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子女優秀、遠在天邊和子女平庸、守在身邊,哪一種更容易接受?

青山綠水小村莊


我年輕時拼命想讓兒子成龍、出國、讀博定居,希望有一天沾他光成為世界公民。可他竟得抑鬱症,為了他不會瘋掉,果斷把他弄回國內,但人已平庸,從北京工作一直退到家鄉,沒工作。在父親去世後接班小小企業,收入年幾十萬。朋友的子女個個出息,我多年心情壓抑,唉!誰想到成績最好的兒子如今處處不如人,我面子全丟光了,儘量不見單位人。但誰知如今我晚年卻成了朋友中幸福的人:兒孫繞膝,兒子媳婦孝順,有個頭痛腦熱的他們跑前跑後伺候。老公去世後我一點不孤獨,想玩就玩,也沒帶孫子的負擔。我七十多了,出國就把兒子帶上當保鏢。反觀那些孩子有出息的人就慘了,走得遠,見不上面。兒孫輩也夠不著,感情空虛,耍是老伴先死,只有孤獨了。

人生一世現在才看明白:一輩管一輩,面子不值錢,自己能幸福走完最後一程最重要。所以如果有來世,我寧肯要平庸的兒女守在身邊,也不要精英的兒女遠在天邊。自私了不是?人夲來就是自私的。等你在病床上就明白了。


泰迪熊它大爺爺


這是我們這三代人的痛點啊。

50後,60後,70後初期的三代人。這三代恰逢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1980年9月,黨中央發表《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憲法,正式執行,要求公職人員只能生育一孩。

我是60後,我們能生時,政策沒有調整,到2011年11月,中國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我們不符合條件不能生,到2015年10月,黨十八大五中全會公佈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到2015年時已接近50歲了,想生生不出來了。

我們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一個人,無法同時實現兩個截然相反的要求,即既要優秀,遠走天邊,又要在父母身邊,照顧父母,中國人講“自古忠孝難全",要做到的辦法就是多養孩子,至少一個為國家做事,一個為家族做事。但我們沒有選擇,孩子優秀,只能贏得名氣,但他遠在天邊,將來老了無法照顧我們,如果孩子平庸,沒有多少能力,只能呆在我們身邊,我們沒有名氣,但有福氣,他至少可以為我所用,幫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身邊的人都互相羨慕著過日子。比如,我有一個同事,她的兒子很優秀,會讀書,中國讀完了又去英國讀博士,父母都是小公務員,工資收入不高,他一去就計劃讀5年,家裡的人七拼八湊供了2年,還有3年,一家人省吃儉用,還要貨款,我表示羨慕,同時又表示同情。我的女兒不愛讀書,我也沒辦法,很沒面子,她現在在打工,因為不優秀,所以走不遠,就在周邊轉。同事反而羨慕我了,因為我們過年過節能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像一個家,她就不行了,只能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我看過一個故事,華盛頓當上了總統,有人就對華盛頓的母親說:"你利害了,生了一個偉大的兒子當上了總統"。華盛頓的母親說:"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很偉大",那人問"他在幹什麼?",華盛頓的母親說:"他在地裡種洋芋"。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也是一個幸福的母親,因為她有2個兒子。

總之,各有其用,各有各的好,遇到什麼算什麼吧。


飛飛貓說話


今天我到超市買菜碰到一位老鄰居,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大學生畢業就留在上海工作。可能是工作能力強,被老總的獨生女兒看中,就在上海成家立業。兒子很孝順經常寄些錢給父母,我們住一個院子二十多年只看見他兒子匆匆回過一次家。鄰居的老伴告訴我,兒子事業性強,媳婦不願意和婆家人來往。孫子過生日老倆囗興沖沖去探望,卻只能住酒店。到兒子家抱孫子,媳婦一臉的嫌棄。

兒子看見妻子的態度很不友好,就只能帶父母去住酒店。老人渴望與孫子享受天倫之樂,卻被媳婦婉拒。後來兒子偷偷帶孩子見了一次面,就再也沒機會相見。因為孫子被送到加拿大留學。幸好身邊還有個兒子,儘管不爭氣要啃老,老人心裡總算有點安慰。

