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同是“北京大學”的學生,考研進北大和高考進北大,差距很大嗎?

Anne_心語


高考進北大當然比考研進北大要值錢很多,江湖上一直有句話“清華北大的本科生比很多普通院校的博士還值錢”,這真的不是誇張,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不過大多數情況是符合的,我們不考慮那極少數偏離概率曲線的情況。

等你以後工作了,你就會明白第一學歷到底有多重要,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是更願意去雞窩當中挑金鳳凰還是鳳凰窩中挑選金鳳凰?

高考進清北比考研進清北難很多

什麼叫做第一學歷呢?本科學歷就是你的第一學歷。什麼叫做第二學歷呢?你的研究生學歷就是你的第二學歷。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你高考考進的學校就是你的第一學歷,你研究生考進的學校就是第二學歷。

高考進清北要比考研進清北難度要大很多,我們從錄取率就可以看出來。

2014年高考全國報考總人數是939萬,而清華北大的錄取人數為3500人左右,這個想要通過高考進入清華北大難度有多大想必不必多說。到了2018年的時候,這屆考生即將面臨畢業,2018年研究生考試也就是對應的前面的2014屆高考學生,報考研究生的總人數是238萬,其中北京大學碩士錄取7372人、博士錄取2642人,總共10014人。清華大學2018年錄取碩士研究生5372人,博士研究生2938人,總共錄取人數是8310人。

這個難度程度差異已經非常明顯了,並且大家要意識到的是,4年前跟你競爭清華北大高考錄取名額那群人,已經不會跟你再競爭考研錄取名額,這群人要麼出國、要麼保研、要麼可能直接就業了,你考研清華北大路上的最強勁對手遠遠不如幾年前的高考那麼殘酷。

清華北大是一流本科、二流碩士、三流博士

可能這句話大家不愛聽,可這就是殘酷的事實,還是那句話、我們不討論那少數幾個騙了正常概率曲線的特例。

我給大家講一個非常現實的事實,大家都應該知道,能夠本科進清華北大的要麼是高中期間已經獲得了保送的優秀學生,要麼是高考全省排名最頂尖的少數幾十個人,也就是說這群人幾乎代表了中國考生的最高能力水準,當然不是每一個都是最頂級的,至少大多數情況是這樣的,能高考進清華北大的基本上都是那一屆考生的佼佼者。

不過清華的本科生畢業以後幹嘛去了呢?這裡面分為幾類人,第一類少數在清華北大讀書的也可能畢不了業,大多數清北本科生25%選擇就業,50%以上選擇保研繼續深造,而最頂尖的那一批出國深造,他們去了斯坦福、MIT、哈佛、劍橋等世界頂級名校留學。

也就是說清華北大的研究生,只有一少部分是真正來自清華北大,而大多數都來自下面的一些高校。而清華北大的本科生最頂尖的那一批已經去了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頓、加州伯克利、MIT等世界級名校,這就是差距,這就是一步差步步差。當你在追趕別人去清北道路的時候,清北的那群人已經前往世界教育的金字塔塔尖繼續求學了。

龍生龍鳳生鳳這個道理也許大家不同意,可是現實真的這麼殘酷。等你10年後、20年以後再回過頭來看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畢業於頂尖名校的人終究還是更容易成功。比爾蓋茨、扎克伯格、拉里佩奇、貝索斯、李彥宏、王興、張一鳴等等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基本上都來自名校。

你的父母是怎麼樣的人你就會在怎麼樣的環境中長大,你在清華北大讀書那你的人脈圈就是清華北大的同學,這些人可能未來進入職場以後也是各行各業各部門的佼佼者,你在一個大專院校那你的人脈圈子就是你的大專院校同學,這是本質上的差距。如果自己不能成為相當的人,那就努力吧,至少要讓你的孩子成為這樣的人。


本文為字節跳動簽約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

EmacserVimer


我是河北人,2002年高考!河北的考生最苦逼!省內沒有知名高校,就一所211還在天津!高考錄取分數線每年都是全國前三!而我考進一所所謂的二本一批A,清華北大一個學校也沒有幾個考慮過的,因為按照錄取比例,我們學校都分不上一個名額!我之後一直到現在,好像出過一個北大的,出清華的還是九十年代初!我大學畢業後就直接工作了,其他同學考研的不少!我們同學當年考研沒有一個考慮本校的,甚至本省的!有個考上天大的研究生,他說,天大的研究生讀本科時基本都是在我們這種院校,天大的本科都考清華北大了!他還說某些用人單位去天大招生,根本不考慮天大的研究生,說天大值錢的是本科生!我感覺清華北大也是這樣吧!


