎只有两个:汽车底盘,动力要求。

1、大家都知道,汽车底盘过低,走搓板路会刮到底盘,影响通行性;如果汽车底盘过高,走坑洼的路面又会过于晃荡,导致人身体不适,容易晕车。

那么,究竟底盘要控制在什么样的范畴才好走川藏线呢?

在SUV中,东风本田CRV的设计偏向于城市舒适性,因此底盘较低,满载时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3.5厘米。其次可以举例途观L两驱,最小离地间隙15.0厘米。这些都是川藏线上比较常见的车辆,该底盘高度可以放心入藏。

像丰田陆地巡洋舰、霸道等车我们就不用说了,高端越野车型都具有空气悬挂系统。也就是说,电脑会根据路况的不同及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自动判断出合适的底盘高度,从而实现“底盘自动升降”的功能。

318国道川藏线几乎全程柏油路,所谓的搓板路、炮坑路不足100公里。准确说来,也就巴塘至芒康路段,特别是在金沙江大桥与芒康之间的海通沟路段。汽车底盘高度若小于13.5厘米,真正通行时刮到底盘是肯定的,而且也很考验司机驾驶技术。

另一方面,318国道川藏线弯多路险,一路盘山而行,底盘太高了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18.5厘米的底盘高度算是上限标准。最小离地间隙超过20.0厘米厚,走海通沟这种坑洼路段弹跳和晃动会比较剧烈。

当然,135mm~185mm的底盘高度只是自驾川藏线的一个标准参考范畴,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车主是一个怎样的司机。如果司机自身驾驶技术不够牢靠,陆地巡洋舰也能给开到湖里。

2、除了底盘外,其他需要车主担心的恐怕就是汽车的动力问题。

1.5T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2.0T自吸气发动机,到了西藏高原地区会因缺氧而制动力不足吗?

首先,无论是涡轮增压,还是自吸气,到了西藏上4500米海拔的地区都会出现制动力下降的情况。这种动力性能的下降尺度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但大概在20%左右,好比汽车突然新装了空调,且开到了最大功率。

318国道川藏线、西藏地区,海拔超过4500米的大山比比皆是,汽车制动力下降会影响车辆通行性吗?

其实不然,在攀爬“川藏第一关”折多山、“川藏最后关”米拉山等高海拔垭口时,路面虽有一定的坡度,但属于正常循序渐进的变化范围,还没有某些城市路段(比如重庆歌乐山森林公园)陡峭。

所以,从实际上说,别说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走318国道川藏线,就连1.5T自吸气发动机都可以。恐怕再没有比奇瑞QQ的0.8T排量发动机再小的车型,318国道川藏线上奇瑞QQ并不罕见,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动力问题。

但考虑到动力与载重量相关,去西藏的奇瑞QQ、奥拓等都并非满载,如果要一家人满载出行,1.5T自吸气排量是一个参考标准。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私信问我,编着有问必答,主大家旅途愉快!


走川西吃喝玩乐


川藏公路起点为四川成都,经雅安市、康定县,在新都桥镇分为南北两线:北线全长2412公里,南线总长2149公里,全线为318国道。川藏线会经过巴松错、南迦巴瓦峰等很多景点,可以说是国内最艰难壮美的路线。所以曾经的川藏线对车要求很高,最好都是专业的越野车才能稳妥地走完。

不过用什么交通工具都是相对而言,川藏线上,你更应该关心什么时候去更安全。一般12-3月冬季期间,川藏线上10多座4000米以上的山通常都白雪皑皑,极为寒冷,这时候过去对车,对安全都是极大的考验。所以这时候即便你开最新款的G63 AMG,也不一定能舒服地迅速地到达目的地。

