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教师农村工作满30年工龄,直接评高职,对整个教育的职称制度,有何利弊?

德阳第一条


本来挺好解决的问题为啥搞得如此复杂,国家发放农村任教满30年荣誉证书的本意个人认为就是对任劳任怨扎根农村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30年那部分人的肯定、感谢和表彰、鼓励,毕竟那么多人都钻窟窿盗洞的离开了 ,他们好还坚守在哪里,当然国家也是想以此来引领更多优秀的年轻教师踏踏实实的扎根农村教育,这是国家大政策上的意义。但是农村教师也是人,也需要物质保证,所以农村任教满30年直接比照上一职称等级工资不应该吗?


糊涂糊涂胆


“三味"有一堂兄,长我3岁,现已55岁。2017年“三味"评高级时,他刚好审报的中级“小高",很幸运,通过了!

他17岁高中毕业后,在一自然村(当时叫"生产队")教学点(约10来名学生共4个年级)代课,后考上一县级师范学校,脱产进修了2年,毕业后,又回到原来的偏远山村教学点任教,至今已满38年教龄了,曾工作过的教学点,好多都已不复存在了。

去年,“三味"曾问他:还有想法评高级吗?他苦笑着说:我55岁评上中级职称,7年后才有资格审报高级,那时,早退休了。

这就是农村教师最真实的写照!

既使遭遇再惨,工作环境再艰苦,若其他条件不够,职称就是无法评上。因为“评职称"就在一个“评"字上,不等于“晋"职称。

题主所说的:农村教师30年教龄,直接评高级。所谓“直接评高级",实质上是"晋级",而不是"评级"。而教师职称制度的本质就在"评"字上。

如果职称变成“直接"评,也就意谓着“职称制度"的消亡。若果真如此,“三味“认为,对30年以上教龄的农村教师,设置一项特殊津贴,更为合适,"晋职称"不符合"职称制度"的本意,也没实际意义。

网友们,认为如何?


三味聊教育


农村教师工作满30年,可以直接晋升高级。

首先是对扎根农村的老教师的一种肯定。一个教师能在农村连续工作满30年,这份坚守就令人感动。诚然每一个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会存在一些差异。工作满30年的老教师都是些快退休的老教师了,他们挣高级职称工资的时间也不长,退休以后相关的待遇就取消了,不会给财政带来什么压力!

其次,农村的工作环境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远不及县城的学生,由此带给农村老师的工作压力是县城老师所不能理解的。有些人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我不反对。但是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一直在农村工作的一线教师。

第三,且不说农村好不好,你看看现实的情况就知道了。都只见有些人,挖门盗洞往城里调,有谁调回农村了?

我支持这个建议!!!!


九阳(火 )


赞同在农村辛苦工作三十年的教师直接评高级教师!


张芝故乡人




西门观点: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但不是直接‘’评‘’,而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没有问题的老师直接聘任高级职称。

教育部门的职称评定一直受到社会舆论诟病,尽管一直在改进,但仍然不能使广大一线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工作了一辈子的教师。

这些教师在条件很差的农村学校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教了三十年甚至四十年学,可以说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农村教育。



然而,临到60岁退休,仍然是中级职称,更多的还是初级职称,退休金比高级职称少一千多甚至两千块。

而他们为什么到退休也没有评上高级职称,主要原因是人多指标少,条件严苛,又没有关系。



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优惠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职称评聘也给予优惠,但仍然有很多工龄三十年以上的农村一线教师没有希望。

所以,我同意题主的意见,只要一直在农村中小学执教连续三十年以上,没有违法行为,没有违规现象,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就直接聘任高级职称,这样,农村学校才能留住优秀教师。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在宜宾市翠屏区李端中心校在农村学校工作二十六七年的教师评不上小学一级,而有些工作仅十年的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的中层干部却轻而易举地评上,刚去雷波援彝支教一学期没达考核期的年轻中层就可以直评小学一级。在云顶校区工作三十年了一位男教师,却不能直评小学一级,中心校的校长说这位教师曾经在宜宾市区的民办学校干过里,要减去民办学校的工作时间。我一直在农村基点校工作了26年,上过16个小学毕业班的数学科教学,由于不会与领导合拍,在职称评审时始终吃亏,在2012年参评时与一位57岁教师并列时,按中心校规定积分相等时在基点校优先,我考虑57岁的老同志该评的,就发扬风格不去争。可是校长觉得我该让的,我连续参评了7年没有评上,那些中层干部我只好干看着一个个排队评上,我想好了再过4年,我55岁了,那时农村工作也满30年,到那时我该评上小一职称。我的初中同学由于只付初二上期就顶替了现在是中心校副校长,现工资高我一千多元,我只有11级,他已经7级工资待遇。


用户71590708615


我支持农村教师三十年的进级,因为这些老教师都是在第一线上劳而苦干的,不会搞社会关糸的,因为订级给上级领导的以权询私提供了方便之门,一年差一万多的公资钱,和做的贡献不成正比,是30年教师最通心的这些老黄牛,上级有关领导对评职称对教师队伍的副面影响应该高度重视了,不然劳而苦干的订不上,弄虚做假的多挣钱,已成为全省绝大多数老教的心病,请上级领导体查30年至40多年老教师的心声吧,因为是他们曾在最艰苦的农村里为教育事业奉献了3o至40多年了,退休前升一级工资就这么难吗?所以手里有30年国家级荣誉证书的乡村教师们,省级教育的主管领导们一定会体查民情,落实上级文件,让全省农村30年至40多年要退休的教师们心里得到安慰,别让他们心寒!


