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楼市保持目前下跌趋势,房价会一步一步回到三年前的水平吗?

PlightFlower


求关注,求关注!走过路过带带小老弟,你的每一天都会很幸运~

现在楼市确实行情难以出现大涨了,以前没有全面调控约束,房价涨得快,涨得容易,现在楼市整体平稳,多地房价还出现下降趋势。那么,房价会一步一步回到三年前的水平吗?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楼市调控在抑制房价大幅上涨的同时,也防止房价大幅下降。

就拿最近的湖北恩施来说,房价已连涨一年,直到最近房价才有了下降苗头,刚降一点就开始紧张了。 当地的房地产协会就发通知,《关于稳定恩施房地产市场价格预警的通知》,所以按照这种情况来看,以后哪个城市房价要大降,预计哪里就会开始发“止跌令”,就希望稳定住房价。

为什么房价不能大幅下降呢?简单来说,房价跌了,大多数人还是抄底买房,就会蜂拥而至的去买房,最后反而导致房价又会上去。所以,今年房地产防跌的重要性大过防涨。


我房网


按我国现阶段的房价跌势,房价应该不会回到三年前,其理由是:


2016年施行的棚改货币化政策前,一线城市的商品房均价也就是一二万,而现在一线城市都是几万一平米,三年前,二三线城市商品房均价五六仟左右都是普遍,而现在是一万左右,也就是说现在的房价与三年前的房价翻了近一倍,而现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在微跌,但有的还在微涨,平均下来房价也不过是百分之几的跌幅,所以最坏十年才跌去一半,但任何商品不可能永远涨,反之,也不可能永远跌,何况我国刚需族虽然没有前几年的爆涌,但今后也不在少数,再者我国的经济在短时间内遇到一些困难,但长远来说,我国的经济潜力还是大有前途的,只要我国经济向好,所以房价按现在的跌势是绝对不会跌回三年前的。


不过这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全球性发生金融危机,中央不出台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因为金融危机会导至经济萧条,经济不景气就会使许多人失业,我国现在的房价本生就与工资倒挂,一般的工薪阶层都感到不堪重负,如果家庭中再有人失业,那断供断贷的现象就会发生,再者,就打算自已没有房想买房,由于钱不找生存都困难,只要有住的地方,我想你也绝对不会饿着肚子去买房吧?一旦供求失衡,房价爆跌也就不可避免。如果房价爆跌,房价跌回三年前是可能的。


个人见解,有不同看法文明探讨。


眼镜毒舌


现在买房不如租房。房价肯定要跌,且为时不远了。其实算一笔账就一目了然:比如买100平米的房子,每平15000元,总价150万,产权70年。首付30万,需贷款120万,分30年还完,假如利息约共计80万,则此房共花230万。按住满70年算,每年为3.3万,每月2738元。就是说,等于你每月花2738元租房住。更何况,房子不可能住70年,撑死住50年,那么平均每年4.6万,每月3833元。等于每月花3833元租房住。那么试问我们到底是买的房还是租别人的房。难道我们租银行的房,租开发商的房?有14亿分之几的人能保证50年连续不断每月顺利还款3833元?有几个人,请出来走两步?


小时候逛西安


不降50%以上,坚决不买,大家挺住


简单自然51


楼市目前保持下跌?只能说是微降

很对朋友都寄希望于楼市下跌,那么什么是跌?股市是一天在下降10%叫暴跌,那么楼市呢?个人觉得如果说楼市不是达到同期,或者说同比下降超过10%就不能叫下跌。那么如今楼市什么情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我们可以看到同比和环比下降的只有上海、深圳这两个城市,而且仅仅有0.1-0.2%的微降,就连前段时间被媒体曝出来的厦门也实现了同比上涨0.5%,你能说房价下跌了?恐怕是大面积下降的趋势都很难说明。更有意思的是,以15年定基大多数的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在20%以上,所以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大面积的房价下降超过10%,就谈不上下跌一说。

房价回到3年前的水平也就是15年的水平概率大吗?

