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想問一下,就今年的這個情況,旅遊業還有翻身的機會麼?

古今文明之光


現在在家都憋瘋了,如果疫情結束恢復往日正常工作生活狀態,旅遊業會迎來大爆發。很多人很早就計劃過年去旅遊,突然疫情打亂了出行計劃,有時間肯定會補上旅行的。熱門景區依舊熱門,冷門的依舊很少人去。整體上變化不會太大。


匿名的藝名


大家好,我是江西旅遊V俠旅

看到這個問題好揪心,作為旅遊從業者的一份子,非常期待旅遊業今年會有一個翻身機會,但是從目前的態勢似乎這種想法遙不可及,今年很難有全面復甦的跡象。

且不說新冠肺炎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如果像外界說的四月底能全部控制住,今年的疫情對比2003年的非典更嚴重,非典期間旅遊業半年才緩過神來,今年的旅遊業樂觀點暑假能恢復50%就很理想了。


江西旅遊V俠旅


國內旅遊沒問題,估計很多人都在準備了。今年我也準備想自駕個新藏線。老婆想去騰衝,兒子想去日本迪士尼!我們家還都玩兒不到一塊。看來兒子的想法率先刪除。國外肯定不行了!而且現在看來是遙遙無期了。如果做不到萬無一失的話,勸大家千萬別為了玩兒賠了我們賠不起的東西!


愛國就要說實話


肯定是會翻身的,因為今年大家都憋了一兩個月了,肯定要出去好好玩一下,特別是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時候,那麼大家的景區就會就爆滿,還有理髮液壓餐館,這些都會翻身,那個景區覺得是爆滿,所以如果你能出去,去的時候我建議在今年開始調出去,放在明年,今年絕對是爆滿的,特別是下學期的國慶節,絕對是爆滿,因為這學期的暑假有可能會延長什麼出去,那麼剛好11國慶節就很多人家長她的孩子出去,加上上半年又沒有出去過,所以我建議今年還是不要出去


百科奕含


恢復是一定的,而且相信很快,因為這個疫情讓很多人明白,意外和明天你永遠不知道那一個先到,所以疫情過後,很多人都去想去的地方去見想見的人,更何況,在家困了一個多二個月,誰不想到外面去透透氣,就我而言,疫情過後,馬上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過,騰出這過厭了的地方給那些別處過厭的人過來玩,哈哈哈


茜菜


夠嗆啊!反正今年我是不敢出去了!經過這件事,我認為即便疫情結束,在人多的地方,都應該戴口罩!特別是乘飛機或者高鐵都需要戴口罩!這麼做,可能是我個人有點神經過敏吧!總之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永遠一去不復返!





滿家阿花


受經濟下行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旅行社企業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疫情的發生令原本就處於“嚴冬”的旅遊業雪上加霜。

旅遊合同糾紛或將成為焦點問題,需要妥善處理好遊客行程調整和退團退費等合理訴求。但由於遊客行程調整特別是退團退費除旅遊企業外,還涉及多個行業、多個領域,甚至是多個國家或地區,對於什麼是合理訴求、遊客和旅行社可根據合同及相關法律協商解決後續問題的理解肯定會存在差異。因此,建立調解臺賬、做好後續工作非常重要。

疫情對整個旅遊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巨大,旅行社在疫情期間全部暫停營業,旅遊企業為春節黃金週也預訂墊付了旅遊產品的資金。目前多國、多個航空公司的階段性限入政策和停航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重創我國旅遊業。春節訂單的大量退款已經衝擊了企業的現金流,而在可預見的兩三個月裡,消費者出行意願將崩塌式下降,企業基本沒有收入,而企業的經營費用及員工保障等支出仍然需要維持。

消費者旅遊信心受損影響,行業短時間內恢復有一定阻礙,旅遊企業對未來市場的信心不足。

想要翻身?先練內功優存量,熬過這段時間。

提前做好制定疫情過後的產品計劃和資源採購計劃,佈局增速較高的環節和市場。除了原有產品的優化升級,加快新產品的開發和打磨,儲備資源,做好業務恢復準備。加快產品研發,為疫情過後的業績爆發積蓄力量。

