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谁能通俗易懂地解释下土木堡之变的前因后果?

象牙山霸道总裁


土木堡之变中被俘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

一切都要从这个人身上开始,朱祁镇的爷爷明仁宗朱高炽在朱棣死后继位做皇帝,可惜只做了9个月就死了,只有47岁。

然后是朱祁镇的爸爸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做皇帝,做的时间也不长,只做了十年,并且他这个人爱玩蟋蟀,既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皇帝,也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好父亲,然后他也死了,只有38岁。

就轮到明英宗朱祁镇了做皇帝了,他只有8岁。

这之前,皇宫内大家忙的是养蟋蟀,少有人关心朱祁镇的教育,朱祁镇一直被王振带着。

那么现在好了,8岁的朱祁镇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权力,他有权为自己选择教师的,并且还无人可以违抗。

一个八岁的孩子想想也知道他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他喜欢可以带着他玩带着他闹的老师呗,那些鸿学巨儒的死板老头子不会入他的眼的。

王振成了天字第一教师。

王振,落第秀才,在外混无可混,自阉入宫,因为识字,在那些文盲太监宫女中倒显的出类拔萃。

曹操骂汉献帝说:“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朱祁镇就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家伙,见识有限的很。

王振呢?只是一个连个秀才也考不上的读书人,可见脑子之笨,智商之低。

这两个人偏偏惺惺相惜,战争交到他们手中,结果可想而知、

至于战争的另一方,瓦刺也先,因为生活所迫,一直在抢劫从来末停止。

不能冤枉也先,他也没有想到会有“土木堡”这种大胜,也先是小偷进了贪官家——撞大运了。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葭明通半瓶历史


土木堡之变的两个对手,瓦剌和大明,一个是血气方刚的壮年、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这是一个壮年与少年的硬碰硬,少年的明英宗被打得头破血流。但是,壮年的也先太师,也只是狂笑一时,旋即便遭遇了北京保卫战的惨败。

这场战争的起因就是钱,所以远到不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于是战后,大明还是大明,瓦剌还是瓦剌。然而,因为这场架打得太惨烈,所以瓦剌和大明遭遇了双输的结果。他们鹬蚌相争了,虽然谁得利不好说,但他俩肯定都是完败。

01.土木堡之变的两个对手:瓦剌和大明

解释瓦剌,就得先说大元之后的草原。大元和蒙古毕竟入主过中原,他们改变了中原,而中原也改变了他们。最深刻的改变,就是蒙古草原的诸部落开始有了法统意识。简单说,就是在谁当草原大可汗的问题上有了共识。大元之后,草原帝国的大可汗只能是黄金家族。别的部落分支,想都别想。但是,黄金家族毕竟人少,后来也没出几个英雄。于是,其他蒙古分支就要做大。

瓦剌,自称卫拉特,是广义蒙古的一支。所以,瓦剌连蒙古分支都算不上。但是,它就是做大做强了,建立了一个草原帝国。然而,瓦剌的头领也先,还是不能称大可汗、或草原皇帝,因为大可汗和皇帝只能是黄金家族。所以,也先是瓦剌帝国的太师,但事实上是一把手。也先野心勃勃、韬略满满,不仅统一北方草原而且征服了东北女真。所以,瓦剌之时的草原帝国,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

大明立国之初,算是武功卓著。但是,传到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之时,大明的武功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了。即便是想吹牛也没得吹。1427年,交趾叛乱、大明放弃交趾,于是由之前的十四个承宣布政使司变成了十三个,十三省也就是这么来的。自1439年到1448年,大明四次征伐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的叛乱。虽然取胜,但也是惨胜,空耗了国力。三杨内阁时期,大明的文官系统极为强势。而其原因就是杨荣、杨溥、杨士奇这三个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历任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时间足够长、门生足够多、人脉足够强,文官系统也就野蛮生长了。

1449年,23岁的明英宗朱祁镇亲政,立即就任用了大太监王振,以其专制朝堂。朱祁镇的目的,当然是打压野蛮生长的文官系统。文官系统肯定不会造反,而且理性上说,它是皇帝的绝对支柱力量。但是,人做事往往都是凭感觉、凭直觉、凭情绪的。你们一群文官那么强悍,我这个皇帝就只能躲在角落中了。所以,明英宗一定要重用太监,才能彰显皇帝权威。但是,皇帝要立威,光抓权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让人叹服的武功。所以,这个年轻气盛的少年天子,一定要在战争上搞事情。

一个是壮心不已的瓦剌,一个是少年豪迈的大明,两个对手一定要擦枪走火了。但是,这个火走实在是太大了点儿。

02.土木堡之变的两个目的:要钱和耀武

土木堡之变的起因是钱的问题。

太师也先主政瓦剌,但是还要向大明称臣朝贡。称臣朝拜是次要的,朝贡贸易才是主要的。原因是中原对草原的文明代差。在草原连个铁锅都是奢侈品,草原骑兵就是再彪悍也只能在大明面前低下高昂的头。瓦剌要用自己的战马,美其曰贡马,交换大明朝廷的各种回馈封赏。