小兒子和小媳婦都沒有穩定的收入,因此生了一個女兒就不想生了。兩位老人想大兒子有事業有兒子卻遠在他鄉,看來是指望不上了,就催促小媳婦再生一個孫子。結果是雙胞胎女孩。兩位老人心裡很失落。但也兌現了諾言出錢出力。沒辦法,老了身邊沒人心裡空落落的。


用戶50100488895


子女優秀、遠在天邊和子女平庸、守在身邊,哪一種更容易接受?

這個問題,很難用一句話來說清,要不就舉例說明吧,來幾個真實例子。

例子一

我有一老鄰居,夫妻倆都很優秀,兩人共育有二子二女。

兩個兒子和長女都十分優秀,長子遠在北京,長女更是遠在美國;小兒子雖然同城,但因為是重量級的專家,所以天天忙得幾乎連人影都看不到!

只有小女兒,普通得簡直都不像是他倆的孩子,當年竟然連大學都沒考上,招工進了一家事業單位,40歲剛過,就早早下崗了。

小女兒家和老倆口家很近,小女兒又下崗了,所以兩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小女兒在照顧的,偶爾生病住院,陪床的當然也只有小女兒。北京的、美國的打個飛的回來,問候一聲扔下一把錢後,轉身就忙自己的去了!

可就是這麼奇怪,老人每每說起兒女,從來都只聽到他們誇大的三個孝順有出息,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只有三個孩子呢。

案例二

我家大舅,家住某縣城,大舅有一子二女。

兒子和大女兒大學畢業後,都有短暫的在縣城工作經歷,那時,大舅總是長吁短嘆,覺得別人家孩子都能留在大城市,你倆卻回來了,只能說明——讀書不好沒本事大城市留不住啊!

兒子和大女兒其實還是蠻爭氣的,後來都考研再就業,最終都離開了小縣城!

唯獨小女兒,智商能力什麼的,真的都比不上哥哥和姐姐,大舅怎麼趕——都趕不走。

大舅現在年紀大了,日常有個大小事情,隨叫隨到的都是小女兒。

但同樣很奇怪,大舅只有說到兒子和大女兒時,兩眼才是發光的。

案例三

我親爹媽,以前,也是隻要孩子優秀,遠在天邊也無所謂,現在年紀大了,我媽偶爾也會感慨——孩子,還是離自己近一點比較好!

但是一轉口,我媽總會加上一句:不過像樓上樓下鄰居,孩子都在身邊,現在工作單位又都不太好,天天都要回家來啃老,還總是記掛著老倆口住的房子,和他們比,我還是覺得自己更幸福一些。

看來,子女優秀,就算遠在天邊,也是父母心中的驕傲啊;但子女平庸、就算天天守在身邊,在父母眼中——照樣還是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啊!

我是張薔薇,一位從醫女文青!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每天聽我講述世間故事,分享人生經驗!


張薔薇啊


我有個遠房親戚90大壽,一起生活在上海的5個兒子攜家來賀,滿房間的子孫磕頭此起彼落,十分壯觀。

有個晚輩事後戲問我90多高齡的老爸:你說象你這樣把兩個兒子全送到美國去好呢?還是象婆婆(那壽星老太即遠房親威)這樣,五個兒子平庸平安全留在上海身邊好?

我爸略作思考後說:“你是問我當時情況還是現在?當時送他們出國絕對是正確的決定;而現在,也真是想能有他們陪守在身邊。”

所以,我想此一時彼一時,我爸媽也是到了80多歲近90歲了才開始粘我們子女的。

過去我們回國探親,父母總是催我們沒事了趕緊回去國外那個家,說是你們自己有家庭有工作,照顧好自己就行了。

直到有一天父母80多歲的時候,母親摔傷住院。雖然有我們回國處理了一些事務,八旬的父親還是顯得精疲力盡。那次是他第一次沒有急急催我回去工作,而是顯出希望我可能的話在上海多住些日子。

