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每天都处在一种极度的内耗当中,焦虑抑郁时时折磨着我,我该如何走出内耗,获得重生?

25825you


我来说说,按照我的理论,人生主要有五个方面容易出现问题:生理疾病和无法好转,难以解决的心理困扰或疾病,信仰缺失和人格障碍导致,人际不和谐以及情感不美好,个体价值未实现或者遇到难题。

焦虑是除了分裂之外,其他所有问题和疾病都能够伴随的负面情绪,焦虑症是随着问题及疾病的程度而成正比发展的负面情绪累积的结果,而且还会反向产生器质性的生理疾病。所有的长期焦虑者和焦虑症患者,全部都有神经衰弱,植物神经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衍生性失眠症状,潜伏性躁郁症状,有些人甚至患上肿瘤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根据我研究,焦虑障碍是一种认知能力欠缺,也是对认知过程中的难点无法突破,还是被认知顶层的天花板阻挡的状况。焦虑症的根源有以下各类: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焦虑,生存焦虑,发展焦虑,人际关系焦虑,情感焦虑等等。

我们看到很多已经到达人生巅峰的人出现巨大失误出了昏招导致事业大厦坍塌,或者由于品质弱点人设崩塌,或者由于更大力量的压迫而躲避等等,都是因为发展趋势中没有注意完善预防机制,他们只是一味大力发展,而留下很多弊端,最后很可能白忙一场。据我所知,这些大佬们,基本上都有焦虑障碍。如果欲望超越了能力,责任越大,压力越大,焦虑程度也会较高。相对于有些普通人来说,也是面临同样的状况,不论你多穷困或多有钱,只要是不能解决的严重涉及生存发展的困难,都会导致同等级别的焦虑情绪或症状。

解决焦虑情绪的方式主要有一般人人喜欢的美食K歌跳舞去旅游或集思广益智慧搜寻等等。要解决焦虑症的疾病就需要首先测评属于什么程度和类别,有哪些并发的生理或心理疾病,有没有精神问题等等。确定了有哪些疾病共生再找原因,所有的疾病要找原因那都是很简单的事情。难点在于用哪些治疗方法能尽快有效。镇静类药物对于焦虑症发作期是很有效的,但你总不能一直沉睡不醒吧。根据我了解,醒来后问题会随时间的流逝越来越严重。因此,药物不能解决焦虑的根源问题。想要治疗好,心理工作者必须帮助解决患者的致病问题。而几乎所有的致病问题往往都不是药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能够解决的。这需要超越心理疾病范围,扩大到其他很多的关于社会各类学问等范围,还包括心理从业者的个人实践经验总结等等,甚至于,我们要了解360行的所有细节。

希望每个有困扰或疾病的处于黑暗空间的人,都能遇到一盏明灯,准确指引前行的方向。



看到题目总结出一句话:闲的!

并不是批评指责和抬杠,是有亲身经历。以前有段时间,我非常的焦虑,就感觉白天精神恍惚,工作也没办法集中精力干好,回到家,想要看看书什么的也静不下来心。就想看看手机,刷刷视频,但是就连刷视频也没办法专心。等到睡觉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最后连觉也睡不好。如此恶性循环。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再这样混下去,人生就要完蛋了。

于是,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强制自己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1、为什么焦虑?

焦虑在很多时候是伴随着抑郁的,因为人处在焦虑之中,没有办法客观的审视自己面临的困境到底有多难,觉得自己无法从困境中走出来,这时候就会产生抑郁。

那么第一件事就是,想清楚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焦虑。

首先,我拿出一支笔,一张白纸,写下脑子里所有能想到的焦虑的事情。将每一件事情具体化。

比如,我当时第一焦虑的是我是独生女。因为父母生我比较晚,等我成年他们年岁已经很大了。也就是说我一成年,面临的就是要快速赡养父母的重担。而我自己的工作事业都没有起色。另一方面,说来可笑,我当时很怕死。为啥呢,因为我死了他们怎么办呢。是不是。这件事那段时间都困扰着我,让我坐立不安。我会很容易就想到这个问题,但是无解嘛。

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就有起色,而生死又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所以很痛苦。

但是,当我把这件焦虑的事情写到白纸上的时候,我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2、罗列自己在这件事上的优势条件