2020銳意進取智達天下


肯定啊,高考進被清北的,碩博基本都去國外讀了,比如普利斯頓大學 哈佛 麻省理工之類的,清北的碩博絕大部分來自全國其他地方高校,別的不說,拿英語水平來說,考清北英語考60分就過線,這種水平考GRE託福雅思純粹找虐,更別說專業課的考試了。我問過北大朋友,他是北大本科直博的,我問他的本科同學能否跟老外用英語交流,他回答大一他大部分同學就具備這個能力了,其他學校有這個實力嗎??大一就能跟老外交流??我是06屆大學生,那時候培訓班沒盛行,清北的本科學生就有這個素質了。


東風導彈橫掃全球


差距確實很大!我本科非北大,研究生保送進入北大的,我從自己身邊的幾個案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被那些”高考進北大“的學神碾壓是什麼感覺。本文涉及人物均為真實案例。

本專業前幾 雙學位前茅

初中時,每次月考都有全校排名,因此包括我在內的幾個全校排名靠前的人都互相認識。我的成績不是特別穩定,發揮好的時候全校前幾,但是學神J幾乎一直霸佔全校前三的位置。高中這位學神J參加生物奧賽,最後保送到了北大環境學院。而我,當年學了兩個星期物理奧賽,聽得雲裡霧裡,直接放棄了,最後走高考,本科來了北郵。

到了大學,聽說J選修了北大的經濟學雙學位,後來研究生來了北大才知道,經濟學雙學位在北大盡人皆知,號稱三俗之一,幾乎所有人都會選修,每年招收近千人。J雖然沒能免俗選修了“經雙”,但是她最後本科畢業時,不僅本專業排名前幾,拿到了保送名額,而且雙學位成績非常優秀,進入了中國經濟學的最高殿堂——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攻讀博士。為什麼說北大的國家發展研究院是最高殿堂呢?這個研究機構是林毅夫、易綱等中國頂級經濟學家創建的。林毅夫是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易綱是當前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這樣背景的經濟學機構,全球可能也沒幾家。所以說,能進入這個學院讀書的學生絕對是經濟學領域的翹楚。很多普通大學生連本專業的課程都可能學不明白,更不要說直接跨專業保送到另一個專業上了,而且,保送到的是中國頂級的經濟學研究機構。要知道,如果本專業成績一般,是不具有保送資格的。

北大博雅塔

現在呢,J已經是廈門大學助理教授了。J是我從初中開始就認識的朋友,那其他人呢?W和L是我來到北大後認識的朋友,也都選修了“經雙”,W本科是北大物理專業,本科畢業是本專業前幾,研究生直接保送到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畢業時,那些名字聽起來高大上的外資投行的offer拿到手軟,最後覺得中國的互聯網投資界最有前景,放棄了外資投行機會,來到百度投資併購部門,主導著中國最大的幾單互聯網併購案。L本科是北大哲學系,研究生直博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畢業後拿到德國馬丁路德·哈勒維騰貝格大學教職。

來了北大,我才發現,跟他們相比,自己真的只是普通人...

平時不學習 考試就像玩

來北大之前,我是那種學習上的“拼命三郎”,一個學期從開始學到放假,時刻不敢放鬆警惕。來到北大後,我發現很多高考進北大的學神似乎並不怎麼學習。

以我宿舍的Z為例,他就是高考進北大的。研究生開學的第一天,我發現他就坐在宿舍的電腦前玩遊戲看動漫,什麼爐石傳說、B站等動漫似乎從來沒停過。等開學好幾周,課業負擔上來了,他仍然在玩遊戲。我中午回宿舍午休,他在玩遊戲,晚上回宿舍睡覺,他還在玩遊戲...不知道從中午到晚上,他有沒有邁出過宿舍半步。但就是這樣一學期玩過來,期末的一門非常難的算法課上,他輕鬆考到了90+,而我考前懸樑刺股,學到天亮,也只考了80左右。三年下來,我似乎沒怎麼見過他認真學習過,但是他似乎非常輕鬆,畢業後拿到當時最頂級的網易遊戲的offer。

