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留学推荐信如何寻找合适的推荐人?

牛津学长说留学


推荐人的选择,大有学问

  • 综合考量关系紧密度和认可度

在招生官眼里,推荐人与申请者要有一定的关联性。一封客观且内容丰富的推荐信,最好是出自于一位与你相处时间较长、且足够了解你的人。比如:与你互动最多的专业课讲师、或每天与你有交流的直属上司。

在 JHU 的官网上,就鼓励大家:选择与自己相熟、了解自己优势和经历的人。

同时,除了熟悉程度,也要选择那些对你认可度较高的人。比如,在校期间,你与某位专业课老师有着频繁的良性互动,且在该门专业课程上取得了优异的分数,该老师就比较容易写出精彩的推荐信。

所以,在寻找推荐人时,一定要站在客观全面的立场,不要一味地陷入“牛人怪圈”。如果你的目标推荐人与你相熟,又恰好拥有较高的职位和知名度,这自然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 推荐人的组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常而言,申请者可以在:授课老师、院系领导、及实习/工作的领导中进行选择。不同类型的推荐人,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申请者,使得推荐信的内容更为客观和丰富。

当然,申请者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推荐人的组合。比如:如果是在校学生,则优先选择学校的老师。若在校期间,有一定的实习经验,也可以邀请自己的直属上司撰写推荐信;如果是在职申请,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的主管或高层领导。


这里以在校生申请为例:学校老师

其中一位可以是:与所申请专业相关的专业课老师,以此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比如,若申请金融专业,如果你本科就是金融专业,自然可以选择一位与你互动较多的专业课老师;若本科非金融专业,那么也可以选择相关的商科专业课老师。

另一位,可以是:自己的辅导员或院系领导。选择他们的前提在于,与你有一定的接触,比较了解你的整体情况。通过他们的推荐,可以让招生官对你学习之外的能力有所了解,例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


实习单位上司

这里建议大家选择自己的直属上司。因为他们对于你的工作内容、表现、工作能力、及参与项目的重要性都有着清晰的认知。以此,也能写出比较客观真实的评价,强化推荐信的说服力。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内容部分。如何产出一封优质的推荐信?

招生官眼中的优质推荐信,是这样的

结构清晰开头

  • 推荐人的简短介绍
  • 推荐人与申请者之间的关系、相识方式、及熟悉程度
  • 写此封推荐信的目的

正文核心段

  • 结合具体的事例及故事,展现申请者的特质。

  • 其中,大致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学术成就、课外成就及个人品质。招生官不仅想看到申请者学术方面的能力和优势,更希望看到学习以外的能力。所以在描述申请者时,应该完整地展现出她/他各个方面的特质。

  • 解释申请者想要留学深造、希望谋求深远发展的原因。

结尾总阶段

  • 表达对申请者的肯定、支持和信心

  • 对核心段进行总结,强调申请者为何适合该目标院校和申请的专业

落款

推荐人姓名、职位、单位、办公地址、办公邮箱、电话(非必选)

有理有据在描述申请者的特质时,与其使用平淡无奇的陈述性文字,不如通过一些吸睛的故事和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在增强推荐信可信度的同时,也使其更具可读性。

比如:若表达申请者具有领导力,不妨使用具体的案例来佐证这个观点:“他是如何领导组员完成一个重要项目?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他是否遇到障碍?又是如何克服的?”

(图源网络,侵删)

重点突出申请不同学科,推荐信需要突出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比如:

商科:课程/实习>竞赛、交流、及交换经历

文科:课程/科研>实习、交换经历

理工科:课程/科研>实习、实践、交流及交换经历


道理都懂了,但是每年有那么多申请者被自己的目标推荐人拒绝,又或者不满意于推荐人写的内容。要怎么样才能邀请到我心仪的推荐人?并获得一封满意的推荐信呢?


