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讓自己修煉出得道高人的心境?

何興才


得道高人?講的是得到了“道”!

“道”是什麼?道是規律!道是本源!想得道,我認為可以從聖人那裡學習,中國的聖人有孔子,王陽明,曾國藩。他們得道的方法,都遵循了一個方法。深度思考之後,用行動去實踐檢驗,然後再總結出普遍性的規律,再實踐檢驗,再總結,就逐漸得道了。





逯人暢


這個問題有點難,但還是說下自已的淺見吧,

第一格局要大,你從一樓往下看,看到的都是垃圾,你從頂樓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美景,人若沒有高度看到的都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都是雞毛蒜皮,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夏蟲不可語冰,《道德經》開篇便是天地萬物,家國天下,說明聖人的格局是很大的,能從百姓的角度看問題,也能從管理者的角度看待問題,從宇宙看問題,看問題是比較全面整體的,

第二要真,老子言: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真誠,樸實,務實,發自內心的,當然樸實也不一定就是要做百姓,也可以做老闆,做官的。這是後面要說的不執,

第三大道不執,不較真,不固執死板,懂得變通,些一時彼一時,有些事不必較真,就好像我說戒菸了,第二天又吸上了,我說不喝了,別人勸一下盛情難卻我馬上又喝上了,有些事情說是這樣說,做又很難做到,不必當真。

第四從矛盾中解脫,聖人其實是很痛苦的,我一邊說錢財如糞土,一邊又沒錢就餓死,我又要賺錢,我還當老闆,大把兼錢,就像馬雲說他對錢不感性趣,說這話被多少罵,其實人家境界已是很高的,是因為在情感大義面前,我就把金錢當糞土看待,我大方向對了就好,我就說錢財如糞土,我又撈錢,愛咋想咋想吧?

一下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下是薑還是老的辣,一下是命中註定,一下是命由已立,

聖人也知道說的話有些不符合現實,聖有時也會說些違心的話,但都是為大局著想,聖人要和光同塵要中庸之道要和,就好像朋友有矛盾即要考慮這個又要考慮那個,而且站在兩邊的立場考慮兩邊都有道理,聖人只能中立,無為,(這裡我還是不用聖人的名頭吧,就我自已吧,我也不知道聖人會怎麼做)但有時還是會說說對方的好處,我覺得聖人會和許多的人交往,還會和江湖人交朋友要不怎麼做到和光同塵,江湖也有大義,盜亦有道,但是聖人只是和而不流,漸次導之,他不會忘記他的大方向大格局,他有一個絕對堅定的目標,就是向善,

第五就是善,上善若水,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睛晴倩靚青情


智者勤,能者達,勞者獲,勇者勝,專者精,聰者規,備者福,豐者喜,足者樂,學者升,創者生,謀者順,才者博,曉者知,誠者靈,舍者得,思者明,慎者行,器者捷,望者空,慮者密,群者義,廉者安,信者盛,諾者守,容者大,謙者禮,忠者穩,忍者興,錯者改,危者變,險者避,潔者輕,進者取,退者闊,難者幫,急者救,奸者懲,惡者除,叛者誅,犯者監,騙者罰,偷者關,搶者斃,狂者亡,縱者悔,守者落,貪者獄,拐者滅,坑者失,蒙者丟,賭者敗,困者助,貧者扶,懶者窮,浪者恥,節者榮,合者貴,和者諧,誠者盈,正者鋼,善者揚,仁者敬,老者尊,幼者愛,慈者美,孝者幸,律者強,俗者隨,恆者成,堅者贏,志者壯,強者銳,德者重,王者懷,適者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靜心看世界。


蒼穹新能源


得道高人。並非有什麼心境,他只是發現了生命、世界的真理——本質規律,於真實如實安住,於虛妄造作不迷不顛倒,僅此而已。

非說心境,就是究竟解脫。和職業,法術器無關,解脫之人,該幹啥還幹啥。不同點,就是人活明白了。

也就是金剛經所謂,應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他相應了,所謂與佛印心。

這種通達,並非來自修煉。早期,進入學佛求道模式,需要所謂的戒,但如果不修解脫道(靠生命止息的一種修行方式,雖有餘涅槃,也能入聖位,佛陀實在應該否掉。反正我否),修習大乘菩提道,尤其要規避對治習慣。因為大乘菩提道是依實相成就,非依戒律成就。很多人把解脫道和菩提道混淆了。五時說法,方等8年,般若22年,佛陀都在講大乘菩提道。

