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期間機關事業以及企業單位都有工資,靈活就業的人員咋辦?

花榮165982386


說真心話,除了硬扛沒啥好辦法,資金週轉不開就去借錢嘍,平時人緣不好的,平時沒有存款的,平時沒有副業的,指望現在臨時抱佛腳,那就一件扯淡的事情。

我看很多人的回答內容,說機遇無處不在,這很容易讓人誤入歧途。對於正常人來講,如果能抓住機遇的話,就不會遇到現在窘境,大部分遇到窘境的人,都是因為平常沒有做好準備。

當然不排除一些厲害的人,在這個階段同樣出現了資金週轉的壓力。一個平常就不知道抓機遇的人,在這個危險時刻去抓機遇,去做項目的話,只會死的更慘,老老實實,安安穩穩的渡過這段時間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最近幾天有兩個朋友問我借錢,因為疫情遇到了家庭運轉困難,具體詳情我就不說了,能不能借到錢,基本上是你平常人品的積累,但凡有些好朋友的人,借點錢渡過當下的困難,還是比較容易的。

否則,趁著這次疫情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吧。問題解決的最好方法,一定不是問題產生的時候,而是在問題產生之前。

這次疫情對很多從業人員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不少人有房貸、車貸,另外上有老下有小,平常的月收入剛好支配日常開銷,現在企業受到了影響,發不出工資,資金鍊斷裂,生活突然遇到了困難。

還有一些人,本來收入能力就有限,他們也許沒有房貸,沒有車貸,只是簡單的生存下來就已經很吃力了,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困難更大。

如果你平常工作做的不夠,好朋友沒有,沒人借錢給你,公司規模不大,發不出工資,那就找馬雲爸爸吧,開通一下支付寶借唄,借個幾萬塊錢,至少能夠幫你安穩的渡過這段疫情時間。

除此之外,要非常小心二次衝擊,疫情階段對企業和從業者的傷害是第一波衝擊,後面還可能會有第二波衝擊,那就是疫情結束之後,很多企業很可能會開始裁員,如果你被裁了該怎麼辦?

而被裁這件事情也是因果關係,平常未受到公司重用的,估計被裁的概率要大得多。所以,從現在開始,你要考慮二次衝擊可能帶來的傷害了,提前做好準備,提前梳理一下自己的工作技能,萬一被裁,至少能夠第一時間去找工作。


八魚先森


我是靈活就業的人也是城市的邊緣人每年賺的錢除了自己交的各項保險,和孩子教育費用基本不剩一分,國家我從來就沒有想過國家會想起這部分人來,因為這部分人沒有多高的文化也沒有多高的社會地位,也沒有像農民那麼多的群體,可是我們確啥也沒有,沒有土地,沒有固定的收人,聯索要工資都得往農民工上靠,沒有一個組織會問你,有工作沒有有收入沒有,有困難沒有,只能自己忍著。再說了我們想去農村想要種地可是政府不讓啊,我們是城市的最底層你想要低保你確貸款有一套城市的住房,可是我也想買了賣村裡的房政府不讓啊,農民自己家種點菜和糧呆半年餓不死可是我們不行一樣不花錢沒有你就得餓死,找工作吧還年齡歧視你超過多少歲沒人要你,難不難啊,還有就是年輕人說的你沒努力讀書就活該,我想說的是我們上學時國家高校的錄取率是多少啊,你們不要笑話我們你們的成績拿到我們那時候你也不一定會上大學。所以說我們這些人也是為國家做了貢獻的,不要一啥就高學歷的做貢獻多了,你們讀的大學你們用的資源也有我們的貢獻,所以請你們想一想吧


E時代16


靈活就業人員是一部分特殊群體,沒有穩定工作,社保又要自已交,因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能考上大學的人相當少,那時的政策招生的少,千軍萬馬行獨木橋,很少人能考上大學,就連考上中專和高中都很困難,所以沒有學歷,除了一部分農民有地之外,還有一部分出來打工,在城市供了或買了房子之後自然就成為靈活就業者,除了少數人做生意賺到錢生活富裕之外,確實還有大部分人要比一般人困難,其實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生活補貼上都應該優先照顧這些人,優其在購買社保方面,我個人建議應該買夠十五年就可以退休,那做為靈活就業者本人,也不應該有福利就好吃懶做,而應該根據自已的興趣愛好多學一點技能,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行行出狀元,總有自已能做的事,平時多儲畜,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即使遇到疫情這種天災也可安然度過,如果你是個靈活就業者,之前被提前消費這種毒雞湯所罐而成為月光族的,建議通過這次疫情你一定明白,銀行卡上長期保持固定存款有多重要,平時的努力有多重要,為了家人,為了自已,也為了少給國家添負擔,疫情過後,加油吧,只要勤奮肯努力,靈活就業者也同樣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桃花源水雲間38