写上去之后,我就像是解题一样,开始在下面写解决的办法。

第一,罗列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优势条件,于是我写到:

1)父母:虽然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来说,身体还健康,我还有一段时间的缓冲准备;

2)工作:虽然小地方工资低,升职加薪都遥遥无期,但是好在工作量少,工作时间短,这样可以利用下班和其他空闲时间探索自己的副业,这样既拓展了自己的工作宽度,也增加自己的收入;

你看,仅仅是写了这么两条,我就发现自己的焦虑感减轻了许多,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焦虑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一团乱麻,觉得有好多事情都混乱的堆积在一起。这时候,我们就要从这一堆乱麻中分辨出,我们到底是在为什么事情焦虑,并且将它写下来。

写下来之后,先写出在这件事情上,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这样让自己更加有信心去解决问题。

当我们罗列出自己解决这件事情所占据的优势条件之后,就可以想一想具体的解决办法了。

3、罗列能够想到的所以解决办法

在解决独自赡养父母的焦虑问题上,我给自己列下了几个可行的办法:

1)对父母多关心,比如以往在生活饮食上不注意的地方,我尽量帮助他们注意,比如不吃隔夜菜,不买廉价的食品等等,对父母多陪伴,让他们心情愉快,这样的好处是,尽量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父母身体健康,其实就是给子女们帮大忙了。

2)认识赚钱的重要性,在物价高涨的社会,钱作为生存的根本,要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在我以前的观念里,觉得钱够用就可以了。这个够用就是说,只要日常开销够了就行了。但是这样很危险,没有资产和储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没有抗风险的能力的。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赚钱。比如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我开始自己的第二职业的摸索。我做过很多尝试。现在的副业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这些都需自己去尝试。

3)马上去做,任何事情,不要头天想起千条路,第二天早上起来走原路。有想法一定要去做。

可能一开始,我们没办法一下子就走出一条星光大道。但是只有不停的去尝试,一小步一小步去尝试,才可能走出重围。

不然,一切说辞都是白搭。

怎样才可以不焦虑?

发现事情是可以解决的,就不焦虑。我们以为自己没办法解决问题才产生的焦虑。

能够解决也就不存在焦虑了。

所以,面对焦虑,真的没有什么不得了的解决办法,也不必去看那些什么鸡汤。所有的一切都不如自己迈出去那一步。


余小满


重生,遇事往好地方想,要学会知足者常乐,想上进的时候,要去和比你强的比,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去面对,想还有很多不如我们的呢,要是没钱,或者负债累累,要想我还有健康的身体,要想办法去争取,多读书,看经典,时间久了,你会感觉很充实,内心充满了阳光,我小时候母亲去逝,父亲严重的重男轻女,经历了父亲和弟弟的暴力7年,结婚以后,又遭到婚姻坎坷,前后经历了30年家庭暴力,生不如死,最后抑郁成疾,精神和身体都千穿百孔差点疯了,还得了癌症,手术,化疗,放疗,外债累累,没有管,最后离婚了,身边的人,除了嘲笑讽刺辱骂,怎么办,自己想办法从精神上走出来,经常看佛经,圣贤书,充实自己,现在癌症好了,精神也好了,我现在还外债累累,连房子都是租的,孩子在打工,帮我还债呢,人生无常,过好每一天,不白来一回,我身边的人经常遇到不开心的事,都来找我开导,我把我经历的事,随便说一下,她们感觉老震惊了,我问问她们,我说的你们经历了吗,他们都说没有,我说,你要是遇到这样的事,还不话了,我说,那你看我,看淡了就好了,他们马上都乐了,个人体会


妙真613


佛系,放下,断舍离,实在还不知道如何做,每周一三五去医院急诊,二四六去火葬场,偶尔去公安局门口逛逛。人活着没啥事,唯有活着最重要,改不了天气,换不了地,想学习技术,就学技术。想玩点乐器就玩乐器。没什么放不下的,如果你病了,大家都难过过,如果你到了,估计就你自己难过,帮不了别人,还觉得自己拖累他人。放下才是人生!


