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关汉卿元杂剧乡土本色初探

关汉卿元杂剧乡土本色初探

卫立业

谈到文艺创作,记得有位作家这样说过:“每人都有一片乡土,这片乡土是作者赖以生存的基础,也铸就了他特有的自尊。”

世界文化名人、 戏剧大师关汉卿,作为武圣关羽的四十五代后裔,因出生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关原头村,其元杂剧创作,充满了家乡河东的地域特色。它不但受到当地人民群众和蒲剧艺人的特别喜爱,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考证颇有争议的关汉卿籍贯问题,提供了有力佐证。

关汉卿元杂剧乡土本色初探

首先,从剧目的题材来看,元杂剧记述的多是发生在山西运城的人文故事。据有关统计,关汉卿一生写有元杂剧67种,目前可判断与山西有关的戏有14种,约占全部剧作的五分之一。现存元杂戏18种,与山西有关的共7种。其中,发生在河东大地的有歌颂关公的《单刀会》,有悼念关公的《西蜀梦》,有赞扬唐代名相闻喜人裴度高风亮节的《山神庙裴度还带》和《义还原配》,有描写唐明皇哭祭冤死的贵妃杨玉环的《哭香囊》,还有写建都安邑的夏桀亡国的《伊尹扶汤》,写河东名士董解元的《柳丝亭》,写秦琼、敬德大战于闻喜美良川的《敬德降唐》等。这些剧目的人和事因发生在运城一带,皆为河东人所熟悉和喜爱。因而,在家乡的戏剧舞台上,历来被传承上演而不衰。

关汉卿元杂剧乡土本色初探

其次,从戏剧的表演形式上看,元杂剧与蒲剧的演唱风格甚为相合。关汉卿的剧作观点鲜明,文笔犀利,措辞大胆,揭露无情,充满着一股昂扬向上、炽热火爆的强烈韵味,又有着勇于斗争、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这与河东人的精神、处世心态、豪爽性情,甚为相合,从而引起强烈共鸣。特别是与蒲剧的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的风格相吻合,很容易被蒲剧所接受、所吸收、所融合;因而,关汉卿的杂剧最适合蒲剧演出。

第三,从戏剧的语言上看,元杂剧的台词大量采用了河东的方言俚语。这种方言俚语,不饰雕琢,质朴自然,因而受到戏剧人士和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例如,关汉卿把“身体”称为“身起”,把“拉扯”称为“拽”,把“回”称为“归”,把“啃”称为“困”,把“轻轻”称为“怯怯”,把“地窖”称为“地窖子”,把“清静”称为“静办”等。

关汉卿元杂剧乡土本色初探

纵观乱世关汉卿的戏曲人生,是临猗、河东这方梨园厚土,哺育了关汉卿这样的戏剧大师;关汉卿的元杂剧又极大地影响了家乡蒲剧乃至全国戏剧事业的发展。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南路梆子”、“山陕梆子”)作为山西四大梆子(北路梆子、中路梆子、上党梆子)之首,据说其源流与形成之一,即来自元杂剧。自元曲散亡之后,元曲之遗音便流传于山、陕一带,经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至明初或明中叶,即形成了“西调”、“乱弹”。其后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又称为“梆子腔”。明清时,蒲剧经常演出元杂剧。新中国成立后,蒲剧先后改编和排演了关汉卿7个剧目。原晋南蒲剧院由行乐贤主笔,改编演出了《窦娥冤》,并拍成电影,轰动全国。《诈妮子调风月》经刘三改编,由王秀兰、筱月来主演的《燕燕》,亦红极一时。永济虹光蒲剧团、新绛蒲剧团和运城蒲剧团等众多县级蒲剧团也都排演过《窦娥冤》,招来不少外地艺术团体前来学习和移植。芮城黄河蒲剧团改编演出了《单刀会》,由“活关公”董银午饰演关公。永济虹光蒲剧团不仅演出了《窦娥冤》、《燕燕》,还多次排演了《包特制三勘蝴蝶梦》,此剧由王正德、杨焕育改编剧本,由著名正旦张砚云、梁可婷主演王氏,蒲剧名净陈玉元、苏满国饰演包公,演遍黄河金三角,好评如潮。另外,万荣县蒲剧团还演出了由《吕蒙正风雪破窑记》改编的《彩楼记》。2000年,闻喜县蒲剧团演出了由李之一、杨焕育根据关氏《义还原配》改编的《忠义裴度》,参加了运城市戏曲调演,并获得大奖。

关汉卿元杂剧乡土本色初探

改编和演出元杂剧,大家的共同感受,就是“改编时相当顺手,改起来也十分省力省事,有些剧目的场次结构、人物设置,根本无须大动;有些唱词、对白,几乎可以一字不动,或略动数字,即可谱曲演唱。演出后,几乎看不出改动的痕迹,剧场效果也十分强烈。”这足以说明,关汉卿的元杂剧与家乡之蒲剧,渊源亲近,血脉相通,压根儿就是一种根在河东的母子艺术。

关汉卿元杂剧乡土本色初探

作者卫立业(右)在临猗县关汉卿戏曲文化研究会上


(作者系临猗县政协原副主席、临猗县三晋文化研究会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