這確實是一件非常艱難而又現實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只能自已精打細算,或者是靠“存糧”過關,或者是借債度日。

我一位鄰居,夫妻兩人都靠推水推沿街叫賣賺錢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平常這夫妻倆天不亮便騎著三輪車到水果批發市場去拿貨,然後在批發市場路邊小攤,吃過早飯之後便開始走街竄戶的叫賣,直到吃晚飯時,才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家。

儘管他們每天都如些辛苦,但他們每月賺不了多少,也只是能夠免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在春節前,他們的一雙女兒也時常陪著去幫忙。原來指望春節期間能夠多賺點,好給這雙女兒籌備春節後的學費。

可是這場疫情的突然出現,徹底打亂了這一家人的生活,家裡突然便斷了經濟收入來源。無奈之下一家人便只好在小區封閉之前,回到農村老家“啃老”生活,這樣可以節約一家四口人的生活費,畢竟農村老家年事已高的父母種有疏菜,基本的吃住還不用擔心。

就在2月26日,我們當地解限之後,這一家人才從農村老家回到了城裡。希望能夠儘快出去推攤賣水果,利用這段還沒有開學的時間,好給一雙女兒籌備學費。哪知現在儘管解除限制,但很少有人外出,除了買生活物資之外,街上行人寥寥可數,根本就沒有幾個人,這讓他們很是焦慮不已。

看到他這種情形,便告訴他可以考慮去鄉下采摘新鮮的水果柑橘來賣,這應該是一條思路,因為這次疫情,可能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更高了,而且比在水果批發市場要便宜得多。

於是我便利用自已在小區業主委員會的便利,在小區群裡發佈信息,統計看看有多少人需要新鮮的柑橘,而且價格也比水果店便宜!結果我們小區竟然5千多戶業主,竟然有5百多戶都需要,多的訂了50斤,最少的也訂了10斤。我趕緊把這個結果告訴了他,讓他馬上到鄉下去採摘,然後用農用車儘快運回來。

結果當天傍晚他便根據業主的需要,一共運回來了3千公斤血臍,在小區門口便被業主們一一領走了,一下子便賺了五六千元。

這也激起了我的熱情,於是我便利用自已在其他小區的同事,幫忙在他們各自小區群裡訂一下,看看是否有業主需要!就這樣一直到現在,我的鄰居每天又忙碌了起來,不停的從鄉下采摘新鮮血臍,然後運到需要的小區,交給這些業主們。

從我幫忙的情況來看,我鄰居這段時間已經賣了差不多有了1萬5千斤了,一雙女兒學費應該沒問題了。那些己經買過的業主又再次回頭聯繫了,這一家人也不再焦慮了!每次出門這一家人看到我,也格外的親熱和感激,前不久我鄰居執意要將他老父母在鄉下的老鴨子我,被我婉拒了他們夫妻的好意。

所以在疫情防控期間,靈活就業人員只能自已在條件允許下,想辦法解決一家人的生計,同時做好開源節流,能省就省吧,只有先想辦法,度過眼前的難關再說。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疫情期間機關事業以及企業單位都有工資,靈活就業的人員咋辦?還能怎麼辦?只能依靠積蓄勉強支撐到疫情結束,直到一切恢復正常了。

汪姨今年50歲了,幾年前廠裡效益不好,她下崗了。汪姨下崗後也應聘過幾家工廠,人家都嫌棄她年紀大,不願意聘用。她只能無奈放棄打工了。

汪姨包粽子手藝不錯,吃過的親戚朋友都讚口不絕,她決定賣粽子。但是門面鋪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汪姨承擔不起,她只能加入流動小販的隊伍,到家附近的農貿市場擺攤了。

汪姨每天都起早貪黑,收拾得乾乾淨淨地去市場擺攤。她賣的粽子材料下得足,口味也好,漸漸擁有了一群熟客。

一個月忙活下來,賺的錢也夠汪姨和女兒的開銷了(汪姨老公很早就去世了)。再加上母女倆節衣縮食,倒也攢下了女兒的大學學費。汪姨每個月也能繼續交社保了。

受到疫情影響,汪姨家附近的農貿市場關閉了,附近的居民都去超市買菜了。汪姨擺不了攤,自然也沒有了收入。她天天在家看新聞,留意疫情的變化。

女兒看著她愁眉苦臉的樣子,安慰道:“媽,其實我們也愁不到這份上。我已經畢業出來工作了,雖然現在疫情跑不了單,只能拿基本工資。但是我們也沒有大的支出,花不了多少錢。等疫情過去了就好了。”

