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邻居家一女孩才九岁多就进入生理期了,以后成长会不会有影响?

北极星NS


正常情况下,女孩月经初潮是13岁左右,因为遗传、环境等,个体也存在差异,有的较早可能10-11岁,较晚的16-17岁,对于过早进入生理期影响最大的就是身高发育和心理。

9岁多出现生理期是不太正常地情况,可以先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是性早熟。

那么什么是性早熟呢?

1、性早熟是指在正常发育年龄之前,出现了第二性征的发育,即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10岁前月经初潮和阴蒂增大,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突然增大。

2、性早熟的孩子中,80%是女宝,20%是男宝。

3、性早熟有真假之分,需要爸妈及时发现宝有异常,及时来医院诊断、治疗。假性一般是摄入外源性性激素导致的,只要把来源切断,配合药物治疗,大多可以控制住。

性早熟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1、肿瘤征兆

有些性早熟是由于体内出现肿瘤,而这些肿瘤能分泌类似性激素的物质,有时候在肿瘤还较小时,它分泌的性激素的量已经很大,足以引起性发育,所以有性早熟的患儿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及早进行诊治。

2、性行为提前

女孩性早熟的危害,主要是性早熟儿童的心理发育与身体发育极不匹配,加上患者生理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自控能力差,容易导致其性行为提前,从而引发怀孕和性疾病传播的危险。

3、不长个儿

特发性性早熟儿童受体内性激素影响,体格增长过早加速,骨骺融合提前,生长期缩短,生长早期停止。一般情况下,女孩在初潮后、男孩在首次遗精后3年内平均只能长约5厘米左右。所以,性早熟儿童虽然身高会快速高于他人,但最终身高反而会矮于同龄人。

4、心理障碍

性早熟儿童虽然性征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会导致未成熟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5、影响学习

当性早熟儿童身体出现和别人不一样的变化,自然会分心。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势必会困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作为家伙,应该怎么做呢?

1. 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判断是否是真性性早熟

2. 注意孩子们的饮食,科学帮孩子进补食品,油炸类和高脂肪类的食物尽量少给孩子们吃。

3.及时正确疏导孩子们的心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丢人。多给予孩子们关心。


大白熊健康


女孩子九岁多就进入生理期了,以后成长肯定会受影响。

就我自己的真是经历而言,我就是10岁进入的生理期。记得我在进入生理期之前的两年,个子增长的很快。我之所以10岁就进入生理期,记得小时候,刚开始流行吃蜂皇浆,当时家长也不太懂,觉得是好东西就给我吃,结果就造成了性早熟。

对我造成的最大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身高较矮。我记得我在小学猛长了2年,当时在小学我的个子是班上最高的,而且那一阶段的智力发展也较快。我记得那个时候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还在全国的奥数比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老师也觉得我比其他同学醒事早,班上的很多事情也经常和我交流,我是老师管理班级的一个小助手。当时很神气的,看别的同学都觉得他们都是小屁孩的感觉。

可是进入初中以后,我的个子仿佛就被定格了,基本上就没有再长,直到现在我的个子也就1米5出头点。

二、心理早熟的影响。

记得我刚来潮时,其实已经看过相关的书籍了,表面上装出一副,没什么,我都懂的样子,其实,心里面可害怕了。刚开始每次生理期时,肚子都很疼,有几次都疼的不能去上课。后来就有了心理的阴影,每次生理期前就很抑郁,觉得又要倒霉了。

因为生理期时肚子疼,较少活动,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变得比较文静、内向。

三、给各位家长一些建议:

1.不要给孩子吃蜂皇浆等补品,孩子真的不需要补

2.注意饮食合理、科学、健康,不要给孩子喝太多饮料、吃太多炸鸡类的食品,我们现在的食品安全真的是让人担忧

3.做好孩子的心理引导,不要觉得孩子很早熟、很懂事,就忽略了,其实这样的孩子更应该多加关注


灵风飞舞80


从亚洲女性平均的生理期年龄12到16岁这个标准来看,领居家的女孩子确实是“性早熟”了。而且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食物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诱发孩子性早熟的“元凶”。

真实的案例

在某地的一个儿科门诊,接纳了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孩子今年只有9岁,身高140cm,体重40kg,但是双侧乳房已有孩子拳头大小,腋毛、阴毛已有少量生长,通过对左手腕测骨龄已达12岁,而且经检测性激素及子宫卵巢大小已接近成人水平。

通过这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做出了最终的判断:孩子患了“性早熟”。

据悉孩子一直以来都是胃口不错,像很多的孩子一样爱吃甜食、饮料、炸鸡翅等所谓的垃圾食品。所以身高较高,体型偏胖,由于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所以家长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就算是7岁左右的时候发现她两边乳房增大,也只是以为孩子胖,一直到现在。