而每年的7月-8月通常是雨季的时候,泥石流频发,路面毁坏的地方很多,这时候你还要硬闯川藏线的话,我还是觉得你应该多带点祝福,毕竟山体滑坡不是你能预料到的。

通常在5月,以及每年的9-10月,是走川藏线最理想的时机,这时候沿途的风光是最有特点也最壮美的时刻,而良好的天气条件让路面相对比较安全。这时候你再考虑用什么车去,就比较理智了。当然,不仅是川藏线,任何时候马力越大的车开起来是不是越爽呢?但给你最大马力的布加迪威龙,你再川藏线上肯定也跑不过2.7L的普拉多。

川藏线再每年都有很多步行/骑行的人,而各种轿车/面包车也都在跑,所以在合适的时候,对车的要求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如果说高,就一定是可靠性。川藏线上环境恶劣,油品都不是很高,所以你的车一定是能吃的了粗粮,这就是为何川藏线上路虎不多的原因了。其次,川藏线对人的要求也高,你要适应得了高海拔的环境,而且适应得了藏区的食物,以及高海拔地区比较差的住宿环境,就是这样。


勤奋侃车


本人过去是跑滇藏线的司机。滇藏线跟川藏线很大是重合的。现在的路况不像过去那么难走,现在的路况要比过去好得多。我们在七八年以前跑滇藏线的时候要求车况比较好一定要是越野车,但是现在的话,面包车,商务车很多私家的轿车都可以跑颠藏线。滇藏线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路况比以前也好得多,像塌方,泥石流或者其他的一些恶劣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少。汽车的马力不能决定你能不能把这条路跑下来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方说,如果下雨啊,雨大一点儿,或者水多一点儿,那么私家轿车的话,它底盘比较低,可能就会被水淹。越野车现在当然是进藏的最好的选择。但是越野车的成本比较高,包括他的油耗比较高。这样开起来比较费钱。

川藏线和滇藏线都有很多的面包车在跑,包括小的微型车都在跑,他们也可以上去,主要是因为驾驶技术和对路况的熟悉程度。我们在以前跑车的时候经常看到QQ或者是奥拓这样的小车也在滇藏线和川藏线上面跑。当然,海拔越高对发动机的要求就越高。在这些小车上面的发动机功率比较小,所以他们在爬坡的时候可能会略慢一些。但是只要驾驶技术过硬,慢一点儿开,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很多恶劣的路况像是排龙天险。这样的地方现在隧道都已经通了,整个川藏线和滇藏线还是以柏油路为主,所以现在的小车去开滇藏线和川藏线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想去更原始的地方更美丽的地方就应该开着大排量的车。底盘高一些的车这样才更安全。我在西藏和滇藏线,包括川藏线上看到的一些车况出现问题或者是车祸,主要是因为司机驾驶技术的原因,司机不得不够集中精力或者是对路况不熟。跟车辆的排量一般关系不大。

需要可以关注我,我来帮大家回答一些关于川藏线,滇藏线自驾上的问题。










老闫巡山记


朋友问,多少马力的车可以上川藏线?

马力是功率单位,1马力可以换算出若干功,这样说,不容易懂,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换算什么多少马力。简单地说,用现在老司机们的说法,一般按排量来讲要比较通俗,容易明白。

那么多少排量的车可以上川藏线呢?简单地说1.0排量以下的车,最好就不要进藏,毕竟西藏密集了太多世界最高山脉。

(我的哈弗6,排量1.5T在贵州关岭高山区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们这样说,是为了不和一些耍嘴皮和蛮横不讲理之人争论。因为会有人说,1.0排量以下也有车进过藏,并且是事实。如果还有人问,骑行者是多少排量的车,我们将答不上来。或无法应答。

为什么说,排量超过1.0的车就可以上川藏线,这个说法是根据今天川藏线公路路况而来。现在西藏公路已经建设得很不错了,一般的车,进藏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1.0以上,是不是说越大就越好呢,比如:2.0、3.0甚至更大排量。对,排量越大,汽车爬山能力就越强。

(我的哈弗6,在高原可可西里 图片由作者提供)


