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兄弟分家怎么做才能不影响以后的相处?

阿甘去新疆


兄弟分家分的是财产或欠债,绝对不能分裂亲情和血脉之份!

我们家兄妹六个,既分家已久,但还是其乐滆滆,分家之时没叫一个外人,大哥大姐们发扬风格,虽说贡献最大,但决不多拿多占,一打几份,由年岁小的逐次先挑选,你说这种分家还会有不公平、不快乐、不和谐吗?我们几个小弟妹没多话,仅有感激,所以到农忙时,宁肯自家地先缓缓,也要帮哥姐们先把地收种完,哥姐都是领家过日子的实在人,只要我们弟妹有点难处,都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你说这种分家那里分得情份,那能分裂兄妹亲情!

兄妹之间要多包容,多理解,多分担,多照应,毕竟血浓于水,亲其乐滆滆,善待每一位亲人,献自己那份爱心,父母会微笑,邻里更高兴!


中原轻风


兄弟分家,在我国很多家庭都是无可避免的一件事,比如我父辈那一代人就是,兄弟姐妹六七人,姑姑们出嫁,剩下三个兄弟在家,全都成家以后就该讨论分家的事了,经常听父亲说起分家的事,就着这个问题我也说说我的听后感:兄弟分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比如父母养老送终,财物分割好几个方面,像我父亲那辈的分家,爷爷奶奶都分开的,比如奶奶分跟我家,就在我家住我家吃,也就不去大伯二伯家吃住了,百年之后也是父亲一人操办后事,伯伯们也就只出人不出钱帮忙办一下后事了。农村还有田地牲畜,早些年甚至一把锄头一把扫把一个碗都会分的!分家的时候村上的村官,家族里老人,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都会请来,目的就是做见证人,农村老话说:先说断,后不乱,该怎么样分就怎么样分,一碗水端平,当然可能很多家庭都难端平一碗水,但是分好了你就得认,就得服,老家人都说:哥弟盼哥弟穷,妯娌盼妯娌怂,很多人见不得你好,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兄弟都盼着自己兄弟也过得好,人无完人嘛,互相谦让,相敬如宾,家和就会万事兴,哥兴弟也兴。

说的乱七八糟的地方,大家轻点喷


郭大表哥


我家兄弟四个,我是老二,我父母去世后,大哥说把父母的房子给老三,叫老三给我和老四一家二万元钱,我没有要,老四也没有接。大哥经济条件好些,父母在世时,有什么事情大哥一般不让我们出钱,我经济条件差点,老婆又是重病人,大哥比较照顾我,记得有一年我老婆给我母亲买了一件三千多元的健身器材,大哥不愿意,把钱给了我。就是到现在父母已经去世十多年了,大哥仍然挂着我。我三弟与我父母在一个厂子,对父母照顾的多些,因此父母的房子,没有摆在桌面上,大哥一句话就解决了。我的邻居当中,为了父母留下的房子闹翻的很多,甚至老人还没有去世,就为房子闹起来了。父母去世后,除了老婆孩子,最亲的就是兄弟姐妹了,还是不要为了利益丢掉亲情的好。


惠舒旅社老板


本人就说一下我们农村人哈,分家都是分家的房子,家产,耕地。其实最亲就是兄弟,分家都谦让一点,多为兄弟们想想,啥都谦让不要争。我三兄弟,我老小,分家时候,都是哥哥们把好的先给我,我当然不能要好的,因为两个哥哥为家里累的最多,贡献最大,所以,我主动要少一点,长辈们还说这家好分,如今,大哥都70岁了,我也不小了,我们兄弟三个,还有侄儿们都相处的很好,有句老话说好儿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陪嫁衣,无论兄弟姐妹还是外人,都不要太记较,以和为贵。


温馨的一家7


老年代,兄弟们多,大了结婚了就得分家。家庭和不和与先结婚时长嫂有关。

有的嫂子大度,通情达理,尽量让着小叔子门,就团结喜庆,得到小兄弟们的尊敬。

有的就怕分家产分少了,为了一根草棒也大吵大闹,弄的老少不搭,结下了一辈子冤仇。这样的还不少。

我分家的时候,凡是父母的点东西不要,几年时间我还给了父母几万块钱。父母的老年房给了大哥,我也不争不抢。父母愿给谁给谁。我觉得是凡是图父母钱财东西的,都是没出息的,事实也是这样。我常和老婆说,父母的东西不要,那点东西咱俩好好干就有了,让他给哥哥们吧。

有句老话,叫争着不足,让着有余。现在我们兄弟们很和谐。看到村里有的兄弟分家有打破头的,真的没必要,只要自己好好干,勤俭节约,什么也就有了,何必伤了兄弟情。


甜蜜随风


兄弟分家是必然的。

最好由长辈决定,如果长辈不在了,一般由哥哥主持。父不在兄为长。

要记住:好儿不争分家产。

如果兄弟中有高姿态的,主动放弃也是好事。

我们的父母走了以后,我和大弟弟及父母共有一个四间带院子平房,四线城市,没分我和大弟弟主动把自己那份也放弃了,连同父母留下的一并赠给小弟,小弟弟换了一套楼房,其余四个姐妹连问都没问。