宿舍另一個高考進北大的T,似乎天天都在熬夜,基本都是在他們研究生實驗室熬到很晚才回宿舍,我在半夜2點前幾乎沒見過他回過宿舍,第二天會睡到中午一兩點。這樣作息的情況下,畢業後拿到美國Facebook的offer,現在人在硅谷。

還有社交達人W,經常出現在各個社團組織中,學校大到學生會,小到劇團,大大小小,正式的非正式的活動都有她的身影。北大每年有兩大主題活動,一個是校園歌手大賽,一個是劇星風采大賽,校園歌手大賽的獲獎歌手實力比那些網絡歌手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劇星風采大賽的決賽水平,對於我這個不懂戲劇的人來說,已經是專業級別的了。W是劇星大賽某決賽話劇的主演之一,要知道排練話劇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人家學習成績依然沒有因為各類活動所影響。

北大2013年校園歌手大賽決賽現場

這些人,一個學期看起來都在玩,但是考試分數沒有拉下。相比之下,有些學生上了大學開始混學生會,玩社團,做生意,最後學習主業荒廢,成績單幾乎都是勉強及格而畢業。

玩著玩著 就玩出了一個公司

北大這幫人確實不務正業。

小黃車OFO可謂無人不知,我有幸跟他們的創始人見過幾面。OFO的創始人是一幫“高考進北大”的騎行的愛好者。北大有幾個非常牛的社團,其中一個叫做自行車協會,有一批熱愛騎行的會員,週一到週五有夜間體能訓練,週末組織北京周邊山區的騎行拉練,寒暑假還有前往全國各地的長線。我曾參加過一次他們的週末拉練,不得不說,組織得非常有秩序,成熟得不像一個公益組織。主導這些活動的,絕大多數是北大的本科生。

北大塞萬提斯石像

OFO的幾個創始人也是因為喜歡騎行,比較投緣,想以騎行這個愛好為出發點來創業。最初他們的點子是做高端騎行團,開闢一些騎行路線,一個領隊帶著七八個團員。在他們創業的最初的2014年末2015年初,我還在宿舍裡收到過很多次OFO的宣傳單,有青海湖、臺灣、新疆等等的路線。但是做騎行團是太小眾了,喜歡騎行的用戶量太小,沒法大規模商業化。後來,他們轉型,把自行車免費放到北大校園裡,給北大學生們騎。再後來,他們把自行車從北大一個學校擴展到北京很多高校,再後來,大家也都知道了,瘋狂擴張,一度躋身共享經濟的浪潮之巔。儘管小黃車現在發展跌入谷底,但是共享單車的理念確實是這些玩騎行的少年首創的,他們在二十幾歲的年紀,就達到了普通人一輩子都無法觸及的人生高度。

北大另一個非常牛的社團,叫做山鷹社,是一個登山愛好者社團。山鷹社經常組織登山科考活動,並且每次登頂歸來都會舉辦大型的彙報。2018年,山鷹社主導,由北大學生、校友和老師組成的12人成功登頂了珠峰,為北大120週年慶生。包括王石在內,很多名流在功成名就之後都喜歡登山和戶外,同樣,很多北大校友小有成就後也開始涉足登山,並與山鷹社有聯繫。這些校友不乏投資人和企業高管,他們有的已經財富自由,時不時資助一下山鷹社的活動。在校友眼裡,社團裡的學生多多少少有自己當年的影子,而校友又是這麼一步步過來的,知道年輕人需要什麼,於是順手幫幫他們。對於山鷹社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社交機會,能夠接觸到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的人脈。於是,玩著玩著戶外,就可能創造出實習機會、投資機會、工作機會。

同在北大 差距很大

同是“北京大學”的學生,考研進北大和高考進北大,差距很大嗎?我個人感覺確實有很大差距。這些高考進北大的尖子生,不只會高考,也經常不務正業,結果玩著玩著,就玩出了一些名堂。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他們確實絕頂聰明,另一方面,北大這個平臺,不是一般的大。


皮皮魯的AI星球


同樣是北京大學,考研進北大和高考進北大,差距大麼?