假如朋友是一辆1.0排量的汽车,是不是就不能去西藏呢?我们在藏地多看到丰田霸道在山道上跑,它们的排量一般在2.5-3.0,力量充沛。我们也看到五夌神车,西藏到处都有,它的微面,排量1.2-1.5。事实上都可以上川藏线,且经过了无数次检验。在这里,丰田霸道和五夌神车只是举来作为代表例子,二者,在动能上、体积上、价格上差异太大,在力量上也是如此,丰田霸道爬山能力,高速速度,当然和五夌神车区别也是巨大的,但不能说小排量的五夌一类车,不能进藏。

我的车是哈弗6,排量1.5T,(马力就不写了)若不带T,也就和五夌微面动力相仿。它的自重达1.5吨,比五夌微面重一半,所以理论上来说,哈弗6五夌微面二车动能差不多。

(我的哈弗6,在去珠峰的路上 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一直用这台车在祖国各地自驾游,上了西藏,下了海南,没有哪儿不好,今年6月,又将去新疆作环游。常听人说哈弗6肉,好像没有人说五夌微面肉。肉是司机对汽车加力的一个用语,肉指力量不够。举一个例子:眼前有一30度陡坡,丰田霸道一轰油门,冲了上去,哈弗呢,可能就要使用一档,大轰油门,慢慢上去。其实这是不可以拿来说事的,因为哈弗6和丰田霸道在性能配制上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一个1.5、一个2.7完全不是一回事。要想不肉,一轰就上去,多给银子,上大排量,比如哈弗9,车也就可以放在一起比拼了。再说,车开慢一些,并不妨碍进西藏。

(我的哈弗6,在海南三亚南山大小洞天景区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你问:多少马力的车可以上川藏线?我认为1.0排量以上的车,都可以,以前奇瑞QQ 2013款 1.0L车型 就有不少人开去了西藏,甚至到了大本营。

但愿这样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悟空。


稀夫文字




不知道你的车是多少马力的,但是路上见到过,比亚迪f0,见到过QQ0.8排量的,也见到过长安奥拓,当然,这些车都不是满载情况下去的西藏。

你问多少马力的车,能去西藏,其实我估计你更多的是担心他的动力问题,有没有动力损失,对吧!

其实不论什么样的车去青藏高原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动力损失,只不过涡轮增压的车动力损失会更小一些,自然吸气的车动力损失会更多一些。

为什么自然吸气的车,高原动力损失更多一些呢?

自然吸气的车,跟人是一样的,吸进去同样多的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变小,含氧量变少了,就会发生一种情况,燃烧不够充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油耗增加,动力损失,至于说动力损失有多少?

这个一般的情况下是在20%左右,这20%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又给车装了一台空调一样,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所以说这点动力损失不算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讲,排量越大的车,他的动力损失会越小,这个和人倒是相反的,人的肺活量越大的时候是越容易高反的,车的排量越大,动力损失感觉越小,实际上车的运作原理和人还是有所不同的,人的高原反应是化学性的,车会因为排量的增大而变得动力更强,我们人关注的是高原反应,车关注的是动力,其实这本身就是两个概念而已嘛。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任何动力的车都可以去西藏,当然,电车是不可以去西藏的,因为路上没有那么多充电桩,如果你的车是双擎的车,那应该是老省油了,开卡罗拉双擎,去西藏一定会节省很多费用,因为去西藏的路上有很多下坡。

好了,不多说了,汽车出发前还要做很多的工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愿一路顺风,玩得开心吧。


超级自驾游


要论前几年,进藏可能的确需要好好挑车,可是现在,跟多少马力的车没有多大关系,想想QQ都能去呢。车辆马力小,最多就是遇到翻越垭口的时候慢点罢了。

当然了,最好还是选市场保有量比较大的车型,这个保有量最好还是以西南市场为基准。为什么呢?

