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有重大事件发生就号召捐款捐物,是否会透支人们的爱心?

天下本为公


国家局部地区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号召捐款捐物的举动,是应该提倡的,不但不会透支人民爱心,反而进一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永流传。

从武汉到湖北,从湖北到全国,千千万万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迫害,数千人因此而死亡!这是一次波及范围广、影响面积大、无人能逃避的国家灾难。此时不献爱心更待何时!全国数万万名党员和爱心人士自愿捐献爱心,助力抗击疫情的艰巨事业。这种行为应该得到充分鼓励和发扬,我们的爱心也会在这样的灾难事件中变得更纯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彰显。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贵财富,“救危济困”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次重大疫情灾害,给湖北尤其是武汉造成巨大损害,全国党员干部和爱心人士主动捐款捐物,恰恰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更是宝贵精神财富的延续和传承。我们的爱心会在捐款捐物中发扬开来,引起更多共鸣,从而汇聚成磅礴的救援力量,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伟大战“疫”。

二、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需要

。我们常讲“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我们的团结体现在什么时候呢?正是当前。团结的民族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办大事,众志成城铸伟业。本次疫情,湖北是灾区,武汉最严重,需要全国人民的帮助,才能早日战胜可怕的病毒。

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将来的自己。“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明天”。从大处讲,我们的爱心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和平安宁的美好环境,人人都好才是真的好;从小处说,你献出多少爱心,别人都会记在心里,一旦将来你需要的时候,就可能收到更多爱心,今天献出的爱心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从现实讲,武汉不胜,则湖北不胜,湖北不胜,则全国不胜。此时,帮助湖北武汉,切实成了帮助我们自己,我们献出的爱心,其实是救赎自己。

总上所述,国家有大事发生时,积极踊跃的献出爱心,能让我们自己受益匪浅,不但不会消耗我们的爱心,反而能激发更多的爱心。反之,如果不愿献出爱心,始终瞻前顾后,当我们需要别人献爱心施援手
时,有谁会响应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投桃报李”,来日方长!仅以几句话敬送前线医务人员:

我以我心献武汉,抗疫不胜不心安。

愿君早日捷报传,平安无恙把家还。

您有什么不一样的观点,欢迎留言讨论。喜欢就关注点赞转发,持续为您分享有思想有内涵的观点,谢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我有生活方面的新观点,我是初心不改的前行者。


初心不改向前冲


这次疫災,俺因为工作上的关系,能买得到医疗用品,俺就前后买了近五万块的口罩,送给本社区的居民和农村老家的乡亲们,聊表心意,人好己亦好,别人平安俺家也就平安。

对于题主的问题,首先,俺赞赏那些仗义疏财慷慨大方的好人!

但是,因为在网上看见了那么多善款善物被截流以及红会人员效率低下等问题,俺作为平头百姓,并不想捐钱捐物去那些俺看不到的地方,俺们能力有限,赚钱不容易,俺只想亲眼看到俺捐的钱和物真正起到了作用,不想善款善物落入私人口袋,好心却成了冤大头!


廉颇尚思为国戍轮台


这个倒不至于,在不动摇根本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愿意去捐助的。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捐助给谁,捐助的物资与款项能不能落到实处。如果捐助被别人贪污炫富开巨额奖金,就会寒了捐助人的心。

在我还很穷的时候,汶川地震我捐了1200元,那时我的工资一月500。后来看到一个报道,为了为汶川募捐,搞了一场慈善募捐会,大会结束后一年了,有人在仓库发现募捐箱里几十万的现金都没有拿出来。原来募捐会只是一个应付人民的样子工程。

后来我们为了扶持我们县里工艺美术行业,搞了一个辅助有美术天分又学不起美术接班人的活动。我捐了1500元。后来才知道,这笔钱一共有十几万,都买了教具教材捐给了我县资金实力最好的一个小学。这个小学的老师又把这些教材教具卖给了学生。

我的老师要成立一个补助考上大学却家庭困难的学子基金,我出了7000元。我公司一个职工给我说,她们村里有一个学生领了3000元,那个学生虽然没有父亲,但他家里有两台车,城里还有房。我瞬间就无语了。

