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獨山:農村產業基地復工,群眾就近就業增收

“今年不出遠門了,就在家鄉務工了!”

“就近務工挺好的,掙錢顧家兩不誤!”

“出門打工不容易,還是在家創業好!”

新年以來,獨山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發展,動員當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想方設法推動復工復產穩產,努力爭搶時間挽回損失,不斷恢復經濟發展活力,有效助推全縣脫貧攻堅。近日,筆者來到熱火朝天的生產一線,近距離感受了當地群眾“希望就在家門口”的那份踏實和喜悅。

“在家裡就能掙錢,這日子真踏實!”

春風吹來,萬物復甦。

基長鎮林盤村,在一片桑園裡,好幾個群眾正忙著打理桑園,不少桑枝已經萌發出了嫩綠嫩綠的新芽。

林盤村黨總支書記韋自文介紹,林盤村近年來依託村級產業平臺“林盤農業有限公司”和“林盤種桑養蠶農民專業合作社”,努力推進種桑養蠶,建起了1000餘畝桑園和15000平米蠶棚,形成了種養一體化的桑蠶產業體系,對全村貧困戶實施全覆蓋產業帶動,有效拓展了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

正在桑園裡忙著鋤草的村民韋龍幫,前幾年還是個貧困戶,正是在桑蠶產業的帶動下實現了脫貧。這兩年來,韋龍幫的兒子兒媳一直在外打工,他和妻子一邊在家裡帶孫子,一邊在村裡的桑園和蠶棚裡務工,每月能有3000塊多錢的收入貼補家用。韋幫龍高興地說:“桑蠶產業發展起來後,在家裡就能掙錢,這日子真踏實!”

林盤村目前已完成了桑枝修剪和蠶棚消毒等工作,今年計劃通過桑樹品種改良、選育優質蠶種、強化技術服務等進一步提質增效,引導群眾通過反租倒包、基地務工、種養管理、土地流轉等形式獲得更多發展利益。黨總支書記韋自文說,隨著天氣轉暖,桑葉種植和蠶棚養殖就會全面啟動,僅這一項就能提供100餘個持續穩定的就業機會,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幹活掙錢。

麻尾鎮董嶺村,獨山縣潘金梨專業合作社1200畝的玫瑰園和柑橘園裡,也是一片火熱場面,數十名群眾正在忙於春季管護。這片種植基地於幾天前開始復工,目前每天吸納60餘名當地群眾務工,其中貧困人口30來人。

來自罵力組的村民盧洪香,帶著老伴和兒媳婦,已經在基地裡忙了好幾天。他一家人開始很擔心受疫情影響找不到活幹,這下一忙起來,心裡就十分踏實了。盧洪香家2014年被評議為貧困戶後,他被聘為村裡的護林員,家裡還落實了產業分紅等扶貧政策,於2017年順利脫了貧。近兩年來,隨著村裡農業產業的發展壯大,盧洪香家三個勞動力一直在基地裡從事除草、施肥、噴藥等工作,收入十分穩定,對過上小康日子充滿了信心。

據董嶺村第一書記韋宗龍介紹,村裡近兩年引進了廣西鴻牌飲料有限公司、獨山縣潘金梨專業合作社、貴州樂田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先後落地蜂蜜臍橙、板藍根、玫瑰、柑橘、羅漢果、蔬菜等產業,通過土地流轉、產業分紅、基地務工等形式帶動群眾受益。隨著這些產業基地先後復工,今年將能帶動全村300餘名群眾通過就近就地務工實現持續穩定增收。盧洪香高興地說:“村裡產業發展越來越好,我們的好日子也就越來越有盼頭啦!”

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帶動,蓬勃發展的農業產業,正在成為獨山當地群眾就近就業的嶄新舞臺。

独山:农村产业基地复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噴灑農藥

独山:农村产业基地复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田間勞作

独山:农村产业基地复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植下新苗

“家門口就能上班,我感到很開心!”

草木蔓發,春山已望。

座落於百泉鎮三橋村翁橋組附近的貴州李記食品有限公司,連日來,前往交售青菜的鄉親們絡繹不絕。生產車間裡,50餘名一身防護裝備的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來自翁橋組的村民羅興美,從家裡到公司僅需步行幾分鐘。羅興美家本來是個貧困戶,這些年,她一直選擇在李記集團就近務工,是個老員工了,每月能有3000多塊錢的工資,收入十分穩定,不但順利脫了貧,日子也越過越好。今年新年一過,羅興美本來還擔心公司因為疫情影響不能順利開工,沒想到2月9號就接到了復工通知。羅興美十分高興,就拉上一直在家務農的丈夫,夫妻二人一起進了李記集團,這樣一來,每月家裡就能有6000來塊錢的收入。羅興美笑盈盈地說:“公司很近,家門口就能上班,我感到很開心!”

