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日军擅长白刃战,结果被美军战场教做人

【话说军世】相比较于同时代的各国军队,旧日本军队对于白刃战的喜爱到了“畸形”的地步,主要是当时日军高层也认为要充分发挥武士道精神,白刃战是表现士兵勇气,打垮敌人心理的一种方式,在太平洋战场上遇到美军之前,这一招还挺有效,不过后来“画风”就变了。


日军擅长白刃战,结果被美军战场教做人


怕日军白刃战:美军白刃战炼成“脱缰哈士奇”

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战争准备,部队的士气和素质也并不算高,在真正与日军进行地面战斗之前,美军士兵的想法是,:日本士兵凶残成性,每个都是战斗素质极高的超人一样,军队士兵有未战先怯的情况,美军野开始重视白刃战,还准备了“大刀片儿”,好在战场上砍死这群日本人。


日军擅长白刃战,结果被美军战场教做人


不过很明显,美军确实不擅长玩“大刀片儿”,美军士兵们对于近战的配合十分不到位,相比较于冷兵器文化浓厚的亚洲地区,美国人真的不是很擅长,抡起“大刀片儿”的时候,多数士兵并没有凛凛的杀气,反而有点像“脱缰哈士奇”般欢快洒脱。


日军擅长白刃战,结果被美军战场教做人


于是乎,美军还是从他们最拿手的“枪文化”中着手,拼刺技术有练习,保证不吃大亏就行,毕竟在自动火力已经进化的年代,只要弹药充足,刺刀冲锋更多时候是勇气大于实力。

美军近战火力充足,日军白刃战被教做人

1、美军标配的汤姆逊冲锋枪以及BAR机枪在中近距离作战时,拥有日军无法企及的自动火力优势,口径达到11.43毫米的汤姆逊,配合半自动的“大八粒”M1加兰德,并不会出现火力“断档”的情况,再加上手枪的补充,使得日军在与美军拼刺的时候,几乎就相当于“端着刺刀对战拿着枪”的美军。


日军擅长白刃战,结果被美军战场教做人


2、在二战日军与美军的地面交锋时,多数情况下都是美军优势火力压着日军打,日军在极端情况下选择集体的刺刀冲锋,希望在近距离的情况下抵消美军重火力优势,但是靠近美军时发现,拼刺技术优势不算大,而美军自动和半自动火力依旧压着自己打。


日军擅长白刃战,结果被美军战场教做人


3、得益于美军战略布置和“跳岛战术”,比如说瓜岛战役等其他岛屿战役中,美军将日军撵如丛林,日军补给中断,当逼不得已向美军冲锋近战时,大多食物补给和弹药不足,饿到不行了,近战白刃战的能力也大幅削弱。

来自俊赫君的“话说”:

日军在侵略中国的前期时,确实表现出比较强的白刃战能力,这样的情况其实有特定的历史原因:

1、旧日本军队准备多年:早期日军老兵白刃战训练很多,战术动作基本功扎实,而当时的日本从儿童时代就重视拼刺、体力上的训练,这是当时的中国军队无法比拟的。


日军擅长白刃战,结果被美军战场教做人


2、中国军队的高素质兵员、补给、训练都严重缺乏:当时的中国士兵虽然身材比日本兵高大一些,但是大多因为补给不足而营养不良,肌肉力量和耐力都很缺乏,抗战前期和中期时,除了少数精锐部队外,多数部队的训练都并不完善,拼刺技术也并不重视,士兵牺牲多剩下的老兵少,许多士兵枪都打过几次,更不要说拼刺了。


日军擅长白刃战,结果被美军战场教做人


3、战场劣势造成早期中国军队白刃战不利:在当时抗日战场上,日军在火力上是占据优势的,中国军队不论是凭险据守还是主动进攻,都要面对日军炮火优势,尤其是防御阶段,伤亡惨重后被日军发起刺刀冲锋展开白刃战,这时是要吃很多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