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1、盂蘭盆道場(元)


紅白薇英落,朱黃槿豔殘。

家人愁溽暑,計日望盂蘭。

——晏殊《盂蘭盆》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2、放湖燈(明)


兩月三喪哭不幹,雁行相對雪衣冠。

紅燈照渡同千盞,翠竹揚旙各一竿。

——王彥泓《盂蘭盆道場即事》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3、荷葉燈(清)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龐塏《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4、雞冠花供祖(清)


供祖瓶插雞冠花,一時風靡滿京華。

只緣物稀價騰貴,移種四郊入農家。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5、狩獵(遼)


驚沙獵獵風成陣,白雁一聲霜有信。

——元好問《玉樓春·驚沙獵獵風成陣》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6、拜新月(唐)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施肩吾《幼女詞》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7、秋社(宋)


雨餘殘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賽廟回。

又見神盤分肉至,不堪沙雁帶寒來。

書固忌作閒終日,酒為治聾醉一杯。

記取鏡湖無限景,蘋花零落蓼花開。

——陸游《秋社》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8、錢塘弄潮(宋)


弄罷江潮晚入城,紅旗颭颭白旗輕。

不因會吃翻頭浪,爭得天街鼓樂迎!

——《看弄潮詩》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49、供兔兒爺(清)


蟾宮桂殿淨無塵,剪紙團如月滿輪。

別有無知小兒女,燒香羅拜兔兒神。

——張朝墉《燕京歲時雜詠》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0、飲菊花酒(晉)


宿露沾猶重,朝陽照更明。

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徐鉉《茱萸詩》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1、登高(唐)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2、饋春盤(晉)


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

——蘇軾《送範德孺》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3、冬舂米(宋)


臘中儲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米計。

群呼步碓滿門庭,連杵成臘雷動地。

篩勻箕健無粞糠,百斛只費三日忙。

齊頭圓潔箭子長,隔籬輝日雪生光。

——宋·范成大《冬舂米》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4、饋歲(宋)


饋歲,中國年俗。北宋時,年底人們互贈禮物,稱為『饋歲』,不計酒食與野鮮,每逢歲暮送年盤。饋贈雖少風淳厚,友鄰情誼溢山川。


鄉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東鄰遺西舍,迭出如蟻磨。

寧我不飲食,無爾相咎過。

相從慶新春,顏色買愉和。

——蘇轍《次韻子瞻記歲莫鄉俗三首》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5、賣春聯(清)


學書兒童弄筆勤,春聯幅幅賣斯文。

人來問價增三倍,不使鵝群籠右軍。

——周宗泰《姑蘇竹枝詞·春聯》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6、喝豆粥(清)


喜到初八臘月天,門前舍豆俗相沿。

信士弟子熬粥夜,唸佛聲聲結善緣。

——《喝豆粥》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7、祭灶(宋)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中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范成大《祭灶詞》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8、吃灶糖(清)


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買顆先命小兒嘗。

——佚名《吃灶糖》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59、跳灶王(清)


又是殘冬急景催,街頭財馬店齊開。

灶神人媚將人媚,畢竟錢從囊底來。

——周宗泰《姑蘇竹枝詞·跳灶神》


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之三


60、燒火盆(宋)


春前五日初更後,排門然火如晴晝。

大家薪乾勝豆秸,小家帶葉燒生柴。

青煙滿城天半白,棲鳥驚啼飛磔格。

兒孫圍坐犬雞忙,鄰曲歡笑遙相望。

黃宮氣應才兩月,歲陰猶驕風栗烈。

將迎陽豔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熱。

——范成大《燒火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