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為什麼會從“佐書”成為“楷書”?

千千千里馬


這個問題是想問什麼?我有點不理解。

「佐書」是相對「篆體」而言的,「隸書」其實是「篆書」的「佐書」,「隸書」最後是替代了「篆書」。

  • 「篆書」變為「隸書(佐書)」叫做「隸變」。

  • 「隸書(佐書)」變為「楷書」叫做「楷變」。

題主是想問:「隸變」的原因還是「楷變」的原因?我不知道題主是想問什麼,我就兩個問題都說一下。

--------------------------------------------------------

第一,「隸書(佐書)」變為「楷書」——「楷變」的原因?


「楷變」原因主要有兩點,「書寫載體」和「書寫姿勢」的變化。


我們知道「楷變」發生在魏晉時代,而紙張是東漢發明,魏晉隋唐以後漸漸普及。紙張的普及導致書寫姿勢的變化,是「楷變」發生的根本原因。


紙張普及以前,古人書寫主要載體是簡牘,當時的古人是「跪坐」,也叫「跽坐」,當時主流的書寫方式:跽坐,左手拿簡牘,右手執筆,懸腕而書,叫做【執卷寫】:


【執卷寫】如下圖東漢畫像磚上的【執卷寫】姿勢:

圖引自:馬怡. (2013). 從“握卷寫”到“伏紙寫”——圖像所見中國古人的書寫姿勢及其變遷. 形象史學研究.



「隸書」上的「波磔」形態,主要就是【執卷懸腕寫】產生的「提、按」動作產生的。


    紙張發明普及以後,紙張是無法拿在手上寫,所以,這時候的書寫姿勢變成「伏几案寫」:




    宋元以後,桌椅等新式傢俱漸漸普及,「伏桌寫」成為主流:

    上圖引自:馬怡. (2013). 從“握卷寫”到“伏紙寫”——圖像所見中國古人的書寫姿勢及其變遷. 形象史學研究.

    「伏案伏桌寫」使得毛筆的運用更加靈活,楷書一改隸書的波磔,書寫的筆畫銜接連貫,筆法更加多樣化,字形更加方正。


    ----------------------------------------------------


    第二,「篆書」變為「隸書(佐書)」——「隸變」的原因


    顧名思義,所謂「佐書」其實是一種「輔助書體」,一種非正式的「速記體」,就好比今天酒樓夥計為了求快將「白菜」寫為「白才」。


    很簡單,古人偷懶求簡求速而已,文字肯定是能準確記錄語言的情況下,越簡便越好,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憂鬱的臺灣烏龜」和「憂鬱的臺灣烏龜」都能準確的表意,你願意寫哪一種 ?


    「佐書」的稱謂來自《說文解字·序》中「新莽六書」,「佐書」即「秦隸」。


    那為什麼,古人用籀篆古文用了幾百上千年,為什麼恰恰在戰國、秦漢時代出現了「速記體」——隸書呢?


    這就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正如《說文序》所言:



    「官獄職務日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


    從戰國晚期開始,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各國變法圖強,政治革新,舊的貴族勢力式微,平民階層只要有才能,就有機會成為當官成為「統治者」。


    從目前的出土文獻看,「隸書」這種速記體最先在戰國時代的秦國出現,也即「青川木牘」:

    青川木牘於1980年出土於四川青川縣郝家坪第50號戰國墓,記載了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王命左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等事,背面為與該法律有關的記事。


    當時的秦國,商鞅變法以後,實行耕戰政策,有非常詳盡的「編戶齊民」檔案,保證中央政府有源源不斷稅收和物資,用於備戰擴展,並能養一批職業行政官僚,同時,制定詳細的法律體系,進行有效徹底的統治,將原子化的個人連城一個整體,並職業分工,各有所專。


    這套統治技術,早於歐洲兩千多年。


    所以,戰國、秦漢時期公務員,特別在行政第一線的刀筆小吏,有大量繁重書寫任務,記錄「耕地、人口、稅收、法律。。。」等各種文書檔案。


    沒有這些「大數據」文書,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統治,無法制定政策,做出詳盡的國家規劃。


