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30年教齡,不可以享受高級職稱的理由是什麼?

兵封雪帝


教師職稱一直在近年來教育領域的大事、要事,教師們都非常關注自身的職稱競聘,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也成為廣大教師隊伍重點關注的對象。對於職稱的討論,一直都是教師隊伍中受關注度最高的事件之一。從職稱的競聘條件到職稱的競聘機會,從職稱的競聘門檻到職稱競聘的人為主觀因素等,甚至可以說職稱已經成為部分教師群體的一塊心病。

近來有人提出:30年教齡,不可以享受高級職稱的理由是什麼?其實,無論你多大年齡,或者多少教齡,沒有享受到高級職稱的理由有很多,有些是門檻硬性規定,有些是人為主觀因素,可以說校領導不想讓你成功競聘,理由有很多,讓你在教師職稱競聘中失敗的方法也有很多。高級職稱的名額很少,我們從近年來的高級職稱競聘中發現,基層教師隊伍中能獲得的名額很少,即使能獲得名額,也肯定會先緊著掌握話語權的教師,如果他們滿足了競聘的條件,那麼不管你的教齡有多長,亦或者是即將退休,也肯定會先由他們享受高級職稱的紅利,這種情況下,因為名額少的限制因素,導致30年教齡仍然無法獲評高級職稱的情況也經常看到。

高級職稱的競爭激烈程度大,在原本就少的高級職稱名額下,滿足條件的人又很多,可以說高級職稱的競聘現狀就是“僧多粥少”,而且教齡30年的老教師數量仍然很多,他們仍然佔據著競聘高級職稱較大比例,在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下,30年教齡的老教師因為多種因素無法與年輕人匹敵,最終落敗也實屬正常。

高級職稱的競聘條件比較高,在學歷上、資格證書上都會有較高的要求,雖然現在論文、職稱英語等在很多地方已經取消,但是很多30年教齡的老教師的學歷等比較低,這種硬性條件成為他們落選的客觀原因,畢竟學歷資格證書方面的門檻是硬性條件,達不到標準,誰也不會違反規定幫忙競聘職稱。

綜合來看,30年教齡的教師確實不易,按照他們對於基礎教育事業的貢獻,筆者認為應該優先考慮給老教師們提供競聘高級職稱的機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讓他們能早日獲評高級職稱,這也算是為他們多年來的教育事業畫上圓滿的句號。


東愛雨小公


30年教齡,可以申請30年教齡榮譽證書。30年教齡,也意味著非常忠誠教育事業。30年教齡如人的年齡一樣,僅是個生命的量化方式。沒有文件規定,30年教齡,必須享受高級職稱。

一、高級職稱的評定是有多項條件的:

1、教齡是評定高級職稱的一個因素,不起決定性作用。

目前大多數省份在高級職稱方面都有規定,教齡達到一定的年限才有資格評定上一個職稱。比如在中小學一級教師崗位工作滿五年,才可以有資格評定高級教師。僅僅只有教齡達到30年,是沒有作用的,我父親教齡42年退休了,還是一級教師。

2、高級職稱有名額限定:

高級職稱是老師們都想追求的,但是高級職稱並非能讓每個老師都能評上,原因是職稱的功能就有激勵性質,人人都可以評上,就失去了意義,正如一個學校只能有一名正校長一樣,人人都想當校長,可能嗎?

3、高級職稱評定有嚴格的標準:

首先我給大家說清楚的第一點是,中小學教師的高級職稱是這幾年才有的,以前小學教師最高是小教高級相當於現在的中小學一級教師。現在的高級教師的評價標準是非常嚴格的,比如需要各種榮譽證書、論文、課題、教學成績等等,其中教齡就如其中的一個小分子。

4、第一學歷也是有限定的:

高級教師職稱評定對於教師第一學歷也是有規定的,有些省份規定第一學歷必須是大專以上。而現在教齡達到30年的老師第一學歷大多是中專學歷,就是第一文憑是師範畢業的中師,所以這也是評不上的決定性因素。

二、教師職稱改革日趨合理:

1、多省份突出鄉村教師教齡的重要性:

甘肅、寧夏、福建等省份都出臺了這方面的文件,規定必須有在鄉村任教的經歷,其中甘肅、福建等省份對於在基層工作滿25年直接評高級職稱,滿30年,且在鄉村學校任高級教師滿10年直接評為正高級教師。

2、對於評價標準能讓更多的老師符合:

現在的職稱改革相比以前,容易多了。過去沒有論文不評,沒有英語計算機等級證書不能評。現在在這方面完全進行了改革,容許鄉村教師可以沒有論文、沒有計算機等級證、甚至專業不對口都是可以的。

結束語:教齡長確實是評職稱的一個重要條件,但絕對不是決定性的條件。30年的教齡中,要多思考自己獲得了什麼,距離評高級職稱還缺哪些條件,如果缺的話就積極爭取,條件夠的話就爭取名額。畢竟不是讓每個老師都能享受高級教師待遇的。

我是教育獨行俠。您有任何這方面的意見建議,請分享出來,在文後留言,也可以私信,我給您絕對秒回!