說來慚愧,那是我第一次感到父親老了,不再象過去那樣把我們子女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一次感到父親心有餘力不足,開始關注到他自己的需要了。

我說這的意思是:如果我能象我父母那樣撐到80多歲才把我自己的需要放在孩子們的需要之上,那我也會象他們那樣,早早的就把我們的孩子送到最適合他們發展的遠方去。

那樣的話,孩子們會有好多年時間發展他們的事業,建立他們美好的家庭。而我們呢,不能為了我們生命最後幾年特別需要子女在身邊陪伴照顧,而毀了他們一生的機會。

我會寧可讓他們優秀地遠離我們去遠方生活,也不願讓他們平庸地守住我們身邊一起度過我們生命中最需要他們陪伴的那最後幾年。


ningwang98


子女優秀卻遠在天邊,子女平庸可以守在身邊,我贊成前一種。

作為母親,從心底裡,當然更希望孩子留在身邊,常伴左右享受天倫。記得那次,我媽和我去逛街,就有她同事羨慕她有女兒陪伴。我當時也覺得這樣的日子真好。



但是,如果讓我選,我仍然選擇讓我的孩子一直優秀下去,任他海闊天高。這種想法不僅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也是因為我的一個經歷。

剛結婚的時候,我婆婆快到過年,就開始電話詢問我們放假和回家的時間,一般是放假當天回去,住到放假快結束才回來,整個過年都在農村過。沒有電視,沒有網絡。南方的春節必定有雪,零下二度,寒冷異常,卻沒有爐火取暖,也沒法出去走動,雨雪的路面全是泥濘。老公要麼出門拜年,要麼和發小打牌,從來就不在身邊,我常常是一個人乾坐。那個時候,過年是最難熬的日子。

因為婆婆喜歡熱鬧,喜歡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而且,她有個怪癖——不能離了孩子,我老公上大學,小叔子去當兵,她天天在家哭,最後是公公教她打麻將,才算止住流淚。所以,我們是每年必回,回去就要長住,不論我懷孕還是孩子出生未滿週歲。也就是那個時候,我就做好打算,我絕不會用母愛綁住我的孩子。

因為我知道,孩子不是我的附屬品,他有自己獨立的人生,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我雖是他的母親,卻不能因為我而限制他的發展,也不想他因為我做出違背本心的決定。我要讓他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


我和兒子在他高中畢業前,可以說幾乎沒有分開過,他的成長歲月,我陪伴左右;他的成長過程,我參與其中;我們一起享受成長的樂趣。但是我始終提醒自己,成長意味著分離,他一旦長大,我就該放手……

大學這幾年,我從不催促他回家,反而鼓勵他去更遠的地方看看,讓他去美國做交換生,也期待他下半年去上海讀研,希望遠方有更好的平臺與空間發展。

一切以孩子的發展考慮,孩子有更好的未來,我忍受思念和孤獨又有何妨?


微草堂主353


答:聽聽子女在身邊的家長怎麼說👂

1、醫院病床前全是低齡老人在伺候高齡父母,從不見年輕子女!

2、子女在身邊,我們更苦,接送孩子上下學,買菜做飯搞衛生。

3、咱貼費保姆遠遠不如收費保姆,你看子女對收費保姆和顏悅色、尊重親和;對我們沒個好臉色。

4、一旦我們身體不行,他們不是請護工就是送養老院。

5、唉!只有靠自己,因為我們這一代既是末代孝順長者又是第一代顧及子女。

6、但願健康長一點,走得爽快點!





