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李嘉诚更偏爱小儿子李泽楷,为何把公司交给大儿子?

shcho


李嘉诚先生一生打拼,创下数千亿身家,其商业帝国的公司继承人问题一直被外界关注和讨论。

首先李嘉诚本来就只有两个儿子,虽然偏爱小儿子李泽楷,但中华传统里面,产业继续长幼有序,大儿子毕竟是李泽钜。

再者,两者的履历对比,显然李泽钜比李泽楷更成熟稳健,对于一个商业帝国而言,”求稳“更重要。土木工程系出身的的李泽钜虽然传出的大作为并不多,作风稳健,不像计算机系出身的李泽楷那样喜欢追求新兴经济,对比资历,李泽楷的创业投资历史要丰富和紧张刺激得多,4亿美元创立了startv转手卖给传媒大亨默多克获利10亿美元、投资初创阶段的马化腾的腾讯、创办电讯盈科,在互联网泡沫的顶峰,电讯盈科总市值曾一度比肩长江实业,李泽楷被称小超人。不过,新兴经济里面的投资也伴随较大的风险,互联网泡沫破裂,电讯盈科的股价暴跌,最低甚至跌去9成,这让李泽楷备受煎熬,此后好转但如今电讯盈科最近几年又遭受利润持续下滑的压力。

再加上当年李泽钜被张子强绑架,李嘉诚给10.38亿赎金放回后,李泽钜第二天就回到公司上班,心理素质奇佳。综合对比下,李嘉诚的商业帝国还是更需要大儿子李泽钜这般成熟稳健的掌舵手来继承运作,以更大的概率保证家族的商业帝国能够稳健延续下去。


风生焱起


李嘉诚把大部分财产分给了李泽矩,而次子李泽楷却只分到了不足1/20。而在很多人的眼中,李嘉诚最疼爱、最欣赏的是次子李泽楷,那么为啥还要让李泽矩来接班呢? 以我多年写李嘉诚方面的评论来分析,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李嘉诚奋斗几十年,开天僻地创基业不容易,他肯定要在接班人问题上深思熟虑。相比较,李泽楷放荡不羁,曾与多名女星有过不同的恋情,最后与梁洛施生下三名男婴。李泽楷在人们眼中负面影响较大,而李泽矩只有一个女儿,个人问题是几乎没有瑕疵,而且在当年绑架李泽矩的案件中,长子李泽矩一直处变不惊,完全具备下一任掌门人的应有的心理素质,以及符合没有不良传闻的要求。

再者,李泽矩为兄长,李泽楷为弟,两人相差二岁左右,李嘉诚遵循中国的古老传统,就是长子继承家业,次子如果越过长子执掌家业,则恐被天下人所耻笑,而且李泽矩早就参与到李嘉诚的长江实业的高层中来,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一直是李嘉诚的左膀右臂,所以李泽矩接班,可以使交接顺利进行,足以把负面影响压到最低。

最后,兄弟两人的分工不同,李泽矩受父亲李嘉诚的影响,相对于善于管理在香港、内地的业务,李嘉诚几十年来长袖善舞,李泽矩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而李泽楷的能力更适合“拓荒”,就是到海外去拓宽新的业务领域,于是近年来,李嘉诚频频在内地辙资抛售房产,把资金拿到国外去支持小儿子的发展,而现在李泽楷在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基建项目上都有大手笔的投资,比如码头、地铁、地产等。

相比之下,李泽楷更适应与西方的人际交往,更适合在西方的社会中开疆拓土,从而取得骄人业绩。李泽楷现在的欧洲基建项目投资,较国内房地产领域,更安全,更有稳定的回报率。倘若二个儿子中有一个儿子的事业出了问题,还有另一个儿子可以援助,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如此可确保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基业长青。


不执著财经


李嘉诚更偏爱小儿子李泽楷,却为何把公司交给大儿子?