每年冬天,瓦剌都要派遣使者贡马朝奉,起初的规模是五十人左右,大明按人数给予回馈封赏。在大明看来,这是是瓦剌的臣服;在瓦剌看来,这却是丰厚的买卖,一个讲政治、一个讲金钱。所以,讲利润的瓦剌当然想尽办法扩大朝贡规模,从五十人增加到两千多人。而且,朝贡的次数也越多越好,只要有可能,瓦剌巴不得天天朝贡。大明也知道瓦剌的目的,但是讲政治的大明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金钱不是关键、政治才是核心,维持边地稳定比啥都重要。

但是,到了明英宗亲政,就不行了。这个少年天子可不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年二月,瓦剌又派人朝贡,实际规模是2000余人,瓦剌却诈称3000人。大宦官王振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不允许瓦剌明目张胆地糊弄主子皇帝。于是,这一次朝贡,大明死活不装糊涂,就是按照实际的人数封赏,而且还把马价减去了五分之四。

这就是土木堡之变的背景起因。大明不糊涂、瓦剌没钱赚;大明很强势、瓦剌更强势。然后,大明和瓦剌就只能兵戎相见了。于是,也就有了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瓦剌干掉了大明20多万精锐和五十多位朝堂重臣,甚至俘虏明英宗、兵临北京城。这个结果很严重。但是,从上述的背景原因来看,瓦剌和大明都没想致对方于死地。

首先是瓦剌的目的:就是要钱。

太师也先肯定追慕成吉思汗和大蒙古国,但这只是情怀。作为一个雄主,他的理性分析告诉自己这是不可能的。一个原因是蒙古各部忠诚的是黄金家族,而不是他这个太师,所以草原尚需整合;另一个原因是大明真的强,人多、钱多、地方大,也先真没有吞下去的胃口;再一个原因就是变化得太快,年初还朝拜进贡,年底就要问鼎北京,也先的思想真心没准备。

所以,也先的当务之急就是钱,要钱。抓了大明皇帝,他并没有看到大明帝国在向他招手,而是看到了大明的银子在向他招手。所以,也先就是拿着明英宗这个人质,拼命向大明索要赎金。

第二是朱祁镇的目的:就是耀武。

他没打过仗,但是非要去打一场仗,而且要跟最狠的对手瓦剌打。朝廷百官一个接着一个的反对,而这个少年天子却固执己见、无动于衷。

仅仅就是大太监王振撺掇的吗?一定要搞清主次关系,太监是皇帝的奴才,而且是皇帝的私人奴才,而皇帝才是主子。皇帝有错误,大臣可以批评,但太监不能批评,就是错误也要执行。这就是奴才与臣子的区别。所以,正是因为朱祁镇想打仗,所以大太监王振才会推波助澜。

那朱祁镇为什么要打仗呢?

三杨之后,大明朝堂的文官系统野蛮生长,而且已经从朝廷长到了宫廷。这时候,大明皇帝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少年皇帝,自然有冲动的荷尔蒙支配,但是也有理性分析。朱祁镇就是要立威,要打一场大胜仗给朝廷百官看看自己是个什么皇帝。所以,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带走了半个朝廷,原因就是扬威战场得有观众。

所以,朱祁镇的目的是耀武草原,然后巩固自己的皇帝权威。这个大明皇帝真的没想把瓦剌怎么样,也没想把草原怎么样。揍一顿、打服了,然后咱们还是继续朝贡交流,大明要政治、瓦剌就朝拜,瓦剌要银子、大明就给钱,两国邦交也就如胶似漆了。

03.土木堡之变的同样后果:鹬蚌相争

土木堡之变后是北京保卫战,瓦剌不仅没能拿到更多的钱,而且彻底领教了中原大炮的厉害。于是,之后就只能躲在蒙古草原耀武扬威了。

经历大元入主中原,草原帝国确实建立了法统的共识。但是,草原的底层逻辑还是强者定章程,谁是雄主、谁能打胜仗、谁能抢掠多,谁就说了算。而北京保卫战,瓦剌损兵折将而回,也先这个草原雄主只能低下了高昂的头。

要彻底实现草原诸部的拥护,也先需要一直战场扬威,然后才能靠着自身的威信颠覆黄金家族的法统共识,最后取而代之。但是,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之后,大明和瓦剌算是彻底交恶了,即便表面和好,也是你提防我、我提防你。也先这位雄主,也就很难再有什么作为了。公元1453年,也先击败黄金家族的岱总汗、孛儿只斤·脱脱不花,自立为“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号“添元”。但是,也先因为没有更大的威信,所以随即遭遇诸部叛乱和部下刺杀,而后也先的瓦剌帝国分裂。

土木堡之变后的大明,又爆发了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再立。前有二十万精锐尽丧,再有朝堂连续跌宕,大明肯定是伤筋动骨了。

土木堡之变中,大批靖难老臣战死。朝廷上就少了这支勋贵力量。而得位不正、历史无光的明英宗朱祁镇,与官僚系统之间的猜疑越来越大。所以,太监力量迎来了快速生长的春天。大明的权力格局,就是皇帝、太监和大臣之间斗地主,简单说就是皇帝和太监联手斗大臣。君臣关系如此猜疑、权力格局如此混乱,那大明帝国就止不住地下坡路了。

所以,土木堡之变的后果就是大明与瓦剌鹬蚌相争,争来争去是同样的双输结果。


减水书生


前言

永乐时期,蒙古地区逐步形成了东、西两个政治势力,明朝人称东部为鞑靼,西部为瓦刺。

瓦刺首领脱欢兼并太平、把秃孛罗等部,统一了瓦刺,立黄金家族后裔脱脱不花为汗,自任太师,实掌大权,统一了漠北诸部。

明朝方面,明英宗年少即位,崇信太监王振专权。王振结党营,纵容其党羽贪赃枉法,私造大量铁制箭镞等武器,贩给瓦剌,谋取暴利。

明朝北边防御体系自洪武时期初步建立,经过永乐、洪熙、宣德几朝的大力经营,已经初具规模和系统。

但至正统年间,由于朝纲不振、权臣擅权、军政废弛,致使北边防御经营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北元诸部南下之心。从而为土木堡之变埋下了伏笔!