1阐述选择她/他当推荐人的理由

要告知对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更要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在解释“为何选择对方为推荐人”时,可以将重点放在:对方的身份或经历非常适合评估自身的专业能力这些方面。

2宜早准备不宜晚

每年,一定会有大批的申请者奔波于寻找推荐人之事上。但是,一个老师的精力有限,如果你太晚找到 ta,很有可能被拒绝。所以,不要等到大四才联系,建议大三下学期 6 – 7 月开始联系,及早征得推荐人的同意。

3明确告知申请的截止日期

当对方说可以考虑一下时,一定要将申请的截止日期告知于 ta。防止由于对方迟迟不做决定,耽误了自己的申请进度。

4为推荐人提供素材

确定了推荐人后,一定要保持及时的沟通,并主动为他们提供:最新的个人简历、课程、项目及课外活动经历等资料。

基于这些资料,对方也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回忆申请者所做的事情。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还能提升内容的准确性。


棕榈大道


出国留学申请之初,在院校申请中需要推荐信。

其中推荐人的选择,我更建议申请人选择具有“说服力”、“有资格”的推荐人。

这一问题上很容易混绕。

什么样的推荐人是有“说服力”的,而哪些推荐人是“有资格”。

简单地说,在学术学习和工作两方面上,与你有交集的,有直接关系的,才是有“说服力”的,才算“有资格”的推荐人。

在过往大量接触的出国留学学生中,其中不乏一些有特征的反例,例如:

  • *X*一个普通的大学本科学生,找到校长作为推荐人*X*;

  • *X*一个基层员工,找到分公司其他部门领导作为推荐人*X*;

  • *X*一个高中生,找到某某协会知名作家作为推荐人;

  • *X*物理专业的申请人,找到政治老师*X*,等等,诸如此类。


这种问题的出现,是申请人对推荐信功能的偏差理解所造成的。

申请人简单的认为,越是“有社会地位”、“有知名度”、“有分量”的推荐人,越能帮助提升自己申请院校的成功率。这就大错特错了!


加拿大刘旺老师


一句实话:除非牛腿,中国申请人的推荐信一般没人care。都已经心知肚明,基本都是自己写好,找导师签个字,然后自己上传。我当时的推荐信找了本科和研究生的院长,仍然觉得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因此如果没有牛腿,推荐信不会成为你的加分项。但也不能拖后腿。

牛腿即在XX实验室或XX公司实习认识的大牛。我强烈建议这些人的推荐信让他们写,不要自己代笔。称述角度会完全不同。

不拖后腿即做到:

1.找最熟悉的人

2. 说一些实在的实例,这个度要把握好:太宽泛会显得假大空,太具体又会遭人质疑:这种细节也能记得?

3. 推荐信的语言不必跟SOP一样计较,通顺连贯就可以,没人指望你的推荐人都是英语达人

4.至少准备3份,每个学校根据不同需求提交最关联的1-2份。


牛津学长说留学


我是留学李玲芬老师, 至于留学的推荐信应该如何找合适的推荐人呢?

如果看的多, 可以看到国外的院校一般会要求学生提交2-3封推荐信。

对于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 推荐信找专业课老师即可。

如果已经有工作经验, 那就是学术的推荐信加上工作单位的直接领导人的推荐信。

所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并且结合院校的要求来写。


留学李玲芬老师



一些同学在挑选推荐人的时候,通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同学们往往会认为请名人当自己的推荐人。其实,是否去请有名的人当自己的推荐人这个问题只能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区分。没有明确的正误之分,只是不能在挑选推荐人时只冲着有名气的人去。


挑选推荐人的重点在于推荐人与申请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招生委员会会去判定推荐人与申请者之间是否有比较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至少要能保证推荐人了解申请者。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请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人来做推荐人,这样的推荐信又有多大的可信性呢。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挑选那些真正了解并且欣赏自己的人做自己的推荐人。当然,你还要考虑对方的英语水平。


美国留学号


如果你是在国内,那么基本就是你需要找到一些相关工作单位领导或者是行业内知名人士,自己学校一些教授,系主任等一些人来写作推荐信,这个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我觉得你对于一些名气倒不是非要看重,而是他们自己本人对你的认可和个人学术能力方面,是不是足够有优势,能够把你的个人的特点和优点明确的展现出来给你要申请的院校。


西班牙留学规划吕老师


要想到国外留学上好点的大学,需要有语言要求,GPA等成绩,导师推荐信也是重要的,知名高校及知名教授的推荐,直接影响到上世界顶尖高校的可能,不可疏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