汪姨聽了,算了一下家裡的積蓄,其實撐幾個月沒問題,社保也能繼續交上。關鍵是女兒已經經濟獨立了,不需要再花錢供書教學。這樣一想,汪姨也釋懷了。她和女兒安心待在家裡,靜待疫情過去的一天。

像汪姨這種下崗職工,後面幹起了流動小販,他們就屬於靈活就業人員。他們普遍年紀50歲上下,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不強。像年輕人搞副業這些,不太適合他們的實際情況。

發生了疫情這樣不可抗力的意外情況,他們只能依靠積蓄支撐,直到疫情結束,恢復正常生活為止。

關注喬念一,分享豐富實用職場乾貨,助你平步青雲!


喬念一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疫情期間,靈活就業人員日子更難,畢竟沒有保障,有些可能連吃飯都成問題,更別說掙錢了。

我二表哥在城裡安裝門窗,去年能自己接點小活了,下半年剛好有些起色,他就把農村的表嫂也喊過去,幫他搭把手、幫幫忙,孩子放在老家給爺爺帶著讀書。過年回家正想著新年好好幹一把,下半年把孩子接到城裡私立學校讀書,學校都想好了。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場疫情來的太快,剛過完年家裡都封路了,根本出不了們,而且即便出去了也幹不了活,不說隔離14天了,關鍵是這個時候,誰敢叫你去上門搞安裝呢?不等到疫情結束,他這生意都沒法開張,只能看看有沒有其他活計先幹著,眼看著打亂了一年的計劃,表哥很是著急上火。

其實像我表哥這種情況的比比皆是,像那些擺小攤的、在工地上打零工的、做小本生意的,都沒有什麼保障。唯一能做的,一是等待,二是節流,三是求助!

其實,同樣是“靈活就業人員”,還可以再細分一下的,不是所有靈活就業人員都那麼艱難。

一種是有一技之長,主要從事腦力勞動的自由職業者。

比方說自媒體人、設計師、手工藝品製作人等,靠自己直播、寫作、拍視頻、做圖、做手工等,雖然也受到疫情影響,但整體上還能過的去,反而很多人都宅在家裡,對網絡信息和娛樂需求量大,只要不停下去工作,多少都能賺點錢,甚至有少數人利用這段時間,實現了粉絲快速增長和快速變現,比平時做的更好了。

像這種“靈活就業人員”,疫情基本上影響是比較小的,甚至是把危機變成了機會。

一種是主要靠動手、靠吃苦的一些工作。

前面也說了親戚家的情況,其實有農村土地的還好,即便再差,家裡的菜和娘是還是能吃上、能夠自給自足,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這樣的“靈活就業人員”,其實是有生產資料的,並不是真正的沒有任何東西。

最差的靈活就業人員,就是既沒有農村土地、房屋,又在城市裡缺乏正式工作,如果又沒有房產和積蓄的話,遇到了這樣的疫情,不能出去謀求收入,那可真叫難。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不說吃土,恐怕也只能靠救濟度日了。

好在現在除了湖北地區,其他地區已經陸陸續續復工了,作為“靈活就業人員”,可能也要慢慢等待生意或者工作恢復,先幹著再看看機會。

我最近就發現吃個早點很困難,如果有人會做、願意做,事實上這是大賣的好機會。

作為靈活就業人員,一方面,我們要等待各行各業復甦,另一方面,我們要提前做好充分準備,還有一方面,我們該節省的一定要節省。實在困難過不下去了,還是可以求助的。相信疫情正式結束,要不了多長時間了。

最後送大家一句雷軍的話:生活可以被疫情影響,但我們決不能被疫情打敗!

我是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抄襲。

喻派職言


我也是靈活就業人員!是感覺到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有啥好處都沒靈活就業的,有啥困難的都要靈活就業的來扛,可咱們得自己找出路啊!都三四十了,四十不惑了,該知道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咱們就要靈活的來掙錢,我像平時開的有一個裝修隊,在這個期間疫情期間啊!我就在搞那個生鮮配送,而且還在炒股票,這每天的收入大概在2000塊錢到3000塊錢左右吧!嗯,我感覺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關鍵是觀念要變一變了,社會太複雜,靈活就業人員已經摸爬滾打了快20多年了吧?像咱們70後,80後!只要玩不死就死命的玩!別害怕,害怕那是留給老人和年輕人的,咱可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啊!他誰不管,只要不阻礙咱,咱就有辦法掙到錢,咱也不偷稅漏稅,咱做一個合法的靈活就業人員吧!