我告訴你差距很大,或者說是天上地下之分,不管土著北大到底厲害不厲害,他們心底裡都是看不起外校的保送生(考研生)的。當然還有一個群體被他們更看不起,就是北大的學生被迫保送到清華北大之外的高校。

中國有句俗話: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碩士,三流的博士。

這句話其實對任何一個高校都是適用的。基本上任何一個高校,自己的本科生最優秀的都出國了,第二優秀的保送到更高一級的學校了,第三優秀的考到了本校研究生,第四優秀的考到(調劑到)比本科院校差的高校。第五優秀的直接就業,第六優秀的沒畢業。

同樣對於北大清華都是這樣,最頂級的一般都出國了,去國外的名校,所有本校讀研的學生也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完全有資格瞧不起外校的學生

北京大學的本科錄取難度

全國不論那個省份,能考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都是非常的難,總體上講,大概在同齡人的比例是0.03%,當然北京考取清華北大的比例大概在1%,而河南考取清華北大的比例大概在0.02%。

比如2017年,全國同齡人數總共是1909萬,而最終清華北大的錄取人數是6000多人,比例只有0.03%,能考上清華北大的絕對是人中龍鳳,絕對的精英。



當然因為北大在各省人數分配的不一樣,因此各個省難度差別很大,河南考生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是北京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30倍。因此來講,河南省能考上985的學生,如果在北京,考上清華北大是不在話下的。

而考研是不再分省了,直接是全國統一考試,因此很多非北大的學生可以考入北大,甚至很多學生是雙非二本院校,當年北大的分數比這些院校錄取分數高一百分甚至200分。

顯然考研並不能彌補當年高考一兩百分的智商差距。

另外高考是靠智商,而考研基本是拼努力。如果不努力,北大本校生考研也拼不過哪些三本,智商基本不再起作用了。

當然北京大學這類頂級高校,目前研究生只要都是免推生,統考生比例在30%一下。

北京大學每年錄取碩士研究生5000多人,而北京大學每年畢業本科生才不到4000人,顯然大量外校學生來讀研不可避免。

2020年北京大學保送生

上個月,北京大學公佈了2020年免推生名單,全國共計有3140名優秀學子擬入選。主要來源統計如下:

2020年推免生共有3140名 免推生來自全國176所高校。其中過95%來自雙一流高校,非雙一流高校本科生比例低於5%。其中北京本校學生最多佔到了1/3。

其他比較多的是武漢大學101名,山東大學93人,其他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本科生較多,超過了50名。

另外,有不少雙非院校學生被免推北大,比如大連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這些著名的地方醫學院不少被推薦北大讀醫學研究生。

相對於高考來說,除了個別頂級985學生(估計佔全部保送生的1%),其他普通211院校學生和雙非院校學生,他們當年不論怎麼努力都是考不上北大的,但是他們經過四年的努力,卻可以輕鬆保送到北大讀研究生,現在這些人和北大本科生是不一樣的。

本科土著和非土著的差別

其實最主要差別就是就業差別,很多,很多名牌大學招聘老師,甚至是中學招聘老師,非常在乎本科身份,尤其是北大清華學生,如果本科不是本校學生,大概率是不要的。

比如深圳南山學校招聘的老師,專門備註出這個老師本科是什麼院校,顯然對清北本科很看重。

現在即使清華北大的博士,去過找工作,尤其是去高校當老師,如果本科不是清華北大,會比較吃虧,如果本科不是211,基本上進入重點高校當老師機會為0。

當然北大混的差也很多,不過總體上混的都不錯,比如從北大保送到武大,心裡應該不會很好受。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摁?


高校專業那些事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分享一下2018年上海市最新的落戶政策:

在新的的落戶政策中,本科畢業於清北的學生可以直接落戶上海,但是並沒有提到清北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從這個側面可以看出,一線城市更重視第一學歷,也就意味著高考進北大含金量要多一些。

我們再從數據方面比較一下高考進北大和研究生進北大的概率:

2018年全國高考生總數975萬,北大錄取了3047名本科新生,錄取比例是:0.031%,也就是說,平均每1萬人,錄取3人……

再來看一下同年報考北大的研究生總人數為2.8萬餘人,錄取的研究生共計7372人,刨去保送的2195人,有5177人憑藉考試進入了北大,錄取比例為:18.49%

本科錄取和研究生錄取的比例差距一目瞭然;

另外,很多大企招人時,明確第一學歷必須是211或是985,否則不要,這是硬性規定,也不是人為杜撰的,所以,不管怎們說,北大的本科相對來說分量更重一些;

但其實北大的研究生也很不好考,畢竟名校的底子在那放著,從試題難度,複試安排等等,無處不顯示著這所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蘊。

總而言之,學歷只是敲門磚,最後混得好不好,關鍵還需要看自己在平臺上怎麼努力才能決定以後的結果。




寧鏡誠


考研進北大和高考進北大,差距很大嗎?


