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戰疫”中,他們用行動表達“風雨同心”

——有感於李華快板《風雨同心》裡的百姓群像

有多少平凡的人們,在這場特殊"戰疫"的一線日夜堅守,默默付出,甚至當他們轉身離去時,我們還不知道他們的姓名。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過程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平民英雄,他們用各自的行動方式,或則主動請纓,或則捐資捐物,竭力支援抗疫工作,展現出普通群眾善良的品性和勇於擔當的精神。即便我們所獲知的故事,僅僅來源於新聞報道所呈現的有限事例,但所有為參加"戰疫"的人們都值得我們致敬。這種致敬的方式,可以是一支歌、一幅畫、一首詩,或者是一段很接地氣的快板、說唱。儘管形式不拘,但一顆顆崇敬之心都在閃動著同樣的真誠與熱度。

庚子年的新春,道路與街頭雖然不像往年那樣熱鬧,但在互聯網各類社交平臺、新媒體朋友圈、聊天群,人們每一天都在為疫情的勢態牽腸掛肚。同時,廣大文藝工作者也紛紛行動,用詩歌、歌曲、小品、美術、曲藝等文藝形式創作"戰疫"題材的大量文藝作品,在鼓與呼中表達對抗疫前線人們的致敬,以及對疫情勢態的關切憂懷,讓文藝凝心聚力,給人以精神力量、情感慰藉和戰勝疫情的信心。

前幾天,我在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微信公眾號"曲藝雜誌融媒"上讀到了"'催歸瑞雪報春盈——抗擊疫情 曲藝在行動'推薦作品"專輯,其中有一個是來自東莞本土文藝家創作的曲藝作品——快板《風雨同心》。

今天要談的內容,是有感於這部快板作品《風雨同心》裡所描繪的百姓群像。《風雨同心》的作者是東莞市戲劇曲藝協會副主席李華,由東莞本土知名曲藝藝術家安冬、以及喻小平、悠悠三人共同表演。李華與安冬二人都是入選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藝起來——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的曲藝類創作型藝術家。

“戰疫”中,他們用行動表達“風雨同心”

快板《風雨同心》也被收錄在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微信公眾號發佈的"藝曲同心 共克時艱"廣東抗疫曲藝作品精選系列。同期發佈的作品還有曲藝名家、中國曲協副主席、廣東省曲協原主席楊子春等人共同創作的群口快板《較量》;也有粵曲名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牡丹獎得主、廣東省曲協副主席何萍領銜的粵曲對唱《抗疫英雄》。

這些作品關注的對象均是各行各業的普通人,讓我們感受到"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曲藝作品上的生動表現,讓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從幕後走到臺前,成為文藝的"劇中人"。事實上,文藝創作能否出優秀作品,還取決於是否使創作紮根人民,從人民群眾的各色生活中汲取力量。

“戰疫”中,他們用行動表達“風雨同心”

(快板《風雨同心》作者李華近照。吳智勇/攝)

李華在東莞市麻涌鎮文廣中心擔任主任一職,紮根基層文化工作20年,對基層人民群眾有深厚的感情。本次由她創作的快板作品《風雨同心》文本中既有宏觀敘述,又有具體人物事例的細節表現,講述了東莞一位已離職醫生主動申請上前線的故事,"在東莞,謝醫生,本已辭職把家還,/疫情急,人員緊,前線急需去支援,/黨號召,上一線,我是黨員我上前!"文本還寫到全國其他地方許多令人感動的百姓群像:在武漢,一位菜農為市民隔離酒店免費送來一車蔬菜;在南京,一位年輕人給執勤民警送來一箱口罩,轉身就跑的無蹤影……

舉《風雨同心》為例進行闡述,並非有意誇大其藝術性的高超,而是感覺該作題材視角傳遞著一種真誠。畢竟快板藝術類型有其長處,也有表現力先天的弱項。雖然快板敘述中無法深入展開,但這種貼近群眾、接地氣的曲藝藝術類型,能夠非常迅速廣泛地在群眾間傳播,讓更廣大民眾感受到文藝工作者對普通人的關注與敬意。這會給許多為"戰疫"付出的人們帶來一點精神慰藉與鼓舞。

“戰疫”中,他們用行動表達“風雨同心”

抗疫主題美術作品《白衣天使》 袁赤峰 作

作為"藝起來——東莞文藝名家推廣計劃"入選藝術家,李華在談起創作感受時說,這部作品是以一線醫護人員和大後方的公安幹警、黨員幹部、社區(村)幹部、企業主、普通群眾等齊心抗疫為原型創作的,以各種事例說明大家團結一心,不懼風雨,抱團抗疫。她相信,"風雨終會過,撥開雲霧見青天的一天很快會來臨!想通過創作這個快板為他們這些不怕危險,每天遊走在抗疫路上的英雄致敬!"

“戰疫”中,他們用行動表達“風雨同心”

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出征》 陳嶽維 作

快板是一種語言藝術的表演形式,可以看作是新聞播報的藝術加工,直截了當,不拐彎抹角,深受群眾喜愛。在當前舉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的形勢下,充分利用有群眾基礎的藝術表現形式創作關注平民百姓的作品,這是一種現實的需要。如果此時的文藝作品背對現實、迴避災難,固然失之輕浮,但若只表達苦難深重、灰暗陰鬱而又缺乏審美向度和精神力量,也會失去藝術應有的使命。

災難文藝當然要描繪災難,表現災難,但更重要的不是描摹災難自身,而是聚焦災難面前鮮活的人,人的抗爭、人的精神、個體人的真切複雜的心理體驗。災難文藝的靈魂對象是災難中為扭轉命運而不斷抗爭的"西西弗斯",也就是我們每個平凡人自己。災難只有和人類的生存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生髮美學價值。

因而,快板《風雨同心》的副標題取名為《向堅守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線"的所有人致敬》,最後收尾處讓人們樹立信心,只要眾人團結一心共同抗疫,一定能"撥開雲霧見青天!"

新春以來,伴隨全國疫情日益變化的同時,東莞文藝工作者也積極創作,不少作品一經問世,就被網友在各類媒體平臺競相轉發傳播,引發了讀者的共鳴。大家認為,齊心"戰疫",文藝戰線的人士責無旁貸,應當積極行動起來,用文藝的方式向戰疫英雄們致敬,為默默奉獻的普通群眾鼓呼禮讚,用感人的作品凝聚戰勝病魔的強大合力,樹立抗擊疫情的必勝信心。

(林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