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是怎么看待王阳明和王阳明心学的?

心理之路之社交恐痛


首先说王阳明,王阳明是个可以说各方面都全能的古人,心学的发展上丰富了儒学的发展,提倡其内心的重要,保持善良的天性。王阳明之所以称为圣人,与其心学及其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有重要关系。其次,王阳明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可以说他已经达到了完美人设的标准。性格和生活也没有太多的缺陷,因此,王阳明成了明朝的第一牛人。

再说一下其心学,其实,心学来现代意义上说就是唯心理论。为什么王阳明的心学一直备受推崇,是与中国几千年的儒学相关联的,心学其实也是儒学的一个发展,王阳明提倡“以心照物”的观点。以心照物的本质就是:有什么心,就有什么物。有什么样的志向,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其实就是教导后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内心,用善良的内心去看世界,世界自然是善良的。



细品历史007


王阳明是我最喜欢的古人之一。立身于天地间,茫然四顾,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阳明心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佛、道,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陆九渊从“心即理”说出发,认为格物的下手处,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并不满意陆九渊的解释,他说:象山之学,“其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语,虽亦未免沿袭之累”。

王守仁反对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守仁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要知,更要行,而后世的人就理解为要先知而后行,这就错误的理解了圣贤的意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


御前带刀侍卫


首先我认为王阳明是一个经过千难万险的传奇人物,为什么说千难万险呢?王阳明一生中的苦难那真是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身体可以,心里也受不了吖,这可能就是他心学的累积吧。

小时候不读书,把他老爸气个半死!喜欢诗文也是三分钟热度,自己安慰自己说:“即便学如韩愈、柳宗元不过为文人,如李白、杜甫不过为诗人,都不是第一等德业。”考试前两次也都失利。即便是走上仕途建功立业也没有好的结果,反而被贬。最后死在了回乡的路上。知道死后56年,世人才承认其价值!

而心学感觉就是一面镜子,就像王阳明的学生王艮有一次出游回来,王阳明问他看到了什么,王艮说看到了满大街都是圣人,其实这句话王阳明知道是在嘲讽自己,一直说了一句:“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当你对这个世界微笑,这个我世界就会对你微笑!



小胡子说历史


王阳明心学师承宋代陆九渊心学一脉并在陆氏心学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格物致知等理念,正如王阳明晚年总结心学的真谛,提出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概括他了一生的心学传习经验,他少年时候立下要做圣贤先知的壮志,但是因大明王朝政治黑暗而困难重重,一生充满了曲折和传奇,龙场悟道以后他大彻大悟,在危难中养就浩然正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三不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堪称圣贤。他的心学也因此成为大明王朝仁人志士的心灵鸡汤和脱苦良药,与宋代理学并称新儒学的双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半亩先生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王阳明,曾国潘,毛主席。他们三人的文章诗词都非常非常好,多看比看其他东西强很多


芭蕉树芭蕉叶


一代圣贤,永不过时的心学!史上内心最强大的人没有之一!


Au30


人类的智慧经典,包括儒释道等等,一切都是心学,只是说的方式方法和程度不一样而己。王阳明的心学更强调在事上磨,待得此心光明,更复何求。


用户6382739676219


人生经历多吧,事情看的比较透彻,没有想的那么复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