李氏豪门的家务事我等群众很是关心,我就用屌丝的心理揣测揣测李超人内心的想法吧:

先看一看李超人都有哪些子嗣、财产以及怎么分家的:

第一看:李氏家族主要成员

大儿子:李泽钜

李泽钜(1964年8月1日-),祖籍广东潮州潮安县,香港出生。香港商人李嘉诚之长子,李泽楷的哥哥,加拿大国籍。1985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结构工程硕士学位,同年起加入长江实业。曾分拆长江基建上市,并担任长江基建主席。李泽钜的总资产值达73亿加元。获选时代杂志"2003年度全球商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2012年7月22日,李泽钜正式掌控市值逾8,500亿港元王国,账面身家资产 超过李嘉诚成华人新首富。2013年8月,李泽钜斥资77.53亿港元收购了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他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这意味着,英国四分之一人口将使用李家的天然气。因之前还收购了英国电网和供水网络两大业务,英国媒体称李泽钜"几乎买下了英国"。

小儿子:李泽楷

李泽楷,1966年11月8日出生,香港富商李嘉诚之子。企业家。

1989年从美国回香港和记黄埔任职,有"小超人"美名。2015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63名,全球富豪榜第360名。


第二看:李氏家族都有哪些财产:


第三看:是这样分家的:

2012年5月25日,李嘉诚公开宣布分家方案,由大儿子李泽钜管理长江集团,以现金支持小儿子李泽楷发展事业;通俗的说就是大儿子得到产,小儿子得到财,7月16日,李嘉诚将家族信托中原分配给李泽楷的三分之一权益,全部转给小儿子李泽钜,正式落实了分家方案。大儿子李泽钜将接掌市值逾8500亿港元、涉及22家上市公司的长江集团王国,小儿子李泽钜自谋发展,如果按照当时的资产折现,大约大儿子得到家族资产的三分之二,小儿子得到三分之一。


结论:为什么这么分家之我看?

在我看来知子莫若父,另外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心痛小儿子不假,但也不能说不喜欢大儿子,这也是一个父亲基于对两个儿子性格能力的分析以及家族未来命运考虑做出的一个深谋远虑的结果,另外李超人还没有死,幕后掌舵人实际上还是他。

为什么产给大儿子?

因为大儿子的经营能力有目共睹,既是对大儿子的关爱,信任,也是家族未来的理性考虑。

为什么把钱给小儿子?

首先小儿子对家族本身主要的业务没有兴趣,能力可能也不如大哥,得到钱两碗水端平大家都能接受,另外李超人不是也扶持小儿子发展自己的事业吗?可以说对小儿子的实际的关心和帮助还是远远多于大儿子的。


心安理得君


你好,我是政商内参创始人信海光,长期观察中国经济二十年:

李嘉诚爱小儿子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是怎么理解这种爱,把公司交给李泽楷就是偏爱吗?这其实是压担子,就像金正日把位子传给金正恩、这特么是爱吗,是把金正恩年纪轻轻就往死路上推。

李嘉诚对李泽楷的偏爱表现在放纵其自由天性上。不管他有没有那块料,总之是给了他大量的资源和机会去尝试,重点这新经济领域。比如1991年,李嘉诚给了李泽楷4亿美元创立卫星电视,1993年将卫星电视以9.5亿美元卖给默多克,李泽楷随后拿着其中一大笔钱成立了盈科集团。1997年,李泽楷斥资80亿港币抄底日本的土地,不料购入后土地价格大跌,盈科集团陷入破产困境,在李嘉诚的帮助下才转危为安。盈科数码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获得了20%的股份,但在2001年左右就将股份以1260万美元转让给了南非的MIH集团。如果当年不卖,20%的股份价值超过小万亿。

从这些交易看,李泽楷是坐拥金山,但却难当开疆拓土的大任的。而大儿子却能够替李嘉诚守住家业。

李泽楷的情史丰富,与不少女人都谈过恋爱,其中最知名的当属梁洛施。2007年,梁洛施认识了李泽楷,2009年和2010年其为李泽楷生下了3个儿子,2011年,两人分手。香港媒体报道称,梁洛施获得了5亿港币分手费。


相比小儿子的浮华,大儿子至少看起来是稳健的。

但到底怎么样,豪门家事,外人又怎么真的知道?

前几天,89岁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嘉诚在2016年业绩报告会上谈及两个儿子不禁潸然泪下,见惯了商场血腥风雨的李超人忽然落泪,让众人猝不及防。他哽咽着表示“最近经常看医生,交棒早就准备好了,自己快90 岁,连这些都没准备好,是蠢的”…从这个表现看老李应该是对继承人都不满意吧。

李嘉诚号称李超人,没有一个也是超人的儿子继承家业,死也不甘心啊。


政商内参


李嘉诚:男,汉族,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祖籍福建莆田,骨子里面还是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自古“嫡长子”制度思想根深蒂固。

大儿子:李泽钜,1985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结构工程硕士学,同年21岁的李泽钜就正式加入长江集团从基层干起位从基础岗位一步步的做到今天这个位置。大儿子新歌稳重,老练,能撑得起大局面,遇到事情从容不迫,没有激进思想,