綏格格


說一個我們村的典型例子。

我們村有一個老先生,按輩份我叫爺爺,他在村裡算得上是個文化人,又會寫毛筆字,平日裡誰家有個紅白喜事都喜歡找他。兩個女兒都是博士後,而且都在美國工作,可以說是全村的驕傲。兩個女兒都想讓父母到美國生活,畢竟年齡大了方便照顧。但老兩口只去過一次美國,在國內城市生活他們都不適應,何況是外國生活。他們現在在村子裡仍然種著地,還養著牛,拖著板車幹農活。

我們逢年過節回家時都會到家裡坐坐,爺爺經常說,兩個女兒是很出息,也給家裡爭了光,外界來看是一件很榮譽的事情。但對父母來講,精神上的巨大滿足彌補不了生活中的需求,女兒在美國什麼事兒都指望不上,看著左鄰右舍的兒女帶著孫輩回家,他們老兩口也非常羨慕。

我們有時會問,如果子女平平淡淡在身邊和出息了在外面相比,你選擇哪個,老兩口都說選擇在身邊。爺爺經常笑稱,這輩子跟著女兒最大的滿足就是現場參加了奧巴馬的就職演說。但平時過個生日很少能全家團圓,要不你忙要不他忙。

所以說,對於這個問題,每個父母的價值觀不同,可能選擇的理念也不一樣,有的家長更注重孩子的前途和未來,從來不會考慮自己的感受,怕給孩子拖了後腿。但在生活當中,特別是當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之時,他們需要的是最實際的幫助和關愛,人越老越對親人有依賴性。

另外,其實優秀也不未必就要遠離父母,在父母身邊難道就不能優秀了嗎?


元芳有看法


我身邊有真實的例子。

鄰居老吳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年輕時常常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一研究生,一博士,一個出國,一個在一線城市安家。每年春節只有女兒回來兩天,兒子只打電話問候一下。退休了老兩口兒節儉了一輩子,捨不得出去旅遊,每天呆在家裡,偶爾會聽到老吳大聲的訓斥。去年冬天,老吳妻子深夜突發重疾,老吳給乾兒子打電話,乾兒子開車過來送到醫院,不幸逝世。

爸爸媽媽年輕時經常訓斥我們姐弟:學習不好,不求上進,給他們丟了人。和老吳做了鄰居更是各種心裡不平衡。老吳家出了這事後,爸爸媽媽也看開了。爸爸媽媽身體也不好,每個星期天我們姐弟都回去看他們,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一個電話我們全到。媽媽後來和我說,還是這樣好,成績好的孩子都給國家了,守著自己的孩子是來報恩的,現在很知足。

我有兩個兒子,還在上學,成績有好有賴。我和他們說過:你們能飛多遠飛多遠,媽媽絕對支持你們。飛不遠也沒關係,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也很好。

還是一切隨緣吧。





笑紅塵


優秀的子女,遠奔異鄉闖蕩,是為社會培養的。

平庸的子女,只要能自食其力,不當啃老族。守在父母身邊,正常的成家立業,贍養老人、撫育幼兒,享受普通人的天倫之樂,才是人生樂趣。

舉個實例:我家兄弟倆,我居長。本科畢業就呆在貴州家鄉工作。兄弟比我有出息,名校研究生畢業後,以優秀引進人材身份落戶京城。現己是高級職稱,北京市屬專家級人物。由他帶領的研究生團隊,做出的項目,上過央視報道,得到首長專彰,確屬光耀門庭。

任何成就的背後,必定有努力付出。兄弟不是對父母不孝順,但要忙於事業,就不可能有多餘時間回鄉探望父母。日常在父母膝下盡孝,只能是我。小到老人一日三餐的飲食、衣帽鞋襪的換洗;大到出門旅遊的陪伴、生病住院的護理,直至老人百年後事,皆全由我主要承辦。兄弟因學習、工作原因,洽巧父母去世時,都沒在身邊,辦理喪事才匆忙趕回(這也成為他的遺憾)。

我對孩子的教育觀點:不刻意培養太優秀,但一定要培養其能獨立生存。孩子自己求進步,有遠大的發展,儘量支持不阻擋。這是兒女的造化;孩子普通平凡,能自食其力,在社會上獨立生存,不強求其輝煌成就,守在身邊,是父母的福氣。

但身體健康、智力正常的成年兒女,還不能自食其力,需要啃老才能生存,就是父母的教育失敗,一定要攆出去逼其自立。若一味留在身邊

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