未來三個月和半年的市場情況,家庭遊仍將成為出遊的主流,為彌補春節假期缺憾,好友結伴和家庭團聚或將成為出遊首選,對此,旅遊企業應當把握好機遇,針對遊客出行特點,提前啟動各項準備工作。

同時還要抓住新消費機遇。迎接市場反彈,危機危機,有危就有機,2003年破繭後催生了電商,這次的機會在哪兒?研學、親子、康養旅遊,體育及戶外運動旅遊,線上旅遊、在線教育、科技+旅遊等領域都將有大發展。




在地生活


旅遊業損失慘重!

就目前形勢而言,上半年是沒什麼指望了,旅遊業能保住命就已經不錯了!

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重創了整個中國經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洗劫了眾多行業,其中受災最重的莫過於餐飲業和旅遊業,然而疫情之後,餐飲業恢復起來很快,旅遊業卻要經過漫長的寒冬,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疫情過後,人們首先想的不是玩而是生存,因為大多數的工薪層,面臨房貸、車貸的壓力,一個月沒收入就有可能斷供,更不用說那些拖家帶口還要養娃的了;現實是殘酷的,畢竟在這個非常時期,只有銀行卡上的餘額才能給人踏踏實實的安全感!因此,社會秩序正常後,大家的第一件事不是急著去旅遊,而是忙著趕快去掙錢!
  2. 這次疫情的唯一好處,是讓國人知道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一些陋習也會得到強力的糾正,比如~扎堆湊熱鬧、宴請吃飯不用公筷、公眾場合不戴口罩、搭乘地鐵回家不洗手…等等,人們的心理上會有一個過程,那就是對疫情的恐懼會慢慢放鬆,各項社交活動逐步恢復到正常,這中間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大約需要二、三個月左右,整體秩序才能逐步完好如初。所以旅遊業的重新振興,還需要多一些耐心!
  3. 然而不幸的是,疫情已經在全世界蔓延,不止東亞的日本、韓國,就連西亞的伊朗、土耳其等國,也成了重災區,再加歐洲的意大利、法國,甚至於最強的國家美國,都已經啟動公共衛生預警,全力投入到防治和抗疫工作中,全球許多國家紛紛對中國關閉海關和機場,停止人員往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出境遊基本夭折,一些傳統境外旅遊目的地,如日本賞櫻、泰國潑水節等等,將會大幅減少中國遊客身影;受此影響,旅遊業及相關產業將進一步遭受損失,可以說,過去境外購物團才是旅遊業最賺錢的業務,如今少了這麼大一塊蛋糕,一些小旅行社和從業者能否撐到年底都是個未知數!

此次危機為旅遊業近三十年來之最大變數

如果旅遊業能捱到十月,那就有可能迎來轉機!因為中國的疫情將在四月初結束,按照目前官方預計的形勢,若全世界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那麼將在八月底九月初迎來好消息,屆時旅遊業的全面恢復將勝券在握;怕就怕~其它國家防疫措施不給力,結果導致病毒肆虐,如若那樣的話,整個世界的旅遊業都將在岌岌可危中度過全年!

以上為本人對旅遊業現狀之分析,謹供參考

謝謝!


慕容詩遠


我想,看著全國這麼多的行業開始陸續復工,甚至很多景區也有條件開放的時候,我們這些可憐的旅遊工作者們,大概率的都是在探討或思考這個問題吧。

對,就是要用百程來說一下,而且我也準備好好準備些資料,再觀望一段時間來深入剖析一下百程案例。

1、國內組團市場,五一之前是大概率徹底失守了。按照現階段疫情的進展,雖然從全國面上來看得到了較為有效的控制,但是按照各地既有方案,至少還要持續1-1.5個月的時間才能確保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穩定。

2、國際組團市場,大概率暑期前是全面失守了,大家看一下韓國、意大利的疫情,日益嚴重;美國和日本刻意壓低調門不聲張。這可是我們傳統出境的幾大目的地啊:日韓線、歐洲線、美國線!國內的老百姓眼睛雪亮著呢,國內和國際的疫情相互作用,誰敢輕易冒險出門旅遊?

