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我家那閨女》第二季開播,王鷗上了熱搜。

這大概是第一個這麼公然“譴責”父母的女明星。本來《我家那閨女》的設置是:觀察室裡坐著的是“閨女”們的父親或母親,通過觀看女兒獨居生活的視頻,瞭解平時自己不知道的女兒的獨居生活狀態。

可王鷗打破了規則,她自己就來到了觀察室,代替了父母的角色。對此她的解釋是:她三歲時父母就已經離異,後來父親病逝,母親另外組建了家庭,生下和王鷗同母異父的妹妹。相對王鷗來說,母親和妹妹更親密。所以與其讓一個不夠熟悉自己的母親坐到這裡,倒不如讓她本人做自己的“觀察者”。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01.在情感沙漠中長大的孩子,特別擅長和自己較勁

3歲父母離異,在姑媽家、鄰居阿公阿婆家還有父母的朋友家借宿。

13歲上藝術學校學習跳舞,自己在外獨立生活。

15歲,已經可以養活自己,甚至還有錢寄回家給不再工作的母親。

21歲,獲得第四屆CCTV模特電視大賽全國總決賽最上鏡獎。

32歲,憑藉《偽裝者》汪曼春成為觀眾關注和喜愛的女演員。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但這樣優秀耀眼的女孩,卻難以得到來自媽媽的一句讚美。她原本以為是自己不夠優秀,因為媽媽總說她“又黑又醜”,所以即便其他人誇讚她美麗她一點也不敢認同。她就這樣憋著一股勁兒往前走,發誓要站在更高的舞臺上,讓所有人看見,最重要的是,讓媽媽看見。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偽裝者》和《琅琊榜》讓她名聲大噪時,身邊所有朋友都來告訴她“你演得很好”,媽媽還是沒有說一句話。她的所有情緒在這時爆發,寫下一萬字的長信發給媽媽,裡面“控訴”了她所有的過錯,並告訴媽媽:

“我也是你親生的,不要只對妹妹好”。

這次她上《我家那閨女》,公開“譴責”媽媽,講訴那個她一直忘不掉的童年的自己:

父母離異後,兩人都不和她生活,她借宿在鄰居的一個阿公阿婆家裡,不哭不鬧,每天自己洗衣服自己吃飯。她最常做的事就是站在二樓的木柵欄那裡望著小巷,聽有沒有高跟鞋的聲音。“明明說了這周來看我的,為什麼沒來?!”她總是哭著,直到有人來把她拉走。

她勇敢地剝開自己的傷口,講述原生之痛:

我外表堅強獨立,但我也有難以治癒的傷口。我用盡所有的能量,只不過是為了從我的母親那裡獲得一句認可。

02.得到再多,也彌補不了童年的缺失

電視劇《慶餘年》“範閒”的扮演者張若昀曾在深夜發過一條微博,隨後秒刪。這段話裡描述的是他與一人把酒閒聊其樂融融的畫面,但結尾卻是一句冰冷的轉折——“可惜你不配”。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雖然他沒點明那人是誰,但大家都猜得出他說的是他父親。

張若昀的原生家庭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亂。一兩歲時父母就離異,他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媽媽一直生活在國外,直到31歲,他和媽媽的見面次數不超過15次。逢年過節給媽媽發祝福短信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擾了對方。

爸爸呢,結婚離婚結婚離婚,最後找了個比張若昀還小的90後姑娘,還給他生了個小弟弟。

原生家庭越亂,越渴望長久和唯一。張若昀和唐藝昕的戀愛,一直被稱作愛情範本。九年長跑,終於步入婚姻殿堂。只是一張幸福的婚禮合照上,他的父母依然還是缺席,和從前很多個場合一樣。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演員王子文,在《歡樂頌》裡飾演明媚張揚的“曲筱綃”,私底下的性格卻和角色完全相反。在一個綜藝節目中,她坦言自己很羨慕另一對嘉賓——演員秦沛和他女兒姜麗文。

她說:

我不是羨慕麗文的男朋友對她多好,我是羨慕沛叔給予了他女兒足夠多的愛,她是一個在愛包裹中長大的孩子,她非常的健康,自信。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王子文透露,她沒見過父母兩個人在一起,爸媽從不主動聯繫她,不會問她冷不冷累不累開不開心。因父母而生的敏感和自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她性格的底色,她說,