先不去说房价能否回到15年的水平,先给大家分享几个观点。

第一、暴跌30%是目前我国经济可以承受的。昨天拜读了一位作者的文章,感觉说的很有道理,回到15年的房价水平也就是说我国房价暴跌30%,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是很大,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是可以接受的,简单就是说通过房价的市场波动来实现有升有降,达到供需平衡。

第二、房价上涨跑不赢通货膨胀就代表房价下降了。我国这几年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年份是在2015年12.8%,2017年是7.5%,可以说未来大概率事件我国通货膨胀率是维持在7-8%是大概率事件,那么也就意味着如果房价上涨低于通货膨胀就意味着房价下降了。从这点来看目前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的房价同比超过7%也就有40个左右,也就意味着,我国房价从这点来看是处于下降的情况。

第三、国家政策对于房地产制定这么密集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平均其他行业的利润情况。一句话:不患多患不均,就是这个意思。房地产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就是因为前些年涨的太厉害了,太暴利了,导致其他行业,尤其是实体行业不挣钱,引起了很多不满。所以,国家对于房地产并不会一棍子打死,只是希望房地产的利润回到合理的空间。

上面的几个观点总结到一块就是,除非国家往死里整房地产,否则是不会出现暴跌的。目前来说维持现状让大多数的城市房价与通胀持平或者微跌于膨胀率是大概率。各位觉得呢?房价会回到15年水平吗?欢迎各位积极评论,参与讨论哦(记得点赞、关注)。


勇谈房产壹贰叁


房子多不多,能不能降,大家自己看看吧!欢迎评论。国家官网发布我国现在65岁以上的人近三亿,我国的平均寿命是75,什么意思大家应该都明白吧!十年后,有多少房子出来呢?,大概算算吧!三亿我国现在人均达到35平米,多少呢?是100亿左右平方房子,我国现在城镇化率是多少呢?官方数据百分之五十五,那么就是55亿平方城镇房产,已经去除了农村人口。这中间不包括每一年的意外及灾害什么的。多不多,可不可怕?

更主要的是改变了年轻人一代的价值观,就是靠努力劳动换不来幸福,得利益者再也不愿意劳动的奇怪社会风气


金华61888272436


房价不论是快跌还是慢跌都不会跌回到三年前的水平,因为人们不允许,国家也不允许。

虽然说没买房的人天天盼着房价跌了好上车,但是实际上有房的人比没房的人多,特别是近三到五年,有钱没钱都争着抢着上车,现在房价是正常的小幅波动,大家还可以没反应,一旦房价真的大跌或者持续阴跌,有房的人个个都要出来闹。

国家出于稳定的目的,既不会让房价快涨,也不会让房价暴跌或持续下跌,一旦人们持有的资产价值迅速下跌,乱的就是人心,社会就不稳定,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负面连锁反应,国家要控制不能出现动乱,所以要稳房价。

去年的厦门万科、今年的桂林碧桂园,都出现过房价迅速暴跌的情况,然后就立马被当地政府约谈,承诺不降价、不扰乱市场。

总之,为了稳,房价不能跌回三五年前。


读毒独310


楼市会慢慢的变,不会立刻马上。会慢慢的变成让你脱不了手压在你手里,怀里抱个刺猬猥,扔了可惜,不扔扎手。价格一定是要下降的,会在没有危险,不会产生系统性危险的情况下下降!!所以此时不是买房时机。2017那批高价买房者,如果是刚需,那无需后悔什么的,只是价格高了一点。炒房的,以后会难过,特别是贷款买的卖不出去还要继续还贷,挺难!!要把钱压在房地产里,5年内不让它动出来,目标看来要实现了。制止了热钱外流,也控制了流动性


天天快乐3063630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4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来看,有67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1个城市持平,下跌的仅赣州和韶关两个城市,上涨城市占比高达96%!