3、國內地接市場:恕我直言,已知的眾多大型批發商、辦事處、地接龍頭社,已經開始醞釀價格戰了。今年航空公司的團票政策也大概率對批量切位的批發商極盡優惠;賓館業也面臨著生存考驗,以價換量保證生存,絕對會讓他們對提前打款包房的地接社給出難以想象的低價,而這種價格普通的小社是無法獲得的;很多常年沒得談的景區,對可以提前打款定好包銷目標的地接社也是有的可談了......總之,各種資源會加速向以量取勝的地接大社靠攏,而這些大社為了消化這些資源,也必然會加速舉起價格屠刀,讓一眾地接小社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

4、綜合成本過高:本次疫情加速推動我國各行業的線上化,會極大的推高旅行社線上運營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但即便如此,想要獲取流量,難度也較過去大大增加。

所以綜合分析下來,今年旅遊行業的生存環境一定是困難的,至於說升級、線上、轉型、精品化等等等等、等等等等,都有無盡的挑戰、煎熬、未知和成本在等著。前路漫漫,祝大家好運!





全蒙新視界


今年疫情旅遊業受到的衝擊是相當大的,旅遊業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那就要看疫情啥時候能夠徹底解決,如果在四月底前全國能結束,還是有望緩解旅遊業的頹勢的。當然也要看各地方恢復旅遊業的政策力度。給遊客的優惠力度強,當然來遊玩的客人就會多。

說說我個人的一些想法,請大夥不吝賜教。第一個方面,地方政府就是要暫時降低門票價格,甚至於免門票。有的人肯定說景區也要生存,可以由當地財政給予適當補貼,以維繫景區的運轉。這樣帶來的好處,對旅遊業恢復是相當的利好。門票支出在一次旅程中還是佔相當大的比重的。以我所在的黃山舉例,門票190元一張,如果一家三口上黃山門票就要570元還不包括吃住、交通等支出。如果門票免掉,對這個家庭出遊來說,那是相當大的一個力度。同等條件下,遊客肯定會選擇到黃山去遊玩。



從遊客出遊意願上來說,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疫情在家禁足,現在又春暖花開,正是出遊踏青的好時節。只要經濟條件上過得去的,都會選擇到野外賞花出遊,抒解疫情這段時間恐慌、鬱悶、煩躁的心情。

第二,加大旅遊景點的推介,不僅在傳統媒體上打廣告,還要在新媒體上加強運作,比如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百度、企鵝號、微博等等。將所在景區和城市,打造成網紅。廣告語,可以這樣說;在疫情當頭之時,全國人民為抗疫作出重大犧牲,為答謝全國人民,我市特推出全民免費遊某某景區。面子裡子都賺到了。



面子是提高了景區的知名度,給遊人得到了實惠。裡子是雖然景區沒有賺到什麼錢,但是旅遊業的主體,住宿、餐飲、交通、購物方面的從業者,就會起死回生,快速復甦,拉動GDP。一個以旅遊為主體的城市,更要這樣做。旅遊城市從業人員眾多,這樣的措施至少能保證這些人員還有收入養家餬口,減少失業率。最好的例子就是杭州西湖,早就不收門票了,可是這麼多年,遊人如織,旅遊從業人員賺得盆滿缽滿。
具體實施細則也要考慮的細一些,比如免費遊覽,會出現人滿為患,降低遊客旅行體驗。可以某一月份免某一些省份的遊客門票。遊客自己提前預約進景區,遊客根據自己預約安排行程。地方政府加強市場監管,嚴防從業人員因為前段時間的損失,而大幅隨意漲價。出現一起,就砸誰的飯碗。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相信經過這些措施,旅遊業一定會快速復甦。不過主要還是看各地方了,醒得快的,有作為,敢擔當的地區,旅遊業會快速復甦。後知後覺得,那就真難翻身了!

個人的一些拙見,望各位朋友們更正!祝各位旅遊從業人員與遊客朋友們能夠實現雙贏!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