同时在经历全国人民都知晓,绑架事件后,心理素质比常人要强。以此来维持家族的霸主企业。

小儿子:李泽楷,一个名副其实的风投,专研计算机,从投资4亿美元创立StarTV开始,到在电讯盈科整宗交易中,通过行使手上的电盈认股权、卖出套现,身价不断上升,风投人的性格都是冒失、追求刺激。

李嘉诚最喜欢小儿子,但是李嘉诚骨子里面是心系中国大陆,自己创办汕头大学,90岁高龄的李嘉诚先生以《建立自我 追求无我》为主题致辞,他在2017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宣布,将会退下汕头大学名誉主席的职务,交由小儿子李泽楷和基金会同仁接力。李嘉诚吧自己最喜欢的事业交给了他的小儿子,足见对小儿子的疼爱。


凡凡说历史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用类比的方式最能看出其中精髓。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曾讲到曹操立储,当时争太子之位的是曹丕和曹植,曹操心中更爱曹植,但他最终却选择了立曹丕为太子。

当时,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砺”,表现出率真、纯粹的一面,受到当时世人的喜爱,而曹丕却“御之以术,矫情自饰”,表现出权谋、心机的一面,被世人所忌讳,但易中天先生对对此却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评价:“曹操虽然可能更爱曹植,但立太子不是去选择谁是最可爱的人,而是去选择谁是最可靠的人。”


何谓可靠?可靠,就是把自己的基业传下去,保证曹魏政权时代相传,保证子孙后代锦衣玉食,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曹丕。曹丕对权力运用自如、对政府部门了若指掌,为人处事喜怒不形于色,当然是帝国最好的继承者。

除此之外,古代帝王立储的规矩是立长不立爱,长幼有序,是维系一个帝国公平的根本,虽然今日不再有这种规矩,但对家族式企业而言,继承人的排序问题始终都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同样,对李嘉诚而言,李泽钜虽然年少时曾遭不测,但毕竟毫发未损,还是长子,对公司的管理和政策执行也没有出过重大纰漏,因此立李泽钜为公司继承人,无论从伦理上、能力上、排位上,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藤壶


李嘉诚最爱之子却不是其商业的继承人!是偏心眼还是有远见?

89岁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嘉诚在2016年业绩报告会上谈及两个儿子不禁潸然泪下,见惯了商场血腥风雨的李超人忽然落泪,让众人猝不及防。

他哽咽着表示“最近经常看医生,交棒早就准备好了,自己快90 岁,连这些都没准备好,是蠢的”。

李嘉诚连续十五年荣登华人首富宝座,67年辛苦打拼的江山传入谁手,是众人一直关心的问题。

早在2012年5月25日,长和系股东大会后的记者会上,李嘉诚公开宣布了自己的财产分配计划。这次分家次子李泽楷的资产仅仅是哥哥的1/20,明显看出李嘉诚更倾向将企业交给大儿子李泽钜。

从平时的活动来看,超人李比较疼爱小超人李泽楷,但为何又将传位给李泽钜呢?总结原因如下:

1、 李泽钜性格较李泽楷稳重:

1985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结构工程硕士学位,并于该年进入长江实业。

李泽钜从学习的专业以及娶妻都遵循了父亲的意愿,处处维护父亲的尊严,听从其安排,称之为大孝子也不为过。

小儿子李泽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系,回国后投入电子行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对李泽楷企业的关注远不及他丰富多姿感情生活,先后与林慧仪,罗爱欣、梁洛施等多位女星高调曝光恋情,并与梁洛施产下三名男婴。

相对于哥哥李泽钜的中规中矩,李泽楷颇有些放荡不羁的个性。从小李泽楷活泼好动,而李泽钜温文尔雅。

似乎在他们年幼时独具眼光的老李就有意约束培养李泽钜,而对李泽楷则遵循他的兴趣给其足够的自由空间。

2、 李泽钜经历较李泽楷丰富:

1996年世纪大盗张子强策划并绑架了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李嘉诚用十亿现金将爱子赎回,经历如此劫难,李泽钜似乎不受任何影响,第二天正常上班,心理素质极佳。

李泽钜进入长江实业,从基层做起,与前辈们学习经商之道,历经多年商场风雨的洗礼,他说话做事低调、谨慎,滴水不漏。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对于长江实业这种稳健经营且极具规模的企业来说更需要一位作风稳健接班人来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李嘉诚年幼饱经磨难,但始终不忘其父临终前的嘱训诫:求人不如求己,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

