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寧德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實施方案》(2019-2021年)政策解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宁德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实施方案》(2019-2021年)政策解读

北極星固廢網訊: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改委省住建廳關於福建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辦〔2017〕148號)和《寧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寧德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寧政辦〔2018〕249號)及《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9部門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閩建管〔2019〕4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寧德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實施方案》(2019-2021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起草過程

2019年7月初,我局起草了《實施方案》初稿,8月15日,市政府吳允明副市長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我局根據市政府專題會議精神進行修改完善,同時徵求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蕉城區人民政府、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等相關單位及部門意見,共收到29個單位34條反饋意見,其中14個部門無意見,採納意見14條,部分採納意見2條,不採納意見4條。

二、《實施方案》的基本內容

本《實施方案》主要從總體目標、分類標準、工作措施、保障措施等4個方面對中心城區垃圾生活分類工作作出要求。方案主要內容簡要說明如下:

(一)總體目標

1、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處理覆蓋範圍,將垃圾分類作為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不斷改善生活環境。

2、目標任務

(1)《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建設廳等9部門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閩建管〔2019〕4號)工作目標。

2019年,福州和6個先行區(福州市鼓樓區、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漳州市龍文區、莆田市城廂區、三明市梅列區、龍巖市新羅區)垃圾分類達標投放戶數佔總戶數比例達50%以上;南平、寧德、平潭至少有1個建成區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省公共機構垃圾分類覆蓋率達60%。到2020年,福州、廈門和6個先行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設區市(含平潭)城市建成區垃圾分類達標投放戶數佔總戶數比例達50%以上。除先行區外,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省黨政機構、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垃圾分類基本知識進課堂,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要達到100%。到2025年,全省設區市及平潭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福州、廈門生活垃圾分類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2)2019-2021年,兩區及市直部門垃圾分類目標。

2019年下半年,在上半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基礎上,蕉城區至少1個街道(鄉鎮)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東僑開發區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至少2個社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中心城區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垃圾分類覆蓋率至少達60%(市直、蕉城區、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共機構各60%)。

2020年,蕉城區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在鞏固一個街道(鄉鎮)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基礎上,其餘的三個街道(鄉鎮),至少各有3個小區基本建成示範小區。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至少3個社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中心城區公共機構基本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中心城區垃圾分類達標投放戶數佔總戶數比例達50%以上,垃圾分類基本知識進課堂,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100%。

2021年,蕉城區在提升一個街道(鄉鎮)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基礎上,其餘的三個街道(鄉鎮),至少各有6個小區基本建成示範小區。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至少5個社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二)分類標準

根據11月15日住建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4個大類。

(三)工作措施

1.建立垃圾分類收集體系。一是構建垃圾分類收集責任體系。二是規範設置分類收集設施。三是加強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管理。四是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督導指導。五是建立基礎臺賬強化信息管理。

2.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轉運體系。規範生活垃圾分類運輸,統一車輛標識,便於社會監督。同時推進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的銜接。一是轉運服務承接,二是回收企業對接。

3.建立生活垃圾末端分類處置體系。一是加快終端處理設施建設。2019年年底前,由福鼎市人民政府負責建成全市危廢綜合處置場一期,對部分非工業源有害垃圾進行處理;2021年年底前,建成全市危廢綜合處置場二期,對非工業源有害垃圾進行處理。2020年年底前,由蕉城區人民政府負責建成中心城區廚餘垃圾(家庭廚餘垃圾、其他廚餘垃圾)處理廠並投入使用,實現廚餘垃圾(家庭廚餘垃圾、其他廚餘垃圾)單獨收集、運輸、處理。2020年年底前,由蕉城區人民政府負責建成1座大件垃圾處理站,對中心城區大件垃圾進行處置。二是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推進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的銜接,建設兼具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交投點和中轉站。

(四)保障措施

1.組織機構。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領導小組,市直有關部門和兩區主要領導為小組成員。市直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堅持“一把手”工程,黨政一把手帶頭抓。

2.部門職責。市直各部門依照本部門職責落實垃圾分類工作職責。蕉城區人民政府、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依照屬地管理原則具體負責實施本轄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3.資金保障。市、區兩級財政要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經費列入年度預算予以安排。市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教育、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的設施配備等經費由市財政承擔;兩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教育、生活垃圾分類設施、督導員配備等經費由兩區財政承擔。

4.激勵機制。在分類投放上,採取積分獎勵制度等鼓勵個人正確投放垃圾;在分類收運和處置上,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原則,逐步建立差別化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5.宣傳教育。一是注重輿論引導。二是開展校園分類教育。由教育部門牽頭,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

6.黨建引領。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範疇。

7.企業參與。依託企業力量,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原標題:《寧德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實施方案》(2019-2021年)政策解讀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