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曆朝歷代真實人口數據

晉代著名醫學家、史學家皇甫謐在著作《歷代帝王世紀》中記載:

夏朝初年,“禹平水土,還為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

夏朝初年人口為13553923人,竟然精確到個位數?存疑。

而西周成王時期,人口總數是17494923人。

兩組數據結尾都是“……九百二十三人”,令人對這份資料產生疑惑。

暫缺不討論這個問題,單純從數據上看,經歷了一千多年,由於戰爭、疾病等因素,人口竟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到了東周第三代帝王周莊王姬佗在位時期,人口非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為一千一百八十四萬七千人(11847000),這和周天子地位動搖,諸侯連年征戰不無關係。

到了秦朝初年,人口仍徘徊在一千萬左右。

“然考蘇張之說,計秦及山東六國戎卒,尚存五百餘萬。推民口數,尚當千餘萬。及秦兼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殺傷,三分居二。”——《帝王世紀》

皇甫謐沒有查到,六國尚未平定時期的人口準確資料。

但根據縱橫家蘇秦、張儀計算的六國士兵總數,推算當時人口約為一千多萬人。

秦朝初年,人口降至一千萬以下,到了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人口迅速增長,約為三千餘萬至三千六百萬(3000萬—3600萬)人,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現代學者研究統計,秦朝人口約為四千萬人,西漢時期增至六千餘萬。

《後漢書》記載:東漢永壽二年(公元156年),人口為五千零六萬人。

三國時期,經歷了多年的群雄割據,軍閥混戰,人口再度呈過山車式下滑之勢。

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國時,全國“人眾之損,萬有一存”,魏國、蜀國人口總數加在一起為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5372891)人。

吳國人口沒有統計,史家按照“吳之所領兵戶凡十三萬二千”來推算,吳國人口不會超過蜀國。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三國人口總數在600萬至700萬左右。而2019北京人口總數達到21707000,也就是說三國時期人口只有北京的三分之一。

《晉書》記載:西晉咸寧六年(280年),全國人口總數為一千一百一十六萬(11160000)人。

《隋書》記載: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全國人口總數為四千六百零一萬(46010000)人。

唐朝中期,人口變化仍然不大。

《通典》記載:天寶十四年(755年),人口為五千二百九十一萬(52910000)人。

《宋史》記載: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全國人口總數為四千六百七十三萬(46730000)人。

經歷了宋夏、宋遼、宋金、宋元等連年的戰爭,人口又一次出現負增長。

元朝統一後,人口開始增加。

《元史》記載: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全國人口為五千八百二十三萬(58230000)人。

《明史》記載: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年,全國人口總數為六千零六十九萬(60690000)人。

清朝康乾盛世時期,人口突破一億大關。

《清史稿》記載: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人口為兩億零五百五十九萬(205590000)人。

到了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人口達到了四億多人,為四億一千九百四十四萬(419440000)人。

《清續文獻通考》記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全國人口達到了四億七千三百五十四萬(473540000)人,這就是民間俗稱的“四萬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