    比如:《史記》記載,帝國的最高決策者秦始皇,不論大小事都要親自決斷,這說明秦國當時行政技術相當了得,從中央到基層都瞭如指掌,而秦始皇一天要閱覽的文書簡牘,需要兩個武士來抬,恐怕最少150斤竹簡。


    面對如此巨量的書寫任務,「一筆十八彎,寫字如畫畫」的篆書顯然是不行的,所以,當時「職務日繁」的刀筆小吏就「以趣約易」,對篆書進行改造:


    • 筆畫上「化圓為方,化曲為直」。

    • 字形上採用「省、並、連」的辦法進行簡化。


    這些基層的刀筆小吏並不是要創造一種新字體,僅僅是為了偷懶,提高文書的書寫速度,在一些很正式場合還是用篆書。


    比如:秦代的公佈天下的幾種法律文獻刻石,《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玡臺刻石》、《芝罘刻石》還是用的當時的官方正式文字小篆體:

    秦·《嶧山刻石》


    縱觀漢字演變歷史可以發現:「求簡化」和「準確記錄語言」是驅動漢字演變的兩股互相制約的動力。


    這兩種力量互相制約,動態發展,使得漢字不至於太簡單,也不至於太繁瑣,漢字太簡單,無法準確的記錄語言,太繁瑣,不利於使用。


    如果漢字簡化以後,還能準確的表意,不影響記錄語言的準確性,說明漢字需要簡化。


    漢代以後,漸漸發現隸書相比篆書,並不影響記錄語言的準確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書寫速度。


    所以「隸書」這種刀筆小吏為了偷懶而發明的「速記俗體」,取代了篆書成為「標準正體字」,「小三上位」成為「正房大姨太」。


    其實,縱觀漢字的演變歷史不難發現,一個時代的俗體就是下一個時代的正體。「小篆、隸書、楷書」都是從「俗體字」變為「正體字」。


    「偷懶求簡」的人性決定,只要不影響記錄語言的正確性,漢字使用者一定會怎麼簡單就怎麼寫。


    小漢字見大歷史


    謝謝大家討論這個問題。也謝謝邀請答題。“佐書”為什麼會成為“楷書”?這是一個比較有含量的問題。

    一方面,楷書來源於隸書,當然隸書就會成為楷書。

    但是,隸書也不是直接成為楷書的,而是有一段不平常的發展過程。


    實際上,隸書曾經就是有過一段“楷書”歷史地位的。

    這才是“佐書”為什麼成為“楷書”的真正含義。

    那麼隸書為什麼叫“佐書”?這個很少有人提過。

    我們簡單考證一下什麼是“佐”。《左傳-襄公三十年》裡有“有趙孟以為大夫,有伯瑕以為佐”的記載,說明“佐”是一個副官。但是,還不清楚具體幹什麼。

    《禮記-五藻》裡“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則很明確說明“左史”(通佐史)就是記錄宮廷貴族言行的一個職務。


    中國什麼時候有專職記錄的人?根據甲骨文“史”字的表意,已經清楚表達了執筆記錄的含義。

    所以,自從有系統的文章甲骨文以來,記錄言行這種工作就叫“史”,所以,戰國時代的《國語-楚語》就有“史不失書,矇不失訓”的記載。

    所以,“佐史”的歷史與漢字是一樣悠久的了。這就是一個專門掌管記錄言行的小官。而“佐”就是“佐史”,佐書的佐史這一類官的書法。

    我們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雖然已經出現隸書,但是,官方的規範文字仍然是篆書系統。


    特別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小篆成為國家統一的標準文字了。

    但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隸書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了。

    秦朝存在的時間又很短,所以,小篆還沒有完全普及民間,這個朝代已經結束。

    漢代統一中國,繼承了秦朝統一文字的歷史進步。但是,隸書繼續普及擴大。


    為什麼隸書沒有國家提倡,而能夠自然而然的發展?

    因為做文書工作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寫字需要速記和草稿,這就必然要應用一種能夠速寫的“草書”,隸書,就是小篆這種官方規範字體的“草書”和速記符號。在當時,最快的書寫,也只能是這種隸書了。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隸書,風格非常多樣?這是因為這些速記員的書法差別很大,而且,也沒有規範速記文字的要求啊?只要認得出來是什麼字就可以了!