什么是性早熟

性早熟在以前是一个比较罕见的病例,但是到了现在却呈现出一种高发的趋势。主要是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比如女孩乳房发育,男孩睾丸增大和阴茎增长,比如身高增长加速,阴毛、腋毛生长等现象。

那么引发性早熟的原因都有些什么呢?很多,比如一些常见的补品,反季节蔬菜,油炸类食物,快餐,大豆之类的豆制品和一些少儿不宜的影视作品,或者是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孩子很大了还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睡......等等都是引发孩子性早熟的元凶。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性早熟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

有什么影响

性早熟的影响其实也挺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孩子身材矮小。这是因为性早熟的孩子会性激素过多、过早分泌,骨骼提前融合,表现就是提前长个,但到别人再长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能再长了,很多性早熟男孩身高停留在1.60米以下;同时,由于性早熟引起的卵巢过早发育、排卵,以后卵巢会有早衰的问题,危害生育能力;另外性早熟会引起女孩月经早来,部分孩子会出现自卑等心理障碍或早恋等社会问题。


开心爸爸的日记


女孩九岁就进入生理期了在以前来看就有点过早了,而放在现在的生活水平上看,应该不属于过早。我们普通人都是再用自己的惯性思维在看待这件事,而放在医生或者专家眼里就另有说法。

女儿快四岁了,有一次幼儿园体检,说女儿的乳房有发育的迹象,听完后有点害怕,就带女儿去医院检查。找的是一位专家,我进去后说明来历,专家摸摸女儿的头,就笑了,说担心是正常的,但是你女儿也是正常的。

他说,现在不光我国,全世界的孩子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每天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接触的东西都与过去不同,所以人类的发育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女孩九岁就生理期了,基本也属于正常。实在担心可以做一次全方位的检查。

所以我觉得那个专家说的真的很对,世界都在变,我们不能用不变的眼光看人类的变化。

当然,对于孩子性早熟问题,家长还是需要重视,毕竟现在很多食物中都含有激素以及各种催生素之类的。平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少吃零食,以及少吃反季节蔬菜水果等等。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大家好,我是妮儿妈咪。育儿之路你我相伴,不离不弃,我们一起交流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如果喜欢我的育儿生活,请关注我吧!


妮儿妈咪育儿


家长需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性早熟。

性早熟指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症发育,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症发育。

性早熟的表现

女孩

女孩子乳房发育,会有触痛感,外生殖器的发育,阴道排泄物增加,阴毛增加,月经提前。

男孩

睾丸和阴茎增大,长出阴毛、胡须、会变声。

不管是男孩和女孩性早熟都会在青春期前身高突然增加,长得比同龄人快。

性早熟对于孩子最明显的影响有两个

第一,性早熟的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虽然孩子的第二性特征出现了,但是很多孩子心智水平还是小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到心理困惑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从而导致孩子自卑的心理。

第二,性早熟会导致孩子身高比同龄人偏低。早期看来性早熟的孩子比同龄人长的快,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提前发育,孩子骨骼的闭合也会被提前,生长时间则会缩短。

一般情况下女孩在初潮后,男孩在初次遗精后3年内,平均身高只增长了5厘米,所以性早熟儿童普遍比同龄人身高偏矮。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性早熟务必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医院,今天的医疗技术已经很发达,完全可以通过医生的治疗让孩子恢复到正常的成长。



如何避免儿童性早熟

孩子的性早熟完全可以预防。平日的饮食中让孩子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反季节果蔬;不要吃过多的肉类;不要服用补品。


豌豆妈妈育儿


我邻居家一女孩才九岁多就进入生理期了,以后成长会不会有影响?

过早的进入生理期,建议带孩子去医院做个激素检查,看看身体分泌系统是否正常。像这种情况发生在我身边的比比皆是,但是大部分主要是因为饮食的原因。饮食不健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食物中含有的激素太多了。

在我们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众所周知,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抗生素以及激素胡乱使用的情况。

养殖业乱用激素

据有关部门调查,孩子肥胖率高达20%,也就是说每5个小朋友中就有一个小胖子。现在的小朋友肥胖率这么高,生活条件提高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一部分原因是食用了含有激素的食物。

尤其是养殖的鸡鸭鱼羊等生物,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并且方便管理,往往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圈养非常多的动物。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恶劣,就非常容易生病,这个时候怎么办,养殖户为了避免动物生病,就会在动物的日常饮食中加入抗生素来提高动物的成活率。抗生素经动物食用后会代谢掉一部分,另一部分代谢不掉便蓄积在体内。而人吃了之后,就会变胖或者是小朋友提早发育。

种植户乱用激素

据我一个种植大棚的朋友描述,种植在大棚里的西红柿90%都是涂抹催熟素,因为人为的催熟不但可以有节奏的进行采摘,提早进入市场还能卖一个好价格。

而且有些种植户为了让果实看上去更饱满,为了能卖个好价格也会使用催熟剂或者是膨大剂等化学品。

但是这种情况对我们人体健康也埋下了隐患。

并且由于“催熟剂”的使用标准不健全,相关监管部门很难也很少去监控菜农是否规范使用“催熟剂”,因此,“催熟蔬菜”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提前进入生理期,家长还应给孩子做好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孩子,平时还应让孩子不要吃垃圾食品,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多吃补品,合理膳食,注意外阴部的卫生。


》查悦生活,致力于为大家提供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知识,让大家快乐生活每一天。

》关注查悦生活,为您提供更多好玩有趣的生活资讯!


