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英国散文家、诗人约瑟夫·艾迪生曾经说过: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第8期《人生选择题》综艺节目中(由今日头条、西瓜视频与新世相联合出品的一档明星访谈类节目),嘉宾迎来了偶像剧女王陈乔恩,在她与主持人华少的对话中,分享了自己儿时不被疼爱的童年回忆长大后的和解,也在节目中面对芳华时8888万从天而降、 一夜秃顶人生等人生困境,对于所抽的标签的所感所想,给出了自己最终的选择。


《人生选择题》陈乔恩||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印象深刻是她对于爱情的解答上。在新一期的《人生选择题》中,陈乔恩抽到了一个问题:假如婚后遇到真爱怎么办?陈乔恩给出的答案是去追求真爱。理由是“我觉得没所谓啊,爱情这种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你真的遇到一个让你多巴胺一直分泌的人的话,你就去追寻吧,那太难得了,很多人一辈子都遇不到真爱。”

这个答案也正常,要知道,现在的陈乔恩正处于热恋的状态中,艾伦成了满足她对爱情期待的那个人。所以对于一个处于热恋期的人来说,特别是已经年满40岁的陈乔恩,正在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内心是充满喜悦的,正如她所言:人一辈子能遇到真爱,确实可遇不可求。

《人生选择题》陈乔恩||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01 陈乔恩的童年被打骂和不受重视的经历,导致她的内心自卑又孤僻

陈乔恩的母亲从小对她的教育方式是棍棒教育,对她非常严厉,动不动就打她,最严重的时候打得满身是血。导致她童年都非常缺爱,也生活在恐惧中。

谈起妈妈,她说:“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总是活在恐惧中,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讲话,怕她会打我。”

成年后的陈乔恩,回忆起小时候,都满满是恐惧,也不敢独自与母亲面对面。

还有一点,也是母亲做的特别伤人心的,那就是“重男轻女!”

在《人生选择题》的芳华阶段,陈乔恩被华少问道:

“如果你出生在重男轻女的樊胜美式家庭,能接受吗?”

陈乔恩笑了,坦然说:“我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啊。”

陈乔恩有个哥哥,母亲对她和哥哥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比如:

陈乔恩上中学,有次摔跤裤子上破了一个洞,央求妈妈给再买一条。妈妈直接拒绝了她,缝补了一下洞洞,一直让她穿到毕业,就是不给买。

是家里经济困难吗?当然不是,是母亲就没有把女儿的话放心上。

反之,陈乔恩的哥哥就不一样的待遇了,不仅仅有好几条类似定做的裤子,而且都是高腰、镶金边的那种时尚款式。

在这种又打骂又重男轻女的环境下,可想而知,陈乔恩的童年是多么的缺乏爱,多么的自卑和孤僻!父母的打骂成了肢体虐待,成为了孩子心理创伤的根源。打骂会让孩子长期活在巨大的阴影里,随时随地都在担心惩罚的到来 。

《人生选择题》陈乔恩||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02 没有经历过甜蜜的母女接触,所以她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恋爱之路曲折

对于陈乔恩而言,因为没有经历过母女间的亲密接触,她其实不知道该如何与人进行相处。所以她会说,自己独处的时间,才是最安全的状态,至少不用被母亲打骂。

她在上学期间,因为经常转学,没有朋友,成绩也不好,同样面临着被孤立,她的做法就是逃避,这样就不用面对同学们那些异样的眼光。后果是,她身上总是一面是积极向上,一面却是没有安全感的多愁善感。

从小缺爱,缺乏爱的体验,陈乔恩的童年,决定了她的成年生活只是延续童年的开始。她想摆脱童年,所以拼命挣钱,可这过于自我的性格影响陈乔恩的恋爱观。

陈乔恩是孤独自闭,恐惧社交的。她经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可以待很久。好友安以轩说:陈乔恩可以三个礼拜不出门,和猫说话,吃罐头,读书,一个人去KTV唱歌。

