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亮剑》:李云龙为何嫌弃“边区造”手榴弹,真的质量就那么差?

《亮剑》中,李云龙为何嫌弃“边区造”手榴弹质量差,真的爆炸只有两半?

《亮剑》中李云龙在攻击山崎大队之前,曾经找后勤部长张万和软磨硬泡要了二十箱手榴弹。在拿走手榴弹之前,李云龙吐槽“边区造”手榴弹质量差,称“边区造”手榴弹有时候爆炸只有两半,杀伤力根本不能和日本鬼子的香瓜手雷相提并论。

《亮剑》:李云龙为何嫌弃“边区造”手榴弹,真的质量就那么差?

李云龙对边区造手榴弹抱怨是有道理的,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第一是装药的问题。

当时八路军难以自产炸药,所有的炸药不是缴获的(主要来自敌人丢弃、废弃的炮弹、炸弹之类),就是自产的黑火药。而缴获敌人炸药往往都是从臭蛋或者废弃很久的弹药中挖来的,炸药质量很差,有的甚至都已经受潮多时。这样一来,手榴弹炸药爆炸时,往往威力低下,杀伤力弱。即便如此,也比黑火药要好。黑火药的威力弱,爆炸力不强,经常出现手榴弹爆炸以后只炸成几片,难以造成严重杀伤。甚至有手榴弹在伪军脚下爆炸,将伪军吓得尿出来,却连皮都没伤的。


《亮剑》:李云龙为何嫌弃“边区造”手榴弹,真的质量就那么差?

第二是引信问题。


引信加工技术差,存在刚一拉锁,就有火星迸发直接点燃雷汞导致爆炸的。当然,爆炸的时候,手榴弹还在八路军战士手上,造成严重误伤。不过,随着加工技术逐步提高,尤其是自产炸药能力的逐步增强,边区造手榴弹的质量还是有很大改善的,数量也很多。


《亮剑》:李云龙为何嫌弃“边区造”手榴弹,真的质量就那么差?

新四军第四师制造厂1941年“每月可生产出不太漂亮的二千五百个木柄手榴弹”,“每个战士都有二、三个木柄手榴弹”,满足了最低的弹药需要。新四军各师1941年至1944年生产了100万枚手榴弹,基本能满足部队作战需要。1944年8月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的报告中称“手榴弹可以全部自给”。就质量上,虽然和国军、日军生产手榴弹还有一定差距,最低程度是炸的死敌人。


《亮剑》:李云龙为何嫌弃“边区造”手榴弹,真的质量就那么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