岐黄医道


有人曾经戏称:抑郁都是‘闲’出来的。其实细想也有一定的道理。你见过哪个汗滴禾下土的农民患抑郁?你见过几个烈日下搬砖的建筑工人抑郁?每个勤勤恳恳、充实忙碌的人都会视抑郁为路人。他们不知道抑郁更没时间抑郁。抑郁就是那种偏重于思就轻于行,海阔天空的思绪放纵。放纵的思绪找不到依托共鸣,转而成为情绪压抑,随着压抑在心底的膨胀,内耗增大产生抑郁、焦虑、悲观、厌世、自弃,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什么叫重生?一只鹰的寿命可达70年。要活到70岁,它在40岁的时候必须做一个困难却重要的选择。鹰喙长而弯,几可碰到胸脯。鹰爪老化无法有效捕捉猎物。羽毛浓厚,翅膀沉重飞翔吃力。要么等死,要么痛苦的更新。也就是比死亡更痛苦的蜕变。鹰要努力飞到山顶筑巢不在飞翔,首先用喙击打岩石喙完全脱落,等待新的喙长出,在用新喙把爪上老化的指甲一根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当新趾甲长出后,在用新趾甲把羽毛一根根拔掉,大约5个月后新羽毛、新喙、新爪子长出,长达150天的蜕变,一次炼狱般的磨砺,一个曙光乍现的黎明腾空而起、翱翔天空,再一次重生。

☞重生必须要经历炼狱般的磨砺。你现在的极度内耗只是无用功的思维偏执,也就是偏执导致焦虑、抑郁折磨着你的心理。

①走出去把内耗变成行动,积极寻求新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坐以待毙。当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结交3~5朋友知己,你的人生就有了动力。内耗消失,行动力抵消了焦虑忘却了抑郁。相信自己残忍孑孓打碎内心的自我,焦虑、抑郁就会灰溜溜离开你。

②运动也可以降低内耗,抵制焦虑抑郁 。行为的懒惰和焦虑抑郁是亲戚。坐地空想只能恶化思绪。有科学家研究跑步10分钟,可以激活自身的快乐因子,可以忘记烦恼增强抑郁抵抗力。从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热衷于运动的人一般都充满活力、热情洋溢。为自己制定运动计划,一直坚持下去,当你爱上运动时,增添了活着的勇气。所有无用的焦虑、抑郁都不会靠近你。

③静心学习,提成自己。你可能说:‘根本静不下来!看不了书’。那是你不能自控飞扬的思绪,产生内耗是肯定的。你想一想,你焦虑不焦虑抑郁不抑郁,那些事实是不是都会存在的?每天拿出一小时,放空大脑努力平复自己,静静的看几页书反省自己,知识可以开拓眼界,知识可以拓展你的狭隘心理。持之以恒,一年亦或半载你的心理问题有可能自愈。这不是冠冕堂皇之话。能对自己“狠”才会有重生机会机遇。

其实有些病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一种无病呻吟弱气。焦虑、抑郁有时就是自找无趣,大千世界形形事物、色色人际,有什么不坦然看不过去,人生苦短活好自己,不愧社会、不愧担当、不愧自己。二万五千里长征都有走出沼泽地的一天,个人的这点小事不值一提。学一下’雄鹰’精神,重生~~还原初衷的你!祝早日康复!

情感心理问题关注头条@慕三子


慕三子


焦虑抑郁这两种神经症确实内耗严重,有心理学研究说一般人消耗的能量大多数是消耗在这类的胡思乱想上,一般人尚且如此,焦虑、抑郁更严重的人内耗可想而知。

要获得重生,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思路: 弄清楚焦虑抑郁这些心境困境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束缚人的。 弄清楚如何发生后,就会看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从其束缚中解脱出来。下面简要的说一下:


1. 焦虑及其引起的抑郁是如何发生的?

这里重点说焦虑,因为楼主问的抑郁是焦虑伴随的抑郁,不是那种严重的抑郁症,这两还是有区别的。

焦虑的原因是个体面对经济或其它压力时,对他自身所处状态评估后,自己过度的担心将来。有的性格遇到事时容易考虑很多,然后自己在评估后又觉得自己可能没有多少能力解决,自己就会对未来充满不安全感。然后反复的纠结推想可能会发生的不好的危险,在这种悲观的认知下,就会产生紧张、不安、忧虑、 烦恼等等消极的复合情绪。这些情绪严重干扰人的正常思维,并且消耗人的大量的身心能量 。


从焦虑的原因描述上我们可以看到,问题主要出现在焦虑者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模式上。诚然对将来的事谁也不能保证一定会怎么样,悲观性格的人在遇到这样的事上自然会产生这样的习惯性的认知。 而乐观性格的人遇到同样的事,他就不会作这样过度悲观的推想。那么怎么改变呢?