丅XF209


疫情期間,除了部分發不出工資的中小企業員工之外,受到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靈活就業的人員了。

但是至少企業的員工還能拿到基本的生活費,靈活就業的人員如果在這段時間沒有合適的工作,真是連基本的生活費都很難賺到了。

我有個同事也算是靈活就業人員,最近的日子比較難熬。

這個同事去年離職,在他住的小區裡開了一家鮮奶坊,生意還不錯,至少比之前在公司上班賺的工資多。他跟我說了好幾次,想讓我也辭職在我住的小區裡也開一家鮮奶坊。資源門路什麼的他都摸的很清楚了,只要我想幹,肯定能賺錢。

我猶豫了一段時間,還是婉言謝絕了。雖然真挺想自己創業當老闆,可是勇氣有限,也擔心如果遇到什麼大風大浪,怕自己承擔不起。

到現在我還很慶幸自己的決定。今年趕上了疫情,我所在的公司雖然受到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好在公司比較正規,也比較靠譜,現在沒復工也能正常發工資。

但是開鮮奶坊的同事已經停業一個多月了,只能做些社區團購貼補收入。好在鮮奶坊是用的自己家的房子,不用交租金,否則壓力可能還要比現在更大。

現在是非常時期,給靈活就業的朋友們提幾個建議,看看哪種方式可行。

利用互聯網平臺和社交平臺做微商。

現在幾乎是全民帶貨的時期了,朋友圈裡到處是微商賣貨的信息,各種購物群、團購群都在想方設法告訴別人他的商品又好又便宜。這是個全民銷售的時代,可以考慮做做微商。

如果不願意自己囤貨、發貨,還可以做商品推廣和一件代發。簡單說就是把躺在你通訊錄裡的聯繫人發展成客戶,把你的人際關係變現。這種方式比較簡單,推廣的商品有成交後,你還可以拿到佣金。

疫情期間大家上網購物頻次增加不少,熟人推薦的也更容易信得過,可以考慮嘗試一下。

看看本地的招聘信息。

雖然現在大部分企業都在緊縮,但是任何時期,都有人辭職,有企業招聘。有些企業更是因為一時人手不夠,開始招聘短期工。可以留意一下所在地區的招聘信息,有能做的工作可以先做一段時間。


適當改變生活方式,過一段“極簡”生活。

如果目前還有一些存款的話,暫時沒有工資也可以應對一段時間。但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疫情才能徹底消失,收入才能回到正常水平,建議要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儘量做到把錢花在刀刃上,減少不必要的花銷。

比如說我那個同事,因為最近兩個月收入驟減,他開玩笑地跟我說,以前每天早上會買切片面包吃,現在已經改成切片饅頭了。雖然省不了幾個錢,可是方方面面加起來,一個月也能省下來幾百塊。

總結:靈活就業的人員比起事業機關和企業單位的員工,少了那個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大樹”,遇到重大變故時確實容易受到更大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在平時就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多存錢,多培養自己不同方面的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非常時期的變故。

關注@職場綠皮書,職場軍師,用生動的故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認同我的回答,請點贊、轉發、評論。

職場綠皮書


朋友老張去年從一家臺資企業出來,臺資企業外遷東南亞,老張在公司幹了十幾年,裁員一共賠償了三十幾萬。出來一時半會不知道做什麼,後來親戚介紹他做餐飲,主打私房菜。
找了個300多平的門面,房租一個月將近兩萬,裝修花了20萬,加上前期的轉讓費,一共下來花了五六十萬。餐廳五六月開業,一直沒有盈利,直到臨近年末的一兩個月才慢慢起色,收支平衡。
為了備戰春節黃金旺季,餐廳上下不眠不休。人員比平時多加了三五個,備貨也備了好幾萬。沒想到除夕前一天,疫情突然嚴重,有的員工就趕著除夕回家了,到了正月初二,小區就通知餐飲店不允許營業。
從開業到現在,員工的工資都是給個基本生活費(2000元),春節囤的貨不知道怎麼辦,過了兩三個月又到交房租的時間,現在處於兩難的境地,開業了要準備各種口罩、測溫槍,關鍵堂食不允許,靠線上外賣不夠養活員工工資,不營業也虧,開了更虧。·
這種“停業等死,開業找死”的感覺讓人異常難受,老張還時常想著去年這個時候從臺資企業出來,放著那麼多錢去折騰,如果什麼都不幹,現在日子過得多逍遙呀,或者說哪怕換個企業上班,也有不少工資,真是悔不當初!

