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傾聽朱清時院士的採訪後,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前言:以下是傾聽了朱清時院士接受楊瀾訪談之後的一些思考,我只是從傳統文化缺失的角度進行了思考,文字表述不盡全面,只是將自己當下的觀點表述出來,與大家探討。同時,也希望多方都能深入思考,盡全社會之力,儘快回答錢學森之問。

2005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看望錢學森時,錢老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高校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是全世界最具創新力的大學,出了幾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這麼多高校培養出的人才卻比不上民國時期的大師,錢學森認為中國應該有一間具有頂級創新能力的高校。錢學森與編纂《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李約瑟有同樣的提問,李約瑟提出:“為什麼古代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和印刷術,工業革命卻沒有發端於中國?而哥倫布、麥哲倫正是依靠指南針發現了世界,用火藥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用造紙術和印刷術傳播了歐洲文明!”

傾聽朱清時院士的採訪後,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錢學森之問》的提出,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深刻反思,紛紛對此進行了文字性的回應,只有朱清時院士用實際行動進行了探索實踐。朱清時院士在擔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初期,認為造成此結果的原因是教材落後,專程前往加州理工學院引進先進教材,結果發現根本原因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朱院士無力改變一所成熟院校的運行體制,在他就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時,決定從源頭解決高校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的根本問題。朱清時院士從教師體制、招生形式開始著手改革,卻遇到了重重阻力。南方科技大學如今已正式招生,但朱院士的改革無疑失敗了,朱清時面對記者不無感慨地說:“就算失敗,也留教訓給後人,這條路行不通,要換條路走。”看來,對現行的教育體制的改革,教育專家們任重而道遠。

傾聽朱清時院士的採訪後,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錢學森之問》的意義重大,是當下中華從復興走到富強,需要直面、不可迴避的問題,如若不然,國家高科技的力量和永續創新的能力將不能實現。我們再回頭仔細分析錢老的提問,錢學森特別指出民國時期中國出現了很多大家,確實當時國家雖然羸弱,但是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了傑出的人才,那麼我們先分析下民國時期傑出人才所具備的共性:

一、創造斐然成績的年齡都在三四十歲;

二、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

三、從小皆具備極強求知慾和極高的專注度,

四、父子兩代皆是巨匠,

五、都出自書香門第,讀書世家,

六、具有極強的家國情懷,以民族振興為己任。

民國時期的傑出大家如錢學森父子,錢三強父子,錢鍾書父子等等,透過他們的人生履歷我們總結髮現,傑出人才大都接受了三個階段的教育。

傾聽朱清時院士的採訪後,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錢鍾書與父親錢基博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階段,重點是樹立孩子正確的三觀,培養其良好的心性。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三觀和心性的養成大都是通過父母或身邊的親人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用現在的話講,孩子從小儲備正能量,修練內功。

二、學校教育。進入學校教育的時候,他們由家庭薰陶出的求知慾和專注度得以完全體現,對待知識如飢似渴,不知疲倦,如魚得水,為之後的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夯實基礎。用通俗的話講就是內功大增,”降龍十八掌”已基本修練完成。

三、學術交流。學術交流時期,學到了最前沿的知識,開拓眼界。在與頂尖人才交流時強者恆強,傑出人才的出類拔萃就此顯現出來,就像郭靖的降龍十八掌,在多位高人的指引下,打遍天下無敵手。

傾聽朱清時院士的採訪後,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錢學森與父親錢均夫

在此,我們對“傑出人才”加以基本界定,“傑出人才”首先是對本專業領域最前沿問題的推動,以及一直勇立潮頭。就像錢學森一樣,28歲和導師馮.卡門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學森公式”,成為知名空氣動力學專家。回國後,錢老開創了多個學科課題的研究,是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兩彈一星的奠基人,一直勇立科技潮頭。

這裡我們再著重強調家國情懷,普通人才與傑出人才根本的區別就在於此。普通人才取得一點成績後,便沾沾自喜,迷失自我。而傑出人才在獲得成績後,想的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們有“利在一身勿謀也 利在天下者必謀之”的大格局,希望以己之力造福人類,報效國家。比如錢學森、楊振寧等為民族振興及科技發展做出了不朽功勳。

傾聽朱清時院士的採訪後,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我們再回到民國時期,清王朝滅亡新舊制度更替,近一仟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閉關鎖國的狀態被打破,家境殷實的家庭會送孩子就讀清華、燕京等高校,然後到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深造,這時候的傳統家庭受儒釋道文化的影響根深蒂固,送孩子出國深造的目的是報效祖國,做大事,這是成為傑出人才的必要條件。

傾聽朱清時院士的採訪後,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的現狀,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對傳統文化的拼棄,對知識分子的打擊,造成了中國家庭對家規家訓的缺失,年富力強的科技工作者在該出成績的時候卻扛起了鋤頭,創造傑出人才的土壤完全被破壞。現在很多家庭的主力是50、60年代的父輩和80、90年代的子輩,兩代人同時缺乏傳統文化的教育,更談不上什麼傳承。所以我認為想要培養傑出人才,首先要創造適合傑出人才生長的土壤。讓有意願培養傑出人才的家庭先行一步,重新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創建中國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家庭教育氛圍。

傾聽朱清時院士的採訪後,對《錢學森之問》的思考

朱清時院士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回答了《錢學森之問》,與朱清時院士的切入點不同,但想要解決的問題點是相同的,朱清時從他擅長的教育出發,希望能辦成一座像加州理工學院一樣的創新型高校。但我覺得想要培養傑出人才,有必要在朱院士的思路上進行補充,用有傳統文化依託的家庭教育加以彌補,二者缺一不可。

從“群爐效應”來講,回答《錢學森之問》的點有很多,只有各個點都做出相應的努力,才能全面而準確的回答錢老這個問題。傳統文化是傑出人才誕生的基因,在傳統文化滋養的家庭氛圍與其它各點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培育出適合傑出人才生長的土壤。也許在兩三代之後,我們會十分欣慰地笑對錢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