2. 如何走出焦虑抑郁引起的内耗?

从上面我的分析可以知道焦虑抑郁的发生是因为认知的偏差导致的,在现代的情绪发生理论上,也认为引起人的情绪的状态变化主要不是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他是怎么想怎么看待事件,怎么评价事件的。所以要改变这类情绪的困扰内耗,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认知思维模式。 遇到事时,首先要冷静的分析找出困境的解决办法,适度的焦虑是可以的,可以推动人去集中注意力找解决办法,但是如果过度的焦虑就会出问题。

冷静的找出困境的解决办法后,然后就一步步的努力的去做,但这个时侯要注意,也不要过份求完美,要一定一定要什么结果,不要有这种期待,不然还会非常的焦虑,只要找到解决办法,努力的去干,尽自己能力去做,抱着一种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

在这样的认知,行为的改变下,焦虑情绪肯定会化解,会走出内耗,获得重生。


最后送楼主一句随佛禅师的话: 倾力当前即能放下,放下方能倾力当前。


认识心理世界


这种感觉,我很能理解。这种状态,时时刻刻都会让自己陷入暗无天日的深坑里,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

也许你觉得困局一直没有办法打开,也许尝试过去改善,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用,那个深坑,始终都爬不出来。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在死胡同里拼命的左右手互搏,谁都伤不了,唯一伤到的是自己。

黑暗的通道太长太狭窄,那种无言的窒息感,时时刻刻在撕扯着自己。在那幽深而一点光亮都没有的世界里,什么都看不见,唯一可以做的是倾听自己。

是的,倾听自己。

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安静下来。让自己心里那些反复飞翔,又十分讨厌的草泥马赶紧飞走。想想自己耗的到底是什么?时间?金钱?感情?工作?生活?

把它们一件一件的整理出来。要知道,心里面的乱麻,如果不理顺,会越理越多,最后搞得自己内心一塌糊涂。

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由过量肯定性导致的这种状态。“我一向都能做好什么,我一定是要做到最好的,我一定是比其他人更为优秀的。”那么,完了,如果是这样过量的肯定自己,那么,内耗是无休止的。

另外一种极端是因为现时代的我们,不断地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由于这种注意力不能容忍一丝无聊,内心也绝不接受任何无聊,稍微有一点松懈,反而会涌上一种焦虑来。

无论是这里面的哪一种,都是对自己要求太高,高到无法接近。

分清主次。抓住线头,把那些打结的地方理顺了。什么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分多少步走,走到什么程度我满意了,走到什么时间算完成了。

别设置太高的界限,这种事情,看下限,而不是看上限,如果设置成了上限,那么,事情反而会适得其反。

注重眼前。大目标定了,就把注意力放到需要马上去做的事情上。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后而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

别对自己过于太苛求,也别对自己过于要强,生活是要在平缓中滑过去的。

做一些运动。将自己的情绪淤积,通过运动释放出来。

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在精神方面更加自信和从容。那些眼高于顶的想法,便会自然而然的枯萎掉。

把个人的圈子放大。在内观自己的时候,也要适当的外放,碰到不开心或者是解不开的心结,让朋友出出主意。

哪怕出不了主意,也可以当成自己在练吐纳神功,把心里面的不痛快当成情绪垃圾倒掉。

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关注点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会浑身舒畅。

所以,别把自己的想法、焦虑藏在黑暗处,一个人自己消化。能消化得了那是个人心理强大,消化不了的,就变成了郁结,让自己反复在一个泥潭里上下扑腾。

有时候,还是要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的,把那些负面的想法、情绪,光合作用一下,水份少了,就更容易看清楚前面的路。


飞猫飞猫飞猫


看了很多评论让你去医院,但我认为这种焦虑和空虚不安是没有成就感造成的,克服办法如下:

1、找兴趣填满内心。你现在需要填满自己的内心,让心满了没空去胡思乱想。行动起来去做一件感兴趣、爱好的事情,如果没有爱好,就硬找一件事坚持、自律的做下去,比如绘画、练字、骑行、跑步、练拳、写作等这些不费钱,从手机视频上都可以跟学,也可以加入骑行团。