事先有阴谋——解密为何也先要攻打明朝?

正统十三年十二月,也先派使臣进京贡马。其中,属于脱脱不花汗的使臣号称有四百七十一名,实际上只有四百一十四名,也先使臣号称二千二百五十七名,实际止有一千三百五十八名,买卖回回号称有八百七十名,止有七百五十二名,加起来实际使臣数量共计二千五百二十四名,比号称的少了一千七十四名!

其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冒领赏赐。明朝政府查实以后,仅按照实际人数给其赏赐,结果这下惹怒了也先。

他借口明朝使臣到瓦剌时曾许嫁公主于其子,这次所进献的马匹乃是定亲之物,而明朝方面却既失信又赖婚,还侮辱了瓦剌使臣,随意克减岁赐,于是大举进攻明朝。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瓦刺兵分四路,拉开对明战争的序幕,土木堡之变即将开始

也先亲率所部进攻大同,阿刺知院率部进犯宣府(今河北宣化),围攻赤城脱脱不花率所部及兀良哈部众进攻辽东地区。

七月十一日,明朝大同右参将吴浩于猫儿庄(今山西阳高县北一带)迎战瓦剌,兵败战死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垒参将都督石亨四员将领各率兵1万赴阳和(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地区防御。

由于太监郭敬在其中作梗,致使明军大败。蒙古军人锐不可挡阿刺知院率军直抵宣府,向来以勇敢善战著称的宣府总兵官杨洪一筹莫展,坐以待毙。

宣府至居庸关一带的城堡守将多弃城逃跑,致使北元军队长刀直入,逼近居庸关。明军在抵御进攻甘州地区的北元军队时,也遭到了袭击。

明军一再战败的消息传至京师,震动了朝野。而太监王振却怂恿英宗亲征。

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率百官竭力劝阻,明英宗不听,终于七月十六日,率大军从北京仓促出发。亲征军的人数到底有多少,大概为二三十万,其号称的五十万应该是一个虚数,目的无非是为了大造声势。

朱祁镇出征的行军日期详细记载

  1. 十六日晚到达唐家岭(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
  2. 十七日,到达龙虎台(今北京市昌平区西龙虎台村)。
  3. 十九日,车驾过居庸关。
  4. 二十日,过榆林站。
  5. 二十一日,到达怀来城西。
  6. 二十二日,到达雷家站(今河北省怀来县东)。
  7. 二十三日,到达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县)。
  8. 二十四日,到达鸡鸣山(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
  9. 二十五日,到达万全峪(今河北省万全县一带)。
  10. 二十六日,到达怀安城西(今河北省怀安县)。
  11. 二十七日,到达天城西(今山西省天镇县)。
  12. 二十八日,到达阳和城南。到了以后,看到这里横尸遍野,众军恐慌万分。
  13. 二十九日,到达聚落驿(今山西省大同县聚乐堡)。
  14. 八月初一,大军到达大同。
  15. 初二英宗驻跸大同。

中国古代军事史的战略战术上来说,土木之役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之一。

土木堡为居庸关通往宣府、大同等地的重要驿站,这里向东距离怀来城仅五十里,向东北距离延庆州(今北京市延庆县)三十二里,向西距离保安州(今河北省涿鹿县)剿十五里。

王振以辎重车千余辆未到为理由,不肯进城,明军只好在土木堡驻扎。明军掘地两丈多深,也没有找到水,致使明军严重缺水,士气低落,极大的降低了战斗力。

此役明军死亡过半,大量辎重尽为也先掠夺,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等数人侥幸逃出。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土木堡之变,或称“土木之役”、“己巳之变”从中国古代军事史的战略战术上来说,土木之役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之一。

土木堡之变的兵力分析与作战计划

  • 从瓦剌方面看:
  1. 也先兵分四路,东路和西路从侧面出击,使明朝两臂受敌。
  2. 也先、阿剌知院率领两路中路军攻击大同、宣府,有进有退,诈降诱敌,加之瓦剌蓄谋已久。
  3. 蒙古骑兵素有游牧民族特有的机动灵活、变幻迅速的特长,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
  • 从明朝方面来看:
  1. 战前毫无准备,临时仓促迎战。
  2. 指挥官又为无才无能的太监,边防守将又多消极应敌,或固城自守,或弃城逃跑。
  3. 在与瓦剌军队的对战中,疲于奔命,辗转反复一再贻误战机,招致最终的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土木堡之变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中国北方游牧社会对中原农耕社会存在天然的依赖性,经济上的互补和联系不会因政治隔绝而中断,而且往往是游牧民族采取主动,迫使农耕民族接受与其发生经济上的往来。