也许在李嘉诚的眼中,小儿子活泼惹人疼爱,是为父心头之肉,而同样是心尖肉的大儿子,更符合那句“失意莫灰心,得意不忘形”的训言吧。

李老的决定不是偏心眼而是很有远见的做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懂财帝


帝王之家,巨商大贾,甚至普通老百姓都面临遗产分配的问题。谁分家都是一个宫斗戏。戏里戏外都道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李嘉诚的退休,更是让普通大众看到了这样巨商一生财富如何分配的智慧:

一,长子优先

李嘉诚的基业让长子主持,次子辅助,并且拥有自己的事业,是最符合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分配方式。其实人家旗下的产业还有更多经理人在工作,作为他们顶层的人,只需要做个决策或者听取意见。在做决策而已。只要不偏听偏信基本都不会出现大错误。咱们大多数的内地人,也是这样分配的。我们家到现在有事也问老大。

二,公平对待

分家的确是头疼的事,分不好不仅死的不安宁,而且家族也难以延续。长子持家,掌控大局,次子和其他家人分钱,分红,并且监督。成了最合理的家族分家方式。这样就叫公平,因为这是大家的价值观。李嘉诚分家遵循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制定规则,家族监督

现代人分钱肯定会制定规则,并且请第三方和家族其他成员监督。比如:1.重大决策要开家族会讨论决议。2.出现重大过失要承担责任。3.吃里扒外要被赶出家族。4.家族讨论优先选择经营能力强的人担任。5.轮流掌权,一分高下。6.一致对外。等等家规,家训。形成家族统一的价值观,让家族永续经营。

四,拥有和经营分开

更多家族采用的股权分红组建家族基金,家族信托。委托第三方打理。家族的人做自己的事业,到期来分红就好。拥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让市场来纠正行为和结果。

总结:时代变迁,现在的人类早已理解争斗只会内耗,何况这样的大家族。只会更齐心,只要挣得多,分少也是首富,比如马云。不再眼里只看锅里的菜,会齐心合力让锅更满。


我是伯乐集团董事长李合伟,20多年创业经验,天使投资人、《创投商学院》《财富管理》导师。我为李合伟演讲学校代言:寻求合伙人,加盟商。请你来一起学演讲:3小时解决上台紧张! 1天解决思维混乱! 3天成为会销大师


合伟说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李嘉诚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华人首富。李嘉诚有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但两个儿子的性格却完全不一样,李泽钜相对来说性格更加沉着稳重,而李泽楷则更加激进一点。所以看起来,大儿子李泽钜和父亲更像一点。

但有趣的是李嘉诚却更偏爱自己的小儿子李泽楷。当然,原因也很简单,中国传统文化里父母都偏爱自己的小儿子一点。

但最终,李嘉诚还是把自己一生的产业交给了大儿子李泽钜。这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大儿子李泽钜处事更沉着考虑的,毕竟运营一个商业帝国还是要沉着冷静,如果在决策中不多思考,激进应对的话,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李嘉诚选择了自己的大儿子李泽钜。

但李嘉诚对于两个儿子一点也不不偏心。虽然李嘉诚把家业传给了大儿子,并把超过700亿美元的家族信托基交给了大儿子。但同时,李嘉诚也把手里的现金都交给了李泽楷。李嘉诚还表示,如果兄弟二人对财产分批有意见,随时可以对调,可见这次分配李嘉诚很公平,不偏不倚。


正商参阅



李嘉诚在世界华人首富20多年,一直是华人世界的榜样,其人生传奇和家庭情况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两个儿子都是亲骨肉,犹如手心手背,偏爱谁是不可能的,他主要还是考察两个人的性格和能力,才决定把大权交于谁?

看看两个人的性格,老大李泽钜比较沉稳,虽然有非常丰富的留学背景,但其传统的中国文化并没有丢,做事规规矩矩,很有耐心。李嘉诚从小就让他进入董事会,学习管理和经营,也就是说从小就作为接班对象来培养。


老二李泽楷比较风流倜傥,同样的留学背景,他却被完全西化了,身边的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即使让一个女星给他生了三个儿子,却仍然没有让她嫁入豪门,从这一点来讲,李嘉诚是有意见的。但是,没有办法,一辈人问不了两辈子的事情,只有任其发展了。

同时,李嘉诚虽是华人,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从他的言谈举止和文化修养来讲,他不会做“废长立幼”的事情,这有悖原则,鉴此,把事业交给长子是理性的选择,也是最适合的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