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河北有座古城,曾两度被定为首都,如今落魄为小县城,默默无闻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过不少能人志士,他们在乱世之中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时局,但斗转星移,多数人还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人世间,时间就是最可怕的东西,就算是繁荣的千年古城都有可能没落到寂寂无名,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河北就有一座古城,曾经两度被定为首都,在岁月的洗礼中,如今成为了一座小县城,与曾经的辉煌对比起来,尽显沧桑,她就是大名府。


河北有座古城,曾两度被定为首都,如今落魄为小县城,默默无闻


也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大名府好似未曾听闻,但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至关重要,《水浒传》曾描述其“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诗人李白曾为其写道:“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大名府也曾是河朔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有着非常重要的军事作用。

早在春秋时期,大名府就非常出名,那时大名府就是著名的五鹿城,春秋末年,魏武侯在此设置陪都,晋国灭魏之后,此地又称为“魏”,魏州、魏郡都是她的名字。隋朝时期,隋炀帝开大运河,魏州码头三处、渡口八个,随后借着水利交通之便,得到迅速地发展,就连隋炀帝都游船到此。


河北有座古城,曾两度被定为首都,如今落魄为小县城,默默无闻


唐朝时期,魏州已经成为黄河以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取代了邯郸等重镇的地位,到了晚唐时期,大名府规模已经发展到了100多平方公里,成为实至名归的超级大城市。

到了北宋时期,大名府就更加很重要了,北京大名府和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并称三大都,由于燕云十六州已落入契丹之手,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的进攻范围之下,在宰相吕夷简的建议下,宋仁宗在大名府建都,屯以重兵,以防契丹入侵,从而令契丹取消了南侵的念头。


河北有座古城,曾两度被定为首都,如今落魄为小县城,默默无闻


那么既然大名城如此重要,为何在元明之后,就开始逐渐衰落呢?

明朝时期,政治中心北移,河北北部的北平作为首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对北方游牧的防御边界也大幅度北移,大名府的作用开始减弱,大名府失去了统治者政治上的有力支撑,衰弱已是时间问题。


河北有座古城,曾两度被定为首都,如今落魄为小县城,默默无闻


对大名府最致命的打击则是天灾,大名府处于漳、卫两河之间,常受到水患困恼,水患使得人口大量流失,加速了大名府的衰落。公元1401年,黄河泛滥,一场大洪水直接淹没了大名府,千年古城受到致命打击,如今剩余的大名县成为邯郸地区一个小县城,尽显沧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