土木之变就是游牧民族使用武力强迫农耕民族与其保持贸易往来、互通有无的一次典型事例。在明代,北方草原地区的畜牧业经济始终无法满足蒙古诸部的生产生活需求,因此,不断加强与中原地区的贡市关系便成为整个蒙古族的共同要求。

但是明朝却始终把通贡互市视为维护其北边防御、“羁縻”蒙古的一种手段。

正如《明世宗实录》所记:

“国家初与虏为市,本为羁縻之术。”

因此,明朝一方面允许明蒙双方通贡互市,贸易往来,一方面又对贸易的规模、使臣的往来设置种种沿革的限制。

其次,从政治上来说,也先暂时统一蒙古诸部以后,企图进一步重建“大元一统天下”。也先常常将明朝称为“南朝”,而以“北朝”自称,意图与明朝争夺天下。因此,其南下进攻明朝也是蓄谋己久。


晓史马车夫


土木堡之变是由自我膨胀至极的大太监王振导演的一场差点断送明王朝的活报剧。

王振,河北蔚县人,曾考取过秀才(也有说是举人),初通文墨,能说会道。也许是科举之路太过艰难,王振选择了走条捷径,自阉入宫,服伺东宫太子朱祁镇。1435年朱瞻基死,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即英宗皇帝。王振随驾,但受太皇太后张氏和阁臣“三杨”压制,不敢炸刺。

随着太皇太后及“三杨“,死的死,老的老。皇帝年少,被王振哄的团团转。王振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偷掉太祖立于朝堂上的那块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铁牌。把大明王朝的控制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不但朝廷上尽是其死党亲信,就是边关要塞,他也派他的太监“儿孙们”镇守。

蒙古人被永乐大帝赶到漠北后,经过几十年的兼并融合,其中瓦喇部渐渐取得统治地位,对明朝北部边疆构成威胁。

原来明廷为安抚蒙古人,每年蒙古人向明朝贡马,明廷会给予高于马价值的赏赐。等到王振掌权,蒙古人行贿王振,得到的赏赐越加丰厚,蒙人的贡马规模也就越来越大。

到了1499年,蒙古人组织了近三千人的贡马队伍,于二月来到京师。

也不知道王振那根筋搭错了,不但克扣赏赐,马也是按价值的五分之一做价给钱,这个举动激怒了蒙古人。

瓦喇便发四路大军攻明,太师也先亲率主力攻击大同。大同主将是王振亲信太监郭敬,结果让也先打了个稀里哗啦。

王振在京城接到边关如雪般告急文书‘,极力撺掇朱祁镇御驾亲征,年轻气盛的皇帝和自我膨胀至极太监王振,根本不听众大臣的规劝,匆忙拼凑了二十多万部队(对外号称五十万),在备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草率出征。

一四九九年七月,王振趾高气扬的率领着由皇帝及诸多王公大臣组成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往西北方向开拔了。此时正值伏天,气候炎热,阴雨绵绵,加上后勤供给不足。虽英宗王振自信满满,可士气渐渐低落下来。

部队好不容易走到大同(其实是瓦喇故意引诱明军,以期伏击歼灭),到大同后,王振听太监郭敬报告,瓦喇兵如何凶悍,明军死伤如何惨重。他害怕了,又慌忙下令班师回撤。

本刻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回长城以内,可王振又嘚瑟起来,下令大军绕走蔚州,借天子车驾好在乡亲们面前显摆显摆。走着走着,王振一想,不行!几十万大军把自家的庄稼糟蹋咋整?又下令原路返回,改走宣府奔居庸关。这一折腾给了瓦喇兵追击的时间。走到土木堡他下令宿营。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道,此地距居庸关不过三四十里,进了关就安全了,既是蒙古大军赶来,明军也可据险而守。王振大怒,把邝埜弄到毒太阳底晒了半天。

王振想的挺好,晚上在土木堡好好睡一晚,明早起兵进居庸关。可早晨一睁眼,也先率大军早把土木堡围了。

时值八月,酷热难挡,士兵饥渴难耐,但土木堡地势很高,士兵们挖了几丈深也没挖出水来。土木堡城南十里有条小河,也先网开南面不围,假意和明军谈判。王振不知是计,下令移营,渴的嗓子眼冒烟的明军士兵,见了水不打自乱。这时埋伏在四周的瓦喇兵冲杀出来。

结果可想而知,皇帝被俘,王公大臣死五十多人,明军已乎全军覆没,王振被愤怒的士兵打死(樊忠抢大铁锤砸烂了王振的脑袋)。

土木堡之战,皇帝被敌人擒获,明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堂一片混乱,多数大臣主张迁都避敌,毕竟南京还有一套班子。侍郎于谦力排众议,坚守拒敌,并采取果断措施,扶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继位(断了瓦喇人对明朝最大的要挟),是为景泰皇帝。于谦任兵部尚书,全力组织军民守城抗敌。于谦率京城军民打退了瓦喇兵,使大明王朝没有重演“靖康之难”的悲剧。