真正的生命本質,也是世界的本質,就是本來面目,無修無證。


如來禪師


不論道家還是佛教,修煉的過程就是修心。

道家講修煉精氣神,修煉方法有閉關打坐,辟穀等,最高修煉目的是成仙。

佛教叫修心,修煉主要方法是坐禪,為了明心見性,開悟成佛。

儒家也有一種修煉方法,比較簡單,不為太多人知到和重視,就是誠心。

《大學中庸》有一句話"至誠則靈,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這句話是說讓自我非常非常地誠實,不僅對別人誠實也對自我誠實,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的靈性就開發出來了,有什麼好的或不好的要發生的事你都能先知道。

誠心就是自然的修煉過程,也就瞭然了道的精髓,道法自然,只要自然而然,無為,也就得道了。

這種至誠的方法過程簡單,但是做到極致是不容易的,但願修煉得道。


心理諮詢師陶相敏


真想做得道高人,很容易!這道,這高人之道,簡單地、根上說就是我先旺強“三金柱一晶″一一獨立自主、只掙不爭、感恩吃虧,可愛獨我到頂。“獨立自主、只掙不爭″是我們正常出生時的精神和物質(用力)狀態,“感恩吃虧″是生命自然的必須過程和結果。因感恩吃虧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必須營養源,祖先世代都是這樣(父母對子女、個人對社會總是吃虧奉獻)活過來的。“可愛獨我到頂″是生命自然的趨勢和結果。掙是萬善之根,爭是萬惡之源。“三金柱一晶"就是我們的人性、生命(力)。我們個人生命力的自然聚融就是祖國和世界的社會生產力。…再具體的答案是真實踐行“康樂火種"一一我先自主嚴我管好一一一“三金柱一晶"、真愛好合、誠信協掙超“五星″、0私產。再更加具體就是真實踐行“人世內核"了……由衷敬請同胞友質疑、批判、鑑定、選擇和完善!欲成得道高人,命運自掌一一獨立自主地思選和真實真切地踐行,該是不必討論的必須吧?!


小益鳥康樂韌掙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如何讓自己修煉出得道高人的心境,

拆解主語是“心境”,什麼人的心境?得道高人。那麼問題來了,得道高人是什麼心境呢?我想了一下,大致幾個方面,無慾無求、玲瓏剔透、高瞻遠矚、八面玲瓏。

既然目標已經出來了,那麼下一步就是怎麼進行了,就是修煉的過程。說起修煉,給人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打坐。說起打坐,很多人會認為即使盤腿坐那,誰不會?簡單易學好操作,二話不說就盤腿坐下,沒坐幾分鐘就開始抓耳撓腮,左搖右晃,前仰後合,最後索性一頭歪下呼呼大覺,其實坐不是目的,只是通過坐來達到一種“靜”的目的,靜是什麼?心靜。只有心靜下來,才能內省。內省才能悟道。悟什麼道,悟為人之道,悟處事之道,悟人生之道。會為人,則八面玲瓏,懂處事則高瞻遠矚,通人生則無慾無求。


鏡外人


道可道 非常道。說道非道是名道 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相。不從修而得 不從外而見 只須空其所有 切莫拾其所無 本自俱足 修個啊誰 是身嗎 身壞一枯木。是心嗎 覓心無所住 蒸沙不能成飯。道鏡不從煉出。 知修煉者是誰。不識一棒打出。一個修念起 道已被心覆。



蓮自在


如何讓自已修煉成得道高人?

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修煉:德道高人年紀比較大,一.從外表形象上,講求瘦身健身煆煉,堅持天天運動,練太極劍法,徒步.有氧靜坐,習練書法等;穿戴上,以古裝打扮,男士可蓄鬍。二,內心修煉,要多讀孺家思想的書,多學《易經》以及道家思想,注重.修心養性;三.注重言行修為,談吐文雅,待人接物施之以禮!有顆菩薩心腸,深得人們的尊從。


眾健康1


得道首先是意境,進入意境不能自拔,開始進入悟性。當年張衡經歷動物驚恐,悟性信號物理性質,發明地震儀代替動物。當今經歷動物驚恐信號,掌握信號物理性質,還原“地震儀”功能與原理。張衡得道創造發明,當今悟道還原功能與原理。地震是可以預測的,沒有地震儀預測,哪有《張衡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