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孩子“要面子”的背後原因,是經不起批評嗎?

昨晚,小傢伙無意間說到,他被老師安排到另外一個小組了,問他原因,他得意洋洋地說,"因為我表現得好啊"。事後,在和老師溝通後得知,因為擔心孩子長時間盯著一個方向,對眼睛不好,所以昨天只是一次正常的調換座位。

但在他的眼裡,只要是老師做的,都被認為是對他的表揚和獎勵;不僅如此,他也變的接受不起批評了。

奶奶說他拼圖沒有昨天拼的快,他生氣、耍賴;小朋友說他小氣,他難受、大哭、爸爸說他咳嗽厲害是因為糖吃多了,他極力辯解、大聲喊叫。總之,就是不能說他的不是!


孩子“要面子”的背後原因,是經不起批評嗎?

為什麼孩子越來越經不起批評了

1、3歲左右的的寶寶會變得敏感、脆弱,實則是正處於情感敏感期

兒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有過4個月的託班生活。剛上幾天,每次回來會跟我說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比如,今天沒有吃到餅乾、昨天一個小朋友笑話他哭了、老師說話聲音太大了、、、

但在事後的無意瞭解中,事實並沒有他說的嚴重:在每個人都吃到一塊餅乾的前提下,有的小朋友把剩下的也吃了、那個小朋友在他哭的時候,笑出聲來,是想安慰他、老師大聲是因為小朋友太多,有的聽不懂指令,需要不停地重複話語。

但此時,這些在成年人看來很正常的事情,確是撥動他們心中脆弱神經的一串串弦。


孩子“要面子”的背後原因,是經不起批評嗎?

2、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處處遷就,只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

孩子在嬰幼兒時,得到了家庭全部的愛和包容,而進入幼兒園這個小型社會後:需要社交、需要解決問題、需要更多的理解他人;但是他們剛從一個溫室之中走出來,沒有體驗付出,那如何去愛別人,包容別人呢?


孩子“要面子”的背後原因,是經不起批評嗎?

如何打破"我就是表現得好"的僵局

1、心態上面:家長切記,不要表現得過於焦慮,但也不能視若無睹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你不經意間的情緒發洩,通過他們與生俱來的創造性和模仿力,表現得淋漓盡致,優化、運用的恰到好處。如果他們吸收的是不好的習慣思維,那後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糾正,得不償失。

面對他們焦慮的心裡,我們更要坦然待之:可以先記下他(她)不能接受批評的點,觀察他(她)容易接受批評的方式,細化問題,逐步解決。

2、做好有效的溝通

心理學老師武志紅曾說"父母的權利越大,孩子抑鬱的可能越高",我們在溝通的時候要學會講究平等、公平,給孩子更多表達自我想法的機會,而不是暴力專橫。

在瞭解他的可接受點和方式後,可以選擇在孩子心情愉悅的時候、玩遊戲的時候、讀繪本的時候,適當地提及"批評"這個話題,讓他們大概瞭解:表揚的時候,是因為做的好;但批評的時候,不是做的不好,而是換種方式會做得更好!

做這些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隨時觀察小朋友的情緒變化,見好就收。我們雖是成年人,但也無法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可以控制情緒,特別是面對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傢伙們。


孩子“要面子”的背後原因,是經不起批評嗎?

3、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多見識,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我們不要低估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家長應學會放手,讓孩子增長見識的同時,拓寬社交圈。

在遊樂場,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為了玩具,起了爭執,家長會毫不猶豫地衝上去,要麼是搶過自家孩子的玩具,給別人玩,再來一句,"寶貝要學會分享哦"、要麼是指責其他小朋友不懂事,拖著孩子轉身離開。

熟不知,你的"及時出現"看似替他(她)擺平一切,實則,扼殺了他們溝通的熱情、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一次次的溝通、交流中他們能體會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他們所想所做。

孩子“要面子”的背後原因,是經不起批評嗎?

大人尚且無法做到“不要面子”,何況孩子正處於各種敏感期呢,找到背後的原因,分析問題,細心安撫,給孩子一個適當“發洩不滿”的機會,健康成長!


我是Amanda123小妖,樂於記錄、分享育兒路上小妙招的職場媽媽,希望我的文章能給您帶來啟發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