尽管统计数据有“网签延迟、网签限制”等因素,造成统计数据失真,但是过去4月的楼市“小阳春”却是不能忽略的。

那么按照题主说的,楼市会回到三年前的水平吗?

大家都知道,2016年全国房价普遍大涨,销售量和销售额都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年新增贷款12.65万亿元,其中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几乎占到了一半,可以说是全民都在参与这场“楼市狂欢”;

2、宽松的楼市政策!在“去库存”的大政策下,房地产政策全面放松,也直接影响了房价大涨;

3、土地市场“惜售”!楼市火爆,土地供应却不足,一些热点城市土地供应不仅没有完成当年的计划,而且创下多年来的新低,导致从楼市到土拍,大家都在抢抢抢,全年共创下了300多个地王!

如果房价跌回3年前的水平,至少下跌30%,部分城市下跌50%甚至更多!

房价暴跌,将伴随着坏账、失业、社会矛盾等出现,这些是地方政府和银行所不能承受的。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下,从去年底的大会上就一再强调: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稳就业。

著名经济学家、房地产专家马光远在“解禁”后,很快发表了一篇文章,澄清自己从未说过:“基本判定,从现在起到明年4月份,半年的时间内,不管是否放水,是否改变调控政策,房价将延续明显的跌势,跌幅在20%到30%,价格回到2016年底的水平基本已成定局。”

综上,房价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上下波动,但是不存在大跌的可能,如果市场有这样的苗头,那么调控也不会允许。


疯狂太原人


住房价格的理性回归是社会大众的期待,最近密集出台的各项政策也在遏制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再加上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工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高昂的房价了,即使短暂“回光返照”式的上涨,也持续不了多久。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价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并不高


(1)平均工资水平

举一个最简单、最能体现问题的数据——平均工资水平。就算是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发达省市不少平均工资也达不到6000块吧?

相比而言房价呢?动辄2-3万一平米,就以苏州、南京为例,房产均价都要将近2万,而普通大众的工资水平跟得上么?显然完全跟不上,不吃不喝一个季度的钱才刚刚够买一平米,一年也只够买个几平米,连厕所的面积都达不到。。。

再加上最近油价上涨了,菜价上涨了,猪肉也上涨了,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月光族”更是屡见不鲜,想要凭借自己的本事买房真的是要“向天再借500年”才够呢!

俗话说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家庭也是如此,一个行业更是如此。没有稳固的物质基础,房价涨上天也是终究会下来的,我深信。

(下图为2017年全国主要城市月均工资排行榜,北京、上海也没达到一万呢,相比而言房价呢?)


(2)各位大佬纷纷离开房地产

前阵子“李嘉诚跑了”的新闻铺天盖地,他大肆出售手中的内地房产。

而地产起家的王健林也“跑了”,老王不断地在出售手头的房产资源,万达也由一个地产公司完成了转型。

从各路大佬“逃跑”的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他们身居高位,在生意场厮杀打拼多年,往往拥有较高的危机意识,他们肯定从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都说“无奸不商”,不为利益所动的商人是不存在的,如果我国的地产仍然将像“任大炮”说的那样持续辉煌十年,那么这些大佬的黯然离场又说明了什么呢?

(大佬都跑了,为什么普通大众仍然对于房子如此痴迷呢?)


(3)经济转型的需求

房地产行业曾经常年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带动了GDP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是,在新经济的时代,房地产的一枝独秀则会“吸干”很多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凸显的现如今,仍然“大快活好”地发展地产行业非常不现实。

如果经济想要得到转型,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百姓生活水平质的飞跃,房产价格的下跌势在必行。

要是炒房就能暴富,那还有谁愿意去静下心思做研究?

要是连房子都住不起,那还有谁能够完全投入去工作?

“房产兴而百业废”的现状应该改改了!


要是一辈子仅仅是为了一套房子而活,这个人生还有意义么?

因为一套房子而掏空三代人的积蓄,这个代价真的值得么?

到底是谁在背后推动房价上涨,让我们百姓遭受这样的痛苦?炒房客、开发商,还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