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大醫院病人如趕集,真的是日進斗金?別讓表象迷惑了你

相信去過醫院尤其是大醫院的人,都會看到醫院人山人海,比趕集還熱鬧的場面,肯定以為醫院是日進斗金,利潤高的嚇人,甚至有人直接說協和醫院一天就掙上億元,這也吸引了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醫院、購買醫院,希望能在醫療行業大賺一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來看一下這個表象下面的實際情況。

協和醫院被認為是國內醫院的泰山北斗,有人就說協和醫院掙錢海了去了,每天上億元呢甚至更多。我們算一下,一天1億元收入,一年就是365億,可是中國醫療收入最高的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該醫院在2018年總收入剛剛突破100億而已,此謠言不攻而破!實際上,協和醫院一年總收入也就80億左右,一天也就2000多萬,這裡面還包含40%多是藥品和耗材費用,由於耗材藥品零加成,對於醫院來說藥品耗材就是賠本的,就是給廠家白打工的。

協和的預算表沒找到,下面是瑞金醫院2019年度預算表頭截圖,具體可以去瑞金醫院網站下載。可以看出大名鼎鼎的上海瑞金醫院年預算收入為64億,平均到每天也就1700多萬。

大醫院病人如趕集,真的是日進斗金?別讓表象迷惑了你

一提到醫院,大家認為那是絕對的暴利,一本萬利啊,實際上真的是這樣麼?2018年山東省衛健委公佈了山東主要三甲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情況,基本上醫院所有收入都用來支出了,支出佔比最大的是藥品和耗材佔40%多(注意:藥品耗材對醫院來說是不賺錢的),第二位是人員工資福利,平均佔35%左右,這兩項就佔了接近80%,剩下的20%要用來支付各種費用比如水電暖費用,保安保潔費用,各種其他費用,最後醫院所有收入剩下的平均在10%上下,好的龍頭醫院能達到15%,差的在10%以下甚至賠本的都有,請注意這剩下的10%左右還是毛利,醫院還要發展投資,來年更新設備都要用錢的,最後基本剩不下多少純利

這也解釋了以下兩個怪像:

  • 三甲醫院醫生忙死,醫院反而不進足夠的人員,真的是要求太高嗎?不完全是,主要原因還是醫院擔心人力成本增加,導致利潤進一步降低。說到底就是榨乾每一個員工!
  • 醫院都熱衷於擴建增加病床,為什麼呢?
    根本原因就是一個病人帶來的利潤很低,一個床位每年帶來的收益是固定的,要想多掙錢,必須擴大床位,增加病人量,正所謂薄利多銷!這也是國家多次提出要控制三甲醫院床位數,但一直控制不住的根本原因。
大醫院病人如趕集,真的是日進斗金?別讓表象迷惑了你

國家出臺了促進民營醫院發展措施,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民營醫院,以期來解決公立醫院看病人山人海的狀況。社會資本也看到了這一契機,都在建醫院、收購醫院、投資醫院,希望能分一杯羹。但現實是殘酷的:“民營醫院大部分都是虧損的,”北京振國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王振國不無沮喪地表示:“再幹上一兩年,我恐怕也堅持不住了。”這是一個民營醫院的寫照。正如上面公立醫院的成本結構一樣,民營醫院也是類似的成本結構,當然民營醫院財務靈活些,耗材和藥品可以賺錢,但一旦納入醫保,並像當下這樣嚴格醫保管制的話,收益降低甚至賠本也是難免的。舉兩個例子

  • 和睦家醫院:北京和睦家醫院是最著名的高端私立醫院,收費高,服務好,但怎麼樣呢?2019年和睦家被出售,據披露,截至2019年5月31日,其總資產約人民幣70.48億元,所有者權益約人民幣32.83億元,負債總額約人民幣37.66億元;2019年1至5月實現收入人民幣約9.99億元,實現淨利潤人民幣-8900萬元。賠本,這就是和睦家被賣的原因。
  • 濰坊陽光融合醫院:陽光融合醫院是陽光保險在濰坊投資建設的三甲醫院,2016年正式開診,該醫院住院患者還是很多的,這已經是中等規模的醫院了。但是卻連年虧損,“山東陽光財務報表顯示,公司在2016年前7個月實現營收1805.67萬元,營業利潤-1.04億元,淨利潤-5089.99萬元。而今年前兩個月,山東陽光則實現營收3591.72萬元,營業利潤與淨利潤均為-2904.16萬元”,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因此,濰坊市人民醫院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發佈公告,決定將山東陽光融和醫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山東陽光”)29%的股權掛牌轉讓,作價7.3億元,佔到其持股總量的59%。就一句話,賺錢的買賣誰會出售?當然,這是以前的數據,據說目前病人能達到700-800人,但近期數據沒找到,是不是已經扭虧為盈了就不知道了!

所以,醫院並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樣一本萬利和暴利,其成本高的很,在目前國內醫院收費結構和收費標準的條件下,再加上醫保嚴格管理的情況下,想投資醫院賺大錢,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