李記集團是一家以生產醬醃菜、調味品、紅油系列小菜為主的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出口東南亞、歐美等國,擁有國內外多家公司、分廠,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泡菜企業,旗下的貴州李記食品有限公司於 2011年落戶獨山,建立起了一條集基地種植、原料收購、生產加工、產品貯運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為當地產業扶貧和經濟發展注入了嶄新活力。據公司行政經理陸永梅介紹,這段時間,公司正在忙於原料收購、設備檢修等各項準備工作,預計3月上旬全面復工復產,屆時,將會帶動周邊200多名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在獨山經濟開發區電子科技園內,一家叫“博裕電子”的廠房內,30來名工人戴著口罩,正在生產線上專心致志地忙碌著。

40來歲的工人岑昌麗,來自百泉鎮城西村五里組,家裡是個貧困戶,她和丈夫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由於沒什麼技能,折騰幾年下來,生活貧困依舊,後來在政府的幫助下終於脫了貧。新年以來,面對疫情,岑昌麗一直為來年的務工問題發愁,後來聽說經濟開發區的電子科技園有企業在招工,就前去報了名,於2月19日正式到“博裕電子”上崗。岑昌麗家距工廠5公里不到,上班下班非常方便,每月3000多元工資,她決心在這裡好好地幹下去。

據瞭解,“博裕電子”是一家專門從事電子元件設計、開發、生產的廠家,落地獨山發展已有5個年頭,在取得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帶動當地群眾務工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該企業負責人說,預計再過十來天,廠裡就能實現全面復工復產,正常用工量將會達到100人以上。

独山:农村产业基地复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獨山經開區科技創業園一角

独山:农村产业基地复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位於獨山的貴州李記食品有限公司

独山:农村产业基地复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企業生產車間

“選擇在家裡創業,我覺得有盼頭!”

陽光煦暖,春和景明。

旗山村中和片區擺略組。綠野之上,藍天之下,一座養殖場裡,一隻只羽色鮮亮的雞,正在春陽下刨土,覓食,嬉鬧,讓這個荒山野地充滿了勃勃生機。黔南州公安局駐旗山村第一書記覃國品指著一個正在忙碌的年輕人說,蒙小三,養殖場主人,村裡的創業能手和致富帶頭人。

蒙小三的養殖場裡既有本地土雞,也有著名的“無量山”烏骨雞,雞們吃的是苞穀米糠和野菜野草,喝的是清冽甘甜的山泉水。僅在過年期間,蒙小三就賣掉了800多隻雞,收入9萬來塊錢。

蒙小三從小家庭貧困,曾輾轉東南沿海一帶打過十多年工。2014年,由於貧困依舊,蒙小三家被評為了低保戶。2018年,在村裡的幫助下,蒙小三家搬入了堯梭花園安置區,他不再外出打工,而是選擇在家創業,嘗試著養起了雞,由最初的80只,一步步擴大到了現在的2000多隻,徹底甩掉了窮帽子。

為了讓蒙小三的創業之路走得更順利,村裡幫助他的養殖場註冊了小微企業,申報了小微企業補助,免費配置了變壓器,還將進場的一公里毛坯路成功申報為產業路項目,這兩天正在硬化施工。

新年以來,蒙小三養殖場又養上了部分鴨子,新建魚塘投放了1000多塊錢的魚苗,栽上了好幾個品種的桃樹,帶動了好幾個群眾在他的基地裡務工。蒙小三打算建設一個種養一體化的示範基地,以“基地投苗,群眾投地,共同管理,雙方受益”的方式帶動更多群眾參與發展,力爭每年遞增10000羽逐年擴大發展規模,努力打造綠色生態種養品牌。蒙小三深有感觸地說:“我能擺脫貧困併成為一名帶頭人,一靠政府大力扶持,二靠自己努力創業!”

拉林村然存組,暖暖的春陽下,村民莫金志正在忙著打理他的田土。莫金志老母親年事已高,大兒子正在上大學,小兒子正在上初中,一家老小全靠他一個人掙錢養家。多年來,他一直在外打工,進過廠,做過泥水工,由於沒什麼技能,耳朵聽力還有點不好,收入有限,生活困難,是村裡的低保戶。

在政府的幫助下,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兩個兒子的學業也進行得很順利,莫金志感到十分溫暖。但莫金志總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今年,他決心不再外出打工,想要在家自已創業。經過多方考察,莫金志打算利用寨子上的10多畝土地,嘗試板藍根種植,然後逐年擴大規模,並帶動身邊群眾一起發展。

拉林村黨總支書記文道幫認為,創業就是最好的就業。莫金志的想法得到了村裡幹部們的支持,都鼓勵他大膽嘗試,努力發展,並將從政策落實、技術指導、產銷對接等方面提供幫助。莫金志信心滿滿地說:“國家政策這麼好,村裡幹部這麼支持,選擇在家裡創業,我覺得有盼頭!”

據相關部門統計,自2016年以來,全縣共登記小微企業1500餘戶,帶動就業7000餘人,隨著復工復產的不斷推進和創業隊伍的不斷擴大,這將成為推動群眾就近就地就業、持續穩定增收的又一強大動能。

独山:农村产业基地复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板藍根苗移栽

独山:农村产业基地复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生態雞養殖

後記:

“疫”處春生,花開陌上!

疫情當前,為搶回時間和挽回損失,獨山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各部門、各鎮、各村妥善處理好疫情防控與生產發展的矛盾,加強就業政策宣傳,強化就業數據摸排,落實就業服務支持,搭建就業供需平臺,拓展就業對接渠道,充分挖掘現有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努力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有效組織群眾返崗復工,大力促進就地就近就業,積極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切實增強貧困群眾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奪取疫情防控戰和脫貧攻堅戰“雙勝利”,把更多勞動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動能,為如期繪就“大美獨山”全面小康壯美圖景提供強大力量支撐。(通訊員 李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