天津消防队员牺牲惨重,我们举行了慈善拍卖。我捐的作品买了2500元。到后来这笔款项居然不了了之,没捐出去,也不知到了哪里。

后来有两次捐款我都是直接给了受捐方。再经过别人经手的捐款不再参与。现在我们太需要诚信了!这比捐款更重要。


白耀亮


我觉得不仅不会,还会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考验我们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时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千百年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以至于天灾来临,我们才不会消沉,有活下去的希望,有站起来的底气。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民族才顽强地扎根于这个地球,生生不息,愈加繁荣。太平时,我们以家为单位,困难时,我们以国为家,少数人的事就是我们大家的事,我们自觉地扛起这份责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是所有人的愿望。

假如我哪天灾难临头,我何尝不是眼巴巴盼着有人第一时间能够前来救我。

我们每一个行业,看似独立运转,其实环环相扣,一行缺失,都会让大局势受到影响。

此次事件后,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组织的力量,执行力神速,及时。天降巨石,由万人在顶,我们就是地球上那支最顽强不屈的民族。


雪莲花的生活篇


像我这样“认为”生活有点问题、缺点爱💓的人,已自我透支了;反之,则问题是否存在,那在于事件的号召了……


明k月心


有重大事件时号召捐款,我并不十分抵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号召捐款,一方面体现了有部门、有人对此事件的重视,另一方面为乐于伸出援手的人们提供一个平台或渠道,这并没有错。但是,我们捐出去的物或钱去了哪里,谁用了,效果如何,都应该公开透明让大家知道。否则,透支人们的爱心是迟早的事。


二哈莫哭


如果不透明,不知道捐款捐物投向那里,建议大家一分钱也不要捐。因为,你捐的东西被富的流油的人拿去了,这是真的。如果遇到像韩红基金那样,让人看到流向的,大胆的捐就可以了,这次我们就是这样的,不捐给中国红十字,让人太寒心了。


尴尬有料


爱心永远不会透支,它源自自愿及自觉,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风风雨雨进程中形成的互助形式的优良传统,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在天灾人祸的磨难中,在贫富差异的世情中,在善良慈心的心理驱驶和善意举动的感召激励下形成了大到统治集团,小到一户一人的一种善举,好心,渐而形成一种量力而行的传统美德,它涵盖了众多方面,如:有物的(衣、绢,器具)等,有粮的多的几石少的到一碗粥,几个面包不等,有钱的,撒手的几千上万两,少的些碎银,还有捐劳力的,帮助困难对象不计报酮白干几天活的,如果重大事件,还可以出兵驰援,这些都是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筛拣中结成的友谊和传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哪家也不挂永远无灾的"无事牌",互相关照、互相帮衬,已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舍得舍得自己得等善举善意术语和溢美颂词,形成了对歌颂赞誉的一种文化,它是不分国界疆域的,大到国与国,小到人与人,家与家,村与村,寨与寨,甚至达到守望相顾,休戚与共,亲密无间的良好境地,这种优良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与人之间融恰相处的关系,更深层次地促进地区社会安定和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更推动了历史的向前发展。因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可以表现人民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面貌及统治集团的号召力及人心向背,小处讲,一个人的人缘与社会关系。捐物捐资,没有强制力约束,都是在投桃报李,同情心的驱使下产生的善举,是量力而行的,因此,不会达到透支程度!


2539522738434九月莺


象疫情这样重大事件发生也是極少的,号召捐款也是自愿,没有强迫。为什么会透支人们的爱心呢?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道德绑架别人捐款多少,而临到自己身上又不愿意捐款呢?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伸出援手,也不必过度透支。

号召只是让有爱心捐赠的人,有个平台方便献爱心,也使受难方能得到援助。不管捐多捐少都是心意,不会透支人们的爱心。


崇文重教


如果真的出现透支,你就少捐点,也可以不捐。捐款捐物,绝对不要直接理解为钱财出入,这是一股强大的暖流,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民族精神,国就是家,要大力弘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