    這就是隸書很不“統一”的原因。但是,卻很流行這種寫法。

    我們從西漢的文物資料看,隸書的書寫水平已經與東漢的《史晨碑》很接近了。

    隸書發展到東漢已經完全成熟,達到鼎盛。

    東漢的碑刻基本都是隸書字體,這時候,隸書可以說已經實際登上“楷書”的歷史地位,成為新的大眾化官方共同認可的字體了。

    比如,東漢末年,大書法家蔡邕寫的《熹平經》,那可是隸書的官方規範字體啊!所以,蔡邕在書法史上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楷書,有廣義的楷書,所有作為學習楷模的書法,都叫楷書,這種廣義的楷書,包括真、草、隸、篆和各種風格法書法作品了。

    但是,狹義的楷書,就是唐楷。

    所以,“佐書”成為“楷書”,應該是說,隸書這種沒有“合法地位”的書法,居然能夠“合法”登上漢字發展歷史的新階段——漢隸時代,這是中國漢字也是漢字書法的一次奇蹟。


    隸書在中國書法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一是隸書開創了漢字的“隸變”新時代,極大解放了漢字從小篆書寫的難度。

    二是提供了漢字演化為真正楷書的基礎。

    所以,隸書完成了兩個偉大的歷史任務,一個是他曾經像劉邦這個平民百姓一樣,登上了漢字歷史的權威地位“漢隸”。

    一個是它是楷書形成的基礎。漢字從隸書發展到楷書,就再也沒有演變。


    千千千里馬


    隸書為什麼會從‘佐書’成為了‘楷書’?


    這是專業文字研究者考證的問題。學習書法的人大致瞭解一下即可以了,既費時,又無實證。對書法本身沒有實際意義。下面我就粗略的給大家簡單談一談這個問題。

    秦代是書法大變革的一個時期。史籍記載,自秦壞古,文有八體。一是大篆,二是小篆,三是刻符,四是蟲書,五是摹印,六是署書,七是殳書,八是隸書。


    這就是說,隸書出現的時候,並沒有‘佐書’這個名稱。佐書是西漢王莽時,使司空甄豐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復有六書。一是古文,即孔子壁中所藏書。二是奇字,即與古文相異的字。三是篆書,即小篆。四是佐書,即隸書。五是繆篆,即摹印。六是鳥書,用以書幡信。有興趣愛好的朋友,可以進一步去探究,我們今天只說佐書。

    佐書由此可見,是王莽時期隸書的名稱。怎麼隸書又會變為楷書?我們現在對隸書的認識本身就是一個錯誤。隸書大家都知道為秦代程邈所創。程邈的隸書是什麼樣?看下圖



    意不意外?驚不驚奇?和楷書是不一樣?不要說古人弄錯了。這是《淳化閣帖》中程邈的隸書。唐代的時候隸書、真書是一個類別的書體。只是風格不同而已。波磔小無鉤角的是隸書,波磔大有鉤角的是真書。同屬一類。為什麼會這樣?只有去問文字研究者。我的解答就到這裡。


    子衿書法


    佐書既是隸書,為 “新莽六書”之一。近來學者進一步認為隸書之名隸,是起於徒隸所書;佐書之佐,或是起於《書佐》(漢代職掌起草和繕寫的低級官吏)所書,故名。是以當時官吏的名稱所命名。隸書楷化是書法史的必然,因為漢字的書寫是朝著便捷的方向去的。篆書書寫方式複雜,後來為書寫便利的隸書所取代,而隸書有為書寫更為便利的楷書所取代。

    楷書在隸書的基礎上對於字形和用筆都做了簡化,楷書一改隸書的逆鋒起筆為露鋒起筆,改曲線條為直線,改變隸書橫折的分開書寫為連接書寫,改長短不一的隸書字形為整齊劃一的方正結體。這些都大大提高了書寫效率,並未書籍的印刷提供了便捷。即使在今天,我們日常運用和印刷的依然是楷書。所以“佐書”進化為“楷書”是歷史的必然。