一年以后,瓦喇人把己经没有利用价值的朱祁镇无条件送回。朱祁钰把哥哥安排在南宫,尊为太上皇(据我所知,哥哥做太上皇的仅此一例),朱祁钰对哥哥不放心,封闭南宫。

七年后,朱祁镇在大将石亨;大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下,复辟成功。改元天顺。朱祁钰在睡梦中被赶下皇帝宝座,不长时间抑郁而终。

夺权后的朱祁镇,立即处死了挽大明于即溃的于谦!毁景泰陵,杀其姬妾,不准弟弟进皇陵。并为王振平了反。

土木堡之变虽不象安史之乱那样,打断了李唐王朝的脊梁。但大明王朝经此打击元气大伤。






沧州老夫子


土木堡之变,太监干政的恶果。

公元1449年六月,由于明朝没有能够满足瓦剌的无理要求,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入侵明朝,攻陷明朝很多地方。

当时大太监王振把持朝政,王振极力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群臣劝阻无效,明英宗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

王振不懂军事,军政事务却是王振一个人说了算,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心慌乱。

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不明真象,以为瓦剌害怕强明军,下令追击,后听说前方惨败,则又惊慌撤退。

这时的王振仍不顾军情紧急,还在想着抬高自己,退兵时王振欲让明英宗经过其家乡蔚州,显示自己的威风。后来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所以多次改变行军路线,导致士兵疲惫不堪。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

1449年8月13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紧逼明军,明军溃不成军,愤怒的明军杀死了王振,但已经无力回天,明军惨败,文武大臣死伤无数,明英宗本人也做了俘虏。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精锐军队损失殆尽,文武大臣死伤甚众。

大臣于谦立朱祁玉为帝,打退瓦剌的进攻,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后明英宗返回明朝,发动夺门之变,重新获得帝位,杀死以于谦为首的大批大臣。

经过两次事变,明朝损失了大批人才精英,明朝军事顶峰已成过去。

边防政策由积极进攻转变为被动防守,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九边防御体系。





知无为而有益


土木堡兵败的罪魁祸首真的是王振?

一般传统史学观点如《明史》、《明实录》都认为此战大败的原因是由于太监王振干政所导致的,明英宗受到奸人王振蒙蔽,才酿成天子被俘虏,全军覆没的惨剧。

而王振是何人?明英宗的曾祖父明成祖在位时便净身入宫,历宦三朝,又自小作为明英宗太子伴读,深得太子信赖。王振干政一定程度是是存在的,如打压文官集团、残害文武官员、陷害名将于谦,但是,一个太监能得宠到随便改变由兵部决定的行军路线?

王振所代表的基本上都是明英宗自身意志,也就有了明英宗夺门之变后对王振召魂平反。

所以我认为,王振固然有很大的责任,古人讲究为尊者讳,所以将所有原因归咎于王振,而一个太监究竟真的是能做到挟天子出征,还是为天子背锅呢?

明英宗意气风发,想要如汉武那般开疆拓土,可京城中含着荣华富贵的年轻人又怎么会明白战争不是儿戏,或战或走举棋不定不说,以疲惫之师居然正面硬撼北方铁骑,回京时居然又临时改道,这些都是英宗所为,倘若少耽误几日,明朝精锐会否不尽失于此战役?


土木堡之变的起因

蒙古族瓦剌部落向明朝贡马邀赏,宦官王振不愿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遂于同年七月,分四路兵马骚扰明朝。

而二十三岁的明英宗也同样想要建立功业,加上王振的耳边风,明英宗随即率兵北上亲征。


土木堡之变造成的后果

  • 军事上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北京保卫战,明朝三大营精锐尽失,幸得于谦用兵入神力挽狂澜,才免都城沦陷 ,北京后方的河北山西才不至于生灵涂炭。
  • 政治上导致了后来的夺门之变,明英宗回归之后皇位争夺导致政局混乱,明朝土木堡之变导致了大明开国武将家族和靖难武勋新贵全部死光,同时以于谦为代表的文臣开始掌控军权,文贵武贱的局面开始形成。

蝉鸣七月


“土木堡之变”,不仅导致京营主力和功勋、武将集团出现严重断层,就连明英宗自己也沦为了瓦剌俘虏,更严重的是,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正在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此战之后开始逐步走向衰弱,因而“土木堡之变”也被认为是明朝中衰的标志性事件。那么,“土木堡之变”为何会发生,它到底对明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原因:明成祖五征漠北打破草原均衡,明宣宗策略失误埋下巨患

“土木堡之变”的爆发,可以说与明成祖朱棣至明宣宗朱瞻基期间的施政策略密不可分,正是由于明成祖五征漠北打破了草原的势力均衡,而仁宣年间的战略收缩直接给了瓦剌一统草原机会,明宣宗对内廷的调整则给了王振干政的可能。

1、明成祖五征漠北打破草原均衡。明朝洪武年间,为了彻底消灭退往草原的北元势力,朱元璋曾多次发动北伐,并最终于捕鱼儿海之战彻底击溃北元主力,此后黄金家族开始逐步丧失对草原的统治,而北方草原逐渐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大势力,为了争夺草原,他们之间彼此争斗不断,虽然奉黄金家族后裔的鞑靼占据一定优势,但也无力彻底消灭瓦剌。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由于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死明朝使臣郭骥,明成祖一怒之下令丘福率军十万讨伐鞑靼,结果全军覆没。为了彻底解决北部边患,明成祖朱棣分别于永乐八年(1410年)、永乐十二年(1414年)、永乐二十年(1422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先后五次亲征蒙古,而除了第二次对瓦剌实施打击之外,其余四次均已鞑靼为主,历经明成祖的多次打击,鞑靼实力大损,原本势力均衡的草原局势就此被打破。

