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奮戰在社區一線的基層“逆行者”


奮戰在社區一線的基層“逆行者”


  套上紅袖章,穿上紅馬夾,戴上一次性口罩,大慶路街的社區幹部和志願者這群奮戰在社區一線的“逆行者”又開啟了新的一天工作。小紅喇叭和大音響喊起來:“疫情就是命令,全國確診病例劇增,請大家居家辦公、學習,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團圓,請大家千萬不要出門!!!請大家千萬不要出門!!!全國人民齊上陣,共把疫情抗。”

  

奮戰在社區一線的基層“逆行者”

  二月的天孩子的臉,氣溫驟降,寒風似針扎到臉上,身批軍大衣,手持泡了半天的方便麵,剛吃一口,便急忙喊道:“大爺,您沒啥事情別出門了,現在新型病毒太狂了,小心被感染那咋辦。”“我去買顆大白菜。”“來,我先給您測下體溫:36.6℃,一會買好菜給您送上樓。”24小時站崗,他們是嚴防死守的“守門員”;向走來路過的大爺大媽發放並告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知識,見縫插空地在鐵柵欄和宣傳欄懸掛“防疫防控”條幅,他們是“喋喋不休”的“宣傳員”;帶著隨身播放器,或者手持大喇叭,亮起嗓門喊“大家躺在家裡就能為國家做貢獻,機會難得”,眼睛還四下裡“尋覓”著人群,好言好語勸散打牌下棋的老人,他們是走街串巷的“巡邏員”;奔向轄區內的十幾家大大小小的超市、零零散散的藥店,詢問發燒者信息,路過菜攤子問問:“西紅柿多錢一斤?”,他們此時是一絲不苟的“調研員”;白天連軸到晚上參加會議,傳達會議精神,撰寫宣傳信息,他們是披星戴月的“信息員”;挨家挨戶發放“居民出入卡”、“居民個人承諾書”和“健康告知承諾書”,登記數百數千戶的外地回同人員信息,他們是精益求精的“採集員”;摸排出武漢返鄉的人員,只是戴著簡簡單單的薄口罩進行“零距離”接觸,測量體溫,他們是“不怕病毒”的“測溫員”;隨時隨地加微信、打電話聯繫做到精準地上傳下達多個部門的精神,穿梭於社區和街道之間,考取數據、人工錄入信息、報送紙質版信息,他們是不辭辛苦的“聯絡員”;連夜加班加點核查“教育系統、公安部門、三大運營商”等下發的武漢返同人員信息,人工篩選重複名單,逐一核查錄入電子信息,他們是一絲不苟的“排查員”;身上揹著噴藥箱,穿梭於小街小巷,對犄角旮旯進行全方位的消殺工作,他們是臨時上崗的“消毒員”;贈送口罩和生活必需品去慰問困難戶和馳援武漢醫護人員的家屬,他們是防疫防控的“見證者”;通過微信電話每時每刻隨訪隔離居民的身體狀況,上門配送生活用品,他們是“跑斷腿”的“送貨員”;對於不配合封閉式管理的居民、長時間處於隔離狀態的心情糟糕的居民,苦口婆心地進行解釋宣傳、心理安慰,他們此時是循循善誘的“疏導員”;對於上級部門的督查出的問題,寫整改報告,立即實行整改意見,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執行者”;面對即將中考和高考的孩子,顧不上督促孩子學習網課,也顧不上年幼孩子的哭啼和想念,他們此時是“舍小家為大家”的“父母”;面對“紅十字”和社會公益捐贈活動,解囊相助,他們此時是大愛無疆的“奉獻者”。面對有任何困難和需求的居民,他們一致回答:“有事您找我。”

  

奮戰在社區一線的基層“逆行者”

  正是因為他們秉承著“捍衛健康社區我們同力,抗擊疫情我們同心,爭創零例社區我們同行,不忘初心促民和,牢記使命讓民樂,高舉旗幟保民安”理念,他們是胸有正能量,心裡有陽光的“基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