    寫字那些事兒


    書法的發展脈絡是這樣的,如圖一

    隸書和楷書最接近,無非是多了波磔的方法,從一些漢簡可以看出,楷書的起初把隸書簡單到波磔燕尾都省略了,只是沒有那麼標準的起筆收筆。但是已經是楷書了。只不用筆很簡單,一劃即可,起收沒有太多動作,是行楷化,帶有草隸的流轉向背的意味。

    比如三國早期的《走馬樓木牘》,已經把隸書的波磔燕尾省略很多,特別接近行楷,這便是楷書的前奏。如圖二,三,四

    到了三國鍾繇時期,楷書已經基本定型,但是隸書結尾的波磔意還有殘餘,欲出不出,還一個收筆的小波的意勢。如圖五,六,

    等到了王羲之時期,比如他的楷書作品《青李來禽帖》能夠看出來,隸書的味道已經所剩無幾。比如盛字戈鉤,橫的波磔,還有漢簡草隸殘餘。如 圖七

    再到後來這個S用筆就變得更加淡化,但仍然有波而無燕尾,比如智永千字文楷書。圖八

    唐代以後,S變得更加集中於兩端,筆畫挺直,楷書徹底成熟。

    所以說隸書到楷書的過程比較複雜,是S兩端及中間的省略與便捷,畢竟直比曲更快。











    法永禪師


    隸書是在篆書基礎上,化繁為簡,化圓為方,化弧為直,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而產生的新字體,傳說由秦朝獄吏程邈所創,因程是獄中低級的徒隸,所以稱為隸書。“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隸書寫起來比篆書方便快捷,所以又稱為佐書。發展到漢代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影響很大。文字的產生和發展總是以實用為導向,方便是第一要義。所以漢字的衍變必然遵循由繁到簡的規律。隸書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雖比篆書簡單了,但隨著書寫方便的追求,波磔的筆法還嫌麻煩,在廣泛的使用中自然會趨簡汰繁,慢慢出現了所謂的楷書。楷書始作俑者傳說是漢上穀人王次仲,他作楷少波勢,字以方廣,字方八分。可見最初的楷書體是缺少波磔的隸書,只是字形在結構上有所變化,隨著結構精減和筆法更成熟,隸書的成分越來越少,到了漢魏,鍾繇進一步推動去隸化,使楷書更加完形,被稱為“楷聖”。及至東晉,楷書進一步成熟,到唐朝楷法完備並達致巔峰。所以由隸到楷的演化過程,猶如人類的進化史,那一條長長的尾巴,隨著人類的直立行走慢慢變短直至消失。





    書法內參


    這個發展主要是書法實用功能要求的,隸者篆之捷也,隸書的出現也是實用功能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隸書寫起來也不能滿足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或者戰爭狀態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出現一種更為便捷的書寫方式。比如春秋戰國時期,戰亂比較頻繁,戰機非常重要,若是用篆書來書寫,可能會貽誤戰機,所以便捷的寫法應運而生。

    楷書的出現是在草書之後,主要是為了便於認識草書,雖然書寫便捷,但是卻難以辨認。後面才出現的新書,因為楷書雖然容易辨認,但是書寫起來卻放慢了速度。所以行書的生命力很強,原因無他還是書寫實用功能的要求所致。

    其實每一種書體的發展和演變中間沒有特別明顯的界限,我們只能從考古發現和一些書法史論著當中,找到一些端倪,瞭解一些內容,這些東西不見得就是對的,但至少是有道理的,可以作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書道津樑