真诚30565126


对于在农村有30年教龄的老师,直接晋级高级职称,我赞成。

1、国家宣传提高教师地位,应该从教师群体的切身利益出发,落实到位。这就是一项。

2、国家在对待教师职称上,应该学习公务员晋级办法,到年限自然晋级,就算不在相应职位,也享受相应待遇。

3、对教师本人,在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劳苦一生,进行教学一线工作,国家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予肯定,给予物质上的保障。

4、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能起到鼓舞士气,振奋人心,起到长效激励的作用。





精彩大自然


年限到了就直接晋级?没那么容易!有没有反对意见?这里面还有一些门道,不了解肯定会吃亏的!

〖一〗必要性。

城市的马路上风驰电掣般飞奔而来两辆小汽车。一辆警车在前面开道,刺耳的警笛声引来无数双眼睛。后面那个车里是一位就要临产的孕妇。其他车辆纷纷让道,转眼之间,来到了医院。

载着就要临盆孕妇的车辆,在警察的帮助下,一路绿灯,迅速解决平时很难解决的问题,那是因为情况特殊,迟了可能就是两头人命。

大家想一想,临近退休的、辛辛苦苦几十年的老教师像不像这位就要临产的孕妇呢?要不要给予一定的照顾?如果不给他开绿灯,他还有希望吗?答案是非常明显的。

〖二〗好消息。

最近有省份对教师职评政策进行了优化部署。强调:公办中小学农村教师工作年满20年可以直接晋级中级职称,或25年可以直接晋级中级、副高级职称,或30年可以直接晋级高级职称,不受岗位比例限制。

但是,仅仅只是“可以”直接晋级,也就是说,还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顺利晋级。

条件必须达到要求。

1.必须年满20年或25年或30年。

2.上一级职称任职年限必须足够。例如,11级职称任职年限满5~7年,才有资格晋10级职称。

3.必须全程在农村任教,且是一线教师。

4.满足师德师风,教学工作,一线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四个条件。也就是说,这四条必须是良好的,无任何问题的,可圈可点的。

5.还是要和其他教师一样参与职称评聘过程的,该准备的材料还是要准备的。

以上件件都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平时就要做好准备。

〖三〗不同的声音。

网上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1.年近退休,工作将近一辈子,为什么没有晋级?有没有不思进取,停滞不前的现象?如果有的话,直接让他晋级是不是有失公平公正?会不会产生新的矛盾?

2.既然到时候就能晋级,哪个还愿意努力工作、积极工作,熬到时候不就可以了吗?合理吗?

3.这样的一部分老教师并不像就要临产不救就会出人命的孕妇一样,需要急切救助,“救”了他们会不会影响其他教师晋级名额比例?

〖四〗妥善对待。

无理是什么声音,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有晋级的希望。否则,谁也帮不了你!

群众的眼光是最亮的。即使轮到该你晋级了,但是,大家对于你的工作持有反对意见的话,对你晋级很不利。

〖五〗结语。

所以说,虽然给你开了绿灯,但是,

如果你把握不好这个机会,梦想可能真的与你无缘了!


中小学教育者


教师农村工作满30年工龄,直接评高职,对整个教育的职称制度,有何利弊?

子木老师将针对这个问题,为您认真分析,说说自己的看法。

子木老师认为,教师农村工作满30年工龄,直接评高职,没有任何政策上的问题,只是因为一个“评”字,对于绝对多数农村教师而言,没有太大的激励作用。

第一、农村教师晋升高级教师,仍需要“评”,既然是评,自然是需要相应的条件的,就各地高级教师的评审条件来说,对于一般教师而言,都是高不可攀的,比如全县(区)2次公开课、一次综合奖励等,并非所有的农村教师都可以拿到。

第二、一些地方还会设置其他的条件,比如每年的质量检测成绩是不是进入全县较高名次,否则一票否决。

第三、所在学校还会设置一些让很多教师望而生畏的其他条件。

所以说,这种操作,既然对于老师都没啥作用,对于整个教育的职称制度在,自然没有任何影响。

大家都知道,农村教师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进修渠道少、提高业务能力的途径都很窄,能够在教学优质课、全县(区)公开课上露一下脸的很少。很多人在农村学校工作几年之后,就努力往城市学校里奔,或者通过其他渠道离开这儿,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师越来越少,开不起课的情况屡屡发生。

那么,农村教师需要什么?

第一、尊重。

农村教师需要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是现实中,总是被人鄙视着,比如近期在各地发生过的情况,城市学校的教师因为犯了错误,被下放到农村学校任教,这无形中就是告诉农村教师,你们就是“被流放者”。这里哪里还有尊重,而是赤裸裸的鄙视啊!

第二、真正的激励。

虽然职称评审似乎给农村教师更多的优惠条件,但是想一想,真正够格的极少数,尤其是那些在农村学校执教30年以上的老师,当初的欢欣鼓舞后,留下的是苦笑。30年的一张证书后,是一颗疲惫的心。

第三、让农村学校充满活力。

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人到农村学校来,带来新鲜的空气和强大的活力,振兴农村教育,有更多的实际措施。

子木老师认为,不可能为农村教师单独制定职称政策,但是可以通过低职高聘的形式,让在农村学校工作30年以上的老教师享受高级教师待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这,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也许多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优待,是一种抚慰吧。只是,这种操作恐怕也是难以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