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如意是我国的一种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品,蕴涵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如意一般由首、柄两部分组成,形似灵芝,首部呈云形或灵芝形,柄部为S状的拱形。在我们所见到的如意中,大多也都是材质昂贵,制作工艺精湛,寓意深刻,常常被有识之士作为古玩或工艺品加以收藏、鉴赏和投资,在拍卖市场屡次创出高价。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从历代文献资料来看,如意不但被帝王、名士等社会上层人物所喜爱,而且还是佛教的重要法器,如在梁代《高僧传》中载:“后移始丰赤城山,石室坐禅。有猛虎数十,蹲在猷前。猷诵经如故。一虎独睡。猷以如意扣虎头。问何不听经。俄而群虎皆去。”可见,如意具有神秘的法力,是佛法权威的代表。而且在佛教造像中,我们亦能常常见到执持如意的佛造像,如在敦煌石窟榆林窟第二十五窟西壁北侧之中的唐壁画中,与维摩论辩的文殊菩萨就手持如意。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但事实上,如意最早的原型只是一日常生活中挠痒痒的工具——爪杖,关于爪杖在《释氏要览.指归》中曰:“如意,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手指爪,柄长可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意搔爪,如人之意,故曰如意。”

根据考古资料,1977年在山东曲阜鲁国故城墓葬出土了一组东周时期的、与文献记载的如意形制极为相似的牙雕残器——“牙雕如意耙”:该器一端为人手形,有清晰的五指形状并拢内弯,并有一个长柄,该器物就是一搔痒工具——爪杖。1961年在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大幕中曾出土有一副《竹林七贤与荣启图》,该图是幕壁上的大型拼镶砖画:画中的王戎一手靠凭几,一手耍着如意,该如意形制较为简单,直柄,首端为爪形。通过比较来看,两者在形制上雷同,也就是说这两个器物是同源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最晚在东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装饰精美的“如意”(只不过这时的名称还不叫如意,但至于叫什么,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那么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如意”又是如何从瘙痒工具一跃成为了佛教的法器的呢?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独特的生活情状,促进了如意的广泛流行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剧变、社会动乱,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但是它却推动了社会新思潮、新文化的涌起,成为继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这一时期,儒学式微,玄学兴盛,清谈成为了名士们必备的一种文化修养和才能。特别是魏晋时期的清谈家,谈玄喜持如意,这在《世说新语.雅量》中有很多例子:“殷荆州有所识作赋,是束皙慢戏之流,殷甚以为有才,语王恭:‘适见新文,甚可观。’便于手巾函中出之。王读,殷笑之不自胜;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帖之而已。殷怅然自失。”

又如:“陈道林在西岸,都下诸人共要至牛渚会。陈理即佳,人欲共言折,陈以如意拄颊,望鸡笼山叹曰:‘孙伯符志业不遂!’于是竟坐不得谈。”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再加上清谈家们常常聚集在一起,通过辩论,探求文学、言辞等各种哲理问题,在《世说新语》中就有士人清谈的场面的描述:“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宾主遂至莫忘食。殷乃语孙曰:“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孙曰:“卿不见决牛鼻,人当穿卿颊!”

可见,在清谈的过程们,清谈家们总是废寝忘食地进行激烈的唇舌之战,一般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但久坐难免身体酸疼不适,而如意的长柄恰能到达手所不能触及到的地方,进行敲打按摩,缓解身体的疲劳,所以名士们更加的如意不离手了。

此外,如意之所以受到魏晋南北朝士人的青睐,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如意的这个雅称,“如意”,如我之意、在清谈场合引揽全局,旗开得胜,因此如意渐渐走红,如意成为了文人雅士们不离手的喜爱之物,但如意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同时,还被赋予了很多丰富的抽象功能:吟诗咏赋时,用如意打节拍,清雅悠闲时,随身携带玩赏,意气用事时,就以如意击物,以表达内心的赞赏、愉悦或愤怒。如《世说新语.豪爽》云:“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而且在《晞发集》也有说:“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盛行和士人们饮酒、服药、清谈,任性放达,尽显名士风度的独特生活情状,促进了如意的广泛流行,使得如意由一件最普通的挠痒工具,转变为了一种蕴涵着丰富文化的器物。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僧与名士往来交流,使得如意在佛教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佛教初传到中国时,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到了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当时佛教宣扬般若学,主张“一切皆空”,恰与玄学尊崇老庄“以无为本”、“无为而治”的思想相合,佛理在与玄学的相互融合中,佛教才得以在中国兴盛起来。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僧与名士往来交流频繁、共同清谈,探讨玄学与佛理,僧人在与名士的交往中,被沾染了浓厚的名士风度,他们也和名士一样执持如意,用来挠痒或缓解身体不适,甚至用来显示身份和风度,在讲经说道时辅助谈兴。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四川省佛协副会长、三昧禅林方丈广成大和尚授如意

关于僧人执如意论佛理的记载有很多,如在唐《续高僧传》云:“释慧布......尝造思禅师,与论大义。连彻日夜,不觉食息。理致弥密,言势不止。思以铁如意打案曰:‘万里空矣,无此智者’。坐中千余人,同声叹悦。”

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与玄学的互融,僧人与名士的相互影响,可见一斑。僧人用如意,与名士并无二致,也是随手用来击节叹赏之物,名僧执如意论佛理,恰似名士持如意谈玄理,一个如意击案的动作,同样表达了对理之弘密,气势之宏大的由衷赞赏。可以说,如意最初在佛教徒中的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魏晋名士的影响。

但如意在使用功能上发生实质性变化,并被赋予宗教神秘色彩,却是反过来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佛祖统记》曰:“南岳造金字《般若》,命师代讲。唯‘三三昧’及‘三观智’,用以咨审,余悉自裁。南岳手持如意,临席赞之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这里要解释一下,南岳是南北朝时代著名的禅师,名叫释慧思,精通般若学。

佛教主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般若学宣扬“一切皆空”,而如意首部呈回头形,在形制上具有空灵、回转的特点,恰与佛教教义相契合,因此如意成为了佛教僧徒最好的代言物。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与玄学的相互交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意纳入了佛教的范畴,此后,如意随着佛教的发展,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及至到了佛教极度兴盛的唐代,如意演变为了佛教的一种重要法器。如在《周秦汉唐皇国宝》中就记载有一柄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唐代鎏金银如意:该如意云端作云头状,正面鎏金,中间雕有一佛,直柄,头部装饰华丽,这柄如意,是除了东周牙雕如意耙外,我国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实物如意。

众所周知,盛唐时期,是中国金银器艺术发展的顶峰期,金银器常被用来弘扬佛法,而这柄顶端雕有一佛像的如意,不仅证明了如意在唐代与佛教有了更密切的关系,而且还证明如意是佛教礼仪中名副其实的法杖(如下图)。

最初只是用作挠痒工具的“如意”,因何成为了佛教的重要法器?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 出土 唐代鎏金银如意

结语

中国佛教在经历了唐代的极度繁盛后,渐渐走向了衰落,而如意的发展,也与此相适应。

至明代,如意已极少被用来表示佛教内涵。从造型、材质和装饰工艺来看,此时的如意更接近于文人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表达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或民间的民俗信仰,并渐渐向礼仪陈设器的方向发展。

总之,如意演变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了各时代的工艺发展水平和民众的艺术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它也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信仰等方面的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