教育博覽


嚴格講,職稱評定是不受年齡限制的。30年教齡可以評高級職稱,10年.20年教齡也可以評高級職稱,只要條件達到了就可以評高級職稱。那麼評職稱都需要哪些條件呢?這些條件既有硬件又有軟件,包括學歷(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博士).教學成績(優秀.良好.一般.差).論文.榮譽稱號(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優質課.優質課件等等。這些不同條件都量化成分數,各種分數相加在一起,以縣(市)域為單位,按積分高低統一排出名次,再根據名額來取捨。本來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這一措施本來是用來鼓勵廣大教師好好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經是好經,可惜讓和尚念歪了!唸到今天,罵聲一片,廣大教師怨聲載道,以致都想盡早把它廢掉才罷休。也難怪大家怨怒,如果大家都憑真本事參評也沒事,可偏偏有些人動起了歪腦筋,不夠優秀的,可以通過關係弄個優秀;沒有論文,可以花錢買篇論文。當官的有權又有條件,早早就把職稱評上了,名額再少,當官的不能少。你看,多麼好的政策.措施就這樣給糟蹋了!至於你說到的30年教齡可否享受高級職稱,我們只能說可以也不可以。評上了就可以,評不上就不可以。至於評不上的理由(原因)既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自己琢磨吧!


學峰5717


太簡單了,職稱不是評勞動模範,職稱要反映一個教師的學術水平,理論水平,教育教學水平,以及這個教師的師德,高級教師是屬於高級職稱,不能是教齡長就可得到,這樣的話,80歲的老農民,個個是高級農藝師了,老工人多成了高級工程師了。


手機用戶70234401972


教書30年還沒評上高級職稱,除了客觀上名額偏少有關,但更多的是年輕時不夠努力,上進!有人說,校級領導機會多,但你想想,如果沒有一點成績會當上校級領導嗎?因此,機會是爭取來的,不是吃大鍋飯,等待達到一定的教齡就可以自然晉級高級職稱,如果真是這樣,就失去了職稱評定製度的激勵機制和作用,日常工作中,混日子的會更多!高級職稱的評審需要很多硬件,如教學業績(高中主要是高考成績,初中主要是畢業會考成績,小學主要看區域聯考排名)、班主任經歷、教育科研成果(省級以上論文或發表論文,獨立主持市級以上科研課題),個別地方還需要農村學校工作經歷,等等!教育部也從沒有表態,30年以上教齡自然晉升高級職稱,因此,拋開幻想,努力工作,爭取早日符合條件才是王道!本人22歲本科畢業從教,36歲獲高級職稱!(沒有任何背景,也從不巴結領導!!!)


手機用戶72246285993


30年教齡與高級職稱是兩個概念,在當前職稱評定的規則下,教齡分所佔比重是有限的,更多的還是看工作業績。比如獲獎證書、發表論文、課堂教學等等,我在農村學校待過,也在城區學校待過,目前30年教齡的老師相當部分都是師範學校畢業甚至是民師轉正的,他們在基層工作時間很長,但是業務能力提升的氛圍有限,參與課堂教學評比的機會相對較少,因而獲獎證書和教學質量相對較少,評定職稱的時候,分數低,評上的機會就少。另外,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目前的職稱評定製度仍然採取的是一刀切,沒有照顧到年齡較大的教師群體的訴求。不過,在農村任教10年的自然晉級初級教師、20年自然晉級中級教師、30年的自然晉級到副高級教師的呼聲很高,部分地區已經著手安排。農村任教老師的職稱評定採取新的標準也不是不可能,無論如何,工作業績是必須的,希望30年教齡的老教師好好工作,為年輕教師做好表率,也為自己能順利晉級高級職稱而不放棄!


司徒餘生


享受?我覺得這個詞有點兒怪怪的。

職稱現在都是通過一定的程序評審出來的,而不是夠上某個資格就送給的,如果是這樣,那高級職稱就太沒含金量了,高級職稱的獲得是要具備相應的條件的,包括學歷、科研、業績、各種市級以上的榮譽等。不過,眼下確有降門檻這種發展趨勢。

至於不享受高級職稱的理由,前面已籠統地提了一下,不想多說,各省的評審文件裡都有詳細的要求,可以自己查閱、瞭解。下面延伸一下,談談教師們已被職稱搞得不再像教師的教育怪象。

大家都希望晉級,而晉級都是為了加工資。好好工作才能有對應的高工資,這職稱能代表未來每日每月每年的工作嗎?教師整天不為好好工作著想,只為晉級坐享高工資著想,教師的靈魂都被職稱工資化扭曲了。職稱就是錢,教師平時大量的精力都被轉移到爭名奪利和備戰晉級上了,誰奪得職稱誰就是英雄,財政就會給這些英雄加薪。至於未來工作到底怎樣,財政局是不考量的,一切以職稱為標準,難怪教師職稱是那麼的誘人?各位,說到這兒,你還會認為職稱工資制度有利教師人心穩定乃至教育穩定嗎?