類似老張這樣個體戶,包括他們店鋪員工,沒有上班也沒有收入。疫情當下,不像機關事業以及企業單位上班的人,多少都有點收入保障生活,他們不僅沒有,老闆要承受房租壓力,員工只好等待疫情好轉,聽天由命。

疫情期間,這些靈活的就業人員,應該如何渡過眼下的難關呢?

疫情當下,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保障,估計大部分人都沒問題,關鍵很多人有不少房貸車貸,甚至有不少負債,如果是個體戶老闆們,還要承擔著不少租金壓力。
1.找親朋好友週轉。如果沒有足夠的儲蓄,關鍵時刻,儘量努力開口找身邊的親朋好友借用渡過眼下難關,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的辦法了。如果平時借錢信用沒問題,大部分人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的。
2.找一份副業增加收入。如果有自己的個人愛好,比如寫作或設計、策劃拍攝段視頻等等,可以在網上得到一些收入,或者充分利用自己的身邊的資源,從事微商生意,也能給自己增加一些收入。不過這個副業如果只是當下才著手,難度比較大,前期有鋪墊更好點。
3.找一份兼職賺取生活費用。如果上面兩種方式暫且都行不通,那就考慮去兼職給自己賺取點生活費用。比如,現在很多外賣餐飲店已經陸續營業了,可以考慮做配送,儘管辛苦點,但也能渡過眼下危機。
總之,面對疫情,很多在機關事業以及企業單位多少都有點收入保障,而靈活就業的人往往根據自己的上班天數決定著自己的薪資收入,很多靈活就業人員在疫情期間沒有上班,沒有任何收入,眼下最好的方式先找周邊親朋好友週轉渡過難關,等疫情過後,再及時還回。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在疫情期間,同樣是自由職業,有些人,收入絲毫不受影響,反而收入增加了,而有些人,就真的過著只有支出沒有收入的日子,那麼,怎麼做呢?四個字,開源節流。

我一個朋友,年前在市區開了一家餐館,加盟費加上裝修費,共花了接近30萬,準備在春節大幹一場的,但是,有誰能想到,這突發疫情這麼嚴重,影響這麼大,到現在為止,朋友都沒接到當地管理處通知,可以開張營業。

但是,租金一個月就要一萬五,裝修到現在,都沒有開始盈利,單房租就虧了3萬了,換做任何一個小老闆,每天在家乾等 著,天天虧錢,心裡都不好受。

後來,朋友打聽到信息,現在不少公司復工,但是,很多上班族的的午餐是沒有著落的,於是,朋友尋思著,既然不能營業,那他就做外賣。

果然,因為附近公司的外賣需求量很大,朋友叫上一家人去幫忙,每天最少能賣200份外賣,即能解決上班族的吃飯問題,自己又能賺點錢,補貼租金,一舉兩得。

這段時間, 朋友也沒其他想法,餐館一時半會是不能開張了,只能等疫情結束後再安排,現在只能主動出擊,把外賣這塊業務慢慢做起來,做的好的話,說不定以後可以往這方面發展。

既不是事業單位人員,又不是企業員工,不開工,就沒收入,但是,作為自由職業人員,有時候也不能坐以待斃,要學會主動出擊。

一、節流

作為自由職業人員,只有開工了,才有錢,但是,現在這段時間,外部環境不允許,我們就要做好節流,該省的就省,因為不知道還要延續多久,自己還要支撐多久,而房貸車貸,租金,每一樣都要錢,這時候做好節流工作,也是一種好方法。

二、開源

有時候,我們不能坐以待斃,需要了解周邊的市場,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買賣。

像我朋友一樣,既然不能開張營業,而周邊的公司員工又有外賣需求,就主動出擊,做好外賣這塊業務,總比在家乾等著強。

又比如水果店,一樣道理,可以去附近一些小區,做調查,或者發小卡片,瞭解有哪些需要購買水果的業主,自己承諾可以送貨上門,這不是也是一個好辦法嗎。

方便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受益。

總之,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這屬於不可控範圍,我們個人也無法干預,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開源節流工作,期待儘快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溫少爺: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