先回答为什么要选市场保有量大的车型。

第一,进入高海拔地区,车辆是会有高反的,很多零部件在低海拔地区可能不会出问题,但是到了高海拔地区,说不定它就会扯淡,给你添麻烦(不要质疑,我有亲身体会)。

第二,由于进藏路上的高山峡谷特别多,而且容易滑坡和泥石流,加上进藏卡车长年累月的压,尽管路面都已铺装,也有专门的部队负责养护,但偶尔出现一段烂路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车损也会比在内地大,换零部件的可能性也会大。

基于以上两点,建议用市场保有量大的车型,这样一旦车辆抛锚,零部件好找,不仅能节约很多时间,而且能节省很大一笔费用,对进藏人的心理伤害也会小很多。

为什么要以西南市场为基准呢?

根据我的了解,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用车习惯跟西南欠发达地区的用车习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是由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的,在东部开惯了平直宽的路之后,不一定就适合弯多路窄的西南。我们就见过一山东大哥,到了西藏开车都哭了。这里说的是人,但是车也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西藏路上普拉多,哈弗H5等老款车型比较多,而东部沿海城市SUV比较多的原因。当然,也不是说城市SUV就不能进藏,但是一定要找一个西南市场保有量大的。

如果不以西南市场为基准,选择一台在东部发达地区很火的车(比如最新的RX5,魏派VV7,领克01等等车型),那么在进藏路上很可能就找不到零部件,毕竟西南的各项条件真的不能跟内地,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说完以上两点之后,我其实还想再强调一点。就是现在进藏对于车动力的要求真的不会太大,很多的路面比内地还好,林芝到拉萨都有高速了,而且免费,但是限速很严,一定不要超速。

说到超速,进藏的路上最好都不要超,一定规规矩矩开车,这不是交警抓不抓的问题,而是生命安全问题。

好了,祝进藏顺利。

哦,对了,如果路上有人拦车,最好别停!除非你的队伍足够强大。


周末轨迹


可能很多车主都搞不清楚马力、功率、扭矩都代表着什么,题主估计就是这种类型。借这个问题,结合我自己多次进藏的经验,顺便讲讲这个三个参数和川藏线的关系。

注意,这不是在讲课,所以我尽量说人话,说点大家都能听得懂、记得住的内容。如果您是发动机业内大咖,请您右上角x点一下!

我们先来说功率。

汽车功率简单点说就是,发动机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当然了,能量越大吃的越多,发动机排量也越大。

这很好理解吧!能量守恒定理嘛!指望马儿跑,还想马儿不吃草,是不现实滴!

汽车功率的计算单位是瓦特,很牛逼的一个人名,物理学课本里好长一段介绍。

不过,瓦特的单位有点小,现代汽车工业一般都用千瓦作为单位,就是一千个詹姆斯·瓦特捆一块用。

那么汽车功率决定的是什么呢?

就是汽车吃多少量,有大多劲儿,能跑多块!注意是能跑多快!换言之,就是功率决定最高速度。(敲黑板啦!考点呀!要记住,后面我们会用到!)

再来说说马力。

马力其实也是描述功率大小的东西,只不过单位不同。

人们约定1马力相当于每秒钟把75公斤重的物体提高1米所作的功。如果说人话的话就是,1马力=735瓦特,0.735千瓦。

马力的简称是HP,有些性能车会在屁股上标注750HP,就是发动机有750马力动力。

所以,这两东西其实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衡量汽车能跑多快的参数!

那扭矩是什么东东呢?

扭矩指的是发动机曲轴输出的扭转力矩,简单粗暴的说,就是发动机有多大力气。

注意啊!能跑多快和有大力气不是一个概念!

