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三方面解讀《菊與刀》中令人費解的日本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 “菊”和“刀”來象徵日本人的存在已久的兩種矛盾性格,即尚禮又黷武,好鬥又和善,蠻橫又文雅,勇敢又膽怯,刻板又富有適應性,順從又桀驁不馴,忠誠又會背信棄義。——《菊與刀》

網上關於這本書的解讀有很多,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創作背景”和“中、日兩種文化對比”這兩種角度來解讀這部經典的魅力。今天這篇文章我就分兩大部分來剖析本書,分別從“創作背景”和對書中所闡述的“恥感文化”、“報恩文化”以及“精神崇拜”三方面切入,結合咱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度解讀,並在最後談談筆者的個人感悟。 

《菊與刀》這本書可以說是魯思·本尼迪克特的巔峰之作,讀者很容易被她那飽含洞察力的文字以及客觀嚴謹的觀點所折服。

魯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國當代著名文化人類學家。大學時期主修英國文學,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後開始研究人類學,博士時期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可以說是文化人類學的代表人物,著有《文化的類型》、《種族:科學與政治》等作品。其中便屬《菊與刀》最為著名,可謂一部通覽日本文化、解讀其矛盾性格的驚世全書,是業界公認的當代“日本文化”開山之作。時至如今,本尼迪克特仍是世上除了日本人之外最懂日本的作者。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三方面解讀《菊與刀》中令人費解的日本

《菊與刀》作者

創作背景:研究報告彙編成書

二戰末期,德國與日本的失敗已板上釘釘,此時美國急需面對的問題就是:擬定政策來應對戰爭結束後德國和日本。同屬於西方文化,所以美國對德國瞭解較深,直接採取了武裝佔領,接手管制的策略。

但對屬於東方文化的日本,美國瞭解甚少,不敢貿然採取同德國一致的政策。在此情況下,美國政府開始組織各路專家、學者深度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便是其中一員。

她採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結合文化類型理論,對戰時被捕的日本人進行深度調研,與此同時翻閱海量的日本文學書刊,甚至觀看了不計其數的相關影視作品,最終寫成了報告。

研究報告中給予美國政府的建議是:日本政府會投降,但美國不能像德國那般直接佔領日本,而且還要保留日本原有的制度與機構。日本投降後,美國政府對日策略果然與魯思·本尼迪克特的意見一致,沒有直接統治,更是對日本的制度形態絲毫未動,只採取了經濟手段。

這份報告最終整理成書,所以《菊與刀》可以說是本尼迪克特受政府委託,研究日本的一項傑出成果。日本,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為何一手造就了一場世界大戰?成為唯一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國家後,又是如何快速復興崛起的?當今政局動亂、經濟衰退的日本,是否還秉持大國情懷……幾乎所有問題都可以在《菊與刀》中找到答案。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三方面解讀《菊與刀》中令人費解的日本

《菊與刀》

作者憑藉西方人的冷靜視角,通覽日本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由此對日本相關習俗及社會等級制度進行分析。比如書中指出:日本雙重性格的重要原因是幼兒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不連續性;將日本文化概括為“恥感文化”,認為其特徵與西方的“罪感文化”不盡相同,強制力不在於人的內心,而主要在於外部社會……等諸多觀點,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細緻之處,又將其置於西方文化的人類文化學視野裡。

很多日本社會學者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菊與刀》表現出了“深刻的洞察力”,被公認為史上描寫日本文化的第一書,其極大的影響至今不減。

獨具一格的恥感文化

《菊與刀》裡面對日本人的“恥感文化”做出一番講解,相信看過之後都會有所感觸和疑惑。比方說,在西方社會中,人一旦做了錯事,或者犯了錯誤,亦或是該做的沒有做好,內心都會產生一種負罪感,道德方面受到來自內心的自我譴責,這便是一種常見的“罪感文化”。“恥感文化”在東方文化中比較常見,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

例如我國古代文化經典中"禮義廉恥"四字格言,把"知恥"作為為人處世的最後底線。儒家和法家,都非常強調"知恥"的重要性。

"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禮記·哀公問》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錄·卷十三》

"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明良論二》

由此可見,儒家不僅早就認識到恥感在指導和制約人的行為、引導社會風氣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是日本人的“恥感文化”雖說同源,但又不太一樣。他們不太深究某件事情本身的對與錯,而是更加在意這件事是否會給他們帶來羞恥。簡單的說,就是犯了錯,如果別人不知道,自己就不會有負罪感;或者只要其他人不知情,不當眾或當面羞辱自己,他們就可以當作此事沒發生過一樣。所以當做了些錯的或不光彩的事情時,往往他們的第一反應是去掩飾和極力的否認。其根本原因就是對個人名譽的重視,或者說“要面子”,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心理扭曲。只是日本人的恥感有點過猶不及,導致自殺率很高,常出現因為名譽受到些許的損傷而自盡。恥感文化下,日本人做事情避免直接出面,所以在日本到處都有中間人,類似我們之前的媒人和現在的中介機構。這樣可以防止面對面失敗而感到羞恥的情況發生,或許日本的終身僱傭制就是出自於日本人的恥感文化吧。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三方面解讀《菊與刀》中令人費解的日本

