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30幾歲的年齡,卻盼著過老年人的生活,怎麼辦?

厭倦所有123


就是七八十歲時羨慕著過30幾歲生活的那批人 其實是同一批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生活過~對,沒有


順其自然杜科斌


我也盼著過養老的生活,但是我粗略算了一筆賬,一頓快餐20的標準,早餐8塊,一日三餐48元,一年的伙食費是13870元。按照每月200元的交通費,50元的水電費,500塊的護膚品,500的服裝費合計1250元/月。這樣一看,一年的費用32520元。20年需要65萬。這樣的日子還是過得非常的緊張。還有朋友聚會,喝喜酒,醫療費等等。100萬也只能夠30歲的我 粗茶淡飯到50歲,還沒有辦法出去旅行。再說了,不可能只活到50歲吧。所以,30歲還是努力賺錢吧。50歲之前賺到240萬,可以優雅的活到70歲。加油賺錢吧年輕人,孤獨老養起來需要錢,精彩的養老更需要錢。


糖跳跳00


這種情況很正常的。其實我在38歲的時候也想著就過過不工作的生活吧,先聲明下,我家不是富翁,只是還可以,不用為想買一個我想買的物件去苦惱那種,我也不會特別想買奢侈品。於是,38歲那年我轉掉了店,開始了我的居家生活。其實我五毒俱全,打牌,麻將,遊戲,吃喝玩樂,都能上手,但從第二週開始,我開始無聊,一個月後開始頭暈,我覺得我生病了。這時正好有個朋友的大型超市要開業,我被邀請去做開業前準備的管理工作,就去了。忽然就好了,這才發現原來我是那麼悲催,工作才能治好我的病。於是在準備工作結束之後,我就在超市裡弄了一間做了童裝,已經又3年了。不過我周圍好多年輕人都不工作,有全職帶小孩的,有準備生二胎的,也有老公有用的,還是看自己吧,我應該是屬於閒不下來的人,不能算大部分人。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我是賣童裝的田田。



恰依寶貝童裝田田


30幾歲,想過老年人的生活,我感覺是兩種人。

一種是貪圖享樂,不想奮鬥,想過老年人的養老生活,跳跳舞,狂狂街,典型的老年生活態。不過,如果你去農村過老年生活,我相信你還會拿起鋤頭走上田間地頭,去感受鄉土的芬芳。

另外一種是自己已經實現金錢時間自由,給自己休養生息,享受時光慢生活。那你就去享受吧!

祝大家都能早日實現金錢,時間的自由,提前享受老年生活。




山城波哥


這些年,和親戚朋友聊天,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盼著退休,五六十歲的老年人卻想著怎麼保住自己的飯碗。真應了那句話,職場是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仔細觀察身邊,你會發現,心心念念盼退休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對自己的工作恨得咬牙切齒的。比如一個做客服的朋友,經常上夜班接待海外客戶,年紀輕輕,每天唸叨著過勞死和過勞肥。還有一種就是日子過得特別舒服的,每天混吃等死。

這兩種人都挺慘的。

前者可以總結為,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死了;後者可以總結為,你的死工資正在殺死你。

兩者加在一起,可以總結為:想退休,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2

每次一說起打死不願意退休,我立馬會想起兩個人,一個是巴菲特,一個是宮崎駿。

巴菲特很有意思,80多歲了還不願退休。

你可能看不懂了,有錢還用上班嗎?反正如果是我,絕對不會去上班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我這麼想的,所以,巴菲特只有一個,想當巴菲特的人卻有一大把。

知乎上曾經有個話題,毀掉一個人最容易的方法是什麼。朋友笑著說,那還不簡單,給他一份一眼能看到頭,卻恨得牙癢癢的工作,就行了。

我笑了,的確,很多人都是這麼折磨自己的吧,每天像行屍走肉一樣,賺著微薄的收入。為了活著,放棄了生活。

說實話,20歲的時候,你忍受一切,叫成長的代價。可40歲的時候,你還在忍受,我覺得只能叫做活該的失敗。沒有一份工作是不難受的,可也沒有一份工作應該一輩子難受。如果你每年的計劃裡,沒有一項是“離喜歡的工作更近”一步,那我覺得你的人生很可能會是一場悲劇。

都說方向比努力重要,什麼是正確的方向?

還不就是一份捨不得退休的工作嘛。

巴菲特說了,我跳著踢踏舞去上班。到了辦公室以後,總覺得自己像躺在沙發上繪製著天花板。

所謂差距,就是別人的工作是享受,你的工作是忍受。

3

再說說咱們可愛的宮崎駿爺爺。

2017年5月,退休過7次的宮崎駿爺爺,又一次正式宣佈復出了。由於部部精品,所以身心俱疲,做完一部電影就要嘮叨一次,我不幹了。最後一次是2013年《起風了》完成之後。

新影迷一陣大喜,資深的影迷早已經麻木了。宮爺爺哪裡是閒得住的人,果然,沒過兩天,又回來了。

從他身上,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息影和退役這麼難。真愛的本質就是相愛相殺,在一起的時候折磨死你,不在一起的時候想死你。說到底,就是放不下。

這也是職業和事業的最大差別。職業總有結束的那一天,事業是要做一輩子的事。

我記得大學畢業的時候,聽過一個師姐分享職業規劃的講座。她說了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選擇一份工作之前,你要先問問自己,如果這份工作永遠不會退休,你願意嗎?