說大也大,大家都說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

這話不單單是學生在說,清北的老師自己也說,說本科最重要,外校考進來的要差一些。我第一次聽老師在聊這事時,還很驚訝,覺得有歧視之嫌,後來聽多了,也就習慣了。所以,有一陣,清華特別喜歡留自己的學生在本校,後來被人詬病,近親繁殖,不利於整個學校的發展。這些年,清華才改掉這個習慣,從外面招募了很多人才。北大不像清華這麼近親繁殖,但考研進北大和高考進北大的區別還是有一些的。


我是清華的,更熟悉清華的情況,就舉清華的例子。現在高考進清華的,保守估計都是全省前200名的優秀學生。到了研究生階段,清華研究生招的比本科生要多。根據清華官網,每年招新生3800多人,研究生5900多人,博士生3500多人。清華自己的本科畢業生,一部分出國,一部分讀博,一部分工作,所以,很大一部分研究生要來自外校。這些外校生,在高考階段,部分人是超水平發揮也是進不了清華的,因為分數相差太遠。


我隨便挑了清華建築學院的,它公示的2020年外校推免研究生名單,可以看到有從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湖南大學和重慶大學等來的學生。東北林業大學在北京最高錄取分是585分,湖南大學的分數線是626分,重慶大學是628分,而清華在北京的最低分數線是681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19的沒查到,2018在北京的最低錄取線是566分,北京工業大學是601,清華2018年的分數線是685分。最大的分差約為100分,這意味著考入清華的需要省裡前幾十名,其他學校差點的學生在省裡排名要萬名以後,差距還是很大的,所以外校考進來的研究生總體水平不如高考進來的學生。

當年我們讀研的時候,一般各種獎學金,都是原先清華土著本科生拿的多,外校考進來的要少一些。


不過,要說小,也挺小的。

大家可以看看一些名人。俞敏洪高考3次,才考上北大。他自己說在北大里面,他跟別人的差距很大,別人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什麼都不行。別人考託福順利出國,他出不了國,只能辦託福班。結果是,他的企業越做越大,當年同學裡的神人們應該幾乎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清華的薛其坤也是,考研考了3次,考的中科院的物理所,第一次數學才考39分,第二次物理又考39分。要知道,物理專業的研究生物理和數學就是基礎,只考這麼一點分數,跟同年級的厲害人物比,差別應該說非常大。但結果呢?薛其坤41歲就當了 院士。


可見,原先的出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有時也有機遇。當大家不論是清北的土著本科生,還是考進來的研究生,在清北校園裡,已經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同一個發展平臺上,究竟能發展到如何,全是靠自己。


所以,大家努力吧。未來有無限可能,不要拿過去去束縛我們對未來的想象,大家都是一樣,加油哦。


五道口的顏學姐


同樣是北大的學生,考研進北大和高考進北大相比,差距很大嗎?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個人在和我們學校老師聊天時說的一席話:“本科考上北京大學很厲害了,但我覺得考研考上北大應該更厲害……”北大的本科生,在“含金量”方面真的不如其他學校考上北大的碩士生嗎?

2019年參加考研的人數是二百多萬,而2019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是一千多萬,後者是前者的好幾倍,但通過高考的渠道被北大錄取的人數卻比考研進北大的人數要少上千人,由此我們完全可以看出,通過高考考入北大的本科生,在“含金量”方面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學生通過考研考入北大還要牛得多。在一些用人單位負責人看來,在考研的時候你能搞定名校的導師,但是你在高考的時候卻不一定能搞定高考,因為高考相對於其他形式的任何考試而言,都是一場最為公平公正的考試。

當然,如果考研考入北大的本科生,其本科母校也是北大,這種“根正苗紅”的牛人自然比純粹拿到北大本科學歷的本科生還要牛得多,至少人家本科學歷不輸給北大本科生,而且還獲得北大的碩士學位,在就業前景和就業質量方面完全無需擔心。

北大的研究生,“成分”是比較複雜的:既有北大的本科生通過保研推免或者考研的方式成為北大研究生,也有其他院校(包括民辦本科院校)通過保研或者考研考入北大的學生。在推免生當中,除了985、211大學的優秀本科生擁有推免的機會,而一些實力不錯的“雙非”一本院校的優秀大學生同樣也有機會保送為北大研究生。而這些“雙非”院校的大學生,他們當年高考的時候能否考入北大呢?

