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高考改革方案3+3和高考3+1+2在无法解决“弃考”物理的情况下,区别在哪里?

秦永强


“3+1+2”方案,既没有正式出台,更没有任何省份具体实施,所以无法得出不能解决“弃物理”的结论。“3+1+2”方案是“3+3”方案的改进版,有助于解决弃物理现象,但是又会引发新的问题。

一、物理很重要,但并不是人人都需要学!

以前文理分科时,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学物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想学物理,都适合学物理,虽然物理是科技之本。

给那些不适合学习或者不想学习物理的学生,提供其他选择,满足他们上大学或者上好大学的需要,是适合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方案,而把物理设成必修,就阻止了学生的这种选择,也并不是合理的。

二、“3+1+2”方案,有助于弥补学生“弃物理”现象。

“3+1+2”方案和“3+3”方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把物理、历史设为二选一,为必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成绩可能是120分。

有人质疑:这会不会出现学生选历史不选物理的情况?

原则上来说,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认为具体实施时,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原因如下:

新高考“3+3”方案最大的问题就是等级赋分导致很多中等甚至优秀的学生不敢选择物理,虽然他们想学物理。而“3+1+2”方案中,物理不采取赋分,而以原始分计入,而且在历史和物理中进行二选一,这样的话肯定会保证物理学习的人数,弥补了“3+3”方案的不足。

但是,“3+1+2”方案,因为物理和历史不能同时选,保护了物理,很可能牺牲了历史,因为成绩中上游的学生很少会选历史了,这又会造成新的矛盾,希望能够改进方案,把物理和历史能够同时选择。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得更多指导!


赢在高三


3+1+2是不得不继续进行下去的失败的闹剧。是专家门表现其天才想法和丰功伟绩的折腾。这帮专家不折腾点事情出来,能有存在感吗?

3+3已经祸害了几个省,好几年的学生。大家都不选物理了,没兴趣的不选,有兴趣的也不选。大家都只选对自己有利的。在利益前途面前,兴趣只是个毛线。大家都不选,大学怎么办?不是大学老师没课上,而是理工科老师没法给3+3省份的考生去上课,物理在大学是非常基础的一门课,高中物理不学,大学很多专业就受到影响。大学反对声音太大,好吧。专家们又有发挥聪明才智,搞个3+1+2,打个补丁吧,修复个bug吧。

3+1+2这个方案出来了,倒霉的是化学学科。一定是学化学的学生最少,4门学科化学最难。为了分数不难看,好吧 ,又搞了个等级赋分制。到时候会搞出什么魔幻事件,我们擦亮眼睛等着看。网上的段子是祖孙三代去高考考化学,这样孙子会排名靠前,分数高些。

当然,这个对我国理工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到底有什么影响?是不是我们这个民族自废武功,过几十年会给出答案,这帮专家到底是历史上的功臣还是罪人,时间会给出答案。


司马冲


新高考改革“3+1+2”方案目前还没有省份发声施行!呼吁声音比“3+3”方案高,区别是有不大,该选择物理的还是选择,不选择物理的还是不选择,原因如下:

1.真学不会物理。

这样的学生有很多,作为高中教育者来说,有些学生就是学不会,有时还可能打击他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度,不妨弃选,选择其他科目,以后也会成为经济学家、音乐家。。。。。。

2.高考录取模式。

高考录取是已分数高低论成败的。高分上高等学校,低分上一般学校。有些学生只是为了上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对于这一类学生来说高考中如何考高分是关键。并且这一类学生占比还不小哦!

3.高校对人才设置剃度。

如果大学专业只要和物理沾亲带故的都设置成物理必选科目,估计物理选修比例又得上升20个百分点,现在大学给高考考生的选修科目列表中把物理一定必选的占比较低,有些和物理沾亲带故的专业一般来说是2选1或3选1,有些学生对物理成绩不理想又想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还可以有其他选择科目,学生们能不弃选吗?

欢迎大家讨论!2019有你一起同行!


左手清华右手北大


我只记得,当年日本的神风特工队,派上去开自杀式飞机和自杀式潜艇撞击美国航母的都是学文科的,因为感觉这些人没什么用。而理工科学生甚至可以在当时日本极度缺乏兵源的情况下免除兵役。科技兴国不是空话,咱们国家近几十年的改变根本上还是科技的进步,而任何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事情必须有一定的基数存在的。

有人说科学家就那么一点,没必要有很多学物理的,但是没人学,社会上教育机构和老师对于物理的研究就会放松,就算有天才,也会因为其他科目对自己有利而放弃学习物理,搞教育的会知道,民间的教育机构教材研发已经把很多物理规律现象用更好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建立起来模型来供新学的学生快去进步,这是国家前些年重视科技带来的影响。

说实话,文科的东西,让一个理工科优秀学生拿出30%的精力就可以学得很好了,人都有惰性,一边轻易得到一边艰苦得到,两边收益差不多,谁还会去选择艰苦的道路呢?