查悦生活



在青春期(通常是在10岁一21岁间),而邻居家的女孩九岁多就进入了生理期了,也就是青春期,这就是早熟。还不是一般的早熟。

在青春期,大多数女孩达到成人的高度和体重,虽然每人出现的时间是各有差异的。女孩的生长高峰在11一13,5岁出现,最多每年身高可增加6cm。这个女孩才9岁个是不能长成大人的个。

在绝大多数女孩首先可以看到的性成熟表现是紧随生长高峰后出现的乳房隆起,很快阴毛和腋毛也出现了。月经初潮的发生常在乳房开始长大后约2年。多在月经初潮前身高就有了迅速增长。

这样看来,这个女孩9岁来月经,按要求是12岁才来月经,个也长不高,因为11岁才是长个高峰,这么说早熟太可怕了。


玉杰中医


一般女孩月经初潮是13岁左右,因为遗传、环境等,个体也存在差异,有的较早可能10-11岁,较晚的16-17岁,对于过早进入生理期影响最大的就是身高发育和心理。


众所周知女孩子月经前会有一个猛长期,进入生理期后身高几乎就不太长了或增长很少,但这个不绝对,还要参考遗传,环境,饮食,运动、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另外进入生理期心理也会产生变化,现在因为环境改变,饮食精细,营养过剩,激素等种种原因,造成有部分儿童提前进入生理期,出现性早熟,但往往可能家庭学校还未做好准备,孩子初期会发生害羞,恐慌,自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里需要家长注意观察,多沟通,平时正确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慢慢让她知道身体的发育变化,尤其是同性妈妈。


我们还是要尽让孩不要过早进入生理期,饮食上避免吃含激素的食品,少吃鸡肉,油炸食品,吃健康的蔬菜瓜果;控制体重,防营养过剩太胖,既不美观也不健康,适当运动,保障充足的睡眠。


如果已经过早进入生理期,也要努力的“加分”,排除疾病,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培养健康的饮食作息,食用可以补钙的健康食品,多做可以锻炼骨骼的运动。


另外,孩子王育儿顾问提醒各位家长一定不要给孩子胡乱食用补品!适得其反!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王育儿顾问


这个问题涉及到性早熟的诊断与预后。

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

性早熟是指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即乳房发育,阴毛、腋毛出现,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外生殖器发育。

在男女儿童中,性早熟的发生率大约为0.6%,其中女性多于男性。

性早熟是指任何一个性征出现的年龄比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龄要早2个标准差。

目前一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在10岁前开始性发育,可诊断为性早熟。

如果出现乳房发育属于第二性征发育,一般月经来潮会发生在乳房发育后一年半到两年。

问题中提出女孩9岁前出现月经来潮,已经属于性早熟。

性早熟需要完整的诊断:

详细完整的病史,并包括性征发育、阴道出血情况,有无服内分泌药物等。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中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及LH有助于区别真性及假性性早熟。体质性性早熟者,可有卵巢增大、有囊性变。怀疑肾上腺皮质疾患,可作腹膜后充气造影。头颅的正侧位像,观察蝶鞍大小以除外肿瘤等。

性早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成年期以后身高矮小,性格压抑。所以这个时期的治疗以增加身高为核心目标。

因为性早熟有可能合并矮小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肿,皮质醇增生等问题,需要注意详细排查。


妇科龙医生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受邀回答你的问题。

9岁多就生理期了,你邻居家的女宝性早熟啊。

1、性早熟是指在正常发育年龄之前,出现了第二性征的发育,即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增大,10岁前月经初潮和阴蒂增大,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突然增大。

2、性早熟的孩子中,80%是女宝,20%是男宝。

3、性早熟有真假之分,需要爸妈及时发现宝有异常,及时来医院诊断、治疗。假性一般是摄入外源性性激素导致的,只要把来源切断,配合药物治疗,大多可以控制住。

对成长的影响:

1、 很多性早熟的宝,一开始会比同龄人高,但这其实是透支了未来的身高,成年后身高会比同龄人矮一截。

2、 虽然进入了生理期,但心理上还是个孩子,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甚至有自卑心理。

3、 卵巢可能还有早衰的风险。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