    因漢代官府中從事文書工作的是書佐和史,故隸書又稱佐書或史書。

    隸書萌芽在秦代,由篆書圓轉的筆畫逐漸演變為方折的筆畫,在形體上也加以省並、簡化,甚至改變,從而產生了新的書體——隸書。到了漢代,隸書本身還在不斷髮展,走向成熟。由西漢早期偏於縱勢的古隸演變為有明顯波磔而偏於橫勢的隸書,才完全成熟。東漢中後期的成熟隸書在漢代以後一般人稱之為八分書。八分書有較強的修飾性,筆畫講究起訖波挑,不相縈帶,多用於正規場合,以示莊重,譬如官方文書,書籍碑銘等。但是日常應用為了簡便省事,逐漸產生了一種也是由古隸分化發展出來的俗體隸書,它不重波磔,轉折處多作圓轉,較多地使用尖撇,並出現了鉤筆,一些筆畫也往往連帶。到東漢中後期,這種俗體隸書漸漸演變成了新的書體——行書。東漢末期,這種行書經過書家加以規整,將橫畫收筆加重頓勢,保留行書中的尖撇和鉤挑使筆畫不相連屬,從而形成了正書,也就是最初的楷書。在這兒,要提起兩個人,估計脈絡就更清晰了,劉德昇,東漢桓帝、靈帝時著名書法家。世稱‘行書鼻祖’,是他整理完善的行書。他有個學生叫鍾繇,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後世尊為‘楷書鼻祖’。現在能見到最早的正書作品,是鍾繇寫於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賀捷表》。經過鍾繇的整理、加工和提倡正書在上層的士大夫間流行起來,成為當時既合用又時髦的書寫體勢。


    北漂葉bpy


    隸書比小篆書寫簡便,筆畫也簡單。書寫速度可以提高。說明書體的發展都是以人的方便為主,這是發展的方向,主流。

    隸書書寫時,要蠶頭燕尾,筆畫有點造型,可能當時人覺得有點費時,所以流利的楷書慢慢萌芽,發展,直至成熟。所以,楷書慢慢取代了隸書的地位。

    所以,書體,或者事物的發展,都是遵循方便,簡單。正如易經裡的:不易,簡易,變易。大道至簡,大河無音,大樂至易。

    比如黃霑的笑傲江湖曲,其實用的就是古音裡的,宮商角徵羽,簡單的12356,開頭是反過來的,665321。組成了一首經典絕唱,滄海一聲笑,唱出了金大俠的江湖。




    諾亞方舟蕩乾坤


    隸書為什麼會從“佐書”成為楷書?

    按照通常的解釋,“佐書”,即“隸書”,亦作“左書”。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記新莽六書為古文、奇字、篆書、左書、繆篆、鳥蟲書。並註明左書即秦隸書。段玉裁認為:“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隸書之“隸”,乃其為徒隸所書;佐書之佐,或因《書佐》(漢代職掌起草和繕寫的低級官吏)所書故名。

    不管哪種解釋,隸書和“佐書”是同一個東西,其區別在於,隸書泛指,“佐書”專指秦隸。

    學術界的公認的結論是,隸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它起源於秦,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

    秦統一六國後,政事繁多,圓轉的篆書書寫太慢,已經不適應繁忙政務的文字工作,於是一種以方折筆代替圓轉篆書的文字應運而生,這就是隸書。

    隸書的發展演變(隸變),擺脫篆書字型結構的束搏;線條由篆書委婉的弧筆變為險峻的直筆,曲折處由篆書的聯綿圓轉變為轉折的方筆,標誌著漢字抽象符號的確立,使漢字由古文字體系向今文字體系轉換,使楷書的出現成為了可能,同時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各書體,是漢字體系完善的基礎和發端。

    楷書比起隸書更趨簡化,《辭海》的解釋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漢末、三國時期,漢字的書寫逐漸變波、磔而為撇、捺、且有了“側”(點)、“掠”(長撇)、“啄”(短撇)、“提”(直 鉤)等筆畫,使結構上更趨嚴整。

    楷書的發展史分為四個時期:萌芽期(秦漢);發展期(魏晉南北朝);繁榮期(隋、唐、五代);集大成(宋、元、明、清)。

    隸書演變為楷書,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一是隸書這種字體尤其自身的侷限性,結字、筆劃缺少變化,限制了藝術拓展空間;二是兩漢藝術的繁榮,強化了探索和發展書寫藝術的意識,求變的思潮,造就了各種書寫技巧技法、字形結構的變化;三是實用的需求,隸書的書寫速度和便捷性不能滿足傳遞信息、記載記錄等的要求。

    所以,不但是楷書,其他如章草等,也就很快地演變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