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iPhone X的“刘海”设计看起来优于其他Android仿冒者?

cnBeta


当苹果公司首次推出iPhone X时,该设计一度引发外界争议。虽然每个人都赞赏这款设备的无边框屏幕,但其“刘海”设计却遭到许多人吐槽。当然,苹果没有办法将设备的视频和Face ID组件嵌入屏幕下方,但许多人想知道为什么苹果没有选择隐藏“刘海”。相反,苹果只是表示开发人员和用户完全接受这种“刘海”设计。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iPhone X的“刘海”虽然起初可能令人讨厌,但很快便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因素。不久之后,我们甚至开始看到一大批Android手机制造商开始模仿iPhone X设计,直至“刘海”本身。就在几周前,一项统计显示Android阵营先后发布的“刘海屏”智能手机远超20款。

然而大部分Android“刘海屏”智能手机的设计并不如iPhone X的设计那样美观。Brad Ellis曾在一篇文章中解释苹果的设计由于其他厂商的原因。

iPhone X圆角屏幕角不使用经典的圆角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您沿直线移动,然后使用圆圈的单个象限进行圆弧。相反,数学有点复杂。通常被称为一个圆形,坡度较大,但更温和...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这个刘海本身。左右两侧有两个圆角。由于曲线的衰减,一条曲线和另一条曲线可以无缝连接。因此,这条边上的切线实际上并不是完美的垂直线。

iPhone X的“刘海”设计有一个主要目的:它容纳手机的所有前置元件,包括摄像头、扬声器和传感器。苹果的“刘海”被塞进一个TrueDepth摄像头,使安全的面部识别成为可能。Face ID使用3D深度感应,在Android生态系统中几乎没有厂商可以与之抗衡。

未来苹果公司开发的技术将允许其将所有前置传感器隐藏到屏幕中。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也可能会看到新的屏幕变化,这将使苹果完全消除“刘海”设计。类似 Reddit用户iamvinoth设想的这样:


cnBeta


其实我认为iPhone X的刘海并没有比它的模仿者强多少。由于iPhone X的刘海需要容纳前置摄像头、听筒、3D结构光传感器、光线/距离感应器等一系列元件,导致iPhone X的刘海非常宽,留给两侧的“耳朵”屏幕的区域就非常窄了,基本上只能显示一个时间、一个电量。所以iPhone X的刘海屏显得有些华而不实,这也是最初大家最批判它的地方。

而国产手机的刘海屏通常仅保留了听筒、前置摄像头、光线/距离感应器。因此国产刘海屏手机的刘海更窄,两侧的“耳朵”能够显示的内容更多,也更加实用。

以OPPO R15为例,当这款手机在横屏状态下玩游戏或者看视频时,刘海两侧的耳朵部分可以放入3个第三方APP和2个系统内置APP,比如微信、QQ、截屏、录屏等。当游戏或者视频进行当中,可以通过耳朵部分快速打开微信的悬浮窗,非常方便的接收和回复信息,同时一点儿也不影响游戏进程。从这方面来看,国产手机的刘海屏要比iPhone X的刘海屏更加优秀。

相对的,无论是苹果自己的APP还是第三方APP,都没有对iPhone X的刘海屏做有效的利用,这是iPhone X反而不如国产手机的一个地方。


265G数码网


iPhone X似乎是业内第一个将“刘海屏”设计成为全面屏的解决方案。而安卓厂商在被称作冒充者的同时也就说明了,整个市场的认识则是苹果发明了刘海屏。而在全面屏的大战中,因为要避免苹果的设计方案,却又找不到其他解决方案的厂家智能进行魔方,但又不能太一致,一面真的背上抄袭的原罪。于是也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而在技术上,IOS系统一年因为只上新3款手机,是高端机也是中端机,更是年度旗舰机。

iPhone X 依靠OLED屏特有的COP封装实现了目前业界最窄下巴,再加上四边框等宽的设计,弱化了刘海的突兀感,比起众多粗边框+大下巴的刘海屏安卓机更加美观。

而在全面屏次时代,我们捡到了诸多的全面屏解决方案,一些旗舰机型使用了可升降式摄像头的全面屏解决方案,滑盖式全面屏解决方案等。而刘海全面屏我们更多的是在一些中端机上看到,人们的印象似乎也就停留在了安卓很LOW这样的印象上面了。


千机問問


这个好比东施效颦,很多厂家都在一边骂苹果刘海多么多么丑,多么多么难看,一边又说,我们的刘海比苹果小,我们顶部状态栏显示的更多,还有更加不要脸的厂商,说我们比苹果更早几年前就想出了要做刘海,只不过处于何种原因,没有做出来,然后她们都做出来了一帮苹果的儿子,还有孙子。

这是iPhoneX

这是苹果和他们的儿子们。



很多人都喷苹果X丑,而且大,但是苹果的是所有刘海屏中,最协调的。


HotSpot


因为一开始没人要做刘海平 夏普做了但是功能单一。苹果x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把刘海设计成最佳比例。其他山寨的手机没得抄。不抄吧 刘海平已经是公认的目前全面屏最优解。抄吧也不能太显眼。所以山寨出来了一群学艺不精的儿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