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根----我知道我是從哪來的


根----我知道我是從哪來的

刺骨的寒風中飄著細碎的雪花。一早,在我的執意邀請下,妻子放棄了難得的一天休息時間,同意陪我去寧安鄉下祖上的老家去參加家族祭祀活動。  

我祖上的老家在現如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海浪鎮的依蘭崗村。16年前,我和故去的父親去過該村,那時它叫江富村。  

我和妻子在寧安租了輛象只蛤蟆的“突突突”,在依蘭崗村北面的路口下車,這時是上午10點整。下車走了十多分鐘,看見路的左側聳立一處醒目的建築,轉過去,抬眼一看,見斗門上掛著一塊寫著“滿族民俗館”的匾額。攜妻走進大門,是一處白色的影壁牆,繞過影壁,眼前是一處很大的庭院,院子中央立著一根木杆,我聽故去的父親講,這叫索羅杆子。在杆子正北,座落著一座較大坐北朝南的正房,上掛一條醒目的“滿族民俗館開館慶典”紅色的橫幅。在正房前方几米遠,左右各有兩座比正房小一些的廂房。在大門口處,遇上了我到寧安市政協參加寧古塔歷史文化研究會時認識的該村關家凱老人,他熱情的引導我觀看了正在進行家族祭祀活動,只見身著滿族豔麗服飾的四男四女剛剛歇過站了起來,搖起手中直徑足有半米的灰白色的皮鼓,發出咚咚的響聲,同時,8人扭起腰身,系在腰上金屬做的腰鈴隨著鼓點聲同時發出有節奏的嘩嘩的聲響,裡三層外三層觀看熱鬧的人有的在攝像、有的在照相,忙得不亦樂乎,都被這難得一見感到新鮮的民族祭祀活動吸引住了。  

關家凱老人向我介紹道:咱們老關家是郭宸瓜勒佳氏尼雅哈那宗族,為跟其它滿族關氏區別開來,俗稱郭宸山老關家。咱們這村最早叫小依蘭崗,後來叫江富,2003年11月28日,寧安市申請並經上級批准該村恢復原有的村名,叫依蘭崗村,全名叫依蘭崗滿族村,系全牡丹江地區唯一的滿族民俗村。為挖掘和發揚民族文化,寧安市委市政府投資70萬元修建了這處佔地360平方米的滿族民俗館。為吸引遊客,方便遊客來民俗館參觀,村裡又自籌20多萬元修建了3公里處長米的水泥路面。  

關家凱老人引我開始參觀這個民俗館。首先進了正房東間屋,牆上掛著一幅身穿清朝官服的祖上畫像,關家凱老人告訴我,這就是咱們的同一祖宗,這位祖宗和二弟一起跟隨努爾哈赤打天下,奉命駐防吉林市烏拉街,此後不久,努爾哈赤派他們哥仨一起到了現在的寧安。二弟是員武將,是首任寧古塔的副將軍(寧古塔將軍府駐今天的海林市舊街鄉)。咱的祖宗喜好農桑,選擇江邊蓋房務農,即今天依蘭崗的前身,而他的弟弟腦瓜活泛,決定在外經商,後來看中了牡丹江邊的塊寶地,落下了腳,開闢商埠,是應該是今天寧安古城的拓荒第一人。兄弟三人在寧古塔分別安了家,各自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關家凱老人動情地說:當時的大清,咱祖先的子孫有不少跟隨八旗子弟征戰沙場,為大清朝開拓疆土、建立帝國、抗擊沙俄立下了汗馬功勞。民國時期,咱族裡仍有子弟參加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新中國的建立了卓著的功勳,當然,許多人都馬革裹屍,犧牲在戰場了。新中國之後,咱們這支關氏族人代代仍有優秀的後生去衛國戍邊,他們有陸軍、空軍和海軍。總而言之,咱家族為保衛國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今天,在世的後人,當然也包括我和你共有220多人。隨後,他領著我走出正房,來到西廂房,老人先引導我參觀了族譜房間,只見一張巨幅的族系圖譜貼滿了兩面的牆壁,上面分別用滿文和漢文寫著人名,故去的人名是黑色字,在世的人是紅色字,這個族譜象一棵參天大樹一般枝繁葉茂,每個人名尤如一根根枝椏和一片片樹葉。我在其中輕易的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以及妻子和兒子的名字。族譜的外間,展出的是詳細的薩滿祭祀活動程序和照片,足足貼了一牆。爾後,他又領我走進東廂房,這是綜合展廳,掛在前面的是滿族源流考,第二是關氏家族源流考,第三是家族名人采風錄,最後面的是功德榜,記載了為修建滿族民俗館做出貢獻人和事。  

關家凱老人雖然75歲高齡,但精神攫鑠,從村小學校長位置上退休後,發揮精通民族文化的特長,一直擔任著該村民俗文化的顧問,為這所民俗館的建設不知跑了多少路、操了多少心、出了多少力。他望著眼前落成的民俗館,臉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在依蘭崗村活動了大半天,我既為老家10多年的鉅變感到由衷的高興,更為自己是關氏家族的一個後人能為家族擁有這麼一處承載過去和鏈接未來的民俗館感到驕傲和自豪。這是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做為民族大家庭中普通的關氏家族才能有今天的繼承和發展。  

臨近4點多鐘,因為趕車,我不得不告別老家,走上了歸途。站在依蘭崗村村北的路口,我回望老家,心情莊重,表情肅然,心中感慨萬千。妻子見我在愣神,取笑我道:不就是幾間青磚碧瓦的小房子嘛,看你激動的樣子?至於嘛!許久,我鄭重的對她說:你別看幾間小房子,這可是我的根,是我們滿族郭宸山關氏家族的精神家園啊!  

回牡丹江的車上,我在想:心無根,人就是四處飄流的浮萍;一個民族無精神和文化的家園,靈魂就是狂風中的落葉,沒有歸宿;愛無座標,生活就會失去方向,就會盲目,更談不上愛國。  

人,不能忘本,每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根在哪,是從哪裡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