2、仁宣年间战略收缩导致瓦剌崛起。明成祖朱棣最终倒在了第五次北伐回师途中,而他的继任者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鉴于明成祖时期连年对外用兵,国力损耗极大,再加上鞑靼屡遭打击之后北方边患已经得到一定缓解,因而对于北方草原开始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明朝的战略收缩,再加上鞑靼的衰弱,于是瓦剌部顺宁王马哈木之子脱欢先是攻杀了鞑靼太师阿鲁台,又杀死瓦剌部贤义、安乐两王,一统瓦剌各部,并奉孛儿只斤·脱脱不花为汗,瓦剌开始崛起。不过,瓦剌虽然崛起,但它此前不过是黄金家族的姻亲,并没有足以号令整个蒙古草原的威望,于是瓦剌又通过攻打察合台汗国,击败并强娶了卫思汗的妹妹哈尼木公主,从而使得瓦剌也拥有了可以号令草原的黄金家族血统,最终一统蒙古草原。

△宣德九年(1434年)时瓦剌已经统一草原

3、明宣宗对内廷调整导致宦官干政。明朝建立之后,太祖朱元璋汲取前朝教训后,对宦官限制极为严格,包括不许宦官识字。然而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他为了让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文件,成为连接皇帝和内阁之间的桥梁,于宣德元年(1426年)设立“内书堂”教授宦官读书,之后又设立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协助自己处理公务,其中秉笔太监负责代替皇帝行“批红”之权,而掌印太监则负责最终的审核盖印。虽然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宦官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但他的这种做法无疑给了宦官干政的可能性,而且宦官一旦大肆干政,完全可以利用皇权对外廷形成压制,明英宗时期的王振专权便是典型恶果。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之后,早期内廷有太皇太后张氏坐镇,外有“三杨”辅政,倒也一定程度延续了“仁宣之治”,但随着张太后和三杨的先后去世,深受朱祁镇宠信的王振开始擅权专政,而已经崛起的瓦剌也在积极谋求南下,土木堡之变的大幕就此拉开。

过程:瓦剌南下明英宗率军亲征,王振连犯五个错误明军惨败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太师也先(脱欢之子)率军南下,兵分四路大举犯边,明朝边军初战不利,尤其是大同一路损失惨重,“塞外城堡,所至陷没”。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之下,不顾大臣劝阻,任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抽调包括京营在内的50万大军(实际20万左右)开始御驾亲征。

按理来说,明朝此时立国不过八十余年,距离朱棣五征蒙古更是仅仅过去了25年,明军的战斗力虽有下降,却也不至于不堪一用。明军之所以会惨遭战败,正应了那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王振连续犯下的五个错误,直接将明军带上了绝路。

错误之一:固执北上。同年八月一日,明军抵达大同,也先见明军势大,遂收拢军队后撤,意图将明军诱入草原,从而发挥自己的骑兵优势,伺机歼灭明军。得知也先撤军,文臣武将接连劝说明英宗返回京城,然而王振却认为也先这是畏惧明朝王师,因此坚持命令大军北上。

错误之二:匆忙撤退。在王振的指挥下,明军只得继续北上,先头部队很快与也先大军遭遇,以步兵为主的明军与也先骑兵野战,结果可想而知,旋即遭遇大败。王振得知前线战败后,在军队足有也先数倍的情况下,竟然又产生了畏敌之心,慌忙下令军队撤退,并以三万骑兵殿后。由于明军兵力仍然庞大,且有三万骑兵殿后,也先虽然不愿放过明军,却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得远远缀在明军之后以待良机。

错误之三:屡变路线。眼看大军离开了边关,而也先又未展开追击,王振便又产生了轻敌思想,突发奇想的请求大军回返时经过自己老家蔚州“驾幸其第”,也来个“衣锦还乡”。于是,大军便未按照“宣府-居庸关”原路返回,而是向南过蔚州从紫荆关入关。然而,向南行进了一段之后,王振又担心大军路过会踩坏自家的田园庄家,便又率领大军北返按照原路返回,结果由于这段绕行,导致士兵疲惫不堪。

错误之四:驻军险地。大军抵达宣府之后,瓦剌大军便再度追了上来,并将殿后的三万明军起兵“杀掠殆尽”,突然的惨败导致原本有序撤退的明军开始极为狼狈的向居庸关逃窜。八月十三,大军逃至土木堡,而瓦剌起兵则紧紧咬着明军也来到了土木堡外围。兵部尚书尚书邝埜表示也先骑兵行军速度极快,土木堡虽然地势较高,但无泉缺水,不利于大军驻扎,建议大军加紧行军,尽快返回居庸关,进入关内后再做修整。但王振见明军一路疾行早已疲惫不堪,而自己也累得快散架了,加之土木堡距离居庸关并不远,于是予以拒绝,令大军在土木堡修整。