您踩下油门,车辆有没有推背感取决于扭矩。扭矩决定了车轮驱动车辆的力量,肯定是车轮驱动力越大,车辆前进的动力越大。

同时,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发动机的转速,指望一台发动机全转速提供最大扭矩是不现实的。

因此根据使用的诉求,发动机分成了两大类,“低转速大扭矩和高转速大扭矩。”

对应的车型就是越野车、拖拉机(柴油发动机特质,低转速大扭矩)和跑车(高转速大扭矩)。

前阵子有帮脑残开着法拉利、兰博坚尼进藏,当然了他们识别有所图,但从车的角度上说,这类汽车的爬坡能力远比一般车辆差。

这类车可是很多人无比信奉的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哟!但7000转才爆发最大扭矩,实在不适合多弯的盘山路段,也不是人人都是头文字D。

说到这里,估计大家都明白了,在多弯的318线上,决定开的爽不爽的不是马力,而是发动机低转速下有多高的扭矩。

这就是为什么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川藏线上,表现远好于同排量自吸发动机的原因。

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在1500转左右就爆发出全部扭矩,并且一般来说,其最大扭矩区间都可以延续到四千转以上。相比于自吸发动机非常线性扭矩变化,增压发动机的陡升的扭矩和很长的平台期,显然更有利于车辆爬坡。

这是我谁便找的一张发动机外部特征曲线图,其中蓝线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红线是自然吸气发动机。

估计看到这儿,就有人开始骂街了,你丫敢诬蔑“我大排量某田神教”动力不行!

我可没说大排量动力不行,您要是有足够大的排量,使劲踩把转速拉上去,一样开的爽!

关键大排量不是钱呀!俺是屌丝、穷鬼+土鳖,缺的就是钱!只能在性价比最好的一类东西选择!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多大马力的车能上318?

答案是多大马力的都能上,因为自行车都能去!

但想要开的不那么憋屈,最好选一辆小排量带T的车,这是最基础的选择,土豪请自便!

如果这都满足不了的话,0.8升的奥拓也一样在川西嗷嗷跑,但需要控制好发动机转速,随时用低速挡拉着转速别掉下来,开着稍微累一点而已。

目前,318的路况水准,要说比国内大多数国道都好,会不会有人骂我?

不过,318真是除了弯道多以外,道路的平整程度,确实比大多数国道的路况好。

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进藏单独购买一辆新车。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几乎所有的家用车都能应付西藏的主线道路。

但一定要注意,在弯道上要谨慎驾驶。去年(18年)川西连续发生自驾车辆坠河的残局,为此我特意写了一篇《这是一个基于8月11号川西自驾悲剧而写的川藏驾驶技术贴》(今日头条文章)和《自驾进藏路遇事故全家丧生,自驾进藏有哪些危险?》(悟空问答),专门写到川西多弯路段的驾驶技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

最后,祝每一个向往自驾西藏的朋友都能安全返回,并留有一个完美的西藏旅游回忆。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2007年6月,我从成都开JEEP指挥官,上过一次西藏,那时候指挥官刚出来,5.7L排量,都是新车就干上去了。从成都走川藏南线,边走边拍照,大概走了6天。谈谈我对这个自驾游的感受。

对于车辆来说,我觉得没那么多要求,当时路况比较烂,所以JEEP也经常拖地,躲不过去的。现在据说修了好多高速公路,已经比原来好走多了。另外,整个川藏线,基本都是在翻山越岭,县城就在山脚下,翻一两座山就到另外一个县城,吃住都在县城解决。川藏南线海拔最高的地方是米拉山口,5013米。其实,走川藏线很多地方都在区间限速,而且路况差车辆根本跑不快。而发动机的马力和扭力,可以笼统地表示为,马力决定车速,扭力决定加速,所以对于川藏线来说,扭力比马力更重要。因为高原地区,本身就缺氧,马力大的车,车速不快的时候转速起不来,根本没啥用,反而是扭力,在川藏线上更重要,车速低但是如果发动机低扭大,那开起来就得心应手,爽快很多。所以,应付川藏线这样的路况,最好使用的就是配大排量自吸发动机或小排量涡轮发动机的车,当然,大排量涡轮更没问题。另外,川藏线上油品一般,而且没有高标号燃油,所以一些高档车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比如路虎啥的,所以川藏线上跑的最多的就是丰田的陆巡、霸道,当时我们去的时候甚至还有陆巡LC40在路上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