中國傳統文化:禮義廉恥

負恩如負債的畸形“報恩文化”。

“一個人的負債(負恩)不是美德;他的報恩才是美徳。美德始於他積極地把自己奉獻給感恩工作的時候。”——《菊與刀》

報恩文化在日本文化中舉足輕重,“恩”字對於他們來說是沉重的。父母的恩情、主恩、師恩甚至一些旁人的舉手之勞等等,對於他們來說:受恩伴隨著心理負擔,就算是一種負債。所以日本人在平日裡都會拒絕接受別人的恩惠與幫助,不是出於客套,而是避免負恩!這種負恩感讓日本各個階層人士都會心甘情願去報恩,如果需要可以不顧一切,包括違法背德行徑去“感恩報德”。當他們無以為報的時後,甚至會選擇類似切腹自盡的極端的方式。所以去過日本的朋友會發現,在日本的地鐵公交上,很少看到給老人讓座的現象。這要是在我們這邊,是很難想象的,不給老人讓座極有可能會被譴責。並非日本人人情冷漠、不尊老愛幼,沒有對錯,只是我們與日本人的報恩理念不同。日本人理念中深知報恩負擔太重,便一般不接受別人的恩惠,同時也不輕易讓別人揹負上對自己的恩情。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三方面解讀《菊與刀》中令人費解的日本

日本地鐵不為老人讓座

我們也有報恩文化,“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一直在傳承,但我們對負恩的感覺沒有日本那麼重,也沒有那麼極端。在中國,父母養育之恩、師生之情、朋友互助等等都是一種類似“愛”的情感,我們會心存感激,也會同樣出於“愛”的本意去回饋。但不會像他們那樣一直糾結於欠恩和報恩之間達到平衡,像欠債還錢的那種義務關係。知恩圖報,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我們把“仁義”看的更重,“原則觀念”凌駕於“報恩文化”,更不會對“恩人”惟命是從。對於有恩於我們的人,雖然會尋求報恩,但有違原則與道德的事情不會去做,一碼歸一碼,我們理得很清。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三方面解讀《菊與刀》中令人費解的日本

知恩圖報

難以理解的“愚忠”和“精神駕馭術”。

眾所周知,“天皇”對於日本人來說是無比神聖的, 日本天皇從日本島誕生就開始統治日本,因為天皇在日本傳說中,他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天照大神是神話中的太陽女神,是她給予日本人“文明”。他們的最高義務便是是對天皇效忠。

日本人效忠天皇可以說是毫無原則,二戰時期日本天皇發動大規模戰爭,日本士兵便會高呼“天皇萬歲”去赴死衝鋒;天皇下令投降,全體日軍立刻放下武器,歡迎美軍駐紮日本,可謂惟命是從。自明治維新開始,天皇權力至高無上,成為日本主流價值觀,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高歌天皇“萬世一系”,即天皇一脈從未“改朝換代”,即便發動了侵略戰爭這樣的殘暴之舉,天皇根基依舊沒有動搖。

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雖說過往歷朝歷代都在說皇恩浩蕩,但推翻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儒家文化深入我們的血液,我們把“仁義”看的很重,如果皇帝或者王朝殘暴不仁,那便會激起群憤,必會遭到顛覆。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三方面解讀《菊與刀》中令人費解的日本

日本天皇

“日本人說,精神是一切,是萬古長青的;物質的東西當然是必須的,但他們是次要的、瞬間的。”——《菊與刀》

日本人信“精神駕馭術”。他們認為精神應該駕馭肉體,而肉體的潛能是無限的。這是他們的正統觀念,根植於他們的思想之中,堅信精神壓倒物質的勝利。

譬如,二戰時期日本軍人會被灌輸各種“精神至上”的思想。不論戰爭結果是勝利還是失敗,一切都控制在他們的“精神意識”之中。尤其是戰敗,他們認為失敗的結果早已預知,面對被預知的事情就不應該有一絲絲恐懼,以此方式鼓舞人心。日本人過於崇尚精神的力量,當物資匱乏、疾苦交加、命懸一線時,身在前線的他們席地修煉,他們心中堅信修煉意志可以化飢餓為力量,戰力可以得到昇華。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從三方面解讀《菊與刀》中令人費解的日本

雖然每個靈魂原本都閃耀著美德的光輝,如同一把新刀,但是,如果不勤於磨礪,它就會失去光澤。如他們所說的"自身的鏽跡",它和刀上的鏽跡一樣有害,因此人們必須像磨礪刀劍一樣對待自己的品行。光輝的靈魂一旦被鏽跡掩飾,所有需要做的就是再磨礪一次。——《菊與刀》

他們常用的說法是,修煉就是磨掉“身上的鏽”,它會使人變成一把鋒利的刀。相對於日本人對“精神”的過度迷戀,我們要客觀的多,精神層面的重要性老祖宗也一直強調,但尊重客觀規律才是我們的信條,所謂的“精神定能戰勝物質”更多是無稽之談罷了。

結語

《菊與刀》固然不是完美的,但仍是闡述日本文化和人性最嚴謹最具影響力的一本著作書。《菊與刀》從客觀冷靜的角度寫出了日本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其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讓人耳目一新。通讀此書後,我瞭解到與此前的慣性認知不一樣的日本、不一樣的民族文化與性格。

然而,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絕對的真理。目前中國和日本一樣,正處在一個社會和文化都在快速發展的時期。隨著全球文化和信息交流的逐漸頻繁,眾多舊的模式理念與新的觀念碰撞融合下日愈淡化。

我們要以發展和變化的眼光看待事物,理性客觀的認識日本,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不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