错误之五:自乱阵脚。明军虽然身处险地,但却占据了地利,也先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便趁机占据了土木堡之南十五里的河流,断绝了明军水源。饥渴难耐的明军挖井两丈仍无用水,派兵前去取水却被瓦剌军所阻,大军只好忍饥挨饿稍作休整。次日,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率军撤离麻痹明军。明英宗未做怀疑,遣曹鼐起草诏书,与瓦剌议和。而王振更是不待敌军走远,便下令大军移营取水,大军移动之时,饥渴难耐的士兵随即一哄而起奔向河边,大军随即乱作一团。眼看明军自己乱了阵脚,也先立即命令大军发动进攻,明军仓促迎战之下立即陷入溃败。

经此一役,二十余万明军大军死伤过半,明英宗被俘,王振被英宗护卫将军樊忠一怒之下用铁锤砸死,包括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兵部尚书邝埜等在内的勋亲大臣死伤数十人,损失马匹二十万匹,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

死于土木堡之变的文武大臣包括: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护卫将军樊忠、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寺少卿刘容、尚宝少卿凌铸、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祐、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塘、郑瑄,大理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等。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文选郎中李贤等数人侥幸逃出。

影响:对明朝未来走向影响深远,大明王朝由此开始中衰

“土木堡之变”后,虽然在于谦等大臣的谋划之下,明朝最终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使得瓦剌趁虚而入的企图彻底瓦解,再加上瓦剌此后迅速陷入内乱衰落,明朝北疆威胁暂时解除。但“土木堡之变”对明朝的未来走向影响却极为深远,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武将功勋断层,文官强势崛起。历代王朝以来,随着战事的不断减少,文官逐步崛起最终压制武将的历史走向均不可逆转,但这个过程往往是循序渐进的,而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爆发无疑加速了这个过程。明初的武将、功勋集团本就因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两次洗牌而损失惨重,而“土木堡之变”却直接导致靖难功勋武将集团出现了断层,再加上于谦等大臣在北京保卫战中表现优秀,明朝的文官集团自此开始迅速崛起,而武将、功勋集团则就此失去了对朝政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中期以后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进而对皇权形成极大压制,导致皇帝只能通过宦官来制约外廷,这不仅导致明朝中期以后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对立,且直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阉党和文官集团党争现象的出现。

2、战略重心北移,倭患逐步加剧。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明朝的战略重心北移便已经成为了定局,但这个过程仍然是缓慢而长期的,然而随着“土木堡之变”的爆发,作为精锐主力的京营损失殆尽,为了确保京城的安全,于谦不得不从河南、山东等地抽调军队充实京防。北京保卫战之后,为了防止京城再度遭受威胁,明朝的战略重心北移开始迅速加剧,例如于谦对京营编制进行改革,于三大营选出精锐十万组建十团营,后增至十二团营。之后又于弘治年间在北部边防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即九边重镇。战略重心的北移,间接导致了南方内地和沿海卫所的崩溃开始加速,进而导致了明朝中期以来南方倭患的产生。

△夺门之变

3、朝廷接连动荡,朝政日渐荒废。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也先本想利用他皇帝的身份撬开明朝防线,但明廷方面于谦等人却立即拥立郕王朱祁钰继位,是为明代宗。之后,明英宗虽然返回京城,但却被囚于南宫长达七年,而明代宗在皇位稳固之后,为了改立太子,不惜屈尊收买官员。后明代宗朱祁钰于景泰八年(1457年)身患重病,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而重登大宝的朱祁镇则又杀了于谦等人。之后,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大权在握,曹吉祥、石亨专横跋扈、培植党羽,弄得朝政一片乌烟瘴气,之后又发生了“曹石之变”。一连串的变故,导致朝政被荒废十余年,而民间的土地兼并等也开始泛滥,直接加剧了明中期的朝廷动荡。

4、全面战略收缩,经略辽东失败。虽然明朝自“仁宣年间”便开始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但当时明朝仍然具有对外打击能力,而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军事思想开始变得更为保守,再加上战马等军备的大量损失,明朝开始逐步由战略防御转入被动防御,进而失去了对外打击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明朝的战略收缩,直接导致朵颜三卫最终占据了大宁地区,并活跃于整个漠南,而朵颜三卫的时叛时附,更是直接影响了明朝对辽东的经略,使得明朝对辽东的控制开始变得越来越弱。这种战略收缩不仅使得明朝中后期屡遭蒙古南下侵扰,更是间接导致了明朝经略辽东的全面失败,进而导致了明末时期后金于辽东的崛起。

5、皇帝再难出宫,不解民间疾苦。皇帝被俘本就是一个王朝极为耻辱的事件,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此后明朝皇帝便被牢牢的锁在了紫禁城里,只要皇帝有外出的想法,立即便会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指责反对。皇帝难出皇宫,直接导致皇帝难以得知民间疾苦,而只能通过外臣或厂卫来间接获知,而皇帝与外廷关系本就紧张,厂卫又忙于和外廷对抗,因而皇帝与民间的联系几乎等于完全断绝。对于帝国的最高决策者来说,不解民间疾苦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民怨四起。皇帝难出皇宫,一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多有奇葩皇帝出现,二来则导致了明朝中后期农民起义极为频繁。

如上所述,“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不仅仅是导致明朝差点夭折,更是对明朝未来的走向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直接导致明王朝在历经短暂崛起之后,便就此转入了无法逆转的衰弱之中。


