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石斛“蜂腰石斛”

石斛“蜂腰石斛”

蜂腰石斛:

分佈(Distribution):產雲南。

生於海拔800~900米的山地疏林中樹幹上。緬甸、老撾…

石斛“蜂腰石斛”

形態特徵:

莖直立或斜立,通常長約20釐米,粗7-10毫米,不分枝,具數節;節間扁棒狀或棒狀,長3-3.5釐米,基部常宿存紙質葉鞘。葉革質,互生於莖的上部,披針形,長5.5-8釐米,寬1.3-2釐米,先端稍鈍並且不等側2裂,基部具抱莖的鞘;總狀花序通常從落了葉的老莖上部發出,具2朵花;花序柄長6-16釐米,基部被長約5毫米的膜質鞘;

石斛“蜂腰石斛”

花苞片膜質,卵狀三角形,長約6毫米;花梗和子房淡玫瑰色,長5-6釐米;花白色帶玫瑰色先端,開展;中萼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5-3.7釐米,寬9毫米,先端近鈍尖,具5條脈;側萼片卵狀披針形,長3.5-3.7釐米,寬9毫米,先端近急尖,具5條脈;萼囊近圓筒形,長5毫米;花瓣寬長圓形,長3.5-3.7釐米,寬1.8釐米,先端急尖,基部稍收狹為短爪,具5條脈;唇瓣近圓形,凹的,寬約2.4釐米,先端銳尖帶玫瑰色,基部兩側具紫紅色條紋;唇盤中央金黃色,密佈短柔毛;蕊柱前面具紫紅色條紋,長約8毫米;藥帽白色,頂端圓鈍。花期3月。

石斛“蜂腰石斛”

生長習性:

蜂腰石斛是一種喜陰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溫暖、潮溼、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陰半陽的環境,1月平均氣溫高於8℃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適宜生長溫度為15到28度,適宜生長空氣溼度為60%以上,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屬氣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採用的基質最好能通風透氣濾水,在適宜的溫度溼度下,生長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強。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莖上部節上抽出花序,開花後從莖基長出新芽發育成莖,秋冬季節進入休眠期。

石斛“蜂腰石斛”

澆水管理:

栽植初期先放在陰涼陰涼並有散射光處,僅向葉面上噴些水,勿向盆內澆水。約10-15天后,待萌發出新根後兩移至陰棚下養護。生長季節澆水要乾溼相間保持適度幹薄餅肥水。生長旺盛期樹每天澆水一次,乾旱季節和炎夏還需經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並要注意通風良好。冬季休眠期應少澆水。後期空氣溼度過小要經常澆水保溼,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

石斛“蜂腰石斛”

施肥管理:

由於石斛類為氣生根,因此要噴施適宜的葉面肥作為營養液,以供給植株充足的養分,利早髮根長芽。葉面肥可以選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腐植酸類等,以及進口三元複合肥和稀釋的MS培養基等。一般移栽後一週,植株新根發生後開始噴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鉀或磷酸二氫鉀,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長出新芽後每隔10-15天噴3‰的三元複合肥等。第一次在清明前後,以氮肥混合豬牛糞及河泥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後用花生鼓、菜籽餅、過磷酸鈣等

石斛“蜂腰石斛”

石斛“蜂腰石斛”

石斛“蜂腰石斛”

石斛“蜂腰石斛”

石斛“蜂腰石斛”

石斛“蜂腰石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