這個問題,不止是在找工作的時候你應該問,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應該不停詢問。

如果答案是否定,並且日益否定,我想有很大可能,你入錯行了。而入錯行最大的危險並不是沒前途,而是你會不自覺地開始混日子,而且每天都混得很痛苦。

我們公司有些同事,每天裝出一副忙碌的樣子,每次老闆從你面前走過,就開始瘋狂關掉微博、淘寶,打開word噼裡啪啦地打字。上班聊大天,下班開始拼命發郵件。裝得辛苦,看的人也累。

其實說到底,為什麼一份工作這麼痛苦,無非還是那三個字:不喜歡。

因為不喜歡,所以才會覺得前途渺茫。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勸你,你的工作其實還不錯,熬到退休就能享清福了。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不值。

原因有二。

其一,20歲-50歲和50歲-80歲,雖然同樣是30年,對你的人生卻有完全不同的價值。

其二,你真的覺得現在這份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將來能給自己養老嗎?

所以,我一直不喜歡退休這個概念,覺得它挺害人的。放眼身邊,那些30歲就想退休的年輕人,九成九都一事無成。真正成功的人每一天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他們從沒想過退休,因為有一份終身職業。

巴普洛·卡梭曾經說,退休就是死亡的開始。我覺得,從開始想退休那一刻,人可能就離死不遠了。


music一輩子


《年輕》始終是我的座右銘!


年輕,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也並非粉頰紅唇和體魄的矯健。




它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是頭腦中的一個意念,是理性思維中的創造潛力,是情感活動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氣,是人生春色深處的一縷東風。


年輕,意味著甘願放棄溫馨浪漫的愛情去闖蕩生活,意味著超越羞澀、怯懦和慾望的膽識與氣質。


而60歲的男人可能比20歲的小夥子更多地擁有這種膽識與氣質。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了老人。


歲月可以在皮膚上留下皺紋,卻無法為靈魂刻上一絲痕跡。憂慮、恐懼、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僂於時間塵埃之中。


無論是60歲還是16歲,每個人都會被未來所吸引,都會對人生競爭中的歡樂懷著孩子般無窮無盡的渴望。


在你我心靈的深處,同樣有一個無線電臺,只要它不停地從人群中,從無限的時間中接受美好、希望、歡欣、勇氣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遠年輕。



一旦這無線電臺坍塌,你的心便會被玩世不恭和悲觀失望的寒冷酷雪所覆蓋,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20歲。但如果這無線電臺始終矗立在你心中,捕捉著每個樂觀向上的電波,你便有希望超過年輕的80歲。


所以只要勇於有夢,敢於追夢,勤於圓夢,我們就永遠年輕!


千萬不要動不動就說自己老了,錯誤引導自己!年輕就是力量,有夢就有未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490003547d55fb7712\

志明vlog


安逸的日子誰不想,說實話現在的年輕人比之前不同時期的年輕人壓力大,老一輩在年輕的時候,不為房操心,不為孩子上學幼兒園操心,不為醫療操心,話說回來,雖然當時並不富裕,有錢人也就萬元戶起步,但是窮也窮不了多少!幸福指數還是挺高的!現在壓力比較大,各種貸款也是讓人喘不過氣,也想歇歇像老人一樣活著,但是30幾了,不只是為了個人,有了家庭,當了父母,就是一份責任!為了孩子和家人生活無憂!苦點累點也是應該的,你這樣想就明白了……加油



軒樂寶爹


在人生的岔路口,30歲是一個分界點。古人講:三十而立。現在30幾歲的年輕人即使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最大的時候。無論是生活中扶養孩子還是照顧老人,還是在單位無時無刻不提防比自己更年輕後來者居上的競爭壓力等等,造成的後果是對什麼都失去興趣,疲憊感十足,更對身邊的事情失去了熱愛和興趣。建議重新出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先別讓自己忙著上班,給自己放幾天假,好好感受一下,年輕意味著後面的路還很長,必須要走下去,想想自己如何去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自己的角色很多,所以自己承擔的期望也大,不要去灰心,也不要失去了熱愛,熱愛就是要有越是難熬,越要去戰勝,而不是去等待,等待與迷茫永遠不能為家人遮風擋雨。


劉暮寒寒哥


30多歲的人,想過老年人的生活…這種想法不可取,你這腦袋太空虛了…你是富二代啊?你還是拖拖拉拉的公職員人啊…30歲要有理想,正是好時會,如果成家了更得努力,上有老下有小…你就是富二代也有自己的豐富生活啊…




辣木葉長江


30多歲正是事業發展的大好時光,現在不努力拼一把,老了一定悔不當初,就算你🈶️很厚的底子可以無憂無慮,沒有任何追求的生活枯燥乏味,可能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你喜歡平平淡淡,也是挺好,但最好有個愛好,才能讓生活有滋有味,當你專注一件事去做的時候,精氣神也不一樣,看書之類的可能不適合你,可以多嘗試不同的愛好,喜歡出去溜達,可以爬爬山,快走之類的,鍛鍊身體也是一種愛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