香茗史馆


《大明风华》播出不久,张艺兴所扮演的朱祁镇可谓是让人又爱又恨。看了电视剧的改编人们不免怀疑,他所经历的土木堡之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且听我细细道来。

土木堡之变正是指朱祁镇继位第十四年(即明朝正统十四年),其北征瓦剌被俘的一件事。土木堡之变不仅使皇帝被俘,皇室颜面扫地,还战死了他的曾爷爷朱棣留下来的五十万大军,导致了明朝的权力断层。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明军的对手—瓦剌。可能瓦剌你不太熟悉,但是你一定知道元朝的蒙古军队。明朝兴起后,蒙古人退回大漠,北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此次争端不休。永乐年间,瓦剌佯装与明朝交好,对明称臣,一同削弱了鞑靼的势力。这样,瓦剌一家独大,野心勃勃。直到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师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却多报1000人,目的是向明朝中央邀赏,由于危害了宦官王振的利益,他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这样就引起了事端。

瓦剌首领率领各部分为四路向内地侵扰,明朝将领率军队万人进行还击。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皇帝都十分有气节,有“天子守国门”之气概。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要知道,皇帝亲征就必须找一个可靠的人留守京城,故而,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带领约25万大军(号称50万)从北京出发。

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皇帝身边的王振专断,不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甚至为了自己的颜面,改变大军行进的方向。导致慌不择路,皇帝率领的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而瓦剌军紧追不舍。由于土木堡地高缺水,瓦剌控制着水源。明朝军队不战而败,导致五十余名随行出征的文官武将战死,王振也在这场战争中死去,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国不可一日无君,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在兵部侍郎于谦和孙太后支持下,即位为帝,尊奉明英宗为太上皇。直到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发生夺门之变,当然,这是后话了。


历史小仕女


土木堡之变原因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正统十四年六月,明朝的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

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

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

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土木之变只是一场战役的失利,明朝当时正处“全盛之天下”,各方面实力远在瓦剌之上。

土木堡之变过程

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成国公朱勇为大将军,但在王振面前皆膝行而前;户部尚书王佐请帝回军,王振就命其跪在草丛里,直到天黑才能起来。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

1449年7月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1449年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

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449年8月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土木堡地势高,无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有河,被瓦剌军占据,将士饥渴难耐,挖井二丈仍无水。隔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明英宗不疑有诈,遣曹鼐起草诏书。王振下令移营就水,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

明军只得仓促应战,瓦刺伏兵四起,明军溃败。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埜,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皆战死。

明英宗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

土木堡之变后果

此一战役,明军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文武官员亦死伤数十人,损失马匹二十万头,衣甲器械辎重损失无数。

在土木堡之变死难的群臣中,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寺少卿刘容、尚宝少卿凌铸、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祐、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塘、郑瑄、大理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等五十二人皆死于混战之中。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强盛的大明朝由盛转衰,中国进入了明朝中期阶段。





大鱼楼阁


说到这个土木堡之变呢,其历史影响尤其深远,特别是对于明朝来说,土木堡之变让明朝瞬间由盛转衰,再也无力镇压游牧民族势力的发展,也算是最终导致了满清入关,汉人王朝的总结。

什么是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战役发生在明朝正统年间,明英宗御驾亲征,带领50万明军主力攻打瓦剌的事情。而这场战争最终以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虏作为终结。

土木堡战役的产生原因

首先呢,是瓦剌依靠依附在明朝之下,实力逐渐壮大。吞并了草原上不少的部落,到了也先成为瓦剌首领的时候,漠北基本是被瓦剌统一了,而这个瓦剌统一之后呢就开始膨胀和骄傲了,没事就喜欢骚扰一下明朝的边境,并且,十分爱贪小便宜,为了多得到一点明朝的赏赐,每年来京城进贡战马的团队就由原来的数百人发展到两三千人,这就不能忍了,你一个游牧民族不是把我大明王朝当冤大头么,所以,在明英宗十四年的时候,宦官王振就没有满足他们的赏赐要求。这让瓦剌十分的不满,转头回家就准备和明朝干战了。


而明朝这边呢,由于太皇太后的病死和老一辈脱离权力中心,让一个叫王振的宦官是独揽大权,干涉朝政。在瓦剌回去鼓捣军队攻打明朝边境之后,他就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彰显我大明风采,而明英宗呢,那是其他人怎么也劝不住。就这样,带领着当时明朝的精锐三大营50万大军,六部九卿所有文武大臣,浩浩荡荡的去打瓦剌了。

而一个太监王振又怎么会知道领兵打战呢,指挥混乱,独断专行。最终落入了瓦剌的埋伏圈,损失惨重,而此时,他撤退还不果断,本来想着能带着明英往自己的家乡走一走,来显摆一下自己的威风,可是又怕军队过境坏了他家的田地。带着大军左走一趟右走一趟的。最终是被瓦剌全数歼灭,皇帝还给俘虏了。

土木堡战役带来的后果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明朝实力的迅速衰败,这次战役基本上是让明朝老中青三代武将全灭,出现了武将的断层。而朱棣留给明朝的三大营主力全灭,积攒下来的火器装备损失殆尽。使得明朝从主动进攻转向了被动防御的国策。无力镇压游牧民族的后果就是任其发展,最终自取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