《人生选择题》陈乔恩||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陈乔恩也是有过几段感情经历的,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她和霍建华就交往过,后来还是没走到一起。毕竟从小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霍建华,也同样的缺乏安全感。两个即使互相吸引,却像两只刺猬,注定无法相拥。

她与一起合作了偶像剧《王子变青蛙》明道也传过绯闻,但明道却说,第一次见陈乔恩就觉得她脾气不好。的确是这样,在真人秀《旋风孝子》里,暴躁起来的她,会拿电饭煲出气;她的助理说跟陈乔恩在一个屋子就害怕,所以也提出辞职。

也难怪陈乔恩在《人生选择题》中说:喜欢主动吵架,情侣吵架是一种情趣。对于情侣的每次吵架, 经常发生在沟通不顺畅上,或者情绪失控上,甚至于不知道如何沟通,只好通过发泄脾气来抗争。

幸福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坚定不移的相信爱情。而在吵架和家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对爱情和婚姻缺乏信心

陈乔恩就是这样,她属于那种内心自闭的女孩,特别的缺乏安全感,她在恋爱中,还容易暴躁,是有点孤僻的人。这样的女孩,在恋爱中,完全是跟小孩子一样,她不知道如何去经营一份爱情,也会对爱情抱有极其高的期望。

《人生选择题》陈乔恩||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03 既然童年阴影已经存在,可能影响到整个人生,那么我们如何摆脱它呢?

《奇葩大会》上,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关于原生家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家庭是一个社会的浓缩,而个人是家庭的浓缩。”

第一,通过建立自我觉察的能力,活在当下,接纳真实的自己, 逐渐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童年创伤。

例如,陈乔恩在《人生选择题》节目中,坦然的说出自己童年的事情,也没有表现出特别情绪激动,这其实就是接纳自己,让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从而与父母进行和解,也解开自己身上的枷锁。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主人公丽斯出生在贫民窟,并且有一个无比糟糕的原生家庭:父母都吸毒,母亲还患有精神分裂症,父亲则对她不管不顾。她从8岁就开始了乞讨生活,但她从来却没有抱怨自己的家庭,而是坦然面对这糟糕的一切。

她说:“我为什么要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人生选择题》陈乔恩||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第二,童年时期受的伤,还是要靠自己去疗愈,训练自己独立思考,建立自我修复的能力。

伊能静来自单亲家庭,爸爸很早就离开。母亲在我成长的无数岁月里都会提到的一句话:“如果没有你,妈妈可能就会过得好一点。” 所以当婚姻结束的时候, 她所面对的,似乎回到了童年,开始质疑自己。 后来她找心理医院,最终在察觉到自己其实过着“好玩”的人生,从而与父母和解,也疗愈了自己。

陈乔恩在面对催婚时,也会说:我为什么要被别人捧在手心?我自己有手,而且我捧红了我自己。

每个成年人都可以问自己: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够摆脱童年的阴影?我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做回自己。在生命的道路上,请专注于自己的内在成长,并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人生选择题》陈乔恩||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第三、放松自己,让自己活的更加的舒服一些。

心理学家布莱恩·利托索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三个自我:

第一个,是父母基因决定的自我;

第二个,是环境文化影响下的自我;

第三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自我价值定位的自我。

最后一个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原生家庭的孩子,身上背负的那些委屈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会觉得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父母,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痛诉他们当年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心理阴影。

其实有句话说的很对:别人以你不喜欢的方式对待你,那一定是你允许的。


当你能够理解事情出现的原因,梳理清楚自己未来想走的认识,那么一些心结,哪怕暂时不会那么容易化解,至少你会让自己释然和豁达一些。


《人生选择题》陈乔恩||童年原生家庭不幸,照样40岁后光彩照人

最后总结:

武志红在《身体知道答案》一书中提到:

“假若父母喜欢否定自己的孩子,结果这个孩子进入学校后,就会有‘我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意象,而他为了捍卫这个自我意象,成绩会一塌糊涂,这反过来又成了支持‘我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意象的证据。

认真想一想你究竟是谁,你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你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走出困扰自己已久的枷锁,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