2、立刻行动,自律坚持。找到兴趣之后马上去执行,且约束自己自律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这件事就像你的心理依靠,有了依靠就不觉空虚了。

3、看一些励志电影。建议看一下电影《阿甘正传》,每当遇到困难别人在思考时,他已经行动起来了。阿甘把每一件事都做到了极致,表面看起来是"傻子",但他却成了经典传奇。

4、加入俱乐部或群友,在积极参与和与别人的交流相处中获得存在感。

5、找到自己焦虑的原因,对症下药。比如因缺钱焦虑的话就去挣钱,去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且不急不躁放平心态去做。

这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小溪溪123


我也有这个时期,庆幸自己已经走过,记得曾经在网页上查询自杀的方法,网页突然跳出了帮助自杀的热线电话,突然觉得世界上还是有真心帮助自己的人。

我觉得

1.脱离让你抑郁的环境,因为每次受到刺激,心灵来不及修复,就又被刺激,如此反复,会越来越严重的。

2.如果自学能力强可以自己买一些心理学的书来看,如果自学能力弱,可以向心理咨询师或者专业人员求助。

3.搞清自己的焦虑产生路径,并写出应对措施。比如焦虑是怕别人评价你,可以找出为什么怕别人评价呢,是原生家庭没有给你充分的爱、又或者是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面对自己发生错误时的感到恐惧,不会处理情绪。如果是原生家庭原因,我们可以寻找这方面的书籍,在网上查询相关人的经历,来疗愈自己;如果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害怕错误,试想如果你犯了错误的最坏结果你能不能接受,如果能接受,就没什么大不了,特别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也可以试着犯些小错误,看结果会不会让你觉得恐惧,慢慢就学会情绪处理方法。


轻寒细雨窗间梦


上善若水。水没有好高鹜远不现实的想法,她总是一如既往地从高处往低处流淌,一直到达最低点,遇到石头等阻力也不与之对抗,而是绕行通过。

智者乐水。人生也是如此,不仅要盯着目标,渴望成功,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取得成功。

可是,现实生活节奏太快、竞争太激烈,用睡不着觉、冥思苦想做补药,也强大不了自己,反而让自己步入负面情绪境地。都知道这“药”太苦,可总是无奈地挥之不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仁者乐山,泰山可是好去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泰山上那么一站,其它的山峰都在你的脚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还会焦虑、抑郁吗?

可是,这么好的景色,这么好的感觉,咋就让“一片叶子”给挡住了?

这片叶子,是风吹来的,还是你自己放在眼前的。要是风吹来的,相信挡的时间不会太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自然消除。可要是你自己放在眼前的,那就要自己移开,时间帮不了多少忙。

当你陷入负面情绪,一定要自己找到那个“元凶”,——诱因事件(因该事产生的负面情绪)。要对诱因事件进行重新完整的认知,如果确认是客观造成的,那就求时间来解决。如果是你自己造成的,就需要有点勇气,挺直腰板直面眼前的困境,吸取教训,坚定前行,失败是成功之母。

功到自然成

人总要有追求,有目标,有奋斗。可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暂时达不到理想境界,并不是永远达不到。

功者,知之所为之道、能之所为之才、有之所为之恒。掌握了规律,自己能做,又能坚持下来,自然就会成功。

台下十年功之汗,仅得台上一分钟之光。

与其把眼光总盯在台上那一分钟,天天看、日日想,“我怎么就达不到”,不如把精力放在“十年功”上。没有台下的“十年功”,永远不会有台上光鲜的“一分钟”。

给大脑开辟一条“迂回路”

人在焦虑、抑郁状态下,就像开车遇到了“此路不通”的指示牌。可开车的人往往难以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大脑除了“这路,它怎么就不通呢?”没别的。调头走迂回路,开辟新天地是唯一的选择。

人的思维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看到、听到、接触到什么,就会去想什么。

如果大脑在一个问题上走不出来了,改做一些与那件事不相关的、自己又愿意做的事。大脑的思维会跟着你做的新的事情更新思维,加上挡在你前面的“叶子”挪开了,算开账了,翻篇儿了,焦虑、抑郁自然消除,也就“重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