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3年投資40億元實施環保改造--鄂鋼治“三廢”與城相融

靠西山,面長江,佔地達5平方公里,寶武集團旗下的鄂鋼從60年前誕生起,就得到了腳下土地的“厚愛”。

如今,曾經的“鋼城”向未來的“港城”轉型,一座長期受“高汙染、高能耗”瓶頸制約的鋼鐵企業何去何從?

“高於標準、優於城區、融入城市”——鄂鋼自2019年起全面實施環保提升發展規劃,3年投資40億元,力爭到2021年底前實現“廢氣超低排、廢水零排放、固廢不出廠”目標。

一年間,已取得哪些突破和進展?下一步將面臨哪些挑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近期深入廠區調研。

煙氣實現超低排放

“最好從西往東看,否則湖西的工廠煙囪會破壞畫面感。”這是“孤獨星球”旅行叢書《湖北》對鄂州市城中湖景的介紹。書中提到的“工廠”就是鄂鋼。

“鄂鋼對城市環境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廢氣排放造成的視覺衝擊。”鄂鋼綠色智慧城市鋼廠建設推進辦公室主任劉復興說,煙氣治理、廢氣超低排在整個環保提升項目中投入最大。

2號燒結機煙氣脫硫脫硝在線系統上,二氧化硫、粉塵等超低排放指標一目瞭然。現場工作人員說,這些指標都已遠低於國家標準。目前,鄂鋼已完成4座焦爐和2臺燒結機的煙氣脫硫脫硝超低排放改造。

廠區東部,一個巨大的藍色大棚將原來露天的焦化煤場完全封閉;而在西區,煤場和燒結二次料場棚倉的規模更大。“公司廢氣超低排放改造進度,比國家和湖北省要求的時間大大提前。”劉復興說。

“實現超低排後,鄂鋼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與2018年相比,分別減少716噸、1942噸和3435噸。”鄂鋼能源環保部部長李雲說:“針對超低標準排放的煙氣,還將採取噴凝降溫加混風等技術手段,最終實現‘消白’,不再‘礙眼’。”

生產區廢水將零排放

鋼鐵企業是耗水大戶,水作為冷卻介質或能源介質,參與鍊鋼全過程。而鄂鋼地下給排水管網錯綜複雜,覆蓋廠區所有生產工序,一旦出現跑冒滴漏,排查難度大。

為此,公司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將地下管網可視化,對1000多個排水點“動手術”,按照廠區雨水、生產廢水、化產區域排水、焦爐煤氣水封水進行分類收集,汙水全部匯入新建的7.1公里地下管道,實施雨汙分流改造,讓“雨天內澇、暴雨看海”成為歷史。

“取自於長江支流——新港河的水,將流經鋼廠生產區各個工序。最後,對末端出水採取‘雙膜法’處理,水質達標後排向新建成的溼地公園,流入上世紀70年代由人工開挖的三水源港,再回到新港河道。”鄂鋼焦化公司總經理助理葉德強說,遇到生產不平衡或出現應急情況時,可借溼地調蓄,進行二次淨化,這是長流程鋼鐵行業實現生產區汙水零排放的重要環節。

其中,焦化廢水由於雜質濃度高、成分複雜,處理難度最大。“為攻克這道難題,我們採取單獨收集的做法,引進最先進的電解預處理技術,對生化處理系統升級改造。”李雲說。

監測數據顯示,鄂鋼廢水排放量已從每小時1800立方米降至300立方米。這剩下的300立方米廢水主要是因為鄂鋼周邊的落架坪、西山、大旗墩等生活區還沒有實現雨汙分離。據悉,公司已向鄂州市政府提出相關請求,以儘快實現出水口百分百零排放。

固廢處置屢樹標杆

在寶武環科鄂州資源公司門前,近3000平方米的路面剛剛用鋼渣鋪就。“我們正在研發利用鋼渣鋪路的產品,試用成功後即推向市場。”該公司總經理嚴剛說,鄂鋼“固廢不出廠”涉及水渣、鋼渣地、除尖灰和廢材等,共計230萬餘噸。

去年10月,國內首家“PC鐵質校正料加工生產線”投產。固廢處置中最令人頭疼的高爐、鍊鋼除塵灰和水處理汙泥,通過特殊工藝,被加工成水泥校正料,實現產品化出廠。同時,還購入6臺吸引壓送車,可全程無汙染運輸除塵灰。

“在這個以‘灰’為主業的廠房裡,現在幾乎看不到灰。”嚴剛說,過去處置固廢,運走賣掉不影響生產就完了,現在則要產品化出廠,環保監管貫穿所有環節。

此外,“70萬噸轉爐鋼渣熱悶處理生產線”及配套鋼渣二次加工產線等項目也在加快推進,投資近1.8億元,預計6月投入使用,屆時每次處理鋼渣的時間將由8小時大幅下降至兩個半小時,這將是又一個行業標杆。

寶武環科成立於去年下半年,由寶武集團和鄂鋼合資組建。僅幾個月時間,在引入先進技術的推動下,鄂鋼固廢處理變化明顯:原來水處理將產生汙泥2000多噸,現在只有200噸左右;原先煉一噸鋼產生140公斤渣,現在下降至120公斤左右;原先外採廢鋼每噸2800元,現在廢鋼實現回收利用後節約了80%的成本。

“履行社會責任是公司當前的首要任務,但從長遠發展考慮,固廢處置的市場化模式應儘快提上日程。”嚴剛說。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通訊員 盛園田 左敏)


固廢堆放場變身景觀園

3年投資40億元實施環保改造--鄂鋼治“三廢”與城相融

2021年底,鄂鋼綠化率將提升至34%,成為鄂州主城區的“綠肺”,實現“廠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好願景。已建成的匠心園和溼地公園相當於這個“綠肺”的兩葉:匠心園由林間會客廳、活動休閒區和文化展示區組成,集會議中心、集控中心、辦公中心、服務中心於一體;佔地近45萬平方米的溼地公園過去是固廢堆放場,現在是成片的草坪,樹林、灌木、水池、廊橋及人文雕塑錯落有致,既具備溼地生態循環功能,又是一片城市海綿體,將面向市民開放。(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桂多 攝)


>>記者手記

讓鋼企成為城市綠色轉型的楷模

源頭治汙是鄂鋼綠色轉型的第一步,提高鋼鐵製造產生的餘熱、餘能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則是其更為深遠的目標。

技術革新不斷演進,實現能源高效轉換、城市廢棄物再利用已不是難題。比如,鄂鋼計劃在三水源明渠建設取水泵站,將排入三水源明渠的雨水收集處理後作為鄂鋼生產補充水,提高水循環利用率。

眼下,鄂州主城區部分賓館、酒店所用的熱水已源自鄂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熱能。這就是鋼企與城市共享資源的生動實踐,不僅有利於優化城市能源結構,減少煤電氣的使用量,而且大幅降低了成本。但是,鄂鋼對如何將生產過程中的餘熱用於城市集中供暖尚在探索中,有待與地方政府進一步協商推進。在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固廢處理經驗後,鄂鋼還可以藉助鋼鐵製造的高溫過程,無害化處理城市垃圾。

總之,就是要讓企業成為整個城市運轉的一個“器官”,實現清潔生產,與城市相融共生。(□ 戴勁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