有人說可能當時他們還不夠努力。但是就算他們當時努力到無能為力就真的能考上北大呢?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因為在高考之前,不只是部分地區的學霸在努力,而是全國的高中考生都在用命去拼搏,考上北大這樣的頂尖名校,不單單需要努力,還需要足夠的智商和學習天賦才行。“金本科,銀碩士”這句話在很多頂尖985大學相當流行,這樣的話在北大自然也不例外。或許這樣的話有點偏激,但這樣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北大的碩士生當中,“土著研究生”(本科也是北大)只是佔其中的一成半左右,還有八成五的北大研究生是外來者。也就是說,在北大研究生的群體當中,可以穩穩壓北大本科生一頭的,只有15%左右的超級學霸。

北大的本科生能否成為北大的研究生呢?據瞭解,在北大,只有兩成半的本科生選擇在本科畢業之後立馬就業,還有七成半的北大本科生要麼選擇在國內繼續保研、讀研,要麼去國外頂尖名校“鍍金”。

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考研的時候以北大作為目標院校,也是其雄心壯志的一種表現,畢竟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北大研究生的,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估計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連報名都不敢報。


微雨潤苗


北大是我國最牛的高校之一,這所學校的學生都可以被稱為學霸,但是北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含金量還是有一些不同。坊間經常有所謂金本科,銀碩士,銅博士的說法,這種說法雖然略顯絕對,但是還是有一些道理在裡面的。


首先從報考的難度來看,北大的本科生都是各個省份高三學生中佼佼者,選拔人才的範圍是整個高三群體,而北大的研究生來源並不是最優秀的在校本科生,一批本校或者同檔次高校的學生並不參與研究生考試,他們已經通過保研或者出國另闢蹊徑了,而參加考研的大多為本科學歷比北大差的學校的學生。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以前你想考北大,那麼你就要考到全省前幾十,你要戰勝很多學霸才行,但是考研時很多北大清華的學生都直接保研或者出國留學,競爭對手變弱,你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學生難度會大大變小。另外很多人認為,從目前北大研究生的來源來看,存在大量非清北本科的學生,甚至有些學生還是普通雙非高校本科生,這也成為北大研究生考試難度低的一個理由。



其次從招生人數來看,北大研究生招生人數整體上都要多於本科生,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研究生人數多了,自然也就會被人扣上含金量低的帽子。比如2018年畢業的北大畢業生中,本科生2645人,而碩士研究生有3604人,博士研究生有1213人。而這幾年隨著高校研究生的擴招,研究生人數比本科生人數未來會多出更多,含金量也會越來越受到質疑。

當然,有時候也有一些學生只是志願沒填好,錯失了北大,最終考研考回北大。我的一位鄰居,當年高考分數很高,但是填志願過於保守,沒填北大而是填了同濟大學的土木專業,結果最後分數出爐,他的分數比北京分數還高三分,然而又有什麼用呢?他媽媽當時就氣哭了。大四時,他順利拿到了本校也就是同濟大學的保研資格,但是他放棄了,他心中有北大夢,最終他通過考研考上了北京大學。


從就業角度看,本科畢業於北大的學生更受青睞,一些用人單位覺得本科畢業於北大的學生學習能力更強,而且經過北大四年的教育,變得強上加強,招聘這樣的學生更適合,於是有一些單位在招人時會限定學生本科的學歷,非清北本科不要。比如華為公司,一些職位只要雙211的學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研究生讀的是北大,但是如果本科不是211,同樣入不了華為的眼。但是不得不說,更大數量的工作崗位還是認可最高學歷,他們這些用人單位覺得最高學歷代表了學生的後天學習能力和努力程度,理應受到重視,比如我國的定向選調生這類體制內單位看的就是最高學歷。

總之,整體看,北大本科生和北大碩士生的含金量還是有些差異,北大本科生含金量更高一些。


鄭老師教你填志願


考本科進北大與考研進北大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本科要考入北大或清華,在920萬考生裡要進入前0.7萬,高考成績要排在千分之一以內(華東五名校也要分流部分頂尖考生),只有天賦好加學習努力的頂尖學生才能有此機會;而考研進北大或清華,一般一個學位的競爭者不到十人,其難度比本科進入清華北大要小得多。正因如此,用人單位首先看的是本科學歷是否9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