我对我的姐妹兄弟非常满意,没人计较什么家产,父母不在多年,大弟弟弟媳每年都邀请我们回家过年。


飞飞539


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是家里的长孙,家里叔伯兄弟都有。老爷子走的突然,什么话都没留。在世的时候呢,因为我母亲去世也比较早,老爷子就说,存折全部交付与我,其余的叔伯弟兄自己去分,他们也都同意。老爷子去世当天下午,就开始因为遗产的事闹了起来,彼时人还未入土为安,就已经成现在这个局面了。

当时我就说,遗产的事不管是房还是钱,我都不参与分割,你们爱怎么分怎么分。我以为这种方式可以没有争执了,我就能置身事外了。结果,闹的更是不可开交。

后来呢,又找了家里几个长辈过来,一家人做到一起,才给分家的事搞明白。

我觉得这个事情怎么说呢,先小人后君子,大家都是君子,先君子后小人,大家都是小人,接受父母的分配方式,自己处之淡然,就行了,何必靠着父辈爷辈的本钱去生存呢。


二十五个朗纳度


就是不计较,我们就是老大,兄弟三人。父母都去世了后,我们什么也不要,让他们兄弟俩分,桌子椅子电视空调,锅碗瓢盆,房子,什么也没要,父母病重时我们贴身管,买东西,吃药,我们都出钱,最后母亲留下五千块钱我们也不要让他们俩弟弟分了,丧葬费我们平均出。我们出的还多些。这样他们俩弟弟谁也没有意见。


仰天长啸12345


俗话说:“树大开叉,人大分家”,兄弟分家是家庭发展的必要社会行为,不可避免,兄弟分家大部分能和睦相处,毕竟血浓于水,也就少数的因为分家反目成仇,甚至对薄公堂,弄成笑话。兄弟分家怎么做才能不影响以前后的相处,虽然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一,公平原则,俗话说,天平地平父母的心不平,这是可以理解的,父母看到哪个儿子过得不好就想帮衬谁,我认为分家的时候父母不能这样体现,要一碗水端平,父母的资产应该平分,不能搞两边三样。


第二,出力原则,有的兄弟相差年纪大,哥哥出力大,甚至在家庭中还做了一个“长兄为父”的角色,为家庭付出了太多,加上年龄偏大或尚未娶妻,在分家的情况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在协商的基础上偏向兄长。

三,抽签原则,像农村对于一些田土、宅基地等问题,无法平分,由大家划分之后由长辈监督后公平抽签,这样谁也没有怨言。


四,能力原则,有的大户人家财产众多,企业集团不适合平分,家长会根据能力划分产业,再设立家族基金,保证家庭成员衣食无忧。

其实分家也像这个世界一样,不可能保证绝对的公平,虽说亲兄弟,明算账,但要因为亲情在相互谦让的原则上协商,最终制定一个最优的分家方案,不论分得怎么样,都要和平相处,以后还要一样孝敬父母,不让父母寒心,这就是孝心。


生活的fans


千百年来分家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不论是一个家庭富裕也好温饱也好,只要有子女,分家是不可避免的社会行为。

一个家庭只要有男丁,只要男孩成年后就要成家立业,只要成家就代表着娶妻生子建立一个新的小家庭,新的小家庭必然与原来的大家庭出现重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分家便不可避免的出现,所谓分家主要便是财产分割,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分家一般就是兄弟与兄弟与父母之间的财产交割,传统情况下女儿不参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没有对娘家财产的支配权利。在农村还有一句俗语: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意思就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指望着分来财产过生活,分来再多的财产也会坐吃山空,养成懒散的习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来财产才会让人活得更体面,我们常说白手起家就是这类人,只有这样也更赢得世人尊重。好女不穿嫁时衣,女子一般不会有娘家财产的继承权,财产都是分与儿子,但会为女儿置办嫁妆,当一个女子出嫁后有志气的女子也会通过自己与丈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而不会依赖嫁妆来生活。

分家首先要统计家庭的田产,房产,生活生产工具,钱财粮秣。一式几份平均划分,若无异议便可签字画押,标志家庭正式分开单独生活。分家分开的是财产,分不开的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分家有一个原则性的问题便是本着一碗水要端平。这其中便是当事人为了避免有失公平的情况下,尽量要请自己的老娘舅,或者本家族的叔伯长辈,甚至村居委里的一些干部来主持。分的也只是相对公平,世上本无绝对公平之事,只要兄宽弟忍相互谦让,以亲情为重,分开的家即便是一穷二白,照样也能把日月换新颜。

如果也有一些个别兄弟势利之徒,妯娌不睦。为了一只碗一双筷子兄弟大打出手,半世为敌。到头来落得让世人耻笑!还会影响两家后代平安相处。

一个好的家庭的家庭教养也会提现在分家上,兄恭弟谦,家,财产虽然分开了,骨肉亲情却永远不会分开,只有父母兄弟做到了互相谦让,理解对方才能做到以后和平共处,通过分家一事,即可教育自己今后的子女,也更要善待赡养自己的父母老人。和平相处自己的手足兄弟!

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