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从《蜗居》到《安家》,时隔十年,海清买房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

文|晨夕

最近,由孙俪和罗晋主演的电视剧《安家》,成为刷屏爆款国产剧,虽然观众评价不一,但不可否认,许多人是“一边吐槽,一边刷剧”,只因这部剧太“真实”。

《安家》的主题,依然是国人的痛点话题“房子”,只不过,当《蜗居》里的海清出现时,更让观众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

有网友留言说:“11年过去了,“海清”夫妇依然在为房子奔波啊!”

确实如此,11年过去了,对于国人而言,房子依然是一个永恒和扎心的话题。

从《蜗居》到《安家》,时隔十年,海清买房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

1:十一年前的《蜗居》

2009年,一部《蜗居》火爆全国,而剧中郭海萍(海清饰)夫妇的经历,就是当下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海萍夫妇毕业于名牌大学,为了留在大都市,他们租住在一个间只有10平米的房子里,和邻居共用一处卫生间。

起初,日子还很美好,他们憧憬着未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凑够一套房子的首付。

从《蜗居》到《安家》,时隔十年,海清买房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的,直到海萍的妹妹(海藻)大学毕业,他们也没凑够首付,三个人共处一室,生活成了一地鸡毛。

为了省钱,他们吃一个星期挂面,骑自行车上班等等,但首付依然是天文数字。

最后好不要容易买到房子,又背负巨额房贷,每天睁眼就是各种开销。

从《蜗居》到《安家》,时隔十年,海清买房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

许多人说,从《蜗居》里,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贫穷、狼狈、落魄、走投无路,甚至现在依然如此。

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我们拼命往前跑,却发现生活仍然在原地踏步,那种无力感,会摧毁一个人的激情和斗志。

不管多么热血的青年,在房价面前,都会显得力不从心。

2:十一年后的《安家》

《蜗居》中的海萍夫妇,历尽艰辛终于在大都市里,拥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可到了《安家》里,他们的生活依然备受“房子”困扰。

因为老大要上学、老二要出生,他们必须要换房,可看了几十套,都没有中意的,并不是他们挑剔,而是口袋没有足够多的钱。

剧中,宫蓓蓓(海清饰)夫妇的一段对话,戳中了无数中年夫妻的心。

从《蜗居》到《安家》,时隔十年,海清买房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

宫蓓蓓老公说:“”“这都大半年了,咱们看的房子前前后后不下几十套,差不多就行了,再不买老二就要生下来了,到那时候怎么办呢?”

“你知道刚刚路上我一直在想什么吗?我觉得我们俩挺可怜的,俩博士毕业,两个人在这个地方,辛辛苦苦七八年,连一套像样的两居室都买不起,可笑吧!”

“博士穷的多了,买不起房的也多了,博士怎么了?不照样得过日子吗?刚才咱们看那房子不就挺好的,不就少了间储物间吗?又怎么了?”

“那是一间储物间的是吗?我是要把那件储物间给我们俩改个小书房,你看看我们俩现在,连个放电脑的地方都没有......”

从《蜗居》到《安家》,时隔十年,海清买房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

就这么简单地几分钟对话,却让无数人泪崩,因为这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现状。

电视剧里,有一个场景,看人看尽了中年夫妻的无奈,海清半夜回家要加班,但老公睡在客厅,她只能坐在卫生间马桶上加班,头顶晾着正在滴水的衣服。

有观众,忍不住说:“太夸张了。”

但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吗?弹幕里全是肯定的评论,道尽中年家庭的真实写照

宫蓓蓓连做梦偶读想换房,但有不敢轻易换,而且特别挑。为什么挑?

从《蜗居》到《安家》,时隔十年,海清买房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

中年夫妻,上有老下有小,房子对于他们而言是一项倾家荡产的开销,实在是没有可能短期重来一次,是输不起的事。

“工资涨的没有人口涨得快,人口没有房价涨的快,房子不可能一步到位”。

后来,在房似锦(孙俪饰)的帮助下,宫蓓蓓买了传说中十年都卖不出去的“跑道户型”,未来如何,还很难说。

宫蓓蓓夫妇,就是大都市中年夫妻的缩影,他们人到中年,非但不能好好享受生活,还为了换房而奔波,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3:房子,是国人解不开的枷锁

有人看过电视剧后,忍不住说:“为什么非要买房,租房也可以,还不是自讨苦吃。”

但其实,从古至今,房子在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代表着“家”。

在外打拼,不论你有多优秀,如果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永远是“外乡人”,只有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才会有“归属感”。

从《蜗居》到《安家》,时隔十年,海清买房戳中了多少都市人的心

只不过,买房之路并没有那么容易,但只要肯付出、肯奋斗,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刚结婚的小夫妇,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夫妻,希望你们能抗住生活的重压,拥有一套属于的自己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