職稱與工資掛勾,職稱就不再純潔而高尚,相當一部分教師開始懷疑勞動的價值,歧視老老實實的勞動,對職稱這種自動取款機情有獨鍾,產巨大的“創收‘’依賴性和工作的惰性,從這個意義上說,職稱工資制度有重大缺陷。職稱與工資掛勾,搞得教師們有的神魂顛倒,有的抑鬱,有的身心疲憊,有的著了魔,有的忘乎所以、得意洋洋,這難道就是職稱工資制度設計的初衷?這是教育需要的教師群體心態嗎?

各省教育主管還陷在教師職稱裡不能自拔,還在熱衷於職稱評審活動,筆者建議應該暫停職稱評審,把精力集中到改革職稱工資制度上來,這才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和深水區,重點不抓,重點問題不研究,不敢闖深水區,不解放思想,這樣的改革難以有大的成果。

這裡是百姓茶館,有教師要談”享受“了,教育主管部門,你們說要不要給他享受呢?教師同行們,您覺得我們陷在職稱的朝思暮想中,是正常嗎?歡迎留言。


百姓茶館話人生


想起那首歌《一晃就老了》,應該改成:不知道何時鬢角已染霜,不知道何時職稱有希望,忽然發現研究有些免強,論文和課題都讓人發狂,一瞬間發現人生太短暫一瞬間發現評職太漫長,還沒騰出雙手整理證書,不享受的理由讓人多麼悲傷。怎麼剛剛夠評職稱就老了,怎麼剛剛夠評名額就滿了,怎麼剛剛懂得路該往哪走,怎麼還沒評上就退休了。

如果你在一線做了30年的教師工作,但是卻不可以享受高級職稱,理由是以下這些:學歷、論文、課題研究、優質課等沒有達到相應的規定,所以,你不能享受高級。

高級職稱有一些固定的條件和評審要求,不是你年齡夠大,頭髮夠白就能讓你評上的。就以科研課題研究為例,相應的材料要有開題報告,結題報告,研究成果一整套的材料有有資格。那麼,甭管你會不會研究,為了這個硬著頭皮也要去研究。

其實,上面說的那麼條條框框並不是很難達到的,最難的就是每個單位那區區的幾個名額,特別是高級職稱,如果每年都能有幾個名額也罷,關鍵是這些名額點滿了以後,你只有苦苦地等,等待有人退休,等待幾年或更長時間的“下次”機會。不知道你還有沒有下次“機會”。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職稱已經嚴重阻礙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我認為教師職稱可以套用公務員工資實行辦法,公務員現在實行如果不能正常升職,但工資待遇滿10年自然晉升副科級工資待遇,滿20年自然晉升正科級工資待遇,以此類推。教師工資也可以這樣,職稱可以不取消,但工資待遇滿多少年要自然晉升,這樣既不損害領導們和已經晉級高級職稱人的利益,還可以提高不能正常晉職稱教師的積極性,弱化職稱作用,最後讓職稱退出歷史舞臺。


齊魯新聞網


教師教齡不是享受職稱高低的決定因素,沒有規定稱30年教齡的教師必須享受高級職稱待遇。

教師職稱的評定由很多因素決定,雖然與教齡有關,但教齡不是決定因素。比如在教師職稱評定中規定:具有合格學歷、發表論文、課題研究、優質課(公開課)等等,如果只有教齡而達不到這些評審條件的話,是不能評為高級職稱的。

就合格學歷而言,中小學教師申報高級(副高)職稱須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所以不論你教齡多長,如果沒有合格學歷,是達不到申報高級(副高)職稱的條件的,這是必備的條件之一。

再比如:絕大多數中小學教師因為工作的壓力(教學質量),沒有時間或者沒有精力去做課題研究,沒有時間去寫論文,或者寫了達不到發表的水平,或者找不到發表的地方,這些都是導致不能晉升高級的一些原因。

還有就是受單位崗位數量的限制,現在單位崗位規定,高級(副高級)教師是有比例限制的,一般的中小學高級教師的比例不多,高級(副高)教師名額少,很難有機會評。

綜上所述,教齡不是申報高級職稱的唯一標準,30年或更長的教齡不一定就能評上高級職稱。

頭條號“金黔遊俠”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果滿意請給個“贊”,如果有不同見解或更好的意見或建議歡迎留言討論,歡迎關注頭條號“金黔遊俠”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