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南京智能製造產業園:按下復工“快進鍵”跑出經濟“加速度”

一手強勢推進疫情防控舉措,一手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南京智能製造產業園“兩手抓、兩手硬”。截至目前,園區企業基本復工,重大項目穩步推進。園區以復工復產的“大力度”,跑出了建立與防疫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速度”。

“搶人模式”保復工

南京市江北新區與安徽來安縣汊河鎮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聯防聯控優勢,互認《往返汊河鎮車輛通行證》,按照“定企業、定人員、定車輛、定時間、定線路”五項原則安排專車接送,解決跨省復工人員上下班難的問題,園區瞭解情況後積極為轄區企業申報,2月20日,經過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來自安徽來安縣汊河鎮的233名同事順利返回園區復工。園區企業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奇表示:“這樣點對點的接送,有效解決了企業員工跨界上班的問題,防止過程中間發生另外的感染問題,也有效地推動了企業的防疫和復工工作。”

“消毒、檢測”雙重保險

園區企業中車浦鎮車輛有限公司結合實際,安排了兩條線防控。一線 “守 ”,把牢消毒測溫關卡。將進入企業的通道進行調整,只留下唯一的出入口,在出入口外設置雙門卡,專門購置紅外設備,精準體溫測量,合理安置了臨時留觀點、文件中轉區,以備不時之需。二線 “攻”,中車浦鎮在小區防疫卡口設置了一條長5米、寬3米的消毒通道,內設消毒噴淋系統,利用二氧化氯泡騰片(無毒型)製作消毒液,對病毒有很好的消殺作用,可對進出企業的員工進行全方位消毒。

細節控、嚴把關

上汽集團江北新區基地將公司“精益文化”滲透疫情防控的每一個細節,“北歐式”的排隊風格、“強迫症”式的消毒手法,這些“細節控”的背後,是無數防疫細節和用心。

上汽集團江北新區基地共有5個主要出入口,設置了36個測溫點。為了應對大量人員進出的測溫需求,購進了4套與機場同款的紅外體溫快速篩選儀,54臺手持式紅外體溫槍,採用“通過式”不停留的方式進行體溫篩查。

公共區域是南汽集團重點管控區域,在食堂上用餐規定上宛如考場。南汽規定員工按時段進入餐廳,嚴格按照左右1.8米、前後1.5米的間距擺放餐桌椅,固定餐盤位置和餐桌編號,減少人員集聚,每個員工按照制定的座位號碼落座,每人固定座位,如有加飯等需求,不得隨意走動,要在座位上舉手示意,由食堂管理人員統一調配。

雲端開會,線上辦公

一塊電子大屏,一次視頻連線,園區一批重點項目以“不碰面”的方式集中籤約。在疫情防控的同時,園區圍繞產業規劃、產業佈局、重大項目推進等方面,積極推進產業做大做強,2月19日下午,園區邀請了上海遠博志城公司、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專家參與視頻會議,共同討論推進江蘇鯤鵬生態產業基地產城融合項目。園區堅持疫情防控與重大項目推進兩手抓,通過創新工作方式與溝通機制,將重點產業項目推進落到實處,確保項目按照約定計劃如期推進,實現企業發展與城市繁榮的“雙贏”,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

園區面對當前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複雜形勢,2月21日組織園區5家企業參加電視電話會議,積極落實江北新區“惠企十六條”政策,有效發揮財政金融扶持作用,進一步瞭解園區企業融資需求,組織金融機構做好定向融資服務,精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切實做好防疫情、保增長、促發展工作。

伴隨著復工復產,園區許多企業遇到了工人返崗難、防疫物資不夠、物流運輸不暢等問題,園區迅速出臺各項措施。在疫情防控期間,建立園企抗疫微信群,及時協調解決企業訴求,幫助企業購買醫療保障物資。園區將進一步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後勤保障,破解發展瓶頸、贏得發展空間,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兩不誤”,交好“防疫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兩張答卷,助力新區高質量發展。

耿瑞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