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了解一代文学巨匠鲁迅,从翻开《鲁迅全集》的第一页开始

设想一下,现在的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接下来的决定会影响你的一生。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未来的职业是什么?你将为什么而奉献自己的人生?

年轻的鲁迅先生已经给出了答案:为国家,为生民。

他把为国为民当做自己的人生信条,并践行一生。他就是,永远的鲁迅先生。

光绪七年(1881年),鲁迅降生于浙江绍兴的书香世家周家。人们谁也不知道,这个男婴将来会成长为改变中国文学史的大文豪。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鲁迅进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学好开矿,可以富一方之民,使百姓不再忍受饥寒之苦,是对国家有用的人才。鲁迅先生一生的追求是利国利民,这种志向早在他年青时就立下了。

在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这也是他逐渐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开始。

如果一切都按照正常的轨迹进行下去,鲁迅将会学成归国,成为当时众多留洋学生之一,开一个西医诊所,尽自己努力治病救人。

但是这是,命运的车轮奇迹般地驶向了另一边。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一个平凡的课间,鲁迅先生看到了一部“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

电影中有一段是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而在旁边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时所有的日本学生都欢呼起来,在鲁迅听来,这一声格外的刺耳。

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他亲口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中国民众的愚弱、麻木,使他深感到: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从那以后,他就把“治心”当做了自己的第一要务,把自己已经攻读数年的医学搁置一旁。

但也就是在这一年,鲁迅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他并不喜欢这个家族选定的妻子,更反对这种充满着封建礼教意味的包办婚姻。但是无奈母命难违,婚后鲁迅旋即复赴日本,没有作丝毫的停留。

走上文学道路后,他依旧初心不改,把抨击时弊、关心民生当作自己的责任。

在《狂人日记》中,他大声疾呼:“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这是对封建势力的有力嘲讽;

在《野草》题辞中,他声音沉痛却有力:“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象征着革命势力的无可阻挡;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他愤怒血书:“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先生终其一生,振臂疾呼,就是为了迎来这“在沉默中爆发”的革命曙光。

鲁迅是谁?

他文锋犀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笔为刀,做一个冲锋的战士;

他写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白话小说,深刻改变了时代的面貌,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他声望极高,是民众心中的偶像,勇敢的卫士,立志要振奋国民的人心,绝不做任人宰割的弱国。

《鲁迅全集》收录了鲁迅先生的一生心血,包括著作、文章、书信、研究成果各个方面,是鲁迅先生创作的集大成之作。

要想了解鲁迅先生,就从翻开这本《鲁迅全集》开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