巴西足球为什么厉害,因为全民都热爱,都追捧。日本韩国都在追捧名师和科学家,我们全在追捧小鲜肉。所有孩子的梦想都是做明星。现在还有老一辈剩下的人支撑,等这一辈人老去,剩下一堆研究网红的,百年后国家必定沦落到二三流甚至更严重。

个人观点,勿喷!欢迎评论。


木瓜30369077


大综合最合理,九科全考。语文150,数学150,外语100+50(笔试100分计入高考总分,听力50分不计入高考总分,但作为外语相关专业录取的参考依据),文综300,理综300,总分1000。保留数学和物理竞赛加分制度,取消自主招生考试。降低学习和考试难度,考试知识注重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再学习能力,而不是做题能力。这样表面看是增负,实际是减负。学习负担的大小跟学习科目的难度关系大,跟科目数量关系不大。我不是教育专家,但我觉得这样比较合理。


格物致知120


首先现在的初中可以说是学校教育分水岭阶段,此时的成绩可以说就已经决定了未来高考,而这对于十五六岁的孩子是不是太残酷了,我们给了他们选择的权利了吗?所以降低学习难度而增加学习的广度,让他们真正地多角度了解各个学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兴奋点,有充分探索的欲望。初中阶段为高中选科做好准备。

接下来高中阶段就自主选科了,请注意一定要取消人为设定主副科,而是按学生未来发展意愿自已确定自已的主副科,简单说,学生按自身所长和未来从业意愿选择主修哪几科,如想学医,那么化学生物就是你的主科,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也可以是主科。而这需要一个基本前提:高考按专业选考。即学生不必参加所有科目考试,可以按自已所要报考专业选择要参加的考试科目,所有科目卷面分都是一百分,当然内容要广度,单道题分值要合理,如选择一题最多2分。录取时采用折分的方式,如医学,化学生物两科为主科卷面得分乘以150%,(其它与专业有关的科目按相关度大小乘以不同百分比,下面只是打个比方,本人不是学医的)外语乘以100%,数学乘以80%,语文乘以60%,然后计算总分,当然这个折分率要专家们按学科相当度认真研究得出。不过一定要公之于众明明白白,让学们按自己所长选择报考专业。大学各专业高考时最多要求6科成绩。


倾听34348


3+1+2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3+1+2方案打破了原来固守的6选3方案是一个进步,3+1+2方案不能避免弃考物理,弃考化学;

物理、历史还不能同时选;

如果两个学生一个选物理、化学、生物,另一个选历史、化学、生物,报考化学专业或生物专业,物理和历史成绩怎么算?类似的问题物理和历史成绩怎么算?

相比之下3+2+1方案更好一些,或者实行全国统一高中毕业考试,合格准予毕业,不合格发肄业证,转年再考;高校各专业依据高中毕业成绩按3+2或3+3模式录取新生,这样高考的问题、教育的问题都解决了。


王学森高中物理


3+3模式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的选择,3+1模式比将影响学生对化学的选择。等级赋分的模式下,试想一批优秀的学生选择化学但基于选择的学生数量不多,这将产生什么后果?如果80分但排名靠后,折算后的成绩可能会变成40分,这对学生的打击是致命的,而等级赋分背景下出现学生放弃物理、放弃化学,对多社会人才的培养更是致命的。


怒放的生命203766247


3+3高考完全是一场闹剧,那些砖家根本就不知道学生负担重的原因是社会的就业压力大,而把原因归咎于考试科目多。高考竞争完全是由于就业压力大而产生的。只要存在高考竞争,即使只考一门学生的负担照样重。因此3+3高考各种弊端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且和文理分科比较更加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必然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豫西小草


弃考物理原因在于物理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选考物理不划算。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选考物理变得跟其它科目一样划算。

解决方案:一,降低物理高考试题难度。二,增加物理总分。

个人认为,像浙江那样通过赋分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也是这样。而且浙江方案有漏洞。根据浙江方案,今年六月份物理考试赋分最低分好像是67,几年十一月份赋分最低分76。也就是说,高中三年,只要你选考物理,一点都没学,考了0分,照样拿76。其它学科辛辛苦苦不一定能拿那么多!所以,浙江方案可能导致物理很好的人和很差的人都选考物理。很差的人冲着保护性措施来选物理——像这一次至少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