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韶山灌区全面检修保障生产用水

湘潭在线3月4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希台)灌渠有水好耕田。韶山灌区作为我省最大的灌区,一直为湘中地区百万亩农田输水灌溉。去冬今春,灌区全线干渠开展清淤扫障,近段时间又全面检修渠道沿线的涵闸、隧洞和渡槽,全力保障今春全流域春耕生产用水。

从去年11月初开始,灌区总计投入700多万元,共处理险工险段30余处,清理淤泥20多万立方米,防渗衬砌3000米,维修处理涵闸600处,处理枯树近500棵,维修信息化设备39 处。通过对一些隐患工程的精细专业处理,极大地提高了灌区输水安全系数,通过提质改造设施设备切实补齐短板,大大提高灌区灌溉水利设施效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韶山灌区紧急动员,加强沿线巡查,防止生活垃圾和有害污染物入渠。灌区渠道闸门、拦污栅的打捞实行定时打捞与巡查随机打捞相结合,重要部位安排专人打捞和处置,尽力确保水质清洁和安全。

年前,灌区利用冬闲渠道停水时期,在42条支渠上安装了量水设施,对11处大支渠的闸门进行远程控制改造,在一些关键节点安装视频监控57处,在县乡交界的地方安装水位点46处,使全流域的水位、流量计算更为精准。现在,管理局调度中心可24小时监视整个灌区的运行情况和用水情况,灌区每年因此可节约水资源400至600万立方米。春耕在即,灌区将精准调度,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分配到各地,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及夏秋灌溉高峰期的用水需求。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