“原生家庭這個創傷,我這輩子都帶著的。”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她所羨慕的姜麗文,也是單親家庭長大,但卻生長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她信任戀人,和男朋友說:“一定要先愛自己,你才能愛別人。”

她也不為年齡焦慮,“我很為我的33歲而感到驕傲。”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這樣的自信和健康,是父親秦沛用足夠多的愛和陪伴滋養出來的。演員工作很忙,秦沛也會抽空陪伴女兒,一年至少要回去六七趟,每次在家待上至少一週。對女兒關心卻不控制過度,在女兒的婚姻問題上,他表示尊重並支持女兒每一個決定,不管是婚姻還是生育,只要她幸福就可以。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用愛包裹你,卻不束縛你,擁有這樣的父親,又怎麼會沒有安全感呢?王子文所缺失的,就是這樣的愛。

03.沒有人給予過愛,也就不懂如何付出愛

王鷗上過一個綜藝節目,她在裡面和明道嘗試談戀愛。

明道曾問王鷗一個問題:

“你是不是遇到的都不是特別好的人啊,我看你做什麼,都小心翼翼的。”

這話很扎心,因為是真的。節目裡有兩個細節我記得很深刻,一次是明道來王鷗家做客,見王鷗在忙就想進廚房幫她,可是王鷗幾次將他拒之門外,明道站在門口顯得尷尬不已。

還有一次是要搬箱子,女生力氣小本就搬得吃力,可是明道就在旁邊,王鷗也很執著地自己幫,硬是沒有開口求助。

因為從小就獨立,王鷗最習慣的是獨處,最怕的就是尋求他人的幫助,因為不確定是否和對方有結果,總害怕欠了人什麼,會自我內疚……王鷗陷入的是一種“依賴無能”的狀態。她也曾自我剖析:

你真的不會交往,不會撒嬌,不會服軟,其實在這樣的狀態下,你非常堅強,甚至堅硬。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所以當明道幫她打開心扉,和她說“你好像,不懂得和男生相處”時,她一下子哭紅了眼睛,“這就是我的病。”

沒有得到過無條件的愛,自然也就依賴無能,自然也就不懂如何自然地付出愛,接受愛。

04.即使功成名就,最想回到的時光依然是童年

有人問過女星阿嬌一個問題,你是否願意把時間倒回到10年前?

阿嬌回答說她只想回到20年前:

“想改變家庭,想從頭成長過,我好像沒有童年一樣,我希望有一個開心的童年。”

Twins組合兩個成員,論美貌論才華,阿嬌都並沒有比阿sa差。但兩個人出現,你總會覺得阿sa更討喜一些。相比阿sa的大方從容,阿嬌總是表現得太過於小心翼翼,安靜疏離。

她說: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有太多的自信。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在這些“太冷漠”的背後,同樣是原生家庭的魔咒。父母離異,居無定所,在各個親戚家裡輾轉寄養,被人欺負了回家告訴母親卻沒有獲得保護,於是索性什麼都不說,誰都不信任……

即使長大後功成名就又如何?所有的所得,都換不回一個開心的童年。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金像影后春夏有一番話令人驚訝:我們家所有女性都離過婚,我真的無法從我們家任何女性身上,看到婚姻幸福的影子。

王鷗們的原生之痛

她其實對愛情和婚姻都是嚮往的,但她沒有信心能把婚姻經營好,因為她身邊沒有一個完好的例子供她去學習和參考。

小時候在父母打罵聲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不信任愛情與婚姻;

小時候在質疑聲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最缺乏自信;

小時候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安全感。

世界上沒有任何別的角色,可以代替父母。也沒有任何一種愛,可以代替父母之愛。

是的,就是這麼重要,就是這麼不可取代。

我們已經沒有辦法去改寫童年,但也不代表我們只能揹著這些沉重的包袱走完這一輩子。

東野圭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弗蘭克·卡德勒說:

你能做到的,就是從你自己開始,將你自己的苦難轉化為你的催化劑。

對於王鷗們來說,公開”譴責“父母不是不孝,只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放下。

看到童年對自己的影響,勇於撕開自己的傷口,直視內心真實的痛苦與無助,就已經是療愈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