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楊帆橋是一座古代石拱橋,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淨居寺名勝管理區楊帆村。曾隸屬於晏河鄉,距離晏河鄉政府4公里,距離光山縣城30公里。2009年被評為信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帆橋位於楊帆街的南頭,全長27米,寬5米,三孔。又叫“無腳三孔橋”,始建於明代,橋面原為花崗岩石條鋪地,兩邊為臺階式,中間為平鋪式以通獨手推車。民國19年(1930年)光山縣發生洪災,欄杆被沖垮,後由陳姓組織人改修石墩木欄杆。因保護不力,1957年、1958年橋面上的石條相繼被外人盜走,後為沙石路面。1968年,光山縣交通局又將其換成現在的水泥欄杆。後經歷次維修,現存拱券及橋墩橋體較為完整,由紅色花崗岩石塊構築而成。欄杆原為花崗岩石條做望柱,中間的欄板上雕刻著各種人物花卉圖案。現為水泥建造。

楊帆橋,對了解我國明代橋樑建築藝術和豫南地區橋樑建築結構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楊帆橋的傳說:

淨居寺名勝管理區揚帆村,早時居住著的是楊氏人家。由於淨居寺的原因,這裡便是較早的商埠,楊氏人家大多以紡織布匹為商。由於村邊的小河的交通不便,楊氏人家便利用布匹,透上桐油,建成了可升降的帆布橋,人們坐在帆布上,再把帆布的一端升高,這樣就自動地滑落到對岸。這便成了最早的楊帆橋的說法。由於時間久遠,人們把楊帆橋也寫作為揚帆橋。潑陂河修建永濟橋時期,也正是豫南當時興修石拱橋的時期,隨後,淨居寺的僧人和楊氏的富家共同修建了這座石橋。

揚帆村,原本就是楊帆街,也被視為“楊帆古鎮”。解放後,明清時代的房子逐步破損或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土坯房,但街的形狀依然保存,寬5至7米不等,街長800多米。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豫南地名:淨居寺管理區的楊帆橋

近年來,揚帆村依託村內深厚的古色資源和秀美的山水資源,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按照修舊如舊,對揚帆橋進行了保護性維修,使其更具典雅古樸的風味;紅石河治理,在確保河道有效治理的同吋,其建築風格既古色古香,又時尚美觀;能容納2000名觀眾的古戲樓,以及位於古戲樓旁的揚帆古鎮已建成啟用,更為古村的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的楊帆村已凸顯出一副天與地、山與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繁衍不息的美麗山村畫卷。

老炊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