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垃圾車垃圾桶每天消殺十餘次,小區生活垃圾的“漂流記”

清洗、擦拭、消毒、出車……每天早上7點,在濟南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辦事處環衛所車隊,馬師傅和另外兩個同事戴好口罩和手套,一起駕駛著垃圾清運車開往轄區進行垃圾收運。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今年60歲的馬樹新是一名垃圾清運工,家住濟南仲宮鎮,每天早上天不亮就騎著電動車來上班,負責市中區十六里河轄區內的生活垃圾清運工作。

經過測體溫、登記、車體消毒後,馬師傅的車開進領秀城A區,該小區一共1092戶居民,防疫期間,大部分居民在家裡不出門,所以生活垃圾比往日要稍多一些。在小區路北側,整個小區的垃圾桶排成一排等待清運。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這些垃圾桶套著黑色塑料袋,在清運之前,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先消一遍毒。儘管如此,垃圾的氣味還是有一些難聞。“冬天溫度低,這點味兒不算啥!”馬師傅一邊說,一邊麻利地把垃圾桶推到車旁的規定位置,按下車尾的功能鍵按鈕,車輛自動地把兩隻垃圾桶裡的垃圾傾倒入車廂內,傾倒完畢後空桶再消一遍毒,馬師傅又迅速地將垃圾桶歸位。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這樣的動作馬師傅一天要重複上百次,為了不給居民造成影響,馬師傅和同事都是拖著垃圾桶一路小跑,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垃圾的清運。初春早上的天氣還是比較冷的,但是馬師傅臉上已經冒出了細細的汗珠。

這個小區垃圾收完以後,他們又急匆匆地趕往下一個小區,直到清運車“吃飽”了肚子。馬師傅的垃圾清運車能裝載3噸左右的生活垃圾,裝完一車他們就運往位於幾公里外的垃圾轉運站。車輛消毒、倒掉垃圾,為了保證安全,馬師傅和同事不下車,等待垃圾全部傾倒進轉運站後,他們繼續趕往清運垃圾的路上。這樣一天需要來回跑三四趟。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垃圾车垃圾桶每天消杀十余次,小区生活垃圾的“漂流记”

據環衛所所長呂盛民介紹,防疫期間,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辦轄區內的小區日產垃圾近百噸。近期工作強度更大,但馬師傅也毫無怨言,他說:“既然選了這個行業,就一定得好好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媛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